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诗曰:

龙集贞观正十三,王宣大众把经谈。

道场开演无量法,云雾光乘大愿龛。

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

普施善果超沉没,秉教宣扬前后三。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各种妙经。此时皇帝已经早朝完毕,文武大官们乘着凤辇龙车,离开金銮宝殿,直奔寺庙前,参拜佛祖。这一幕如何描述呢?真是:天空洒下瑞气,万道祥光。仁风轻轻吹拂,阳光明媚非常。

官员们环佩齐整,前后排列。五卫的旌旗列在两旁。执金瓜、擎斧钺,双双对对;绛纱烛、御炉香,堂堂庄严。龙飞凤舞,鹗荐鹰扬。圣明之天子端正,忠义之大臣良善。福祉延续千年,太平赛过尧汤。还可以看到举着曲柄伞,身穿滚龙袍,辉光相射;佩戴玉连环,手持彩凤扇,瑞霭飘扬。戴着珠冠,系着紫绶金章。护驾的军队有成千队,将官们成双列队。这位皇帝心怀虔诚,沐浴后尊敬地奉行佛法,皈依善果,高兴地拈香。唐王大驾早已到达寺庙前,吩咐停止音乐,下了车,引领着官员们一同拜佛,拈香礼佛。三次行礼完毕后,抬头观看,果然是一个美丽的道场,只见:幢幡飘舞,宝盖飞闪。幢幡飘舞,彩霞在空中摇曳;宝盖飞闪,红电在阳光中闪烁。佛像庄严端正,罗汉们威严庄重。瓶中插仙花,香炉焚檀降。瓶中插仙花,宝刹上华丽辉煌;香炉焚檀降,清香云雾透过天空。新鲜的水果堆满了朱盘子,各种糖酥制品摆放在彩色的桌案上。高僧们列队诵经,愿意拯救孤魂使其摆脱苦难。太宗和文武官员都拈香参拜,向佛祖金身行礼,拜谒罗汉。然后看到大阐都纲的陈玄奘法师引领众僧向唐王行礼。礼节完成后,各自安排坐位,法师呈上济孤榜文给太宗看。榜文上写道:“至德深远,禅宗静默。清净灵通,弥漫于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体用真常,无穷无尽。观察那些孤魂,深感哀怜。此乃太宗圣命:选集众僧,参禅讲法。大门敞开,广施慈悲之舟楫,普渡苦海众生,救离六道的疾苦。引导他们走上正路,广泛展示他们的潜能;动与静皆无为,实现了纯净的境界。借助这个良好的因缘,期待在清都绛阙中受到奖赏;乘着吾主的胜会,解脱地狱的羁绊。早日登上极乐,自由自在地前往西方。诗曰:一炉永寿香,超越生死;无边妙法宣,天恩无尽。冤孽尽消除,孤魂皆脱离狱。愿保佑我国家,太平万年的福。”太宗喜欢地看了,对众僧说道:“你们要坚持真诚的信心,切勿懈怠佛法事业。待功成事隆,各个皆有福报时,我一定会重重赏赐,决不是空过劳。”那一千二百个僧侣齐声鞠躬致谢。

当天的三餐已经结束,唐王驾车返回。等到正式会议在七天后举行时,再次请来拈香。此时天色已晚,各官都退去。晚景如何呢?你看那:万里长空色彩淡漠,归鸦几点飞落栖停。满城灯火熄灭,人烟静寂。此时正是禅僧入定时。整夜陷入宁静景象。

第二天早晨,法师再次升座,聚众诵经,此处不再详述。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的指示,在长安城寻找取经的善人,但长时间未能找到真正有德行的人。忽然听闻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举行大会,又见到了法师坛主,竟然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世的佛子,也是菩萨当年带到人间的长老。菩萨非常高兴,便将佛赐的宝物拿到长街上与木叉一起卖掉。你猜他卖的是什么宝物?有一件锦缎异宝的袈裟,九环锡杖,还有三个金箍紧密地藏着,在等待以后使用,只将袈裟和锡杖卖出去。长安城中,有一些选不中的傻僧,恰好有几贯村钞。他们看到菩萨变成患病形象,穿着破烂衣袈裟,赤脚光头,手捧着袈裟,发出绚丽的光芒,就上前问道:“那个患病的和尚,你的袈裟卖多少钱?”菩萨说:“袈裟价值五千两银子,锡杖价值二千两。”那些傻僧笑道:“这两个疯子!这两样东西也值七千两银子?除非穿上能长生不老,才值得这么多!拿回去吧!卖不出去!”菩萨没有争论,与木叉继续向前走。走了一段时间,到达东华门前,正碰上宰相萧都散朝而回,众人踏喝开道。而菩萨公然不躲避,当街拿着袈裟,径直走向宰相。宰相停马观看,见袈裟放射出绚丽的光芒,便让随从问卖袈裟的要价。菩萨说:“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萧都问:“这样贵有何好处?”菩萨答道:“袈裟有好处和不好处,有要钱的情况,也有不要钱的情况。”萧都问:“何为好处?何为不好处?”菩萨答道:“拥有了我的袈裟,不会沉沦,不会堕入地狱,不会遭受恶毒之难,不会受到虎狼的攻击,这就是好处;若是贪图享乐、追逐狂欢的愚僧,不守斋戒的和尚,毁谤经典、诽谤佛陀的凡夫俗子,很难见到我的袈裟,这就是不好处。”

又问道:“何为要钱,何为不要钱?”菩萨说:“不遵循佛法,不尊敬三宝,强行购买袈裟和锡杖,要卖它们七千两银子,这就是要钱;若是敬重三宝,见到善行感到喜悦,皈依我佛,有所承受,我会情愿送给他们袈裟和锡杖,与他们结下善缘,这就是不要钱。”萧都听了,倍添春意,知道他是个好人,立即下马,与菩萨礼貌地相见,口称:“大法长老,请恕我萧都的罪过。我大唐皇帝非常喜好善行,朝廷上的文武官员也都奉行。现在筹备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可以给大都阐陈玄奘法师穿用。我和你一同入宫见驾吧。”

菩萨高兴地应允,转身前行,径直进入东华门。黄门官报告,得到诏令,将菩萨引至宝殿。萧都带着两个疥癞僧人站在台阶下,唐王问道:“萧都,你前来奏报什么事情?”萧都跪伏在阶前说:“臣在东华门前遇到了两位僧人,他们正在卖袈裟和锡杖。臣想法师玄奘可以穿戴此服,所以引领僧人恳请陛下的见面。”太宗非常高兴,便问袈裟价值多少。菩萨和木叉站在阶下侍立,并没有行礼,回答说:“袈裟价值五千两银子,锡杖价值二千两。”

太宗问道:“那袈裟有何好处,就值那么多钱?”菩萨回答道:“这袈裟披在身上,就能免受大鹏蚕的伤害;挂在颈间,就能获得超凡一步入圣的妙法。坐着时,万神都向你行礼;走动时,七个佛随时随地跟随你。这袈裟是由冰蚕吐丝织成,巧匠将其编织成纺线。仙女们织制,神女们完成。每一寸上都绣满了花纹,每一片都互相辅助,堆砌成锦绣图案。它闪烁着光芒的碎片,色彩亮丽,犹如宝石一般。穿上它就会被红色雾气所环绕,脱下来则是一段彩云飞翔。透过三天门,散发出玄妙的光芒,在五岳山前散发出宝气。上面还嵌有西番莲,闪烁着宝石般的星点。四个角上有夜明珠,顶部间有一颗翡翠。虽然没有完全照耀本来的本质,但它发出了八个宝石的光芒。这袈裟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遇到圣人时才穿戴。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几层包裹透过虹霓的光芒;遇到圣人时穿戴,惊动众神鬼。上面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还有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它散发出沁白的光芒,与太阳争艳。条条仙气充满空中,朵朵祥光捧着圣人。条条仙气充满空中,照亮了天空;朵朵祥光捧着圣人,洒遍了世界。它可以照射山川,让虎豹感到害怕;可以映照海岛,使鱼龙动荡。它两边有销金锁,领口上有连环白玉琮。诗曰:三宝庄严道可尊,四生六道皆有论。明心悟法传智慧,展性施行照世间。守护身体庄严金世界,净化心灵如玉冰。自从佛陀制定袈裟后,万劫之间谁敢断绝僧人的龙根?”

唐王在宝殿上听了,非常高兴,又问道:“那个和尚,九环杖有什么好处?”菩萨回答:“我的锡杖是九连环,铜镶铁所制,九个环节上永远生长着仙藤。握在手中,嫌弃看起来苍瘦;下山轻带,白云随行。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沾染红尘的污秽,喜与神僧一同攀登玉山。”唐王听了,即命展开袈裟,仔细观看,果然是件好物,他说:“大法长老,实不瞒您,我现在大力倡导善行,广泛播种福田,在化生寺聚集了众多僧人,宣扬经法。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法名玄奘。我打算买您的这两件宝物,赐予他使用。你提的价格是多少?”菩萨听了,与木叉合十皈依,念佛名号,行礼说:“既然他有德行,我情愿免费将这些宝物赠送给他。”说完,立即转身离去。唐王急忙拦住萧都,站在殿上,问道:“你刚才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我要买,却说不要钱,是否觉得我倚仗皇位,强要你的东西?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我要按照你提的原价支付,决不可推辞。”菩萨举起双手道:“我先前就有一个愿望,已经说了,如果他敬重佛陀、珍视三宝,见到善行就感到喜悦,对我佛陀皈依,不要钱,我愿意赠送给他。现在见陛下具备明德和善行,尊敬我佛门,况且这位高僧有德行,宣扬大法,理应奉上,决不要钱。我愿留下这些物品告辞。”唐王见他如此认真而又愉悦,随即命令光禄寺摆设素宴以示感谢。菩萨再次坚决拒绝,畅然而行,回到了都土地庙中隐居,不再详述。

接着说太宗举行午朝,命魏征带来诏令,宣玄奘前来入朝。那位法师正聚集众人登坛,诵经念偈,刚听到有诏令,随即下坛整理衣物,与魏征一同前往朝见皇帝。

太宗说:“法师请来为了证实善事,辛苦了,无物可酬谢。刚才萧都迎来了两位僧人,愿意赠送一条锦缎异宝的袈裟和一条九环锡杖。现在特别召请法师领走使用。”玄奘磕头致谢。太宗说:“如果法师不推辞的话,可以穿上让我看看。”

长老便展开袈裟,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在阶前。君臣们个个欣喜。真是如来佛子,你看他:威严凛凛,容貌雅秀,佛衣如贴身裁剪。辉光艳丽,充满了天地,结彩纷纷凝结在宇宙中。明珠亮闪上下排列,金线层叠穿插前后。兜罗四面有锦边,万种稀奇绮丽绣花。八宝装饰的纽扣丝带,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随高低排序,星象根据尊卑分列左右。

玄奘法师有着极其良好的缘分,现在站在这里接受这些宝物。他如同极乐中的活罗汉,胜过西方真菩萨的美丽。锡杖上有九个环,毗卢帽映衬得非常丰富多样。他真是佛子,一点都不虚假,胜过菩提无任何虚妄。当时文武官员在阶前喝彩欢呼,太宗喜不自胜,便让法师穿上袈裟,持着宝杖,还赐予两队随从,各官员送他出朝门,教他在大街上行进,像中状元夸官一样。玄奘再次谢恩,他在那大街上,庄严而威严地行进。你看长安城里,商人、贾客、公子王孙、文人墨客、男女老少,无不争先恭维夸赞,都说:“好一个法师!真是活生生的罗汉降临人间,活脱脱的菩萨降临凡间。”玄奘一直走到寺庙,僧人出来迎接。一看他身穿袈裟,手持锡杖,都以为地藏王降临了,各个都顺从侍候在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向众人表示感谢之意,大家各自回到禅座。不知不觉,红日已西斜落,正是太阳落山,烟雾迷布在树草间,宫城里的钟鼓初鸣起来。叮叮叮的三声钟声打断了行人的脚步声,殿前寂静无声。上方的寺庙灯火辉煌,孤村冷落静寂。禅僧静坐修习残经,正好用来修炼魔法,养护身心。

转眼间,七天过去,正值水陆正会的日子,玄奘又写表请唐王前来献香。此时,好消息传遍了天下。太宗即刻准备车马,带领文武百官、后妃国戚,早早前往寺庙。整个城市的人们,无论大小尊卑,都涌向寺庙来听讲。菩萨和木叉对话说:“今天是水陆正会,从一日到七日,已经足够了。我和你混在人群中,一方面看看这次会议的情况如何,另一方面看看金蝉子是否能穿越我的宝物,还有就是听听他们讲的是哪门经法。”两人随着人群走进寺庙。真可谓有缘竟相识,如般若归返本道场。进入寺庙观看,真的是大国的国都,胜过裟婆寺,不逊于招提寺。那派仙音洪亮,佛号喧闹。这菩萨一直走到宝台旁,果然是明智金蝉的模样。诗曰:万象澄明,没有一点灰尘,大典上玄奘坐在高台上。超度孤魂暗中来,讲法声音高水平。随意赠送物品,超凡响应,开放心之路远,落地尘世逍遥自在。对他的讲述无量法,老幼人人都欢喜满怀。又诗曰:因为来此讲堂,遇到相识非同一般。谈论许多现实的事情,还谈到漫长的修行过程。法云容光闪现,教法网覆盖整个太空。审视人的生命,初步拥有正心念头,像天上纷纷落下的红花一样。那位法师在台上,念《受生度亡经》一会,讲《安邦天宝篆》一会,又宣《劝修功卷》一会。这个菩萨走近前,拍打宝台,高声喊道:“那位和尚,你只会讲小乘的教法,会不会讲大乘的教法?”玄奘听了,内心大喜,一转身从台上跳下来,对菩萨起手表示道:“师父,弟子有失礼了,多有罪过。之前所讲的众多僧人都是讲小乘的教法,我并不知道大乘的教法是怎样的。”菩萨说:“你这个小乘的教法,只能帮助俗人消除业障,让他们浑俗圆满。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令亡者升天,可以帮助难人脱离苦海,可以修行得到无限寿命,可以实现无来无去。”

正在讲述时,有一个司香巡堂官急奏唐王说:“法师正在讲述妙法,却被两个生了疥疮的游僧给阻挠住了,乱说胡话。”王下令抓来,只见许多人将这两个僧人推到后殿。见到太宗,那僧人连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说道:“陛下问我有何事?”唐王却认得他,说:“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菩萨说:“正是。”太宗问道:“你既来此听讲,应该只吃斋饭,为何与我的法师乱说,扰乱经堂,误了我的佛事?”菩萨说:

“你的法师讲述的是小乘教法,无法让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解苦,寿命不朽。”太宗正色高兴地问道:“你的大乘佛法在哪里?”菩萨回答:“在西方天竺国的大雷音寺,我佛如来所在,能解冤冤相报,能消除无谓的灾难。”太宗说:“你记得吗?”

菩萨说:“我记得。”太宗大喜道:“请教法师引领你上台讲述。”

那菩萨带着木叉,飞上高台,踏着祥云,直至九霄,显出救苦的本身,手持净瓶杨柳。左边是木叉惠岸,手持着棍子,精神抖擞。

欣喜的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的僧尼和俗人,士人和工贾,没有一个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有诗为证,只见那:彩云散飘飘,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显出真人形。那菩萨,头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光彩,垂珠缨络生锐气;

身穿一件淡淡的颜色,浅浅的装饰,盘金龙,飞彩凤结素蓝袍;胸前挂着一面对着月亮的明镜,舞清风,盛宝珠,点缀翡翠玉的香环;腰间系着一条冰蚕丝,金边织就,登云霄,促瑶海的绚丽绒裙;面前再悬一只飞越东洋,游历普世,感恩行孝的黄毛红嘴白鹦鹉;手中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沾霞洒青霄,撒下大恶,扫清残雾垂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脚下垂。三天来去,这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愉悦的唐太宗,忘却了江山;爱戴的文武官员,失去了朝礼;

因为众多人都念念不忘南无观世音菩萨。太宗随即下旨:命令巧手画家,描绘出菩萨真容。命令一声,选拔出擅长写圣贤远见的吴道子,此人后来被称作凌烟阁的功臣。当时他展开了灵巧的笔,画出了真实的形象。那菩萨的祥云渐行渐远,转眼间金光不见。只见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面写着几句赞颂,表达得很明白。赞曰:“向大唐君致敬,西方有奇文。千万里长途,大乘勤奋进。此经回首故国,能超越众鬼。若有愿意前往者,求得正果法身。”太宗看了赞颂,即命众僧:

且把胜会暂停,等我派人去取大乘经典,然后再一心一意地修善果。众官都依命行事。当时在寺中问道:“谁愿意领朕的旨意,去西天拜佛取经?”问不到人,旁边闪过一位法师,向帝前行礼道:“贫僧不才,愿意承担犬马之劳,代陛下去取真经,愿保佑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扶起他的手道:“法师果能如此忠贤,不怕路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谦恭地答谢。唐王果然是十分贤明仁德,就在寺中佛前,与玄奘进行了四次礼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激不尽地说道:“陛下,贫僧有何德能,竟蒙受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付出生命努力,直至西天。如果未能到达西天、未能取得真经,即使死了也不敢回国,永远沉沦地狱。”然后在佛前拈香,以此起誓。唐王非常高兴,立即命令返回宫中,等待选定吉利的日期,发出行宝文书,然后驾车四散而去。

玄奘也回到洪福寺。那寺里的许多僧人和几个徒弟,早已听说取经的事情,都前来见他,询问:“您发誓要去西天,真的吗?”玄奘说:“是真的。”

他的徒弟们说:“师父啊,听说西天的路途遥远,还有许多虎豹妖魔。只怕您去了无法回来,很难保全生命。”玄奘说:“我已经发了宏愿,如果不取得真经,我愿意永远沉沦地狱。大体上是因为受到王恩宠,我不得不尽心报国。我这次出发的路程实在是茫茫渺渺,吉凶难预测。”又说:“徒弟们,我离开之后,也许会是三、两年,或者是五、七年,只要看到山门上的松枝向东生长,我就会回来;否则,就不会回来了。”众徒弟们都牢牢记住了这番话。

第二天早上,太宗举行朝会,集合文武百官,写了取经文书,并使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向上奏道:“今天是吉星专司人,适宜出行远路。”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上奏道:“御弟法师在朝门外等候旨意。”立即宣上宝殿说:“御弟,今天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书。朕还有一个紫金钵盂,给你在旅途中斋食之用。再挑选两个长途随行的从者,另外赠送一匹银色的马,作为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你就按照这个行程出发。”玄奘非常高兴,立即感谢恩赐,接过了物品,没有任何耽搁的意思。唐王陪同出城,与众官员一同送至城外关口,只见洪福寺的僧人和众徒弟将玄奘的冬夏衣服都送在关口。唐王看到后,先命令整理行装和马匹,然后命官员拿起壶酒。太宗举杯,又问道:“御弟雅号是什么?”玄奘说:“贫僧是出家人,不敢有雅号。”太宗说:“菩萨当时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以指经取号,称作三藏如何?”玄奘再次谢恩,接过御酒说道:“陛下,饮酒是僧人的戒律,作为凡人的我,不懂得喝酒。”太宗说:“今天的行程与众不同。这是清酒,只喝这一杯,以尽我对你的饯行之意。”三藏不敢不接受。接过酒杯,正要举杯饮,只见太宗低头,取起一撮尘土,撒入酒中。

三藏不明白其中含义,太宗笑着说:“御弟啊,你这一去,到西天几时能够回来?”三藏说:“只要在三年内,径直回国。”太宗说:“时间长久,山遥路远,御弟请尝一尝这杯酒:宁愿留恋家乡一撮土,也别爱恋他乡的万两黄金。”三藏这才明白了取土之意,再次谢过并饮尽酒,辞谢后离开关口出发。唐王则驾车返回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