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苏青就向阿三报告了:
老大,以--tLq东南部、EGL-wLt郡的SLcbL平原的中心点、xbE中部的KSLS省的wLdKNS水库中心点、FLx国西部的KNK镇中心点、ptE的EbLE半岛的中心点、EmNE的Syunik省Sisian镇中心点、GbE河和SNJR河之间的wassu和Kerbatch,以及SNJR境内的Sine Ngayène和wanar--这四个位置的中的点--这7个点为各个节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得到的平面图--发过来了--要我发到您的手机里吗?
阿三:要的、你发给我吧--
待阿三摸出手机后,就觉得手机里响了一声“嘘--”
显然,图片已发进手机里了…阿三连忙打开手机、调出图片来着--
首先的感觉是…看到的是一个很个不规则的、较为分散的--说不上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图形…各个点--主要分布在o洲、也有分布在F洲的,根本没有形成特定的几何形状或紧凑的布局、且各节点之间跨越了较大的地理范围,比如--GbKL石阵与EJL国的巨石阵之间--距离超就过了3000公里,SNGbE石圈与其他石阵的距离也超过2000公里。这种巨大的距离感--只能说是展现出了这7个石阵在世界上分布的广泛性。
不过、各个节点的坐标信息倒是很清晰的:GbKL石阵的坐标是:北纬37.22°,东经38.93°。EJL巨石阵的坐标是:北纬51.17°,西经1.83°。KNK 石阵的坐标是:北纬47.62°,西经3.05°。xbE巨石阵的坐标是:北纬36.92°,西经5.63°。AwL巨石阵的坐标是:北纬38.55°,西经7.92°。EmNE巨石阵的坐标是:北纬39.64°,东经45.32°。SNGbE石圈的坐标是:北纬13.6°,西经15.4°。
硬要分析的话,这七个点都是分布在北半球的,且较集中的是在北纬圈的北纬36.92°~北纬39.64°,比如:
北纬36.92°,西经西经5.63°。(xbE巨石阵)
北纬37.22°,东经38.93°。(GbKL石阵)
北纬38.55°,西经7.92°。(AwL巨石阵)
北纬39.64°,东经45.32°。(EmNE巨石阵)
有点奇巧的是:这四个节点--隔一个、一个在西径丶一个在东径…不知为了啥--
另外的三个节点:就一个SNGbE石圈--坐标点是:北纬13.6°,西经15.4°--有点散离、独成体系,其他两个--离集中区也还算是不远的--
从北纬圈的坐标位看--难道AwL巨石阵才是七个石阵的中心点?而GbKL石阵--只是偏近中心的一个点?
阿三:哎小苏--那个、AwL巨石阵、以它为中心的话,那么,GbKL石阵--离它多远?SNGbE石圈呢--离它又是多远?还有、那个EJL巨石阵,离它又是多少距离?
苏青:AwL巨石阵是中心?嗯--我算一下啊……哦--从AwL巨石阵到GbKL石阵、大约相隔3900公里,与EJL国巨石阵、相隔约1800公里,与SNGbE石圈、相隔约3800公里,另外的三点,我也算了一下,是这样的--离KNK石阵约1900公里,离xbE巨石阵约700公里,离EmNE巨石阵约3600公里。
好吧--这些点、线、形成的图…看上去是没什么头绪,如以AwL巨石阵为中心,从距离上看--有3个最远的节点--GbKL巨石阵、EmNE巨石阵、SNGbE石圈--竟基本都在3800公里左右范围的…其他的点就有是散了……
或许,这种直观的看法、也是与大多数已有的看法一样--可能就只是因为、是站在Lx以内、是以Lx人自以为是的观念为基点--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思路会进入死胡同…不奇怪。阿三最后的总结就是这样。
为了加深印像,阿三觉得还是需要对细节加以进一步的了解,于是对苏青说:除了GbKL石阵,你再讲讲其他6个石阵的具体细节吧--
苏青:嗯--好吧--
先讲EJL国的巨石阵,这个巨石阵的大致情况是:
EJL国的巨石阵,又叫SRZbL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等,是位于SGL-wRt郡、SRcbL平原上的一个史前巨石阵遗址--
根据探测,该遗址最初大约建成在公元前4000至2000年之间,后经考古研究发现、其比较准确的建成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
这个巨石阵--有分为多个阶段修建的痕迹,每个阶段都添加了不同的建筑元素,如巨石牌坊、圆形青石等。
它的结构特点是: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
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土沟内侧紧挨着56个圆形坑,这些坑被称为obL坑。
巨石阵中的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有些巨石甚至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上。
经研究--这个巨石阵具有天文学意义:
巨石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 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这些个天文学上的特点曾使得人们猜测--这个巨石阵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
不过,对这个巨石阵,是有争议的:主要是对它的建造者是谁--至今仍是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当地早期居民KtR人建造的墓穴,也有人认为是古Lm人或dm人建造的。
也有人对这个巨石阵的巨石来源产生过兴趣、因为在巨石阵周边没有采石场。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从远处搬运而来的,但具体的搬运方式和路线仍不得而知。
此外,巨石阵的具体用途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宗教祭祀场所,也有人认为它是天文观测仪器或狩猎装置。
阿三:嗯--考虑问题的问题仍然是、只是站在Lx的地面上想问题。
苏青:是的,这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不过,这是很难免的、都是Lx人--又没谁是在Lx外看过这些遗迹的,只能这么想么…
阿三:这倒也是…继续说吧--还有几个石阵的情况…
苏青:嗯,接下来讲讲xbE巨石阵。这个石阵--又叫“GdRpLRZ石墓”,是由大约150块立石组成,围绕着中央椭圆形区域排列,它有大约7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位置是在xbE中部KSLS省的wRdKNS水库的一隅。早先有个dEZ国的考古学家YG·opmL发现了这个遗址。然后因当地修建水库,这个巨石阵被淹没在水下了。再后来,由于干旱,水位下降至水库容量的28%时,巨石阵才又重见天日。
这个巨石阵、是由大小和形状参差不齐的石块组成的,石块有的高达2米的,围绕一个中心呈椭圆形排列。
关于这类石阵由谁建造、如何建造、有何用途等问题,目前仍没有确切答案。尽管有些石阵附近被发现有人类遗骸,因而有猜测称其是用作坟墓的,但这只是其中一种观点。
由于巨石阵在水下浸泡了多年,多孔的花岗岩石头开始被侵蚀,有些已经开裂,甚至倒塌,所以,保护这个巨石阵成为了当务之急--
阿三:哦--也许--这个石阵、并不是7个珠锚点石阵的组成成员之一…可能它就是个墓地…不管它了、往下说--
苏青:嗯--再往下说、就是KNK石阵了--
KNK石阵、是由大约3000块石头组成,排列成圆圈和线形行列,大约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位置是在FLx国的bLtN半岛上的KNK镇的郊外、从 地理位置上讲、它是濒临dx洋的。
这个石阵--绵绵延长达8公里,曾有石柱1万根,现存石柱2471根。这些石柱、主列组有三个部分,分别是LmNK、KmLo和KLSG,此外还有一些小型或残缺的石列,如小LmNK、mNo四边形等。
各组石块的排列大致相同,全部都是沿东西方向分行排列的,各行间的距离不同,接近南北边缘的行距较密。每一行越接近东端,石块便越高,而且排得越密。偶尔有些石块并不排成直线,而是排成平行线。
石块的高度也参差不齐,最矮的在LmNK西端,约高90厘米;最高的在KmLo,高达7米。
据测算:KNK石阵是从公元前4300年起,历时2800年才得以竣工,比AiJ的金字塔还要早几千年。
据推算--这些石块是在新石器时代树立起来的,还有人估计其建造年代是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谁是建造者--目前尚不得而知。
而关于KNK石阵的起源和功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和猜测,但目前都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或广泛的认同。
这些理论包括:宗教场所论、 蛇神崇拜论、墓碑群论、(“KNK”一词本身在当地就有墓地的意思)、天文观测台论,此外,还有一些更加离奇的猜测,如认为是个晒鱼场、市场、旅馆、妓院的遗址…等等,但这些猜测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来支持。
卟兹一下,阿三笑了:都是什么人啊--这脑洞开的就是奇葩--居然会想到是晒鱼场、市场、旅馆、妓院…立1万根石柱子,就为这?…
其他听讲的人听阿三这么一点评,也都笑了…
苏青:我还是再讲讲AwL巨石阵吧--老大、您是说这个巨石阵才是中心,对吧--
阿三:只是估计--它可能会是星锚点的所在位置…这个巨石阵有什么特别的吗?
苏青:还真有--这是个最大的巨石阵,有95块花岗岩巨石,堆放成一种特定的环形结构,许多石头上还有装饰图案和雕刻,其中一些石头上甚至雕刻有月亮和太阳的图案,对了--还有浅刻的钩子--像是手杖的形状的浮雕,这些--是不是权力中心的标志?
阿三:有可能…只是个星锚点的坐标标志…
苏青:嗯--这个AwL巨石阵的位置、是在ptE的AwL以西约15公里处、周围有大片的软木林,这软木是做葡萄酒瓶的软木塞所要使用的原材料。据说--就因为有软木林+巨石阵,使此地的风景变得很独特,适合拍照留念,有大量的游客--
对它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至3000年--
至于它的建造目的和功能,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这里是早期部落或宗教组织举行仪式的中心,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它是观察天文的地方…
阿三:算啦--同样的毛病,就不用再说它了--讲下一个--
苏青:嗯--下一个,是EmNE巨石阵--
这个巨石阵、占地超过7公顷,拥有223块巨石,这些巨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大多数重达10吨,高出地面约3米。巨石排列成的图案,包括两个圆形结构,中间有约40块石头排列成一个椭圆形。还有许多带尖头的巨石组成,很多石头上都有一个圆形孔洞。
EmNE巨石阵的位置,是在EmNE的Syunik省Sisian镇的附近。它的历史可能长达7500年了,比EJL国的巨石阵还要古老得多。
关于它的功能,也是老毛病了--存在多种猜测…还要说吗?
阿三:嗯--说说看…对太阳、月亮、手杖这些图案--当的的人们是怎么解释的?
苏青:解释是--这个巨石阵是世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是用于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的。巨石上的洞可能是用于标记特定的天文事件的,如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光线…
阿三:好吧--不用再说它了--讲下一个--
苏青:下一个是SNGbE石圈--这是个在西部F洲的石圈、位置在GbE河和SNJR河之间,共有四个地点,分别为--在GbE境内的wassu和Kerbatch,以及在SNJR境内的Sine Ngayène和wanar。
这些石圈都集中在宽约100公里、长约350公里的GbE河地带,共有超过1000处的历史遗迹。
这些遗迹--主要是由红土立柱构成的石圈,与周围的墓冢一起,展现了1500多年前盛大而神圣的景象。
石圈中的立柱被巧妙地雕琢成了大约七吨重、平均两米高、几乎完全一样的圆柱或多边形立柱。每一个石圈直径在4到6米之间,包含8到14根立柱,所有立柱均矗立在墓冢附近。这些石头是用铁制工具从附近的采石场采集并雕琢而成的。
这个石圈--据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持续的繁荣。这些石圈建筑的传统与墓葬相关,并在某些地区持续了一千多年。出土实物证明,这些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6世纪--
阿三:这么说--这个石圈--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人族的建筑物了?
苏青:应该是的。但它有4个小区域、1000多处遗迹,混进几个星外来的东西…没被识别出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阿三:嗯--但是,总觉得还缺点什么…哎--小苏,你刚才讲前的大多是在o洲的巨石阵、是吧?--F洲的呢?好像除了这个SNGbE石圈--是在西部F洲的,另外--还有有F洲的巨石阵吗?
苏青:有的--在ShL沙漠中、有个叫做NbtpLE石阵的、又被叫做AiJ“沙漠石圈”的,这也是个在F洲的巨石阵。
阿三:哦--说说这个巨石阵--是怎么回事…
苏青:这个石阵--也是很古老的石圈遗址,它的历史也甚至比EJL国的巨石阵还要早、要早1000多年呢…它的位置就在AiJ以南的ShL沙漠中,距离ASw约100公里。
NbtpLE石阵--建造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6500年至公元前4500年之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产品。
这个石阵、由一圈竖立的石柱组成,圆圈直径约5米,其中有一些石柱高度达到2.7米。
石阵内有5排直立和平置的石柱,还有一条由石碑组成的线延伸到圆圈之外。
石阵里的某些石柱都是整齐地排列在南北方向线上,另有一些则指向东北方向。
由此让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个石阵就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天文台,是用于观察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的…
阿三:慢着--你是说--这个石阵的某些石柱是排列在南北方向线上的?
苏青:是啊--
阿三:嗯--你刚才好像也说过--是那个巨石阵来着…对了--是那个有1万根石柱、如今还有2471根石柱的、叫KNK巨石阵--对吧…那个KNK巨石阵--它的石柱排列--是不是都在东西方向线上的?
苏青:是啊、你是说…
阿三:你先算算:这个NbtpLE石阵--距离AwL巨石阵、有多远?距离KNK巨石阵又有多远?
苏青:嗯……NbtpLE石阵距离AwL巨石阵约有3800公里,距离KNK巨石阵约有3700公里--
阿三:这就对了!以AwL巨石阵为中心,3800公里左右的半径圈附近就有4个节点--GbKL石阵(相距3900公里)、SNGbE石圈、(相距约3800公里),EmNE巨石阵(相距约3600公里)、NbtpLE石阵(相距约3800公里)--
而且、在NbtpLE石阵里有南北线方向排列的石柱、在KNK巨石阵里有东西线方向排列的石柱…
再而且--NbtpLE石阵距离KNK巨石阵--是约有3700公里--与AwL巨石阵约有3800公里,而KNK巨石阵与AwL巨石阵的距离约为1900公里,这三点、三边--几乎构成了以1900公里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这不会是个巧合!
我们已经知道的,对狮族的飞轮来说,3~4千公里的间隔距离、只是哼一哼的事…所以,以AwL巨石阵为中心,NbtpLE石阵里--就是有南北线方向的坐标指向、而KNK巨石阵里所有的--就是东西线方向的坐标指向…
其他的各个点位,都可以参照这两个坐标指向…实现定位…
嗯--阿三最后的结论、或者说是预感,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的地--名义上可能是KLhL沙漠中的某个沙丘,但实际上--更可能的就是--NbtpLE石阵--AiJ“沙漠石圈”!
只是不知--这个AiJ“沙漠石圈”的现状、周边环境…怎么样了…有识别标志吗?
阿三:小苏,你能查一下这个NbtpLE石阵--周边环境的现状吗?
苏青:这个是可以查的,您等一会儿啊…
苏青拨弄了一会儿手机,然后就向阿三报告了:老大--查到了--有资料显示:
NbtpLE石阵--位置是在AiJ的南部,距离ASw约100公里,靠近Sd边境。该地区现是ShL沙漠的一部分,气候极为干旱,属于典型的沙漠环境。
而在史前时期--也就是约在公元前7500~4500年时期,NbtpLE地区却曾是一个湿润的稀树草原,有大片的草地和丰富的野生动物。
该地区还曾有一个季节性湖泊,为人类和动物们提供水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逐渐变得干旱,湖泊消失,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沙漠环境。
在用途方面:NbtpLE石阵--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台之一,其建造时间比EJL国的巨石阵要早约2000年。其中的有些石头与夏季至日、天狼星(Sirius)、猎户座(orion)等重要天体相对齐。
另外、考古学家在石阵中还发现过大量牛骨,以此推断说是表明这里可能是用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的场所。
现在--这个曾经的沙漠中的绿洲、已经变成沙漠了,为了保护遗址,NbtpLE石阵的石头、已被转移到ASw的NbE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了--
阿三:嗯?你是说--现在在这个遗址上--已没有石阵了?
苏青:资料上是这么说的--原来的石阵的样子--可以在ASw的NbE博物馆里看到的--
阿三:能看到的石阵--是什么样子的?
苏青:据资料介绍,在NbtpLE石阵里、石头和布局是具有独特的特点的--
所用的石头、主要是NbE砂岩,大小不一。其中,石圈是由大约30块石头组成的,这些石头高度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
一部分的石头上有雕刻,但整体较为简单。一些石头被加工成特定的形状--例如牛头形石头…
布局特点是:石阵的核心是一个直径约4米的石圈,由四对较大的石头组成,其中两对石头对齐形成南北方向的直线,另外两对对齐形成东西方向的直线。
此外,石圈内还有六块石头,形成两条平行线,每条线上有三块石头。
石圈的布局似与天文现象密切相关。东西方向的石头对齐用于标记夏至日出的位置,并标志着雨季的开始。此外,还有三块石头被认为与猎户座的“腰带”对齐,另外三块石头可能指向猎户座的某颗主要恒星。
除了石圈,还有五条放射状的石头线从中心延伸出去,这些线…被猜测为--可能与特定的天文事件或季节变化有关。
在石圈之外,还有一些单独的巨石和石堆,这些结构--被推定为--可能与宗教仪式或天文观测有关。
阿三:这种推测…算啦--我们不作评论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石阵、这种布局,就是个重要的坐标指向--
核心圈--4米直径、4对较大的石头,分别对齐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直线--这不就是个罗盘吗?
还有5条放射线--从核心圈的中的延出…还有三块石头可能指向猎户座的“腰带”,另外还有三块石头可能指向猎户座的某个主要恒星…
看起来--我们是必须要去实地、去看看这个石阵的…
阿三想了一想后,又对苏青说:小苏啊--你再查一查:从我们这里--到NbtpLE石阵--是有多远?大致是朝什么方向的?
苏青:噢……查到了、从我们这里出发,到NbtpE石阵距离大约有3600公里左右,方向大致是北偏西2字--
阿三:哦--3600公里、北偏西2字…微微啊--记住它!
微微:老公--刚才小苏所讲的--我都已记录存档了啦…
阿三:好--我们--回黑箱屋、去做饭、吃饭--然后,准备出发--3600公里、北偏西2字--可能就是新的目的地…就算不是,我们也要去一下这个地方的--
大姐大:好--我们先去做饭…吃饱喝足再说。
阿三:嗯…全体都有--都加连起来--微微、你领引大家先进黑箱屋的左下3号空间。
你们进去后、我会先把黑箱屋变小、把它移入到白狮王号飞轮中去、放在我们的黑圆屋旁边,然后再把它再变大--我才进入左下3号空间里去,明白了吗?
大家一致都说:明白了。
阿三:好--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