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趣谈百家姓 > 第104章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应该说米姓就是芈的简化版。

确实,米姓主要出自舜帝的后裔,封地在楚国。

最早楚国的地位比较低,属于公、侯、伯、子、男里面的倒数第二,子爵,所以周王室特别是周昭王时候楚国不给进贡苞茅,周王室的人就一口一个楚子叫人家。

那时候江南可不像现在这么富庶,到处鱼米之乡。三千年前的江南,那是处处乌烟瘴气,遍地蛇蝎横行,绝对属于不宜居地区。

楚国刚开始虽然小,好在周边国家比他更小。于是经过许多代的努力,逐渐兼并周边部落,形成拥地千里的大国。

我们百家姓聊到现在,可以看出很多小诸侯国都是被楚国干翻的,所以说楚国真是姓氏的搬运工。

另外还有出自西域的康国的米姓,属于昭武九姓之一。

米姓目前人口约四十多万,名人方面除了北宋的大咖米芾,确实有点乏善可陈。米芾在前文约略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

贝姓情况差不多,都是人口不多,名人几乎没有。

贝姓主要源自姬姓,是召公姬奭的后代。

姬奭的封地在燕国,但并没有去上班,而是留在宗周镐京辅佐周成王。

燕国后代传到了姬康时候,其中一支食邑在郥地,在今天的河北清河县建立郥国。

不久犬戎大举进攻燕国,燕庄公斗不过犬戎,只得一边向世界警察齐桓公发出求救信号,一边赶紧跑路。

齐桓公带着管仲等出兵,确实把犬戎赶的不知去向。但由于郥国也有很多夷族,于是顺带手将郥国也给灭了。

这支原本是姬姓的贵族,就以封国为姓,后来简化成为贝姓。

咱也搞不懂那个贝勒,是不是老贝家的后代。

如果非要让我想起来一位,那只能是金庸小说《侠客行》里的贝海石。

******

燧人氏的部下有个叫明由的,这位属于传说中的明氏先祖。

比较可靠的是出自姬姓。

百里奚的儿子,叫做百里视,字孟明,后人称作孟明视。

孟明视骁勇善战,为秦穆公建立霸业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后代,最早称孟明氏,后来一分为二,一支孟氏,一支明氏。

周公旦有个儿子叫姬明保,他的后代称明保氏。后来逐渐简化,有一支以明为姓。

明姓的名人更少,除了满族的那位明珠,还真不容易找到更具有代表性的,所以这里也就不费手指头了。不过人家明珠是旗人,姓叶赫那拉。

小一些的姓氏让人头疼就在这,人口基数少,也没有什么精彩故事,估计大家都不是太期待。而我如果费心费力的,指纹都快磨平了写出来您还不愿意看,就有点太冤了。

*****

臧姓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鲁孝公的庶出儿子里,有个叫僖伯的,食邑在臧地。从他的孙子辈开始,才有了臧姓。

也有说法是鲁惠公儿子公子欣,字臧。

以上两种说法,都源于姬姓。

臧姓名人还比较多一些,但是有代表性的并不多。后面肯定和这几个姓氏有一些交集的故事,所以这里对臧姓名人也不做过多解读。

******

计姓别看人不多,其来源还挺复杂。

有出自姒姓、姬姓、官职、兄弟民族等多个源头。

******

伏姓有一位对中国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必须得好好聊聊。

简单说一下,伏姓除了兄弟民族改姓加入之外,最重要的出处就是源自伏羲。

话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将大部分他认为有毒有害的书籍付之一炬,对中华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并且,为了彻底肃清所谓的流毒,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都不准私藏书籍,只要发现一个,那就是灭了一族的重罪!

高压之下,还是有人为了给子孙后代能留下文化瑰宝,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将书藏了一些。

伏生在当时就比较出名,主要是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秦朝时候就已经是整个秦国的七十名博士之一。

伏生将一些比较珍贵的书,藏在了房子的夹壁中。由于伏生名气非常大,算是属于应该被坑杀之列。所以藏好书后的伏生,只能四处颠沛流离。

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只是当时还有很多诸如土匪,北方匈奴等等需要应付,暂时顾不上文化复兴的事。

汉惠帝时候,在外流浪多年的伏生,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山东邹平家乡。

迫不及待的挖开墙壁,所存的书十有八九都损坏了。

您想啊,现在的山东还经常下雨呢,更何况两千年前的水,远比现在大的多。所以虫蛀鼠咬,再加上阴暗潮湿,竹简能保存下来才算是奇迹呢!

心疼不已的伏生一边叹气一边整理,发现尚书还存在二十八篇,其他也都不能要了。

到汉文帝执政,文化复兴成为一个大任务。

此时朝廷也知道山东邹平的伏生有存书,并且这人长寿,学问又大,就想召他到长安。

问题是这时候的伏生已经九十还挂零呢,平常在家干啥都哆哩哆嗦的,再坐车乘船长途跋涉到长安,恐怕人还没到,骨头架子都散了。

于是汉文帝派晁错赶到山东,听听这位老人肚子里还有什么宝贝,尽量都记录下来,免得哪天一个不留神,就喝了用孟婆汤煮出来的忘情水。

晁错来到邹平,听伏生口述,他来做记录。

可是晁错刚听了几句,脑袋就嗡嗡直响。

为啥?还不是因为伏生年龄大了,不会说普通话。再加上牙也没几个,说话漏风,让晁错听的是云里雾里。只能两手一摊,这活根本就没法干。

得亏伏生的闺女羲娥,好像在他们家里是唯一一个能听懂伏生说话的。也有说是伏生的孙女,甭管是闺女还是孙女吧,这项工作有了羲娥的加入,才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伏生能想起来的,全都记录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就是伏生口述,羲娥翻译,晁错记录整理的版本。

当然啦,已经九十多岁的人了,思维有时候难免跟不上。再或许有些是他个人的理解,加上一些或者少说几句,都是有可能的。

不管怎么说,伏生对于整理经典古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不争的事实。没有这位老寿星,恐怕尚书也就失传了。

也幸亏伏生足够长寿,活了整整一百岁。历史没有如果,如果他短命点,也就没有以后了。

这一篇实在对不住这几个姓氏的人们,您如果觉得我漏掉了哪家的着名人物,请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不行了就写一篇番外。

下一篇,谈谈成姓,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