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藏局 > 第369章 金鸡报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依据这条思路,那么前一句里的“残星见”,就有说头了。

残星,也许不是指黎明时分天上的星辰,而是指江湖十六门!

而那个“见”,也并非是学着古人使用通假字,而是有其他意义。

“见”字和“现”字,少了什么?

是“王”!

而我的父母,正是当时江湖的魁首。

甚至就连我的名字,也是根据某一朝代的爵位起的。

黑云退尽,某些人出现了,“王”却消失了。

我脸色阴沉如水。

心中杀意沸腾。

哪怕早就知晓,我的父母死在江湖十六门手中。

今日再次在一首诗里,确认这件事,我仍然做不到心如止水,而是无比的愤怒。

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白菲菲轻轻握住我的手,神色担忧:“贝勒,你还好吧?”

我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没事。”

如果我的推测没问题,那么“古秤吆买舍利安”,就很好解释了。

舍利,是佛骨,也许就是指我的父母。

而古秤……自然就是江湖十六门!

他们吆买的不是什么佛骨舍利,而是我父母的命!

诗文最后一联——但见神龟负河图,即种丹心万寿花。

这里和白菲菲说的一样,化用了河图洛书的典故。

但准确的说,这是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龙马负河图。

传说伏羲氏时期,有龙马自黄河出,献河图于伏羲氏,伏羲氏依“河图”演八卦图,得《周易》一书。

第二个传说,则是神龟负洛书。

相传大禹治水之时,有神龟出洛水,神龟背部天生图案,自列成组,这便是“洛书”。

大禹依据洛书,治水成功,成就人主帝位。

这句诗,看起来和前三联毫无关联。

可若将其当做线索的隐藏暗语,就无所谓了。

所以,这句诗里,藏有线索,还是两个!

其一,便是河图。

河图,应该是我父母之死这一件事的关键线索。

第二个线索,便是神龟。

若是只想强调第一个线索,写诗的人,只需要用龙马负河图,亦或是神龟负洛书这两个典故的其中之一即可。

而不需要将其强行糅合在一起。

这么矛盾的事,必定是诗文作者有意为之。

所以,神龟也是一个关键线索。

而最后一句——即种丹心万寿花,同样是某种线索。

结合已有的条件,所谓“丹心”,应该是诗文作者留下的线索之一,或许和前一句中的线索无二。

而“万寿花”,便是找到这条线索的关键所在。

这份“丹心”,应该是种在万寿花之下。

也就是说,线索埋藏在万寿花的根茎土壤之处。

我对花卉,并没有太多了解。

于是我问:“万寿花是什么?”

白菲菲不假思索的说:“蓝目菊。”

我期待的问:“你家里有种蓝目菊吗?种得多吗?或者有专门种蓝目菊的花圃院子吗?”

白菲菲缓缓摇头:“不清楚。”

我有些急,略带责备的说:“你怎么能不清楚呢?”

白菲菲也理解我对这件事有多重视,也不在意我的态度。

她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无辜的说:“你也不想想我家不动产有多少,庄园,别墅,老宅,商铺,地下藏宝室所在的村子……”

“这么多地方,我怎么可能知道哪里有种花,有没有种花嘛。不过,专门种蓝目菊的花圃院子,应该没有。不然,我应该有印象。”

“抱歉,我刚刚态度有问题。”我叹息一声,颓然坐回椅子上,用力揉着脸。

现在,整首诗的大概意思,我已经清楚。

前三联,讲述我父母曾去洞庭湖,寻找某件和始皇帝有关的宝贝。等他们历尽波折,终于找到,却被江湖十六门围攻至死。同时,诗文作者追随我父母的命令,或是他们留下的线索,同样去了洞庭湖,并且知晓了这件事。

而后,他将这件事的某些真相,或是与仇人有关的线索,或是引发我父母之死的那件物品的线索,藏在了某处。

前三联,是事件的经过描述。

最后一联,则是线索所在。

可偏偏,最后一联解析不出来。

这让我心里很是烦躁。

这时,白菲菲突然“咦”了一声。

我猛地坐直,问道:“怎么了?”

白菲菲轻轻摩挲着尚且连接在汝瓷金蟾舌头上的宋元通宝的侧面,轻声道:“这上边,怎么会有花纹?”

一枚铜板,正面通常标注铜币铸造的朝代、年号,例如“某某通宝”,“某某元宝”。

背面,则有四种类型。

一为光背,就是上面什么图案都没有。

第二种则是星月纹,乃是一些星点或月牙形标记。

第三种,则是标明铜钱价值,例如“当十”、“当百”,制定这枚钱的换算比例。

最后一种,则是某些花纹或暗记,或许是古早的防伪标识,也可能是铸钱的工匠留下的特殊标记。

可无论哪一种铜钱,都只会在正面和背面下功夫,侧面从未有任何一款铜钱有什么标记。

我说道:“没准是铸造的时候,留下的刮痕吧。”

这也正常。

这枚钱是新铸的工艺品。

而且还和汝瓷金蟾的舌头接连在一起。

匠人工作时,侧面有所刮擦,很是常见。

甚至在古时候,有些人会故意将侧面的铜刮下来。

一枚铜钱刮下来一些,等积少成多,便用来私铸铜钱。

可谓是“钱生钱”的一种歪门路数。

白菲菲却没认同我的观点。

她依旧在细细观察侧面的痕迹,最后不确定的喃喃道:“这好像是……一行字?”

“字?!”

我精神一震,立马起身,走到她身旁,和她细细观察起来。

确实。

这是一行字。

就在铜钱的侧面。

一枚铜钱,厚度就那么一丁点,他竟然在这上面留了字。

我心情激动起来。

白菲菲将铜币交给我,起身说:“我去拿强光手电。”

等她回来,我俩拿强光手电一照。

上面小如跳蚤的字,终于变得清晰。

清楚是清楚,可这也太小了。

于是她又拿来放大镜。

这下子,我们终于看清上面写的什么。

这是一笔落款,上面写着:“辛酉年,四月初二,金鸡报晓,敬城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