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白话红楼梦:精编 >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最近,宝玉满心欢喜地盼着能和秦钟一起在收拾好的外书房读夜书,可偏偏秦钟身体底子弱。前些日子在郊外,他受了些风寒,又偷偷和智能儿幽会缠绵,没有好好调养身体。回来之后,就开始咳嗽、伤风,连饭都不想吃,整个人虚弱得很,根本不敢出门,只能在家养病。

宝玉的兴致一下子被浇灭了,可也没办法,只能无奈地等着秦钟病好之后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凤姐这边已经收到了云光的回信,事情都办妥了。老尼把消息告诉了张家,守备家果然忍气吞声地收下了之前的聘礼。谁能想到,张家父母如此爱慕权势、贪图钱财,却养出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儿。金哥听说父母退了前夫的婚约,就在夜里悄悄用一条麻绳上吊自尽了。

守备的儿子得知金哥自杀,他也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觉得不能辜负妻子的情义,竟然也投河殉情了。张李两家这下可吃了大亏,真是人财两空。而凤姐却不费吹灰之力,坐享了那三千两银子,王夫人等人对此事一无所知。从这以后,凤姐胆子越来越大,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更加肆意妄为了,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有一天,正好是贾政的生辰,宁国府和荣国府的人都齐聚一堂,热闹非凡地为他庆贺。大家正兴高采烈地看戏、喝酒时,突然有个门吏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到酒席前禀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传旨。”

贾赦、贾政等人一听,顿时吓了一跳,不知道是什么消息,赶忙停止了戏文,撤掉了酒席,摆上香案,打开中门,跪下来迎接。很快,就看到六宫都太监夏守忠骑着马过来了,前后左右还有许多太监跟着。夏守忠并没有拿着诏书,到了屋檐前就下马了,脸上带着笑容,走到厅上,面向南方站着,说道:“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完,连茶都没喝一口,就又骑马走了。

贾政等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是福是祸,只好急忙换了衣服进宫去。 贾母和家里的其他人都心神不宁,不停地派人骑马去打听消息。过了大概两个时辰,忽然看到赖大等三四个管家气喘吁吁地跑进仪门来报喜,还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当时贾母正忐忑不安地在大堂廊下站着,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人也都在一旁。听到这个消息,贾母赶紧把赖大叫进来,详细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赖大禀告说:“我们一直在临敬门外等着,里面的情况一点都不知道。

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还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也是这么吩咐我们的。现在老爷又去东宫了,让我们赶紧请老太太带着太太们去谢恩。” 贾母等人听了,这才放下心来,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于是大家都按照品级,精心打扮起来。贾母带着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乘坐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也换上了朝服,带着贾蓉、贾蔷,侍奉着贾母的大轿前往。一时间,宁荣两府上下内外,所有人都兴高采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可就在这热闹的时候,水月庵的智能偷偷逃进城里,跑到秦钟家看望他。没想到被秦钟的父亲秦业发现了,秦业一气之下,把智能赶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秦钟一顿。这一气,秦业的老病复发了,没过三五天,竟然就去世了。秦钟本来身体就虚弱,病还没好,又挨了打,现在看到老父亲被自己气死,心里悔恨交加,病情又加重了许多。宝玉得知这些事,心里怅然若失,虽然听到了元春晋封的好消息,也没能让他高兴起来。贾母等人是怎么去谢恩的,怎么回家的,亲朋好友是怎么来庆贺的,宁荣两府这几天是多么热闹,大家是多么得意,这些在宝玉眼里都好像不存在一样,他一点都不在意。大家见他这样,都嘲笑他变得更呆了。

好在贾琏和黛玉要回来了,他们先派人来报信,说第二天就可以到家。宝玉听了,心里才稍微有了点喜色。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贾雨村也进京陛见了,是因为王子腾多次上保本推荐他,这次来是候补京官的职位。贾雨村和贾琏是同宗弟兄,又和黛玉有师徒情谊,所以就一路结伴而来。林如海的丧事已经办妥,葬入了祖坟,贾琏这才进京的。本来应该下个月才到家,因为听说了元春晋封的喜讯,就日夜兼程赶路,一路都平安无事。

宝玉只关心黛玉是否平安,其他的事情他都不太在意。 好不容易盼到了第二天中午,果然有人来禀报:“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大家见面的时候,悲喜交加,忍不住大哭了一场,之后又说了些庆贺的话。

宝玉仔细打量着黛玉,觉得她出落得更加超凡脱俗了。黛玉这次带了很多书籍回来,一进府就忙着打扫卧室,摆放器具,还把一些纸笔等物品分送给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赶忙把北静王送给他的鹡鸰香串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想转送给黛玉。

黛玉却嫌弃地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才不要。”说完就把香串扔在一边,不肯接受。宝玉没办法,只好把香串收了回去,一时间,大家也没再说话。

贾琏从外面回来,先去拜见了家中众人,随后回到自己的房中。此时凤姐最近正忙得不可开交,没有片刻的空闲时间。但见贾琏长途跋涉归来,她还是抽空出来接待。房里没有外人,凤姐便笑着打趣道:“国舅老爷大喜呀!一路风尘仆仆,可辛苦了。我昨天听到头一拨报信的人来说,今日您大驾回府,就稍微准备了一杯水酒,为您接风洗尘,不知道国舅老爷肯不肯赏脸,接受我的心意呢?”贾琏也笑着回应:“岂敢岂敢,多谢多谢,真是太承蒙你费心了。”

这时,平儿和一众丫鬟过来参拜完毕,献上茶水。 贾琏坐下后,便询问起自己离开后家中的各种事情,还感谢凤姐这段时间的操持和辛苦。凤姐连忙说道:“我哪里能照管得好这些事儿呀!我见识短浅,嘴又笨,心肠还直,别人给个棒槌,我就当真当成‘针’了。而且我脸皮薄,别人说两句好话,我这心就软了。

再说我又没经历过什么大事,胆子小得很,太太稍微有点不舒服,我就吓得连觉都睡不着。我好几次想辞去这些事儿,可太太又不答应,反倒说我是贪图享受,不肯学习。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提着一口气呢,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你是知道的,咱们家这些管家奶奶们,哪个是好惹的?稍微出点错,她们就笑话打趣;做事有一点偏袒,她们就指桑骂槐地抱怨。

什么‘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这些手段她们可都是样样精通。况且我年纪轻,威望不够,也怪不得她们不把我放在眼里。更可笑的是,宁国府蓉儿媳妇突然死了,珍大哥再三在太太面前跪着求情,非要请我去帮他几天忙。我再三推辞,可太太不答应,我只好从命。结果还是被我弄得一团糟,更不成体统了,到现在珍大哥还抱怨后悔呢。你回来了,明天见到他,好歹替我美言几句,就说我年纪小,没见过世面,都怪大爷错看了我,委我以重任。”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外间有人说话,凤姐便问:“是谁在外面?”平儿走进来回答道:“是姨太太打发香菱妹子来问我一句话,我已经回了她,让她回去了。”

贾琏笑着说:“说起这个,方才我去姨妈那儿,不小心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撞了个对面,那姑娘长得可真标志。我心里纳闷,咱家好像没这个人呀,说话的时候就问了姨妈,才知道就是之前上京买来的那个小丫头,叫香菱的,现在已经给薛大傻子做了房里人,还开了脸,模样越发标致了。薛蟠那家伙,真是糟蹋了这么好的姑娘。”凤姐撇了撇嘴说:“哎!你往苏杭走了一趟,也该见了些世面了,怎么还是这么眼馋。

你要是喜欢她,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去把平儿换来跟她对调,怎么样?那薛老大也是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主儿,这一年来,为了把香菱弄到手,和姨妈闹了不少别扭。

姨妈肯把香菱给薛蟠做妾,模样好还是其次,主要是香菱这姑娘,为人行事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温柔又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都比不上她,所以姨妈才大费周章地摆酒请客,明媒正娶地让她做了妾。可没过半个月,薛蟠就把她看得像马棚风一样,不当回事了,我倒觉得怪可惜的。”话还没说完,二门上的小厮进来禀报:“老爷在大书房等二爷呢。”贾琏听了,急忙整理好衣服出去了。 贾琏走后,凤姐便问平儿:“刚才姨妈到底有什么事,还专门打发香菱过来?”平儿笑着说:“哪有什么香菱呀,是我借她撒了个谎。奶奶您说说,旺儿嫂子也越来越没个分寸了。”

说着,平儿走到凤姐身边,小声说道:“奶奶您放出去的利钱银子,早不送来,晚不送来,偏偏二爷在家的时候送来了。幸亏我在堂屋撞见了,不然她进来回奶奶,二爷要是问起来是什么利钱,奶奶您肯定不会瞒着二爷,少不得照实说。咱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要是知道奶奶有了这笔私房钱,还不得想方设法地花掉。所以我赶紧把银子接过来,说了她两句。谁知道奶奶您偏偏听见了问,我就只好撒谎说香菱来了。”

凤姐听了,笑着骂道:“我说呢,姨妈知道你二爷回来了,怎么突然打发个房里人过来?原来你这小蹄子在捣鬼。” 正说着,贾琏已经回来了,凤姐便吩咐摆上酒菜,夫妻二人相对而坐。凤姐虽然酒量不错,但也不敢尽情畅饮,只是在一旁陪着贾琏。不一会儿,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了进来,贾琏和凤姐赶忙起身,让她一起喝酒,还请她上炕坐。赵嬷嬷坚决不肯,平儿等人早就在炕沿下安置了一个小凳子,又放了一个小脚踏,赵嬷嬷便坐在脚踏上。

贾琏从桌上挑了两盘菜,放在小凳子上让她自己吃。凤姐又说:“妈妈,您恐怕嚼不动那些硬菜,别磕着牙了。”接着对平儿说:“早上我说那碗火腿炖肘子炖得很烂,正适合给妈妈吃,你怎么没拿去让他们热一下端过来?”又对赵嬷嬷说:“妈妈,您尝尝你儿子带回来的惠泉酒。”赵嬷嬷说:“我喝着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要不过量就行。

我这会子跑来,倒不是为了喝酒,而是有件正经事,奶奶您好歹记在心上,多照顾照顾我。我们这位爷,就嘴上说得好听,到了跟前就把我们忘了。幸亏我从小把你奶大,我也老了,就指望着那两个儿子,你就多关照关照他们,这样别人也不敢说什么。我都求了你好几回了,你答应得倒痛快,可到现在还是没动静。如今又出了这么一件大喜事(元春晋封),到处都需要用人。所以我还是跟奶奶您说才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都要饿死了。”

凤姐满脸笑意,对赵嬷嬷说道:“妈妈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两个奶哥哥的事儿我都包了。您从小奶大的儿子,他是什么脾气您还能不清楚?老是拿着自己的好处往那些不相干的外人身上给。明明身边就有奶哥哥这么好的人,哪一个不比别人强?您就只管好好疼他们、照顾他们,谁敢说个‘不’字?总不能白白便宜了外人——哎呀,我这话好像说错了,我们瞧着是‘外人’,可在您眼里,就跟‘内人’一样亲呢。”

这番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赵嬷嬷也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笑一边念着佛:“哎哟,这可真是稀奇事儿。要说‘内人’‘外人’这些乱七八糟的缘由,我们爷倒还真没有,不过就是脸皮软、心肠慈,经不住别人求上两句罢了。”凤姐打趣道:“可不是嘛,只有对着‘内人’他才会心软,在咱们娘儿们跟前,他可硬气着呢!”

赵嬷嬷笑着说:“奶奶您可真是把话都说尽了,我也被逗乐了,得再喝一杯好酒。从今往后有奶奶您做主,我就没什么可愁的了。” 贾琏在一旁听着,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干笑着喝酒,嘴里嘟囔着“胡说”两个字,然后说道:“快盛饭来,我吃一碗还得去珍大爷那边商量事儿呢。”凤姐问道:“可别耽误了正事。刚才老爷叫你去做什么了?”

贾琏回答:“就为了省亲的事儿。”凤姐赶忙追问:“省亲的事儿到底准了没有?”贾琏笑着说:“虽说还没完全确定,但也有个八九成准了。”凤姐面露喜色,说道:“可见当今皇上的恩宠真是隆厚。我历来听书看戏,古时候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儿。” 赵嬷嬷在一旁插嘴道:“哎呀,我也老糊涂了。

这些日子听上上下下都在吵吵省亲不省亲的,我也没去细想。如今又说省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贾琏解释道:“当今皇上体恤万民之心,世上最大的莫过于‘孝’字。想来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都是一样的,不分贵贱。皇上自己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还觉得不能完全尽到孝心。他看到宫里的嫔妃、才人等,都是入宫多年,离开了父母,肯定会思念家人。做儿女的思念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

可父母在家思念儿女却不能相见,要是因此生病甚至死亡,那就是因为皇上的缘故,让他们不能享受天伦之乐,这也太违背天理人情了。所以皇上就启奏了太上皇、皇太后,每个月逢初二、初六,准许后宫嫔妃的家属入宫探望。太上皇、皇太后听了非常高兴,都称赞当今皇上至孝纯仁,能体察天理、明辨事物。两位老圣人又下了旨意,说后宫嫔妃家属入宫,还是有些国体仪制的限制,母女之间也不能尽情相聚。

于是就大开方便之门,特别降旨给各位后宫嫔妃的贵戚,除了初二、初六入宫的机会外,凡是有宽敞的大宅子、能够做好安保措施的地方,都可以请后宫的车驾进入私宅,这样就能稍微尽一尽骨肉亲情,满足天伦之乐。这旨意一下,谁不感激涕零、踊跃响应呢?现在周贵人的父亲已经在家里动工,修建省亲别院了。还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去城外找地方了。所以说这省亲的事儿,已经有八九分把握了。”

赵嬷嬷感叹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咱们家也得准备迎接大小姐了?”贾琏说:“这还用说吗!不然,这会儿大家忙忙碌碌的是为了什么?”凤姐脸上洋溢着兴奋,说道:“要是真能这样,我也能见识一下大世面了。只可惜我小了几岁,要是早生个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会说我没见过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效舜帝南巡的事儿,那可比一部书还精彩热闹,我偏偏没赶上,真是没福气。”

赵嬷嬷也感慨道:“哎哟哟,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盛事!那时候我才刚记事,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就为了预备接驾一次,那银子花得就跟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赶忙接过话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接驾。那时候我爷爷专门负责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儿,只要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接待。广东、福建、云南、浙江所有的洋船货物,也都是我们家经手的。” 赵嬷嬷接着说:“这事儿谁不知道呀?如今还有个口号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说的就是奶奶您府上。

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那气派可大了!就他们家接驾过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谁说谁都不会信。那银子花得简直跟土泥似的,世上所有的东西,在他们家都跟堆山塞海似的,‘罪过可惜’这四个字都顾不上了。”凤姐疑惑地说:“我常听我们家的老辈人也这么说,哪能不信呢。只是纳闷他们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神秘兮兮地说:“告诉奶奶您一句话,其实也就是拿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

谁家会自己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个虚热闹呢?” 他们正说得热闹,王夫人派人来问凤姐吃饭了没有。凤姐心里明白肯定有事等着她,就匆匆忙忙吃了半碗饭,漱了漱口准备离开。这时,二门上的小厮又来禀报:“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刚漱完口,平儿端着盆伺候他洗手,看到贾蓉和贾蔷来了,便问道:“什么事儿?赶紧说。”凤姐也停下脚步,等着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贾蓉首先上前回禀道:“我父亲派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已经商量决定了,从东边那一带开始,借着东府的花园,一直延伸到北边,总共丈量好了,有三里半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来盖造省亲别院。现在已经派人去画设计图样了,明天就能拿到。叔叔您刚回家,想必十分劳累,就不用到我们那边去了,要是有什么话,明天一早再请您过去当面商议。”贾琏听后,脸上带着笑意,赶忙说道:“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不过去了。

说实在的,这个主意确实省事,盖造起来也容易;要是另外找地方,那可就更麻烦了,而且也不成个样子。你回去跟大爷说,这样安排非常好。要是老爷们还想改动,全靠大爷您从中劝阻,千万可别再另找地方了。明天一早我就去给大爷请安,到时候再详细商议。”贾蓉连忙答应了几个“是”。

这时,贾蔷又靠近了些,上前回禀道:“去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戏服等事情,大爷派了侄儿我,带领着来管家的两个儿子,还有单聘仁、卜固修两位清客相公,一同前往,所以让我来拜见叔叔。”贾琏听了,上下打量了一番贾蔷,然后笑着说道:“你能胜任这差事吗?这事儿虽说不算特别重大,但里头的门道可不少,有很多容易藏私的地方。”贾蔷也笑着回应:“我也只能边干边学,尽力把它办好。” 贾蓉在旁边的灯影下,偷偷拉了拉凤姐的衣襟,凤姐立刻心领神会,于是笑着说道:“你也太爱操心了,难道大爷还不如咱们会用人?

偏你又担心他做不好。谁一开始就什么都懂呢?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就算没吃过猪肉,也总看见过猪跑吧。大爷派他去,不过是让他当个领头的,难道还真指望他去跟人讲价钱、做买卖吗!依我看,这样安排挺好的。”贾琏说道:“那自然。我也不是要反对,只是少不得要替他盘算盘算。”

接着便问道:“这一项开销,从哪一处的银子里出呢?”贾蔷回答道:“刚才我们也商量到了这一点。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钱下去,江南甄家还帮我们收着五万银子。明天写一封书信,再带上一张会票,我们带着去,先支取三万两,剩下的二万两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以及各种帘栊、帐幔的时候再用。”贾琏听后点了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 凤姐急忙对贾蔷说道:“既然这样,我有两个办事在行又稳妥的人,你就带他们一起去办这事,这可算是给你个方便了。”贾蔷赶忙赔着笑脸说:“我正想着要跟婶婶您要两个人呢,这下可太巧了。”

接着便问是哪两个人。凤姐转头问赵嬷嬷。此时赵嬷嬷早已听得入了神,平儿连忙轻轻推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赶忙说道:“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凤姐叮嘱道:“可别忘了,我这就去忙我的事了。”说完便转身出去了。贾蓉急忙跟出去相送,又悄悄对凤姐说:“婶子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吩咐我开个单子,让蔷兄弟带着去,叫他按照单子置办回来。”

凤姐笑着骂道:“别放你娘的屁!我的东西还多得没地方放呢,谁稀罕你们在这儿鬼鬼祟祟的?”说完便径直走了。 这边贾蔷也悄悄问贾琏:“叔叔要是需要什么东西,我顺便置办了来孝敬您。”贾琏笑着说:“你别高兴得太早。才刚开始学着办事,倒先学会了这套讨好的把戏。我要是缺了什么,肯定会写信告诉你,现在先不说这个。”说完,便打发贾蓉和贾蔷两人离开了。随后,来汇报事情的人来了,不止三四次,贾琏感到十分疲惫,便吩咐二门上的人,所有事情一概不许再传报,都等到明天再处理。凤姐直到三更时分才回来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贾琏起床后,先去拜见了贾赦和贾政,然后前往宁国府。他与那些老管事的人,还有几位世交门下的清客相公一起,仔细查看两府的地方,绘制省亲殿宇的图纸,同时考察安排参与建造的人员。从这以后,各行各业的工匠纷纷聚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等各种材料,不停地搬运移送。先是让匠人们拆除宁府会芳园的墙垣楼阁,使其直接与荣府东大院相连。荣府东边那一带下人们住的群房也都全部拆除。

当初宁荣两府之间,虽然有一条小巷隔断,但这条小巷也是贾府的私地,并非官道,所以可以将两府连为一体。会芳园原本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如今也无需再重新引水。园内的山石树木虽然不够用,但贾赦住的是荣府旧园,里面的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件,都可以挪过来使用。

而且这两处地方离得很近,合并在一起,能节省不少财力,即便还是不够,需要增添的也有限。全靠一位名叫山子野的老行家,一一筹划设计建造的事宜。 贾政对这些俗务不太熟悉,只任凭贾赦、贾珍、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排布置。凡是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以及所有点缀景致等事情,都按照山子野的设计方案来进行。贾政下朝后有空闲时间,也不过是到各处看看,在最关键的地方和贾赦等人商议商议罢了。

贾赦则只在家中悠闲地躺着,有什么琐碎的小事,贾珍等人要么亲自去回禀,要么写个简要的报告;要是有什么指示,就传呼贾琏、赖大等人来领命。贾蓉专门负责打造金银器皿。贾蔷已经启程前往姑苏了。贾珍、赖大等人又忙着清点人员,登记造册,监督工程等事务,这些事情繁多,无法一一详述,总之是一片热闹喧嚣的景象。暂且按下不表。

最近,宝玉因为家中要操办省亲这件大事,贾政也没心思过问他读书的事儿,这让宝玉心里着实轻松了不少。可偏偏秦钟的病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宝玉心里一直十分牵挂,根本无法安心玩乐。 这天一大早,宝玉梳洗完毕,本打算去向贾母禀报一声,然后去看望秦钟。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茗烟在二门的照壁前探头探脑的。宝玉赶忙走过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呢?”茗烟神色慌张地说:“秦相公快不行了!”宝玉一听,顿时吓了一跳,急忙追问:“我昨天才去看过他,当时他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茗烟回答道:“我也不清楚,刚刚是他家的老头子特意来告诉我的。” 宝玉听完,转身就急忙去向贾母禀报。贾母叮嘱道:“你可要好好派几个妥当的人跟着去,到了那儿,尽一尽你们同窗的情谊就赶紧回来,别在那儿耽搁太久。” 宝玉听了,赶忙匆匆换好衣服出来。可这时马车还没准备好,宝玉急得在满厅里团团转。

好不容易等马车来了,他急忙上了车,李贵、茗烟等人也赶紧跟了上去。 到了秦钟家门口,只见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宝玉他们一行人急忙冲进内室,吓得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和几个弟兄都赶忙躲了起来。 此时的秦钟已经昏死过去两三次了,早就被移到了床榻之外,准备后事多时了。宝玉一见到这场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李贵赶忙劝道:“使不得,使不得!秦相公本就身患重病,在炕上躺着可能骨头都难受,所以才暂时挪下来,让他能舒服些。

哥儿你这样一哭,岂不是反而加重他的病情?”宝玉听了,这才强忍住悲痛,走到秦钟跟前。只见秦钟面色如白蜡一般,双眼紧闭,在枕头上微弱地呼吸着。宝玉急忙叫道:“鲸兄!我是宝玉,我来了。”连叫了两三声,秦钟都没有反应。宝玉又喊了一遍:“宝玉来了。” 其实,此时秦钟的魂魄早已离体,只剩下一口微弱的气息在胸中。他正看见许多鬼差拿着令牌、绳索来抓他。秦钟的魂魄说什么也不肯就这么离去,他心里记挂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惦记着父亲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还放心不下智能儿,不知道她如今在何处。

于是,他百般向鬼差求情。可这些鬼差根本不讲情面,反而大声呵斥秦钟道:“亏你还是个读过书的人,难道不知道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可不像你们阳间的人那样瞻前顾后、顾及情面,有那么多的顾虑。” 就在秦钟和鬼差们纠缠的时候,他的魂魄忽然听到“宝玉来了”这四个字,连忙又央求道:“各位神差,求求你们发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个好朋友说一句话,我马上就回来。”众鬼差问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说:“不瞒各位,他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叫宝玉。”

都判官一听,顿时慌了神,赶忙喝骂那些鬼差道:“我早就说放他回去一趟,你们偏不听我的。如今看来,只能等他请出这位运旺时盛的人来才行。”众鬼差见都判这副模样,也都慌了手脚,一边又抱怨道:“您老人家刚开始还那么凶,原来听到‘宝玉’二字就怕了。依我们看,他是阳间的人,我们是阴间的鬼,怕他们也对我们没什么好处。”都判官骂道:“放屁!俗话说‘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以来,人鬼之道都是一样的,阴阳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道理。别管他是阴还是阳,把他放回去肯定没错。” 众鬼差听了,只好把秦钟的魂魄放回他的身体。

秦钟哼了一声,微微睁开双眼,看见宝玉在身旁,勉强叹息道:“你怎么不早点来?再晚一步,就见不到我了。”宝玉急忙握住秦钟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你有什么话,就留下两句吧。”秦钟说:“也没什么别的话了。以前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见识比世人高,可我今天才知道,是我耽误了自己。以后你还是应该立志追求功名,以荣耀显达为目标才好。”说完,秦钟长叹一声,便溘然长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