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如丝缕,细密地洒在姑苏城蜿蜒的街巷。裴素云、蒙丹和林婉怡三人穿梭在古旧的石板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古韵。听闻姑苏的香囊制作技艺精妙绝伦,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她们怀揣着期待,朝着城中一位知名的香囊手艺人——苏婆婆的住处走去。
一路上,粉墙黛瓦在日光下错落有致,檐角的风铃随风轻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不多时,她们来到一座清幽的小院前。院门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几簇不知名的小花探出头来,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
轻轻叩响门环,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妇人出现在眼前。她身着蓝布衫,银发整齐地挽在脑后,眼神中透着温和与睿智,正是苏婆婆。
“苏婆婆,您好呀。我们慕名而来,想跟您学习制作香囊。”裴素云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恳切。
苏婆婆打量着眼前的三个姑娘,脸上浮现出和蔼的笑容:“好呀,难得你们这些年轻娃娃对这老手艺感兴趣,快进来吧。”
走进小院,一股浓郁的香料香气扑面而来。院子里摆满了各种晾晒的香料,五颜六色的布料挂在绳上随风飘动,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石桌上摆放着一些制作香囊的工具,针线、剪刀、绣绷一应俱全。
苏婆婆招呼她们在石凳上坐下,说道:“这香囊制作,讲究的是心思和手艺。首先呀,得挑选合适的香料。”说着,她拿起几个小罐子,打开盖子,一股股独特的香气飘散开来。
“这是丁香,香气浓郁,有温中降逆的功效;这是艾草,能驱蚊辟邪,味道清新;还有这藿香,夏日佩戴,可提神醒脑。”苏婆婆一一介绍着。
蒙丹凑上前去,深吸一口气,陶醉地说:“哇,这些香料的味道好好闻。我要选丁香和艾草,感觉搭配起来一定很特别。”
林婉怡也闻了闻,说道:“我喜欢藿香的味道,再加点薄荷,应该会很清爽。”
裴素云笑着说:“你们选得都不错。在姑苏,不同的时节、场合,香囊里装的香料也不一样。比如端午节,大家会在香囊里装入菖蒲、艾叶等,用来驱邪防疫。”
挑选好香料,接下来便是裁剪布料。苏婆婆拿出几匹色彩斑斓的布料,有淡雅的月白、娇艳的桃红、沉稳的藏青。布料质地柔软,触感丝滑,上面还隐隐有着精美的暗纹。
“布料的选择也很重要,不仅要好看,还要耐用。”苏婆婆边说边拿起一块月白色的丝绸,“像这块丝绸,轻薄透气,最适合做香囊。”
蒙丹挑了一块桃红色的棉布,说道:“我觉得这块棉布颜色鲜艳,做出来的香囊一定很可爱。”
林婉怡则选了一块藏青色的锦缎,“我喜欢这种低调又华丽的感觉,配上精致的刺绣,肯定美极了。”
布料裁剪好后,便到了刺绣环节。这可是香囊制作中最考验手艺的部分。苏婆婆拿出一个绣绷,将布料固定在上面,拿起一根绣针,熟练地穿针引线,开始绣起图案来。只见她的手指如蝴蝶般在布料上飞舞,不一会儿,一朵栩栩如生的梅花便绽放在布上。
“刺绣的图案也有讲究,常见的有花卉、瑞兽、吉祥文字等,每一种图案都有它独特的寓意。比如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牡丹,寓意着富贵吉祥。”苏婆婆讲解着。
蒙丹看着苏婆婆的针法,跃跃欲试:“苏婆婆,我也想试试。”她拿起绣针,可是针在她手中却不听使唤,线总是打结。“哎呀,好难呀。”蒙丹皱起眉头。
苏婆婆笑着说:“别着急,刺绣是个慢功夫。先从简单的针法学起,像这平针绣,一针一针慢慢来。”在苏婆婆的指导下,蒙丹渐渐掌握了要领,绣出了一朵歪歪扭扭但却充满童趣的小花。
林婉怡心灵手巧,在绣绷上绣出了一只灵动的蝴蝶,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
裴素云看着两人认真刺绣的模样,说道:“在姑苏,姑娘们常常会把自己亲手绣的香囊送给心仪的人,作为定情信物。这小小的香囊,承载的可是满满的情谊呢。”
林婉怡听了,脸颊微微泛红,手中的动作也不禁慢了几分,轻声问道:“真的吗?那要是送错了人,可怎么办呀?”
蒙丹则大大咧咧地笑起来:“怕什么,大不了就当交个朋友嘛。婉怡,你是不是心里有了意中人,所以才这么紧张呀?”说着,还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林婉怡嗔怪地瞪了蒙丹一眼:“就你多嘴,我不过是好奇问问。”
苏婆婆看着她们打趣,也跟着笑了:“姑娘家心思细腻,这香囊既然是寄托心意之物,自然要慎重些。不过呀,真心相赠,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人边说边绣,手中的香囊渐渐有了模样。待刺绣完成,便是装填香料。苏婆婆拿来几个小漏斗,说道:“把选好的香料,顺着漏斗小心地装进香囊里,可别洒出来了。这香料的配比和装填量,也会影响香囊的香气和功效呢。”
蒙丹拿起漏斗,小心翼翼地将丁香和艾草装入香囊,一边装一边念叨着:“希望这个香囊能给我带来好运,也能让我时刻闻到这好闻的味道。”
林婉怡也依样将藿香和薄荷装入香囊,深吸一口那清新的香气,说道:“这味道闻着就觉得心旷神怡,夏天戴着肯定很舒服。”
裴素云则在香囊里装入了桂花和檀香,她微笑着说:“桂花香气甜蜜,檀香沉稳,这两种搭配,就像姑苏城给人的感觉,既有温婉的柔情,又有深厚的底蕴。”
香料装填完毕,苏婆婆指导她们将香囊收口,用丝线系好。一个个精致的香囊便大功告成了。蒙丹举起自己的香囊,粉色的棉布上那朵小花虽不完美,却透着一股别样的俏皮。林婉怡的香囊,藏青色锦缎上的蝴蝶栩栩如生,配上淡雅的香气,显得格外雅致。裴素云的香囊则散发着桂花与檀香交织的独特韵味,香囊上绣着的如意云纹,更添几分吉祥之意。
苏婆婆看着她们手中的香囊,眼中满是赞许:“你们几个姑娘学得可真快,这香囊做得有模有样的。这些香囊呀,平日里挂在床头、放在衣柜,既能驱虫除味,又能增添几分生活的情趣。”
蒙丹兴奋地说:“苏婆婆,以后我也要自己多做一些香囊,送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姑苏香囊的魅力。”
林婉怡点头附和:“对呀,这么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分享出去。而且,制作香囊的过程,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姑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裴素云微笑着说:“是啊,姑苏的每一项传统技艺,都是这座城市的瑰宝。我们不仅要学会制作,更要把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苏婆婆欣慰地说:“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对传统手艺感兴趣,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希望你们能把这香囊制作的手艺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带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姑苏。”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为众人和手中的香囊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三个姑娘怀揣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带着对姑苏民俗文化更深的热爱与敬意,离开了苏婆婆的小院。小巷中,她们的欢声笑语渐渐远去,却仿佛将这古韵留香的香囊文化,也一并带出,播撒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