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白话红楼梦:精编 >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话说黛玉走到潇湘馆门口时,紫鹃的那句话让她情绪更加激动,一时间吐出一口鲜血,差点当场晕倒。好在秋纹也在一旁,两人急忙搀扶着黛玉走进屋里。 秋纹回去后,紫鹃和雪雁守在黛玉身边,看着她渐渐苏醒过来。黛玉睁开眼睛,看到紫鹃和雪雁守在旁边哭泣,便问道:“你们守着哭什么呢?”紫鹃见她说话思路还算清晰,这才稍微放下心来,说道:“姑娘,刚才从老太太那边回来,您身体好像不太舒服,可把我们吓坏了,一时没了主意,所以才哭了。”黛玉勉强笑了笑,说:“我哪能就这么轻易死了呢。”可话还没说完,就又喘作一团。 原来,黛玉今天听到宝玉要娶宝钗的消息,这本来就是她多年来的心病,一时又急又怒,以至于迷失了本性。

等回来吐了这口血后,她的意识却渐渐清醒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会儿看到紫鹃在哭,才隐隐约约想起傻大姐说的那些话。此时的她反倒不再伤心,只求能够快点死去,好偿还这份情债。紫鹃和雪雁只能守在她身边,想要告诉别人黛玉的情况,又担心像上次一样,被凤姐说他们大惊小怪。 谁知道秋纹回去的时候,神色十分慌张。恰巧贾母午睡醒来,看到秋纹这副模样,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秋纹吓得赶紧把刚才黛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回禀了一遍。贾母听后大惊失色,说道:“这还了得!”连忙派人把王夫人和凤姐叫来,将黛玉的情况告诉了婆媳俩。 凤姐听了后说:“我都已经千叮万嘱了,这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呢。这不是让事情变得更麻烦了吗。”

贾母说:“先别管那些了,赶紧去看看黛玉怎么样了。”说完便起身,带着王夫人和凤姐等人去看望黛玉。 众人看到黛玉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点血色,神情昏沉,气息微弱。过了好一会儿,黛玉又咳嗽起来,丫头递上痰盒,吐出来的都是痰中带血。大家都慌了神。 只见黛玉微微睁开眼睛,看到贾母在身边,便喘着气说道:“老太太,您白疼我了!”贾母一听这话,心里十分难受,说道:“好孩子,你好好养着,别怕。”

黛玉微微一笑,又闭上了眼睛。这时,外面的丫头进来回禀凤姐说:“大夫来了。”于是众人稍稍回避。 王大夫和贾琏一起进来,给黛玉诊了脉,说道:“目前看来还不太要紧。这是因为郁气伤了肝,肝不能藏血,所以神气不定。现在需要用收敛阴气、止血的药,才有希望好转。”王大夫说完,便和贾琏出去开药方、取药了。 贾母看黛玉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便出来告诉凤姐等人说:“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很难好起来了。你们也该替她准备准备,冲冲喜。说不定冲一冲病就好了,大家也能省心。就算好不了,也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咱们家里这两天正有不少事儿呢。”凤姐答应了下来。 贾母又问了紫鹃一番,到底也没问出是谁把宝玉宝钗的事情告诉了黛玉。贾母心里十分纳闷,说道:“孩子们从小一起玩耍,关系好是正常的。可现在长大了,懂事了,就该懂得男女有别,这才是做女孩子的本分,我才会心疼她。要是她心里有别的想法,那成什么样子了!我可真是白疼她了。你们这么一说,我反倒有些不放心了。” 贾母回到房中,又叫来袭人询问。袭人便把前几天回禀王夫人的话,以及刚才黛玉的情况又述说了一遍。贾母说:“我刚才看她还不至于糊涂,可这其中的道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情自然不会有,可这心病是万万不能有的。林丫头要是得的不是这个病,我花多少钱都愿意给她治。

要是因为这个心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思管了。” 凤姐说:“林妹妹的事,老太太您就别操心了,反正有她二哥哥天天陪着大夫给她瞧病。倒是姑妈那边的事情比较要紧。今天早上听说,房子差不多都准备好了。不如老太太、太太到姑妈那边去,我也跟着一起,大家商量商量。只是有一件事,姑妈家里有宝妹妹在,有些话不太好说。不如索性请姑妈晚上过来,咱们一晚上把事情都说清楚,这样就好办了。”

贾母和王夫人都说道:“你说得对。今天已经晚了,明天饭后咱们娘儿们就过去。”说完,贾母吃了晚饭,凤姐和王夫人也各自回房休息,暂且不提。 且说第二天,凤姐吃了早饭就过来了,想要试探一下宝玉,便走进里间说道:“宝兄弟,大喜啊,老爷已经选好了吉日,要给你娶亲了。你高不高兴啊?”宝玉听了,只是盯着凤姐笑,微微点了点头。 凤姐又笑着问:“给你娶林妹妹过来好不好?”宝玉却突然大笑起来。

凤姐看着宝玉,也判断不出他到底是明白还是糊涂,便又问道:“老爷说等你病好了才给你娶林妹妹呢,要是你还是这么傻,就不给你娶了。” 宝玉忽然严肃起来,说道:“我不傻,你才傻呢。”说着,便站起来说:“我去看看林妹妹,让她放心。”凤姐连忙扶住他,说:“林妹妹早知道了。她如今要做新媳妇了,自然会害羞,不肯见你的。” 宝玉问道:“娶过来以后,她到底见不见我?”凤姐又觉得好笑,又有些着急,心里想:“袭人的话果然没错。

提到林妹妹,虽说宝玉还是说些疯话,但感觉明白一些了。要是他真的明白了,将来娶的不是林姑娘,等他知道真相,那麻烦可就大了。”于是强忍着笑说道:“你要是好好的,她就见你,要是疯疯癫癫的,她就不见你了。” 宝玉说道:“我有一颗心,前几天已经交给林妹妹了。她要是过来,肯定会把我的心带回来,再放回我肚子里。”凤姐听着宝玉说的都是疯话,便出来看着贾母笑。贾母听了,又是觉得好笑,又是心疼,说道:“我早就听见了。

现在先别管他,让袭人好好安慰安慰他。咱们走吧。” 这时王夫人也来了。大家一起到了薛姨妈那里,只说是惦记着这边的事情,过来看看。薛姨妈十分感激,说了一些薛蟠的事情。喝了茶后,薛姨妈正要派人去告诉宝钗,凤姐连忙拦住说:“姑妈,先别告诉宝妹妹。”

又陪着笑对薛姨妈说:“老太太这次来,一来是看看姑妈,二来也有句要紧的话,特地请姑妈到那边去商量商量。”薛姨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好的。”于是大家又说了些闲话,便回去了。

当天晚上,薛姨妈果真来到了贾府。她先去拜见了贾母,随后又到王夫人的屋里。众人免不了说起王子腾的事情,想起王子腾的离世,大家都忍不住落下泪来。 薛姨妈随后问道:“刚才我在老太太那里,宝哥儿出来请安的时候看着还好好的,就是稍微瘦了些,怎么听你们说他的情况很严重呢?”凤姐赶忙解释道:“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只是老太太心里放心不下。如今老爷又要去外地任职,不知道几年才能回来。老太太的意思,一来是想让老爷看着宝兄弟成了家,这样老爷也能放心;二来也想给宝兄弟冲冲喜,借着大妹妹的金锁压压邪气,说不定宝兄弟的病就好了。”

薛姨妈心里其实也觉得这门亲事可以,只是担心宝钗会受委屈,便说道:“这事儿也可以,不过大家还是要再仔细商量商量才好。”王夫人便顺着凤姐的话对薛姨妈说:“姨太太,您这会儿家里也没什么人操持,不如把宝钗的嫁妆都免了吧。明天就打发蝌儿去告诉蟠儿,这边宝钗过门,那边就想法子帮蟠儿解决官司的事儿。”王夫人只字未提宝玉心里的想法,接着又说:“姨太太,既然定了这门亲,早点把宝钗娶过来,大家也能早一天安心。”

正说着,就看见贾母派鸳鸯过来询问薛姨妈的态度。薛姨妈虽然担心宝钗会受委屈,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再看看眼前的情形,只好满口答应了这门亲事。鸳鸯回去把薛姨妈答应的消息回禀给了贾母,贾母听了非常高兴,又让鸳鸯过来请求薛姨妈跟宝钗说明事情的缘由,别让宝钗受了委屈。薛姨妈也点头答应了。于是大家商定由凤姐夫妇做媒人,之后众人便各自散去。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俩又聊了大半夜的知心话。 第二天,薛姨妈回到家,把贾府这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答应这门亲事了。”宝钗一开始低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便默默流下泪来。薛姨妈说了好多安慰和解释的话,才稍稍缓解了宝钗的情绪。宝钗回到自己的房间,宝琴也跟着过去想逗她开心。

薛姨妈随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薛蝌,让他第二天就动身,说:“你这一去,一来打听一下你哥哥官司审理的详细情况,二来给你哥哥带个信儿,办完事儿就赶紧回来。” 薛蝌出去了四天,就回来向薛姨妈汇报说:“哥哥的官司,上司已经认定是误杀,一过堂就要呈交奏章了,让咱们准备好赎罪的银子。关于妹妹的婚事,哥哥说‘妈妈做主就很好,赶紧办还能省不少银子,让妈妈不用等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薛姨妈听了,一方面为薛蟠能回家感到欣慰,另一方面觉得宝钗的婚事也能顺利解决,心里踏实了许多。不过看着宝钗似乎不太愿意的样子,她心想:“虽然宝钗看起来不太乐意,但她是个女儿家,向来孝顺又守礼,知道我已经答应了,她也不会多说什么。”于是便吩咐薛蝌:“去准备泥金庚帖,把八字填上,马上派人送到琏二爷那边去。再问清楚过礼的日子,你好提前准备。本来咱们就不想惊动太多亲友,你哥哥的那些朋友,就像你说的‘都是些不靠谱的人’,亲戚的话,也就是贾、王两家。如今贾家是男方,王家又没人在京里。

史姑娘定亲的事儿,他们家没请咱们,咱们也不用通知他们。倒是把张德辉请来,托他帮忙照料一下,他年纪大些,到底更懂事。”薛蝌领了母亲的命令,派人把庚帖送了过去。 第二天,贾琏来到薛姨妈这里,向薛姨妈请安后,说道:“明天就是个好日子,我今天过来告诉姨太太,咱们明天就过礼吧。只求姨太太别嫌弃我们准备的东西不够好。”说着,贾琏捧过通书。薛姨妈客气了几句,便点头同意了。贾琏赶忙回去向贾政汇报。贾政说:“你回去告诉老太太,既然不想让亲友们知道,那所有事情尽量简便些。要是准备的东西,让老太太过目就行,不用告诉我了。”

贾琏答应后,进内屋把贾政的话回禀给了贾母。 这边王夫人叫来凤姐,让人把过礼的物件都拿给贾母看,并让袭人去告诉宝玉。宝玉笑嘻嘻地说:“东西从这里送到园里,回头又从园里送回这里。咱们自己人送,自己人收,何必这么麻烦呢。”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高兴地说:“都说他糊涂,今天怎么这么明白呢。”鸳鸯等人忍不住觉得好笑,只好一件一件地给贾母点明这些物件,说:“这是金项圈,这是金珠首饰,一共八十件。这是妆蟒四十匹。这是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这是四季的衣服,总共一百二十件。外面没有准备羊酒,这是折合成羊酒的银子。”

贾母看了,都说“好”,然后轻声对凤姐说:“你去告诉姨太太,说这不是什么虚礼,让姨太太等蟠儿出来后,慢慢找人给她妹妹做嫁妆就行。成亲好日子用的被褥,还是咱们这边帮忙置办吧。” 凤姐答应后,出来让贾琏先过去,又吩咐周瑞、旺儿等人:“你们不用走大门,从园里以前开的便门送过去就行,我随后也过去。这个门离潇湘馆还比较远,要是让别处的人看见了,叮嘱他们千万别在潇湘馆里提起这件事。”

众人答应着,带着礼物去了。宝玉还以为是真的要娶黛玉,心里非常高兴,精神也看起来好了一些,只是说话还是有些疯傻。去送过礼的人回来都没有透露具体情况,所以贾府上下虽然都知道这件事,但因为凤姐提前吩咐过,谁也不敢走漏半点风声。 再说黛玉,虽然一直在服药,但病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紫鹃等人在旁边苦苦相劝,说:“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有些话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清楚。

至于那些意外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姑娘要是不信,就拿宝玉的身体来说,他病得这么重,怎么能成亲呢。姑娘别听那些没根据的话,自己安心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黛玉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应,接着又咳嗽了几声,吐出了不少血。紫鹃等人看着黛玉气息微弱,知道劝也没用,只能守在旁边流泪,每天都要去三四趟,把黛玉的情况告诉贾母。 鸳鸯猜测贾母最近对黛玉的疼爱比以前少了些,所以也不常去汇报。

况且贾母这几天的心思都放在宝钗和宝玉的婚事上,没收到黛玉的消息也不怎么提起,只是请太医给黛玉调治。

黛玉向来体弱多病,以往从贾母开始,一直到众姊妹的丫鬟仆人,常常都会前来问候。可如今,她却发现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不再过来,甚至连一个过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睛,身边只有紫鹃一人相伴。她暗自思量,觉得自己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于是,她挣扎着对紫鹃说道:“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人。虽说你是老太太派来服侍我的,但这几年,我早已把你当作亲妹妹一样。”说到这里,她气息急促,接不上气来。

紫鹃听了这番话,心中一阵酸楚,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黛玉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道:“紫鹃妹妹,我躺着实在难受,你扶我起来靠着坐一会儿吧。”紫鹃心疼地劝道:“姑娘,你身体不好,起来的话可能会着凉受折腾的。”黛玉听了,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可没过多久,她又坚持要起来。紫鹃实在没办法,只好和雪雁一起将她扶起,在她身体两边用软枕靠住,自己则在一旁紧紧倚着她。 黛玉根本坐不住,只觉得下身硌得生疼,她拼命撑着,把雪雁叫到跟前,说道:“我的诗本子。”说完又剧烈地喘起来。

雪雁猜测她是要自己前些日子整理的诗稿,于是赶忙找来,送到黛玉面前。黛玉点了点头,又抬眼看向放东西的箱子。雪雁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只是发愣。黛玉急得两眼直瞪,接着又咳嗽起来,还吐出一口血。雪雁赶忙转身拿水过来,黛玉漱了口,把血水吐在盒子里。紫鹃用绢子帮她擦了擦嘴。黛玉拿着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团,说不出话,只好闭上了眼睛。 紫鹃说道:“姑娘,你歪着歇会儿吧。”黛玉却摇了摇头。紫鹃以为她是要绢子,便让雪雁打开箱子,拿出一块白绫绢子。黛玉看了看,随手撂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

紫鹃这才明白,她想要那块题过诗的旧手帕,于是让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紫鹃劝道:“姑娘,你先歇歇吧,何必这么劳神,等病好了再看也不迟。”只见黛玉接过手帕,根本不看上面的诗,挣扎着伸出手,拼命地想要撕开手帕,可她的手不停地颤抖,哪里撕得动。紫鹃心里明白她是在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只能劝道:“姑娘,何苦自己气自己呢!”黛玉点了点头,把手帕掖在袖子里,接着让雪雁点灯。雪雁答应一声,赶忙点上了灯。 黛玉看了看四周,又闭上眼睛坐着,喘了一会儿气,说道:“笼上火盆。”紫鹃以为她是冷,便说:“姑娘,你躺下,多盖件衣服吧。这炭火的气味,你可能受不了。”黛玉又摇了摇头。雪雁只好把火盆点着,放在地下的火盆架上。黛玉点了点头,示意把火盆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把火盆端到炕上,然后出去拿火盆炕桌。

这时,黛玉又努力欠起身子,紫鹃只好用两只手扶住她。黛玉拿起刚才的手帕,盯着火盆点了点头,然后把手帕往火盆里一扔。紫鹃吓了一跳,想要去抢,可又不敢伸手。雪雁出去拿火盆桌子了,等她回来时,手帕已经烧起来了。紫鹃劝道:“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呀?”黛玉却像没听见一样,回过手又拿起诗稿,看了看,然后也扔到了火里。紫鹃怕她把诗稿都烧了,连忙用身子倚住黛玉,腾出一只手去拿诗稿,可黛玉又早一步拾起,扔到了火上。紫鹃够不着,急得不行。雪雁刚把桌子拿进来,看见黛玉扔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赶忙去抢,可那纸一沾火就着,根本来不及,转眼间诗稿就熊熊燃烧起来。雪雁顾不上烫手,从火里把诗稿抓出来扔在地上乱踩,但诗稿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黛玉闭上眼睛,往后一仰,差点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过来,一起把黛玉扶着放倒在床上,她的心突突地跳个不停。她想叫人来帮忙,可天色已晚;不叫人吧,自己和雪雁、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担心黛玉会出什么意外。就这样,好不容易熬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黛玉似乎缓过来了一些。可饭后,她忽然又咳嗽起来,还吐了血,病情一下子又加重了。紫鹃一看情况不妙,连忙把雪雁等人都叫进来照看黛玉,自己则跑去回禀贾母。可到了贾母的上房,却发现静悄悄的,只有两三个老妈妈和几个做粗活的丫头在看屋子。

紫鹃问道:“老太太呢?”那些人都说不知道。紫鹃觉得很奇怪,于是又跑到宝玉的屋里去看,发现屋里也没人。她问屋里的丫头,丫头们也说不知道。紫鹃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心想:“这些人怎么如此狠毒冷淡!”又想到黛玉这几天连一个过问的人都没有,越想越伤心,心中的闷气一下子涌了上来,转身就离开了。 她暗自想道:“今天我倒要看看宝玉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他见了我,怎么能若无其事!那年我撒了一句谎,他就急得生了病,可今天竟然公然做出这种事来!可见天下男子的心真是像冰一样寒冷,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她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怡红院。只见院门虚掩着,里面寂静无声。紫鹃忽然想到:“他要娶亲,肯定有新屋子,可不知道新屋子在哪里?” 就在她犹豫徘徊的时候,看见墨雨飞快地跑过来,紫鹃便叫住了他。

墨雨过来,笑嘻嘻地说:“姐姐,你在这里做什么呢?”紫鹃说:“我听说宝二爷要娶亲,想来凑凑热闹,谁知他不在这里,也不知道是哪天娶亲。”墨雨小声说道:“我这话只告诉你,你可别告诉雪雁他们。上头吩咐了,连你们都不让知道。就是今晚娶亲,而且不在这里,老爷派琏二爷另外收拾了房子。”说完又问:“姐姐,你有什么事吗?”紫鹃说:“没什么事,你去吧。”墨雨又飞快地跑开了。紫鹃自己发了一会儿呆,忽然想起了黛玉,也不知道她现在是死是活。她两眼含泪,咬着牙恨恨地说:“宝玉,我看你明天死了,能不能躲得过去!

你过着你的如意日子,以后还有什么脸来见我!”她一边哭,一边走,呜呜咽咽地往回走去。 还没走到潇湘馆,就看见两个小丫头在门里探头探脑的。其中一个一眼看见紫鹃,便嚷道:“那不是紫鹃姐姐来了吗。”紫鹃知道情况不好,连忙摆手示意不要叫嚷,赶忙走进屋子。只见黛玉肝火上炎,两颊通红。紫鹃觉得情况不妙,便把黛玉的奶妈王奶奶叫了过来。王奶奶一看,便大哭起来。

紫鹃本以为王奶奶年纪大,能给自己壮壮胆,可没想到她也是个没主意的人,这反倒让紫鹃心里更加七上八下。 忽然,紫鹃想起一个人,便急忙让小丫头去请。你猜她想起了谁?原来是紫鹃想到李纨是个寡妇,今天宝玉结亲,她肯定会回避。而且园子里的事情向来都是李纨在料理,所以就派人去请她来帮忙。

李纨正在专心致志地给贾兰修改诗作,突然,一个丫头慌里慌张地跑进来,气喘吁吁地回禀道:“大奶奶,林姑娘怕是不行了,那边的人都在哭呢。”李纨听了,心里猛地一紧,大吃一惊,也来不及多问,急忙站起身来就往外走,素云、碧月紧紧跟在她身后。一路上,李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她满心悲痛地想着:“姐妹们相处一场,更何况林姑娘那出众的容貌和才情,真是世间少有,只有传说中的青女、素娥能与她相媲美一二。

可她年纪轻轻,却要香消玉殒了!偏偏凤姐想出了这么个偷梁换柱的计策,自己也没办法到潇湘馆来,没能尽到姊妹之间的情谊,真是太可怜、太令人叹息了。” 就这样想着,李纨已经来到了潇湘馆门口。可馆内却出奇地安静,这让李纨心里更加慌乱,她担心林姑娘是不是已经离世,大家都哭过了,而她的衣物棺椁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她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走进屋子。 里间门口的一个小丫头眼尖,看到李纨来了,赶忙说道:“大奶奶来了。”紫鹃听到声音,急忙往外走,正好和李纨撞了个正着。李纨焦急地问道:“林姑娘怎么样了?”

紫鹃刚想说话,却只觉得喉咙被什么东西堵住,哽咽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滚落,只能用一只手朝黛玉的方向指了指。 李纨看到紫鹃这副模样,心里越发酸楚,也不再多问,赶忙走到黛玉身边。只见黛玉已经说不出话来,李纨轻轻地叫了她两声,黛玉微微睁开眼睛,似乎还有些意识,但眼皮和嘴唇只是微微动了动,嘴里还有微弱的呼吸,却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也说不出一句话。 李纨转身发现紫鹃不在身边,便问雪雁。雪雁回答道:“紫鹃姐姐在外面屋里呢。”李纨急忙走出去,看到紫鹃躺在外间的空床上,脸色青黄,闭着眼睛,泪水不停地流淌,鼻涕和眼泪把一个绣着花纹的锦边褥子都浸湿了一大片。

李纨赶忙呼唤紫鹃,紫鹃这才慢慢地睁开眼睛,挣扎着欠起身来。李纨说道:“傻丫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只知道哭!林姑娘的衣物还不赶紧拿出来给她换上,还等到什么时候?难道让她一个女孩子,赤身裸体地来,又光着身子走吗!”紫鹃听了这话,哭得更厉害了。 李纨一边陪着落泪,一边心急如焚,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拍着紫鹃的肩膀安慰道:“好孩子,你哭得我心慌意乱的,赶紧收拾林姑娘的东西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正在这时,外面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把李纨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平儿。

平儿跑进屋子,看到眼前的情景,一下子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发怔。 李纨问道:“你这时候不在那边,跑来做什么?”说话间,林之孝家的也走了进来。平儿说道:“我们奶奶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既然大奶奶在这里,我们奶奶就顾着那边的事了。”李纨点了点头。 平儿又说:“我也去见见林姑娘。”说着,一边往里走,眼泪已经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李纨对林之孝家的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出去看看,告诉管事的,赶紧准备林姑娘的后事。事情办妥了让他来告诉我,不用到那边去了。”林之孝家的答应了一声,却没有离开,站在那里。 李纨问道:“还有什么事吗?”林之孝家的说道:“刚才二奶奶和老太太商量了,那边想用紫鹃姑娘去使唤一阵子。”

李纨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到紫鹃说道:“林奶奶,你先请吧。等林姑娘真的……我们自然会出去的,哪里用得着这么着急……”说到这里,紫鹃觉得有些话不太好说,便改口道:“况且我们在这里守着病人,身上也不干净。林姑娘还有一口气在,时不时地还会叫我。” 李纨在一旁解释道:“说真的,林姑娘和紫鹃这丫头,前世肯定有缘分。倒是雪雁,是林姑娘从南边带来的,林姑娘对她反倒没那么依赖。只有紫鹃,我看她俩一时片刻都离不开彼此。” 林之孝家的一开始听了紫鹃的话,心里有些不痛快,但被李纨这么一说,也不好再说什么。

又见紫鹃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只能勉强对着她微微一笑,接着说道:“紫鹃姑娘,这些闲话倒也没什么,可你说的这些话,让我怎么回禀老太太呢?况且,这话能告诉二奶奶吗!” 正说着,平儿擦着眼泪从里间走了出来,问道:“告诉二奶奶什么事?”林之孝家的便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平儿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就让雪雁姑娘过去吧。” 李纨有些担心地问道:“她能行吗?”平儿走到李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李纨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样,让雪雁过去也一样。”林之孝家的又问平儿:“雪姑娘能行吗?”

平儿肯定地说:“行,都一样的。” 林之孝家的说道:“那姑娘就赶紧叫雪姑娘跟我去吧。我先去回禀老太太和二奶奶,就说是大奶奶和姑娘的主意。回头姑娘再自己去回禀二奶奶。”李纨说道:“知道了。你这么大年纪了,这点小事还不放心吗?”林之孝家的笑着说:“不是不放心,一来这件事是老太太和二奶奶办的,我们也不太清楚其中的细节;二来有大奶奶和平姑娘在,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平儿已经把雪雁叫了出来。

原来,这几天雪雁因为年纪小,大家都觉得她不懂事,便对她有些冷淡。而且听说这是老太太和二奶奶的吩咐,她也不敢不去。雪雁急忙整理了一下头发,平儿让她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新衣服,然后跟着林之孝家的准备离开。 随后,平儿又和李纨说了几句话。李纨再三嘱咐平儿,让她催着林之孝家的,让她丈夫赶紧把林姑娘的后事准备好。平儿答应着走了出来,转了个弯,看到林之孝家的正带着雪雁往前走,赶忙叫住她们,说道:“我带她去吧,你先去告诉林大爷,赶紧置办林姑娘的东西。奶奶那边我替你回禀就是了。”

林之孝家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去办事了。平儿则带着雪雁来到了新房,向相关的人回禀后,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雪雁看着周围的情形,不禁想起自家姑娘黛玉,心中满是伤感,只是在贾母和凤姐面前,她不敢表露出来。她暗自寻思:“也不知道叫我来是做什么,我且去看看。宝玉平日里和我们姑娘好得如胶似漆,这时候却一直不见面,也不知道他是真病还是装病。说不定是怕我们姑娘不答应这门亲事,他就假说丢了玉,装出一副傻子的模样,好让我们姑娘寒心,这样他就能顺顺利利地娶宝姑娘了。

我倒要去看看他,看他见到我还装不装疯卖傻,难不成今天还在装傻?” 雪雁一边想着,一边悄悄溜到里间屋子门口,偷偷地往里瞧。此时的宝玉,虽然因为丢了玉而有些昏昏沉沉、神志不清,但一听说自己要娶黛玉为妻,只觉得这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最让他称心如意的事情了。他顿时觉得身体轻快了许多,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机灵聪慧了,所以凤姐的掉包计才能百发百中。宝玉满心期待着能立刻见到黛玉,好不容易盼到了成婚的这一天,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虽然偶尔说些傻话,但和生病时的样子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 雪雁看在眼里,又是生气,又是伤心,她哪里能明白宝玉的心思,只好默默地走开了。

这边宝玉急切地让袭人赶快帮他换上新郎的衣服,然后坐在王夫人的屋里。他看着凤姐和尤氏忙忙碌碌地操持着,心里焦急万分,盼着吉时快点到来,不停地问袭人:“林妹妹从园子里过来,怎么这么慢,怎么还不到呢?”袭人强忍着笑意说:“得等到合适的时辰。” 随后,宝玉又听到凤姐对王夫人说:“虽然现在还在服丧期间,外面不能用鼓乐,但咱们南边的规矩是要拜堂的,冷冷清清的可不行。我已经传了家里那些学过音乐、管过戏子的女人来吹吹打打,热闹热闹。”王夫人点头表示赞同:“这样可以。” 不一会儿,大花轿从大门进来,家里的细乐演奏着迎了出去,十二对宫灯整齐排列着,缓缓进入,看上去倒也新鲜雅致。傧相请新娘出轿,宝玉看到新娘蒙着盖头,喜娘披着红绸搀扶着她。再看扶着新娘下首的人,竟然是雪雁。宝玉心里犯起了嘀咕:“怎么紫鹃没来,反而是雪雁呢?”但随即又想:“哦,对了,雪雁原本就是林妹妹从南边家里带来的,紫鹃是我们家的,自然不用带过来。”

所以,看到雪雁,宝玉就像看到了黛玉一样,满心欢喜。 在傧相的赞礼声中,宝玉和新娘拜了天地。接着,他们请出贾母,向贾母行了四拜之礼,之后又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完毕后,众人将新人送入洞房。接下来还有坐床撒帐等一系列仪式,都是按照金陵的旧俗进行的。 贾政原本是因为贾母做主,不敢违抗,心里其实并不相信冲喜这一套说法。可没想到,今天的宝玉竟然像个正常人一样,贾政看了,心里也暗自高兴。新娘坐在床上,就想要揭起盖头,凤姐早就有所防备,于是请贾母、王夫人等人进去照看。

宝玉毕竟还有些傻气,他走到新娘跟前,说道:“妹妹,你身体好了吗?咱们好些天没见了,盖着这东西做什么!”说着,他就想要揭去新娘的盖头,这可把贾母急出了一身冷汗。宝玉刚要动手,又转念一想:“林妹妹爱生气,我可不能太鲁莽。”于是又等了一会儿,但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还是上前把盖头揭了下来。喜娘接过盖头,雪雁走到一旁,莺儿等人赶忙上来伺候。 宝玉睁眼一看,觉得新娘好像是宝钗,心里有些不敢相信。他一手举着灯,一手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瞧,这不就是宝钗吗!只见宝钗盛装打扮,艳丽动人,体态丰腴,发髻低垂,鬓发如云,眼神低垂,气息微弱,如同荷花带着露珠,杏花笼罩在烟雾中,格外娇美。 宝玉一下子愣住了,发了好一会儿呆。他又看到莺儿站在旁边,却不见了雪雁。

此时的宝玉,心里一片混乱,甚至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众人接过他手中的灯,扶着他重新坐下,宝玉两眼直直地盯着前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贾母担心宝玉旧病复发,亲自上前扶他上床。凤姐和尤氏则请宝钗进入里间的床上坐下,宝钗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宝玉定了定神,看到贾母和王夫人坐在那边,便轻轻地叫袭人过来,问道:“我这是在哪儿呢?这不会是在做梦吧?”袭人笑着说:“你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别胡说什么梦不梦的。老爷还在外面呢。” 宝玉悄悄地用手指着宝钗,问道:“坐在那儿的这位美人儿是谁呀?”袭人捂着嘴,笑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是新娶的二奶奶。”

众人听了,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宝玉又问:“你说什么呀,二奶奶到底是谁?”袭人回答道:“是宝姑娘啊。”宝玉又问:“那林姑娘呢?”袭人说:“老爷做主娶的是宝姑娘,你怎么还提林姑娘呢。”宝玉说:“我刚才明明看到林姑娘了,还有雪雁也在,怎么说没有呢。你们这是在捉弄我吧?” 凤姐赶忙走过来,轻声说道:“宝姑娘就在屋里坐着呢。别乱说,要是得罪了她,老太太可不会饶你。”宝玉听了,这下子更加糊涂了。他本来就有昏昏沉沉的毛病,再加上今晚发生的事情如此离奇,让他完全没了主意。他也顾不上别的了,口口声声地说要去找林妹妹。 贾母等人赶忙上前安慰,可宝玉根本听不进去。因为宝钗也在屋里,大家又不好把事情的真相明说。

大家知道宝玉旧病复发了,却也不敢讲明缘由,只好在满屋子里点起安息香,希望能让他镇定下来,然后扶着他睡下。众人都不敢出声,静静地等了一会儿,宝玉终于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贾母等人这才稍微放下心来,只能坐着等待天亮,还让凤姐去请宝钗休息。宝钗好像没听到一样,也没脱衣服,就在屋里暂时歇着了。 贾政在外面,不知道里面发生的这些事情,只根据自己刚才看到的情形,觉得宝玉的情况似乎还不错,心里也就放宽了些。恰好第二天就是贾政起程赴任的好日子,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为他贺喜送行。

贾母见宝玉睡着了,也回房去暂时休息。 第二天一早,贾政先去宗祠辞别祖先,然后过来向贾母拜别,说道:“儿子不孝,要远离家中,只希望老太太能顺应时节,好好保养身体。儿子一到任上,就会写信向您请安,您不用担心。宝玉的婚事,已经按照老太太的意思办完了,还请老太太多多教导他。” 贾母担心贾政在路上牵挂宝玉,就没把宝玉旧病复发的事情告诉他,只是说:“我有句话,宝玉昨晚成的亲,但并没有同房。今天你要起身赴任,按道理应该让他远远地送送你。可他因为生病冲喜,现在才稍微好点,又加上昨天劳累了一天,出来怕他着了风。所以我问问你,你要是想让他送,我马上叫他来;你要是心疼他,我就叫人把他带来,你见见他,让他给你磕个头就算了。” 贾政说:“叫他送什么呀,只要他从此以后能认真念书,比送我还让我高兴呢。”

贾母听了,又放下心来,就让贾政坐下,然后吩咐鸳鸯去按照她说的做,把宝玉带来,还让袭人跟着。 鸳鸯去了没多久,宝玉果然来了,还是让他向贾政行礼。宝玉见到父亲,神志稍微清醒了一些,短时间内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贾政嘱咐了他几句,宝玉一一答应。贾政让人扶着宝玉回去了,自己则回到王夫人的房中,又再三叮嘱王夫人要好好管教儿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娇惯他了。

还说明年的乡试,一定要让宝玉去参加。王夫人一一答应,也没再提起其他的事情。 随后,王夫人赶忙让人扶着宝钗过来,行了新妇送行的礼仪,之后宝钗就没再出房。府里其他的女眷们都把贾政送到二门,然后就回去了。贾珍等人也受到了贾政的一番教导。大家举杯为贾政送行,一众子弟和晚辈亲友,一直把他送到十里长亭才分别。

暂且不说贾政起程赴任的事。且说宝玉回到房里,旧病突然发作,而且比之前更加昏昏沉沉,连饭也吃不下了。他的性命究竟会怎样,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