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白话红楼梦:精编 > 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话说宝玉因为自己失言被宝钗质问,正想找个由头掩饰过去,这时秋纹走进来说:“外面老爷叫二爷过去呢。”宝玉一听,如蒙大赦,赶紧起身前往。到了贾政那里,贾政说道:“我叫你来没别的事,你现在还在守孝期间,不方便去学堂,就在家里把以前念过的文章好好温习一下。我这几天正好有空,隔个两三天,你写几篇文章给我看看,让我瞧瞧你这段时间有没有进步。”宝玉只能点头答应。贾政又接着说:“你环兄弟和兰侄儿,我也让他们去温习功课了。要是你写的文章还不如他们,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宝玉不敢吭声,只应了声“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贾政挥了挥手说:“去吧。”宝玉这才退了出来,正好撞见赖大等人拿着一些册子走进来。 宝玉一路小跑回到自己的房间,宝钗问明情况后,得知是叫宝玉写文章,心里倒还挺高兴。可宝玉却满心不情愿,不过也不敢懈怠。他正要坐下静下心来准备看书,就看见两个尼姑走了进来。宝玉一看,是地藏庵的尼姑,她们进来向宝钗请安道:“请二奶奶安。”

宝钗态度有些冷淡地回应:“你们好。”随后吩咐人:“倒茶给师父们喝。”宝玉原本想和尼姑说说话,但见宝钗似乎很讨厌这些,也就不好主动搭讪。那尼姑知道宝钗是个冷淡的人,也没多做停留,告辞准备离开。宝钗客气地说:“再坐一会儿吧。”尼姑回答:“我们在铁槛寺做了些功德,好久没来给太太奶奶们请安了。今天来了,见过了奶奶和太太们,还想去看看四姑娘。”宝钗点点头,任由她们去了。 尼姑来到惜春的住处,见到彩屏,便问:“姑娘在哪里呢?”彩屏说:“别提了,姑娘这几天饭都没怎么吃,一直躺着呢。”

尼姑好奇地问:“为什么呀?”彩屏说:“说来话长,你见了姑娘,恐怕她自己就会跟你说了。”惜春早就听到了她们的谈话,急忙坐起来说:“你们俩还好啊?看我们家道中落了,就不来了。”尼姑连忙说:“阿弥陀佛!有施主也好,没施主也罢,更何况我们是本家庵里的,受过老太太那么多恩惠。如今老太太的事,太太奶奶们我们都见过了,就差没见姑娘,心里一直惦记着,今天是特意来看望姑娘的。”

惜春接着问起水月庵的尼姑们,尼姑说:“她们庵里出了些事,现在门上都不怎么让她们进来了。”然后又问惜春:“前几天听说栊翠庵的妙师父跟人走了,是真的吗?”惜春生气地说:“别乱说!说这种话的人小心割舌头。人家是遭了强盗抢劫,怎么能说这样的坏话。”尼姑说:“妙师父的为人有些古怪孤僻,说不定是装模作样呢。在姑娘面前我们也不好多说。哪像我们这些粗笨的人,只知道念经念佛,替人忏悔,也为自己修个好结果。” 惜春问:“怎样才算修得善果呢?”尼姑解释道:“像咱们家这样积善有德的人家倒不怕,要是别的人家,那些诰命夫人小姐也难保一辈子荣华富贵。遇到苦难的时候,可就没办法挽救了。只有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到人家有苦难就会慈悲心起,想办法救济。所以现在大家都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我们修行的人,虽然比夫人小姐们苦多了,但至少没有什么危险和灾难。虽然不能成佛作祖,但若能修修来世,转世做个男人,那也算是好了。

不像现在投生为女人,有什么委屈和困难都没法说。姑娘你还不知道,那些姑娘们嫁了人,一辈子跟着丈夫,更是身不由己。要说修行,就得修得真诚。那妙师父自认为才情比我们高,就嫌弃我们俗气,却不知道只有俗气的人才能得到善缘。她如今不就遭了大劫难了嘛。” 惜春被尼姑这番话触动,也顾不上丫头们在旁边,就把尤氏是怎么对待她的,之前看家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还指着自己的头发说:“你以为我是那种没主意、留恋尘世火坑的人吗?我早就有出家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想出办法来。”

尼姑听了,假装惊慌地说:“姑娘可别再说这种话了!珍大奶奶听到了,还不得骂死我们,把我们撵出庵去!姑娘这样的人品,这样的家世,将来肯定能配个好姑爷,享一辈子荣华富贵。”惜春没等她说完,脸就红了,生气地说:“珍大奶奶能撵你们,我就不能撵吗?”尼姑看出惜春是真心想出家,就故意激她,说:“姑娘别怪我们说错话,太太奶奶们怎么会顺着姑娘的性子来呢?到时候闹得不愉快可就不好了。

我们这也是为姑娘着想。”惜春说:“走着瞧吧。”彩屏等人听出话头不对,赶紧给尼姑使眼色,让她离开。尼姑会意,心里也有些害怕,不敢再继续刺激惜春,便告辞离去。惜春也没有挽留,冷笑着说:“以为天下就你们一个地藏庵啊!”尼姑也不敢回应,匆匆走了。 彩屏觉得事情不妙,担心担责任,就悄悄去告诉尤氏:“四姑娘想出家绞头发的念头一直没打消。她这几天不是生病,而是在埋怨命运。奶奶要多留意,别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怪罪到我们头上。”尤氏说:“她哪里是真的想出家,不过是大爷不在家,她存心跟我过不去,随她去吧。”

彩屏等人没办法,只能经常劝解惜春。可没想到惜春一天比一天吃得少,一门心思想着绞头发出家。彩屏等人实在受不了,只能到各处去告知。邢夫人、王夫人等也都劝了惜春好几次,可惜春却执迷不悟。 邢夫人和王夫人正打算把惜春的事告诉贾政,就听到外面传话说:“甄家的太太带着他们家的宝玉来了。”

众人急忙出去迎接,然后在王夫人的房间里坐下。大家相互行礼,寒暄了一番,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只说王夫人提到甄宝玉和自己家的宝玉长得一模一样,想请甄宝玉进来见一见。派人传话出去,回来禀报说:“甄少爷正在外书房和老爷说话,两人谈得很投机,还派人来请我们二爷、三爷,还有兰哥儿,到外面吃饭。吃完饭再进来。”说完,里面也开始摆饭,这里暂且不提。

且说贾政看到甄宝玉的相貌,果真与自家宝玉一模一样,为了试探他的文才,便提出一些问题,甄宝玉竟能对答如流,贾政心中甚是敬重。他叫宝玉、贾环和贾兰三人出来,一是想借甄宝玉的才学激励他们,二是想让宝玉与甄宝玉作个比较。 宝玉听从吩咐,身着素服,领着兄弟侄儿走了出来。见到甄宝玉的那一刻,他只觉对方似是旧相识,而甄宝玉也有同样的感觉,仿佛在哪里见过宝玉。两人相互行礼后,贾环和贾兰也与甄宝玉见了面。原本贾政席地而坐,打算让甄宝玉坐在椅子上,可甄宝玉认为自己是晚辈,不敢坐那上首之位,便在地上铺了褥子坐下。如今宝玉等人出来,又不能与贾政一同坐着,而甄宝玉辈分又低一些,直接让宝玉等人站着也不合适。

贾政深知其中不便,便又站着说了几句话,随后吩咐人摆饭,说道:“我先失陪了,让小儿辈们陪着你,大家说说话,也让他们多向你请教请教。”甄宝玉谦逊地辞谢道:“老伯大人请便。侄儿正想向世兄们讨教呢。”贾政又回应了几句,便往内书房去了。甄宝玉本想送他出去,被贾政拦住。宝玉等人抢先一步出了书房门槛,站在那里看着贾政进去,然后才回到屋内,请甄宝玉坐下。

众人相互客套寒暄了一番,说了些久仰已久、渴望相见之类的话,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 且说贾宝玉见到甄宝玉后,想起自己梦中的情景,又一直听闻甄宝玉的为人,觉得他必定与自己心意相通,以为遇到了知己。但因这是初次见面,他不便过于鲁莽。而且贾环和贾兰也在一旁,于是他极力夸赞道:“早就仰慕您的大名,一直没有机会亲身受教。今日得见,您果然如谪仙一般超凡脱俗。”那甄宝玉向来也了解贾宝玉的为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心想:“他可与我一同学习,但在追求道的层面上,见解或许不同。我们既同名同貌,或许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我已略知一些道理,本想与他讲讲,但初次见面,还不知他的想法是否与我相同,只能慢慢来。”

于是说道:“世兄的才名,我早已熟知。在世兄是从数万人中挑选出来的最为清逸高雅之人,而我不过是个庸庸碌碌的愚人,与您同名,实在觉得辱没了这两个字。” 贾宝玉听了,心想:“这个人果然与我的想法有相似之处。但我们都是男人,不像女孩儿那般纯净,他怎么把我当作女孩儿看待呢?”于是说道:“世兄过奖了,我实在不敢当。我愚笨至极,不过是一块顽石罢了,怎敢与世兄的高尚品德和声望相比,实在配不上这名字。”

甄宝玉道:“我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尚可雕琢。岂料家道中落,这几年更是觉得自己比瓦砾还贱。虽不敢说尝尽了世间甘苦,但对世道人情也领悟了不少。世兄锦衣玉食,事事顺遂,文章和经世济民的才能必定高人一等,所以老伯如此钟爱,视您为珍宝。我才说您的名字与您很相称。”

贾宝玉听他这话,觉得又落入了追逐功名利禄之人的俗套,便思索着如何回应。贾环见大家都没与他说话,心里早就有些不痛快。倒是贾兰听了甄宝玉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说道:“世叔您太过谦虚了,若论文章和经世济民的才能,确实是从阅历中磨练出来的,才算是真才实学。我年纪尚小,虽不太懂文章,但仔细品味读过的东西,那些富贵奢华的生活,比起美好的名声和赞誉,实在是远远不如。” 甄宝玉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宝玉听了贾兰的话,心里越发觉得不对味,心想:“这孩子从什么时候也学了这种迂腐的论调。”

于是说道:“我听说世兄也对世俗观念颇为不满,性情中另有独特见解。今日有幸与您相见,本想聆听一番超凡脱俗的道理,好洗净我这世俗之心,开阔眼界,没想到您却把我当作蠢人,用这些世俗的话来敷衍我。” 甄宝玉听了,心里明白:“他了解我年少时的性情,所以怀疑我如今的话是假的。我索性把话说清楚,或许能与他成为知心朋友。”便说道:“世兄的高论确实真切。

但我年少时也非常厌恶那些陈旧的套话和言论,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家父退休在家,懒得应酬,便让我去接待客人。后来见过那些大人先生,他们都是追求显亲扬名的人,即便着书立说,也无非是宣扬忠孝,追求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这样才不枉生在这圣明的时代,也不辜负父亲师长的养育教诲之恩。

所以我把年少时的那些迂腐想法和痴情渐渐抛弃了一些。如今我还想寻访名师,结交益友,来教导我这愚昧之人。今日有幸遇到世兄,还望您能多多指教。我刚才所说的,绝非虚言。” 贾宝玉越听越不耐烦,但又不好表现得太冷淡,只能用言语敷衍着。

幸好这时里面传出话来:“要是外头的爷们吃完饭了,请甄少爷到里面去坐。”宝玉听了,趁机邀请甄宝玉进去。

甄宝玉听从安排往前走,贾宝玉等人陪同着他去拜见王夫人。贾宝玉看到甄太太坐在上座,便先上前请安,贾环和贾兰也随后与甄太太见了礼。甄宝玉同样向王夫人请了安。于是,两位母亲和两位儿子相互打量、辨认。虽然贾宝玉已经娶亲,但甄夫人年纪较大,且与贾家是多年的老亲,她见贾宝玉的相貌和身材与自己的儿子一模一样,不禁心生亲近,对他格外热情。王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她拉着甄宝玉问这问那,仔细端详后,觉得甄宝玉比自家的宝玉显得更为老成持重。

王夫人又回头看看贾兰,觉得他也是清秀出众,虽说样貌不像两个宝玉那般相似,但也算得上一表人才。再看贾环,举止粗俗笨拙,王夫人难免流露出对他的些许不喜,心中的偏爱之情溢于言表。 众人看到两个宝玉站在一起,都纷纷围拢过来观看,惊叹道:“这可真是奇事,名字相同也就罢了,怎么连相貌和身材都如此相像。

幸亏我们宝玉穿着孝服,要是穿着一样的衣服,一时半会儿还真认不出来呢。”人群中的紫鹃,一时间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了黛玉,心中暗自思忖:“可惜林姑娘已经去世了,要是她还活着,把那甄宝玉许配给她,说不定林姑娘也是愿意的。”正想着,就听见甄夫人说道:“前些日子听我们老爷回来说,我们宝玉年纪也不小了,想请这边老爷帮忙留意一门亲事。”王夫人本就喜爱甄宝玉,便顺口说道:“我也正想为令郎做个媒呢。

我家有四个姑娘,其中三个就不用说了,死的死、嫁的嫁。还有我们珍大侄儿的妹妹惜春,只是年纪比令郎小几岁,恐怕不太般配。倒是我们大媳妇的两个堂妹子,论起容貌和才情都很不错。二姑娘已经许配了人家,三姑娘正好与令郎相配。过些日子我就去给令郎说媒,只是她们家现在的家境稍微差了些。”甄夫人忙说:“太太您太客气了。如今我们家也没什么家底了,只怕人家嫌弃我们穷呢。”

王夫人安慰道:“如今府上又有了差事,将来不仅能恢复往日的光景,肯定还会比以前更加兴旺发达。”甄夫人笑着说:“但愿能如太太所说,那就求太太您做个媒人了。”甄宝玉听她们说起自己的亲事,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告辞离开了。贾宝玉等人只得陪着他回到书房,见贾政已经在那里,大家又站着交谈了几句。这时,甄家的仆人进来对甄宝玉说:“太太要走了,请少爷回去吧。”于是,甄宝玉向众人告辞。

贾政吩咐宝玉、贾环和贾兰去送送甄宝玉,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宝玉自从那天见过甄宝玉的父亲,得知甄宝玉要来京城,就日夜期盼着与他相见。今天终于见面了,本以为能找到一个知己,没想到交谈了半天,却发现两人的想法截然不同,如同冰与炭难以相容。宝玉心情郁闷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既不说话,也不笑,只是呆呆地发愣。宝钗见状,便问道:“那甄宝玉真的和你长得很像吗?”宝玉说:“相貌倒是一样的。只是从言谈中感觉他没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罢了。”宝钗说:“你又在编排人家了。

怎么就认定他是个禄蠹呢?”宝玉解释道:“他说了半天,都没有一句关于明心见性的深刻见解,不过是说些文章和经世济民的道理,还大谈什么为忠为孝,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禄蠹吗?只可惜他空有这样一副好相貌。我甚至觉得,有了他,我都嫌弃自己这和他一样的相貌了。”宝钗见他又说些傻话,便说道:“你这话真是让人发笑,相貌怎么能不要呢。而且人家说的也是正理,作为一个男人,本就应该追求立身扬名,哪像你,只知道儿女情长。不反省自己没有志向,反倒说人家是禄蠹。”宝玉本来就对甄宝玉的话感到厌烦,又被宝钗指责了一番,心里更加不痛快,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不知不觉中,以前的旧病似乎又要发作了。他不再说话,只是傻傻地笑着。

宝钗不明白他的心思,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惹得他冷笑,也就没再理会他。却不知道从那天起,宝玉就有些精神恍惚,袭人等人逗他,他也不搭理。过了一夜,第二天起来,宝玉还是一副发呆的样子,竟然有了之前发病时的模样。 有一天,王夫人因为惜春坚决要剪发去出家,尤氏根本阻拦不住。看惜春那决绝的样子,要是不答应她,她恐怕真的会自尽。虽然王夫人派人日夜看守着惜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贾政。贾政听后,又是叹气又是跺脚,说道:“东府里也不知道干了些什么,竟然把事情闹到了这种地步。”他把贾蓉叫来,狠狠地说了他一顿,让他去跟他母亲尤氏说,一定要认真地劝劝惜春。“

要是她一定要出家,那她就不再是我们贾家的姑娘了。”没想到,尤氏去劝惜春,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惜春更加坚定了寻死的念头。惜春说:“做女孩子终究不能一辈子待在家里,要是像二姐姐那样,老爷太太们肯定又要操心,而且二姐姐最后还去世了。如今就当我死了,让我出家,干干净净地过一辈子,这才是真的疼我。况且我又不出远门,栊翠庵本就是咱们家的产业,我就在那里修行。我也没什么别的要求,你们也能照应得到我。

现在妙玉的庵里也有当家的在。你们要是答应我,我就算是捡回一条命;要是不答应,我也没办法,只有一死了之。等我哥哥回来,我会跟他说,这并不是你们逼我的。要是说我死了,哥哥回来肯定会怪你们容不下我。”尤氏本来就和惜春关系不太好,但听惜春这么说,似乎也有些道理,只好去把这些话回禀给王夫人。

王夫人来到宝钗的住处,看到宝玉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便责备袭人说:“你们也太粗心了,二爷犯病了也不及时来告诉我。”袭人解释道:“二爷的病本来就是时好时坏的。每天他还照常到太太那里请安,一直都好好的,今天才突然有些糊涂。二奶奶正打算来向您回禀,又担心您说我们大惊小怪。”宝玉听到王夫人责备她们,脑子一下子清醒了些,担心她们受委屈,就赶忙说道:“太太您放心,我没什么大病,就是心里觉得有些烦闷。”

王夫人说:“你本来就有这病根,早点说的话,也好请大夫来看看,吃几剂药说不定就好了。要是再像之前丢玉的时候那样闹起来,可就麻烦了。”宝玉说:“太太要是不放心,就叫个人来给我看看,我愿意吃药。”于是,王夫人便让丫头传话去请大夫。她一心都放在宝玉身上,竟把惜春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过了一会儿,大夫来了,给宝玉看完病,开了药让他服用,王夫人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里。 几天过去了,宝玉的病情却越发严重,变得更加糊涂,甚至连饭都吃不下了,大家都焦急万分。恰巧又赶上要为去世的人脱去孝服,家里正忙得不可开交,人手不够,于是又叫了贾芸来帮忙照看大夫。贾琏这边家里也没什么人,就请了王仁来帮忙料理外面的事务。

巧姐儿因为日夜思念去世的母亲,伤心过度,也生病了。一时间,荣国府里乱成一团,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又到了脱孝回家的日子,王夫人亲自来看望宝玉,却发现宝玉已经昏迷不醒,人事不知。这可把众人急坏了,大家都慌了手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王夫人一边哭,一边跑去告诉贾政:“大夫说,已经不肯再下药了,看来只能准备后事了。”贾政听了,连连叹气,亲自去查看宝玉的情况,看到宝玉的样子,确实是凶多吉少,便吩咐贾琏去办理相关事宜。贾琏不敢违抗,只好派人去料理。

可他手头又缺钱,正为此事犯愁的时候,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喊道:“二爷,不好了,又出麻烦事了!”贾琏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问道:“到底什么事?”小厮说:“门口来了一个和尚,手里拿着二爷之前丢的那块玉,说要一万两赏银才肯给我们。”贾琏对着小厮的脸啐了一口,骂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看把你慌张成这样。之前那个假的玉你难道不知道吗?就算这玉是真的,现在人都快死了,要这玉又有什么用!”小厮说:“我也这么说了,可那和尚说,给他银子,宝玉的病就能好。”

这时,又听到外面有人叫嚷着跑进来:“这和尚太撒野了,自己直接跑进来了,我们拦都拦不住。”贾琏怒道:“这成何体统,哪有这样的怪事,你们还不赶紧把他打出去!”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贾政听到了动静,也慌了神,没了主意。这时,里面又传来哭声,说:“宝二爷情况更不好了!”贾政心里越发着急。就听见那和尚在外面叫嚷:“想要宝玉活命,就赶紧拿银子来!”贾政突然想起,之前宝玉的病就是和尚治好的,这次和尚来,说不定是宝玉的救星。可这玉要是真的,和尚狮子大开口要银子,这可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决定先不管那么多,等真把人救活了再说。 贾政让人去请那和尚进来,那和尚已经自己闯了进来,既不行礼,也不答话,径直就往里面跑。

贾琏一把拉住他,说道:“里面都是女眷,你这野和尚乱跑什么!”那和尚说:“再晚就救不了人了。”贾琏一边着急地跟着他往里走,一边大声叫嚷:“里面的人别再哭了,和尚进来了。”王夫人等人只顾着哭泣,根本没理会他。贾琏走近了又喊了几声,王夫人等人才回过头来,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和尚,吓了一跳,想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那和尚径直走到宝玉的炕前,宝钗赶紧躲到了一边,袭人见王夫人站在那里,也不敢走开。只听那和尚说:“施主们,我是来送玉的。”说着,就把那块玉举了起来,说道:“快把银子拿出来,我好救他。”王夫人等人惊慌失措,也顾不上这玉是真是假了,忙说道:“要是能把人救活,银子肯定有。”

那和尚笑道:“那快拿来。”王夫人说:“你放心,反正总能变卖家产凑出银子来。”和尚哈哈大笑,手里拿着玉,在宝玉耳边喊道:“宝玉,宝玉,你的宝玉回来了。”刚说完这句话,王夫人等人就看到宝玉把眼睛睁开了。袭人高兴地说:“好了,宝玉有救了。”只见宝玉问道:“玉在哪里呢?”那和尚把玉递到他手里。宝玉一开始紧紧地攥着,后来慢慢地接过玉,放在自己眼前仔细看了看,说道:“哎呀,好久不见了!”里里外外的众人都高兴得念起佛来,连宝钗也顾不上有和尚在场了,贾琏也赶忙走过来查看。果然看到宝玉苏醒过来,心里一喜,急忙躲到一边去了。

那和尚也不说话,上来拉着贾琏就往外跑。贾琏没办法,只好跟着他来到前面,然后赶忙去告诉贾政。贾政听了,心里十分欢喜,立刻找到和尚,向他施礼叩谢。和尚还了礼,便坐下了。贾琏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和尚肯定是要了银子才肯走。”贾政仔细打量那和尚,发现他和之前见到的不是同一个人,便问道:“请问法师,您的寺庙在何处?您尊姓大名?这块玉是从哪里得到的?为什么小儿一见到玉就醒过来了呢?”

那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我也不多说,只要拿一万两银子来,这事儿就算完了。”贾政见这和尚举止粗鲁,但又不敢得罪他,只好说:“有,银子会有的。”和尚说:“有就赶紧拿来,我还有事要走。”贾政说:“请您稍坐片刻,我进去看看情况。”和尚说:“你快去快回。” 贾政急忙走进内室,也没来得及和其他人说,就径直走到宝玉的炕前。宝玉看到父亲来了,想要挣扎着爬起来,可因为身体太过虚弱,根本起不来。

王夫人赶忙按住他说:“别动,好好躺着。”宝玉笑着把玉拿给贾政看,说:“宝玉回来了。”贾政大致看了一眼,觉得这件事肯定有什么缘由,但也没仔细去看,就问王夫人:“宝玉病情好转了,可这赏银的事儿怎么办?”王夫人说:“把我所有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给他凑银子就是了。”宝玉说:“只怕这和尚要银子不是他的真正目的。”贾政点头说:“我也觉得这事儿有些古怪,可他一直口口声声地要银子。”

王夫人说:“老爷您出去先把他稳住再说。”贾政便走了出去。这时,宝玉嚷嚷着说饿了,喝了一碗粥后,还说要吃饭。婆子们赶紧取来饭,王夫人却不敢给他吃。宝玉说:“没事的,我已经好了。”于是挣扎着坐起来,吃了一碗饭。慢慢地,他的精神果然好了起来,还想要坐起来。

麝月满心欢喜,走过去轻轻地扶起他,一时高兴得忘乎所以,说道:“这玉可真是宝贝,才看了一会儿,二爷就好了。幸亏当初没把它砸破。”宝玉听了这话,脸色突然一变,手一松,把玉扔了出去,身子往后一仰。也不知道他这一下是死是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