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趣谈百家姓 > 第36章 喻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喻姓现在并不多见,人口也就是不到八十万。按说也不算少了,顶国内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人口。

喻姓也和谕同宗,只是现在谕好像已经没了,都改成了喻。

喻也和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后面再介绍。

喻姓主要源自于姬姓。

周宣王的弟弟姬友封在郑地,他的后裔中有一支改姓喻。到汉景帝时候,为了避讳,因为皇帝下诏书,经常用喻之,所以把喻改成了谕。后来喻猛的后代又改回喻,所以以喻猛为得姓始祖。

再就是传说黄帝时期有个医官叫俞,只不过这种属于传说类,具体有多大可信度,只能您自个琢磨了。

再就是刘邦老婆吕后有个侄子叫吕佗,搞不懂他家的后代为啥放着好好的吕不要,也改姓喻。估计是吕后死了,为了防止秋后算账才改姓的。

五代十国吴越国王想建一座塔,于是将境内着名的木匠召到杭州,开始建造梵天寺塔。

建到三层时候,吴越王迫不及待的想要来检查,登上塔后感觉摇摇晃晃,跟地震了一样,就问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怎么回事?建塔的说由于现在还没盖上瓦,上面太轻,所以摇晃。等全部竣工后就不会摇晃了。

但是建好后,工人们爬上去,发现比两三层时候摇晃的更厉害。

大家很害怕呀,这种大工程如果出了纰漏,脑袋肯定得搬家。

也是人多方法多,就有人提出请当时的木匠大师喻皓来会诊。

喻皓听他们说了层级和结构,根本就没到现场,而是直接笑着说:‘’你们回去把每一层都铺上木板,用钉子钉牢,就没事了。‘’

果然,匠人们按照喻皓的主意加固,还真就不晃了。

不过这些说法有点太牵强,首先是木塔总不能就围起来一圈,中间啥都没有,人上去不小心还不得掉下来呀!所以中间肯定是有材料连接,才能让人走动,否则危险大大滴。

再就是既然能被请去造塔,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那他们那些什么几级建造师的证书肯定不是考来的,很可能花钱买的。

甭管怎么说吧,反正通过这件事来证明喻皓的能耐,目的确实达到了。

北宋开国,开封还没有高塔,不像帝都应该有的气象。于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在京师东北角建造一座塔,最初的设想是十一层。

于是赵光义发出宋字982年一号红头文件,召集全国能工巧匠来东京汴梁群策群力修建宝塔。

经过评比,喻皓为总负责人。

建于唐代的开封大相国寺建筑精美绝伦,特别是山门飞檐斗拱,各种榫卯结构复杂多变且设立合理,令人叹为观止。

喻皓为了学习技术,经常跑相国寺观察。咱们现在看手机都低头族,人家喻皓的脖子反过来,是仰头仰的难受。

建造木塔,喻皓是先做出来模型,就跟现在的先设计做预算差不多。

喻皓做出来的模型,是十三层的。当时有个着名的画家姓郭,经过他提意见,模型完成,宋太宗看了觉得很满意。

等公元989年建成后,只见塔身挺拔俊逸,八角十三层,造型非常优美。

有人用吊线的方式发现,塔身向西北倾斜着。于是向皇帝告了一状,说是豆腐渣工程。

喻皓解释说,京师多西北风,我是故意让斜一些,这样在西北风吹着的情况下,不出百年就吹直了。

可惜的是,这座汇聚了无数匠人心血的宝塔。虽然初衷是为了供奉从杭州整过来的那个所谓的佛祖舍利,但是舍利也没能保佑平安无事,于公元1044年被雷火击中,存在了仅五十五年的木塔毁于一炬。

我们现在看到的开封铁塔,是在公元1049年宋仁宗在位时候,按照木塔的样式,采用褐色琉璃砖建造而成,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至于喻皓,木塔建成后,这位优秀的民间匠人就再也没了记录。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的喻昌,也非常有名气。他的名头既不是做官也不是诗画,而是跟老百姓最息息相关的医学。

喻昌又是一个小时候非常聪明的孩子,您想啊,能被保送到朝廷的,学习肯定不会差了呀。

可是保送的时机不对,等喻昌到北京不久,大明朝也就倒闭垮台了。

无奈的喻昌,只能返回原籍南昌。

此时清军入关,到处是打仗或者正在准备打仗。喻昌认为乱世之中,得人琢磨出来方法救民于水火。看了一圈,感觉佛教那套理论听起来挺不错,于是毅然决然削发为僧,当起了和尚。

佛教看起来听起来理论上确实有一些道理,但是大多经不起深究。什么普度众生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平时不种地不干活,靠敲木鱼念几句佛经普度众生,基本属于扯淡。

喻昌是聪明人,认为看透了佛教不能经世济民,在这里待下去只能耽误青春放光芒。就这么着,喻昌离开寺庙,转攻医学。

有时候找对路子,真的能出成绩。

喻昌对于医学可谓建树颇丰,他仔细研究了《伤寒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诊疗方法,对医学贡献极大。

喻昌移居江苏常熟不久,靠着卓越的医疗技术,就已经名动四方。

他提出了诸如三纲、燥热以及对气的认识,可以说影响极大。

喻昌的着述也不少,系统规范的提出诊疗的一套流程,并且还有一本《医门法律》。因为我对这些一窍不通,所以具体说的啥也就只能说不知道了。不过既然后人这么推崇,想必这些着作都有独到之处。

喻姓由于人口并不多,所以其名人自然就少一些,特别是在全国都比较有名气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关于喻姓的话题,到这里就写不下去了。

下一篇,我们来聊聊柏姓,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