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海洋科学知识 > 第6章 海洋石油泄漏的生态灾难与修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海洋石油泄漏的生态灾难与修复

海洋石油泄漏是极具破坏力的环境事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灾难。本文深入剖析了海洋石油泄漏的来源、对海洋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的多方面危害,详细阐述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方法及其原理、优缺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修复工作的成效与挑战,并对未来海洋石油泄漏应急与修复策略提出展望,旨在全面呈现海洋石油泄漏问题,为预防和应对此类灾害提供参考。

## 一、引言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0% 的面积,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采、运输等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时有发生。这些泄漏的石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了解海洋石油泄漏的危害以及有效的修复方法,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二、海洋石油泄漏的来源

### (一)海上石油开采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钻探、生产过程中,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石油泄漏。例如,井口密封装置损坏、输油管道破裂等情况都可能使大量石油涌入海洋。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故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次事故导致大量原油持续泄漏,对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 (二)油轮运输

油轮在航行过程中,可能因碰撞、搁浅、触礁等意外事故导致船体破损,从而引发石油泄漏。此外,油轮的装卸作业不当、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可能造成石油泄漏。历史上,如“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大量原油泄漏到阿拉斯加海域,给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 (三)沿海炼油厂和储油设施

沿海炼油厂和储油设施的泄漏也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一个来源。储存油罐的破裂、输油管道的老化腐蚀等都可能导致石油泄漏到周边海域。虽然这类泄漏规模通常相对较小,但长期累积下来也会对局部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三、海洋石油泄漏引发的生态灾难

### (一)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1. **直接致死**

石油中的有毒成分,如芳烃等,对海洋生物具有直接毒性。当海洋生物接触到泄漏的石油时,这些有毒物质会进入它们的体内,损害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导致生物死亡。例如,许多鱼类、贝类、虾蟹等在石油泄漏区域会因中毒而大量死亡。海鸟的羽毛一旦被石油污染,就会失去保暖和防水性能,导致体温过低或溺水死亡。

2. **影响繁殖与发育**

石油泄漏会干扰海洋生物的繁殖行为和胚胎发育。一些鱼类在繁殖季节接触到石油,其生殖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影响产卵和受精过程。对于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鲸鱼等,石油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母体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发育迟缓甚至死亡。许多海洋生物的幼体对石油更为敏感,石油污染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变态过程,降低幼体的成活率。

3. **食物链中断**

海洋石油泄漏会破坏海洋食物链的平衡。处于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对石油较为敏感,石油污染会导致浮游生物数量减少。浮游生物是许多小型鱼类和贝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其数量的减少会影响这些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到以它们为食的更高营养级生物,最终导致整个食物链的中断,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 (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1. **水质恶化**

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后,会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这层油膜阻碍了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海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同时,石油中的有害物质会溶解在海水中,使海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恶化。这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破坏。

2. **底质污染**

泄漏的石油会随着水流和潮汐的作用逐渐沉降到海底,污染海底底质。石油中的重质成分会吸附在沉积物颗粒上,长期积累下来会改变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底质污染会影响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许多底栖生物依赖底质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生存,石油污染会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导致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3. **破坏海洋栖息地**

石油泄漏会对海洋中的各种栖息地造成破坏。例如,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的海洋生态栖息地对石油污染非常敏感。石油会覆盖在红树林的树干和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红树林死亡。海草床被石油污染后,海草的生长会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到依赖海草床生存的众多海洋生物。

## 四、海洋石油泄漏的修复方法

### (一)物理修复方法

1. **围栏与撇油器**

围栏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通过设置漂浮的围栏将泄漏的石油围堵在一定区域内,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然后使用撇油器将围栏内的石油收集起来。撇油器有多种类型,如吸油毡、旋转盘式撇油器等。吸油毡利用其亲油疏水的特性吸附石油,旋转盘式撇油器则通过旋转的圆盘将石油吸附并转移到收集装置中。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对环境影响小,能快速有效地控制石油的扩散并回收部分石油。但其缺点是对风浪较大的海域适应性较差,且只能回收水面上的石油,对于已经乳化或沉入海底的石油效果不佳。

2. **燃烧法**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燃烧法处理泄漏的石油。当石油在水面形成较厚的油膜且天气条件适宜(如风力较小、无降雨等)时,通过点燃油膜将石油烧掉。燃烧法能够迅速减少海面石油的数量,降低石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然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此外,燃烧不完全还可能产生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 (二)化学修复方法

1. **分散剂的使用**

分散剂是一种能够将石油分散成微小油滴的化学物质。当向泄漏的石油中喷洒分散剂时,分散剂会降低石油与海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使石油形成细小的油滴分散在海水中。这些微小油滴更容易被海洋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加速石油的降解过程。分散剂的优点是能够快速降低海面油膜的厚度,减少石油对海洋生物的直接危害。但分散剂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而且分散后的石油可能会进入海洋更深层次,对深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 **凝油剂的应用**

凝油剂可以使石油凝固成块,便于打捞回收。凝油剂与石油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使石油形成凝胶状物质,密度增大并沉入海底或漂浮在水面上,易于用机械方法收集。凝油剂的优点是能有效固定石油,减少其在海水中的扩散。但使用凝油剂也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凝固的石油块可能会对底栖生物造成掩埋等危害。

### (三)生物修复方法

1. **微生物降解**

海洋中存在着一些能够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这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代谢作用将石油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在石油泄漏区域,可以通过添加营养物质(如氮、磷等)来刺激这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其对石油的降解能力。微生物降解法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受环境条件(如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影响较大,在低温、高盐等恶劣环境下,微生物的活性会受到抑制,降解效率较低。

2. **植物修复**

一些海洋植物,如海草、红树林等,对石油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根系吸收石油中的有害物质,并在体内进行代谢和转化。例如,海草能够吸收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等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相对无害的物质。植物修复法不仅可以去除石油污染,还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然而,植物修复的速度相对较慢,且容易受到石油浓度过高的影响,当石油污染严重时,植物可能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 五、海洋石油泄漏修复案例分析

### (一)“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触礁,导致约26万至75万桶原油泄漏。事故发生后,采取了多种修复措施。初期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如使用围栏和撇油器收集海面石油,但由于当时正值冬季,海面结冰,这些方法的效果受到限制。随后,使用了大量的分散剂来处理泄漏的石油,虽然分散剂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石油的分散和降解,但也引发了对其毒性影响的担忧。此外,还开展了生物修复工作,通过添加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经过多年的修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但仍有一些长期影响存在,如部分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尚未完全恢复,一些海滩和海底仍残留有石油污染物。

### (二)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漏油事件

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规模漏油。此次漏油事件规模巨大,对墨西哥湾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在修复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首先,通过控油装置尽量减少原油的泄漏量。在海面处理方面,使用了大量的分散剂,同时配合物理回收方法。生物修复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家们对当地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特殊的微生物能够在深海高压、低温等恶劣条件下降解石油,通过适当的刺激措施提高了微生物的降解效率。此外,还对受影响的海岸和湿地进行了生态修复工作,种植了红树林等植物。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墨西哥湾的生态系统至今仍在承受着此次漏油事件的后续影响,渔业资源、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

## 六、海洋石油泄漏修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 (一)面临的挑战

1. **环境复杂性**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不同海域的水温、盐度、海流、地形等因素差异很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石油泄漏的扩散和修复效果。例如,在深海区域,水压高、温度低,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石油的降解;而在浅海和近岸地区,潮汐、海浪等因素会使石油的分布更加复杂,增加了修复工作的难度。

2. **长期影响评估困难**

海洋石油泄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许多潜在的生态效应可能在事故发生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显现出来。准确评估石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研究,但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还不够完善,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石油泄漏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长期影响。

3. **修复技术局限性**

现有的各种修复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物理方法对风浪等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且难以处理深层和乳化的石油;化学方法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方法受环境条件制约较大,修复速度相对较慢。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石油和不同的海洋环境,目前还缺乏一套通用、高效的修复技术方案。

### (二)未来展望

1. **技术创新**

未来需要加大对海洋石油泄漏修复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例如,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分散剂和凝油剂,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新型的微生物菌株,提高其对石油的降解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具有更强石油耐受和降解能力的海洋植物。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对石油泄漏的实时监测和精准修复。

2. **综合修复策略**

采用综合的修复策略,根据石油泄漏的具体情况,合理组合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修复效率。例如,在石油泄漏初期,优先采用物理方法控制石油的扩散并回收大部分石油;然后使用化学方法辅助分散和降解剩余的石油;最后通过生物修复方法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恢复和重建。

3. **加强国际合作**

海洋石油泄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各国应共享石油泄漏应急处理和修复的经验、技术和数据,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国际组织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制定统一的海洋石油泄漏应急响应标准和修复规范,提高全球应对海洋石油泄漏灾害的能力。

## 七、结论

海洋石油泄漏会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修复方法可供选择,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且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日益频繁的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修复技术,采用综合的修复策略,并加强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海洋石油泄漏带来的生态破坏,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同时,预防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海上石油作业的安全管理、提高油轮运输的安全性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石油泄漏的风险,共同守护我们蓝色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