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海洋科学知识 > 第8章 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与保护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与保护难题

波罗的海位于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咸水海域。它通过狭窄的海峡与北海相连,周边环绕着瑞典、芬兰、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等多个国家。这片海域不仅在北欧地区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还拥有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保护难题亟待解决。深入研究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与保护难题,对于维护该地区乃至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二、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现状

### (一)物理环境

1. **海域特征**

波罗的海面积广阔,约42.2万平方千米,但平均深度较浅,仅为55米,最深处达459米。其形状狭长,海岸线曲折,拥有众多海湾、岛屿和半岛。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海水交换相对缓慢,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水文条件**

波罗的海的盐度较低,平均盐度约为7‰ - 8‰,远低于大洋平均盐度。这主要是由于大量河流注入,带来了丰富的淡水,同时与北海的海水交换有限。低盐度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海洋生态,许多生物在此适应并进化出特殊的生存策略。此外,波罗的海的水温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部分海域会出现结冰现象,而夏季水温相对较高,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不同的环境条件。

### (二)化学环境

1. **水质状况**

近年来,波罗的海的水质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周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海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氮、磷等元素。这些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影响海水的溶解氧含量和透明度。另一方面,海水中还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汞、铅、镉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这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化学物质循环**

波罗的海的化学物质循环较为复杂。河流输入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在海水中扩散和迁移,受到海流、潮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海洋生物在摄取和代谢过程中也参与了化学物质的循环。例如,浮游植物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死后部分有机物沉降到海底,在分解过程中又会释放出营养物质,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然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打破了这种自然平衡,使得化学物质循环出现异常。

### (三)生物多样性

1. **海洋生物种类**

波罗的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尽管盐度较低,但仍生存着众多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生物。这里有超过5000种动植物,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蟹类、海藻以及海洋哺乳动物等。其中,鳕鱼、鲱鱼等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当地渔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海豹、海象等海洋哺乳动物也在波罗的海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 **生态系统类型**

波罗的海涵盖了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如浅海、深海、河口、海湾、海草床、盐沼等。这些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例如,海草床为许多幼鱼和无脊椎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场所,同时还能吸收营养物质,改善水质;盐沼则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洪水、净化水质、为候鸟提供栖息地等。

## 三、波罗的海面临的保护难题

### (一)富营养化问题

1. **成因**

波罗的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营养物质过量输入。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的化肥和农药随着雨水冲刷流入河流,最终进入波罗的海。此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一些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未经充分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海域,进一步加剧了富营养化程度。

2. **影响**

富营养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首先,藻类的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许多鱼类和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次,藻类死亡后分解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生物的健康造成损害。长期的富营养化还会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一些敏感物种可能会消失。

### (二)外来物种入侵

1. **入侵途径**

波罗的海的外来物种入侵主要通过船舶压载水排放、水产养殖引种以及运河连接等途径。船舶在全球航行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外来生物,通过压载水排放将这些生物引入波罗的海。例如,斑马贻贝原产于黑海和里海地区,通过船舶压载水进入波罗的海后,迅速繁殖并大量附着在码头、船底和其他物体表面,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引种也可能引入外来物种,一些非本地的养殖品种逃逸到自然海域,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2. **危害**

外来物种入侵对波罗的海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它们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栖息地和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一些外来物种还可能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例如,某些外来藻类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海草床,影响海草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三)海洋污染

1. **工业污染**

波罗的海周边国家工业发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一些重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难以降解,会长期积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此外,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也会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和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2. **农业污染**

除了前面提到的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外,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兽药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这些化学物质通过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河流和海洋,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危害。农药可能会杀死浮游生物、鱼类等,影响食物链的正常运转;兽药残留则可能导致海洋生物体内药物积累,对其健康和生态功能产生潜在风险。

3. **垃圾污染**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波罗的海的垃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塑料垃圾、废弃渔具等漂浮在海面上,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许多海洋动物会误食塑料垃圾,导致肠道堵塞、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废弃渔具还可能缠绕海洋生物,限制它们的活动能力,增加其被捕食的风险。

###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

1. **气温升高**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波罗的海地区气温升高,这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气温升高会使海水温度上升,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繁殖。一些原本适应低温环境的物种可能会因为水温升高而向更寒冷的水域迁移,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温升高还会加速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增加其对食物和氧气的需求,可能导致食物短缺和生态失衡。

2.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波罗的海周边地势较低,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的湿地、盐沼等重要生态栖息地,导致许多生物失去生存空间。这些生态栖息地的丧失不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还会削弱其生态功能,如防洪、净化水质等。此外,海平面上升还会改变海水的盐度分布,对依赖特定盐度环境的生物造成威胁。

## 四、现有的保护措施

### (一)国际合作与协议

为了保护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周边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和公约。其中,《赫尔辛基公约》是保护波罗的海海洋环境的核心法律文件,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保护内容,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该公约定期召开缔约国会议,共同商讨保护措施和行动计划,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定领域的协议,如关于控制船舶污染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等,也在波罗的海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二)水质管理与污染控制

1. **污水处理**

各国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许多城市和工业区域建立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其中的营养物质、污染物等。一些污水处理厂还采用了生态处理方法,如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净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质。

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合理施肥和用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缓冲带、截流沟等措施,减少农业径流中的污染物进入河流和海洋。此外,对畜禽养殖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1. **建立保护区**

在波罗的海周边建立了多个海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这些保护区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干扰,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空间。例如,一些保护区专门保护海草床、盐沼等生态系统,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围垦、捕捞等破坏性行为。同时,保护区内开展了生态监测和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物种保护计划**

针对一些濒危物种,制定了专门的保护计划。例如,对于波罗的海海豹,由于受到污染、过度捕猎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曾经大幅下降。为了保护海豹,各国采取了限制捕猎、建立海豹保护区、开展人工繁育等措施,帮助海豹种群恢复。同时,加强对其他濒危物种的监测和保护,通过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和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高其种群数量和生存能力。

### (四)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积极响应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制定了减排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2. **适应气候变化**

除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还注重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提高抵御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的能力。对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管理,例如通过种植耐盐植物等方式,恢复沿海湿地和盐沼生态系统,增强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 五、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一)挑战

1. **跨部门协调困难**

波罗的海的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如环境、农业、工业、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诉求和管理目标存在差异,导致在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跨部门协调困难。例如,在制定污水处理政策时,需要环境部门与工业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密切合作,但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可能会出现政策不一致、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

保护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科研监测等方面。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预算的限制,各国在保护资金的投入上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资金不足导致一些保护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科研监测工作也受到影响,难以准确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保护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尽管在保护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部分公众对波罗的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威胁认识不足。一些人仍然存在随意丢弃垃圾、过度捕捞等破坏行为。公众意识的缺乏使得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得到广泛的支持和配合,增加了保护工作的难度。

### (二)未来方向

1. **加强跨部门合作与协同治理**

建立更加有效的跨部门合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波罗的海保护中的职责和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可以成立专门的跨部门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推进保护工作,解决部门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2. **多元化资金筹集**

拓宽保护资金的筹集渠道,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以通过设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益于波罗的海生态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征收费用,用于生态保护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为保护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此外,争取国际援助和捐赠,利用国际资金推动波罗的海的保护工作。

3. **强化公众教育与宣传**

加大公众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波罗的海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多种途径,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海洋清洁、生态监测等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波罗的海的良好氛围。

4. **科技创新与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波罗的海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研究。例如,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技术,实时获取海洋环境信息,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提高保护工作的成效。

## 六、结论

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既独特又脆弱,面临着富营养化、外来物种入侵、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诸多保护难题。尽管现有的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压力,但要实现波罗的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仍需克服跨部门协调困难、资金投入不足和公众意识有待提高等挑战。未来,通过加强跨部门合作、多元化资金筹集、强化公众教育以及科技创新与应用等措施,有望逐步改善波罗的海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这片美丽的海域继续为人类和众多生物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和生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