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海洋科学知识 > 第8章 解读海洋潮汐的形成机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解读海洋潮汐的形成机制

海洋潮汐,作为一种在海边常见且壮观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类的目光。每日里,海水定时涨落,潮起潮落间,海岸线的景象不断变换。这种有规律的海水涨落现象不仅影响着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渔业生产、海上交通等诸多方面,更是地球海洋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探究海洋潮汐的形成机制,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奥秘,还对海洋科学、天文学以及相关应用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了解潮汐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潮汐资源,防范潮汐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潮汐现象的基本特征

### 周期性涨落

海洋潮汐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其周期性的涨落。在大多数沿海地区,一天中通常会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这种现象被称为半日潮。也就是说,大约每隔12小时25分钟左右,海水就会经历一次涨潮和落潮过程。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海域,情况会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一天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称为全日潮;还有些地区的潮汐情况更为复杂,出现不规则的半日潮或不规则的全日潮,其涨潮和落潮的时间间隔以及潮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都没有明显的固定规律。

### 潮差变化

潮差在不同的海域以及同一海域的不同时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在一些狭窄的海湾或河口地区,潮差往往较大。例如,位于加拿大芬迪湾的霍普韦尔岩石公园附近,潮差可达16米左右,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地区之一。巨大的潮差使得这里在涨潮和落潮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涨潮时大片的海滩被海水淹没,而落潮时则露出广阔的滩涂。相比之下,在一些开阔的海域,潮差相对较小,可能只有几十厘米到一两米不等。此外,潮差还会随着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以及地球的地理位置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某些特定的天文条件下,潮差会达到极大值,这被称为大潮;而在另一些时候,潮差则相对较小,称为小潮。

## 引潮力:潮汐形成的根本动力

### 引潮力的概念

引潮力是海洋潮汐形成的根本动力来源。它并非单一的一种力,而是由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不同部位的引力差异所产生的合力。简单来说,引潮力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引力作用,导致地球上各点所受引力大小和方向不同而产生的一种促使海水做大规模流动的力。

### 引潮力的产生原理

以月球为例,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各点并不均匀。离月球较近的一侧,海水受到月球的引力较大;而离月球较远的一侧,海水受到的月球引力较小。同时,地球本身也在围绕地月质心做圆周运动,这种运动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在地球表面各点也是不同的。在离月球较近的一侧,月球引力大于惯性离心力,合力指向月球,使得海水向月球方向隆起;在离月球较远的一侧,惯性离心力大于月球引力,合力背向月球,海水也会向外隆起。这样就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两个相对的海水隆起区域,也就是高潮区域,而在这两个隆起区域之间则形成了低潮区域。

太阳对地球也存在类似的引潮力作用。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所以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实际上只有月球引潮力的约46%。不过,太阳的引潮力依然对海洋潮汐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朔或望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相互叠加,形成大潮;而当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成直角时(上弦或下弦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形成小潮。

## 月球对潮汐的主导作用

### 月球引潮力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月球对地球不同部位的引力大小。设月球质量为 \\( m_m \\),地球质量为 \\( m_e \\),地球半径为 \\( R \\),地月距离为 \\( r \\),地球上某点与月球的距离为 \\( d \\),则该点受到月球的引力 \\( F = G\\frac{m_m}{d^2} \\)(其中 \\( G \\) 为引力常数)。对地球表面各点进行分析可知,由于地球半径 \\( R \\) 相对于地月距离 \\( r \\) 较小,在计算引潮力时可以进行简化处理。通过详细的数学推导和计算可以得出,月球引潮力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正是这种规律性的引潮力分布导致了海水的周期性涨落。

### 月球公转与潮汐周期的关系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32天(恒星月),但由于地球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所以从地球上观测,月球两次经过同一地点上空的时间间隔(朔望月)约为29.53天。而海洋潮汐的周期与月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半日潮的周期大约是12小时25分钟,这正好是月球两次经过同一地点上空时间间隔的一半。这是因为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某一地点会先后经历面对月球和背对月球的位置,从而产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形成了半日潮的周期规律。

## 太阳对潮汐的影响

### 太阳引潮力的特点

太阳的质量巨大,但其引潮力相对月球引潮力较小,这是因为引潮力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远远大于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尽管如此,太阳引潮力依然不可忽视。太阳引潮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太阳,其大小和方向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 太阳与月球引潮力的叠加效应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即农历初一(朔)和十五(望)左右,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方向一致,二者相互叠加,使得海水受到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值,从而形成大潮。大潮时,潮差明显增大,海水涨得更高,落得更低。而在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时,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成直角,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垂直,二者相互抵消一部分,此时海水受到的引潮力较小,形成小潮,潮差相对较小。这种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叠加效应,使得海洋潮汐的潮差呈现出周期性的大小变化。

## 地球自转对潮汐的影响

### 地球自转与潮汐周期的关联

地球的自转在海洋潮汐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在这个过程中,地球上的各个地点会依次经过由月球和太阳引潮力所形成的高潮和低潮区域。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海水的涨落就像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有规律地移动。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多数地区会出现一天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半日潮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与半日潮的周期密切相关。

### 科里奥利力对潮汐的作用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科里奥利力(又称地转偏向力),它对海洋潮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科里奥利力的方向在北半球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在南半球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向左。在海洋中,海水在引潮力的作用下流动时,科里奥利力会使海水的流动方向发生偏转。这种偏转在开阔的大洋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它会影响潮汐的传播方向和形态,使得潮汐波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北半球,潮汐波会向右偏转;在南半球,潮汐波则向左偏转。科里奥利力的存在使得海洋潮汐的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多样。

## 其他因素对海洋潮汐的影响

### 海底地形的作用

海底地形对海洋潮汐有着显着的影响。不同的海底地形,如深浅不一的海盆、狭窄的海峡、曲折的海岸线等,都会改变潮汐波的传播和形态。在狭窄的海峡或海湾中,由于通道变窄,潮汐波的能量被集中,潮差会明显增大。例如,我国的钱塘江口,其特殊的喇叭口形状使得潮水涌入时,潮差急剧增大,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而在一些海底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海域,潮汐波的传播相对较为顺畅,潮差相对较小。此外,海底的山脉、海沟等地形也会对潮汐波产生反射、折射等作用,进一步影响潮汐的分布和特征。

### 气象因素的影响

气象因素,如风和气压的变化,也会对海洋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强风可以推动海水流动,使海水在局部地区堆积或流失,从而改变潮汐的高度和时间。例如,在台风或飓风来袭时,强风会将大量海水吹向岸边,导致风暴潮的发生,使潮位大幅升高,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此外,气压的变化也会影响海水的高度。当气压降低时,海水会在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形成所谓的“气压潮”;而气压升高时,海水则会下降。不过,气象因素对潮汐的影响通常是局部的和短期的,与天体引潮力相比,其作用相对较小,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引发显着的潮汐变化。

## 潮汐的类型与分布规律

### 不同类型潮汐的成因

根据潮汐的涨落周期和潮差变化,海洋潮汐主要分为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三种类型。半日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以及月球引潮力的周期性作用,使得一天中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全日潮则是在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月球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的综合作用导致一天中只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混合潮又分为不规则半日潮和不规则全日潮,其形成原因更为复杂,通常是由于不同海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海底地形、气象条件以及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相互作用等,使得潮汐的涨落规律变得不规则。

### 全球潮汐分布的特点

全球潮汐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和区域性差异。在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受到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相对均匀作用,潮汐类型多为半日潮,且潮差相对较小。随着纬度的升高,潮汐类型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全日潮或混合潮更为常见。在一些特定的海域,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芬迪湾、我国的钱塘江口等,由于特殊的海底地形和地理条件,形成了潮差极大的特殊潮汐现象。此外,在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海域,如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潮汐的特征也会受到海域形状、与外海的连通性等因素的影响,与开阔大洋的潮汐有所不同。

## 潮汐研究的历史与现代进展

### 古代对潮汐的认识与探索

人类对潮汐的观察和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代中国,就有关于潮汐现象的记载。《山海经》中就提到了“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对潮汐的涨落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古代的沿海居民通过长期的观察,逐渐掌握了潮汐的一些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渔业生产和航海活动中。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学者也对潮汐现象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尽管当时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但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现代潮汐研究的方法与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对海洋潮汐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实地观测外,还广泛应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先进手段。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面积的海洋表面信息,包括海平面高度的变化,从而为研究潮汐提供了宏观的数据支持。数值模拟技术则通过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准确地模拟潮汐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

现代潮汐研究不仅深入揭示了潮汐的形成机制,还在潮汐预报、潮汐能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对潮汐规律的精确掌握,能够提前准确地预报潮汐的涨落时间和潮位高度,为沿海地区的渔业、航运、旅游等行业提供重要的服务。同时,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潮汐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潮汐的能量分布和变化规律,致力于开发高效的潮汐能发电技术,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 结语

海洋潮汐作为一种复杂而又神奇的自然现象,其形成机制涉及到天体力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是潮汐形成的根本动力,地球自转、海底地形、气象因素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潮汐的特征和分布。通过对潮汐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更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对潮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潮汐灾害的有效防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海洋潮汐的认识还将不断深化。未来,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潮汐现象背后的更多奥秘,提高潮汐预报的精度,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潮汐能等海洋资源。同时,对海洋潮汐的研究也将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重要的线索,促进地球科学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蓝色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