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科学 > 第54章 深海采矿:开拓蓝色资源新边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深海采矿:开拓蓝色资源新边疆

地球表面约70%被海洋覆盖,深海区域作为这片广袤蓝色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宝藏。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减少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攀升,深海采矿——这一开拓蓝色资源新边疆的活动,正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深海采矿不仅关乎资源的获取,更涉及到复杂的技术挑战、深远的生态影响以及激烈的国际权益博弈。探索深海采矿的奥秘,对于理解人类未来资源战略和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丰富的矿产资源

多金属结核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是深海中最为人熟知的矿产资源之一。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深海海底,外观呈不规则球状或椭球状,大小不一,小的如豌豆,大的直径可达几十厘米。多金属结核富含锰、铁、镍、铜、钴等多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例如,镍是不锈钢生产的关键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等行业;钴则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料,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对钴的需求急剧增加。多金属结核中这些金属的储量极为可观,据估计,仅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中所含的镍、铜、钴等金属储量,就远超陆地已知储量。

富钴结壳

富钴结壳生长在水深800 - 3000米的海山、海台等硬质基岩表面,厚度一般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之间。它富含钴、锰、镍、铂等金属,其中钴的含量尤其突出,是陆地钴矿平均品位的数倍。富钴结壳中的铂族金属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铂在汽车尾气净化、化工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海山在海洋中分布广泛,为富钴结壳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附着基底。这些海山往往远离陆地,人类活动干扰较少,使得富钴结壳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长积累,成为潜在的重要资源宝库。

热液硫化物

热液硫化物矿床是在大洋中脊、弧后盆地等海底热液活动区形成的特殊矿产资源。当富含矿物质的高温热液从海底地壳裂缝中喷出,与冰冷的海水相遇时,矿物质迅速沉淀,形成各种形态奇特的热液硫化物矿体,如烟囱状、丘状等。

热液硫化物富含铜、锌、铅、金、银等多种金属,其金属含量之高令人瞩目。例如,某些热液硫化物矿床中的铜含量可达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而且,热液硫化物矿床的形成速度相对较快,与陆地矿产资源漫长的地质形成过程相比,具有一定的资源再生优势。

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现有采矿技术概述

1.海底采集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深海矿产,开发了多种海底采集设备。对于多金属结核,常用的采集方法是通过履带式或吸扬式采集器在海底表面进行收集。履带式采集器如同一个巨大的“海底坦克”,在海底缓慢行驶,通过机械装置将结核抓取并输送到船上;吸扬式采集器则利用强大的吸力,将结核从海底吸起,通过管道输送到海面。

2.垂直输送系统:将海底采集到的矿石输送到海面是深海采矿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主要采用的垂直输送技术包括水力提升系统和气力提升系统。水力提升系统通过高压水泵在管道内形成高速水流,将矿石从海底向上推送;气力提升系统则是向管道内注入高压气体,利用气液混合流的上升力量带动矿石上升。

3.海面支持系统:海面支持系统负责整个采矿作业的指挥、控制以及矿石的初步处理。它包括大型采矿船、定位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采矿船作为海上作业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以确保在恶劣海况下仍能正常作业。定位系统则利用卫星导航和声学定位技术,精确控制海底采集设备的位置,保证采矿作业的准确性。

技术面临的挑战

1.极端环境适应性:深海环境具有高压、低温、黑暗、强腐蚀性等特点,对采矿设备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例如,在数千米深的海底,水压可达数百个大气压,这要求设备的外壳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巨大的压力;低温环境会影响设备的材料性能和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海水中的强腐蚀性则需要特殊的防腐涂层和耐腐蚀材料来保护设备,防止其被快速腐蚀损坏。

2.复杂地形作业:深海海底地形复杂多样,存在山脉、峡谷、海沟等各种地貌。这些复杂地形增加了采矿设备的操作难度,使得采集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甚至发生碰撞损坏。此外,不同矿区的地形差异较大,需要针对具体地形特点设计和调整采矿设备,这进一步加大了技术研发的难度。

3.系统集成与可靠性:深海采矿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海底采集、垂直输送、海面支持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需要高度协同工作,确保整个采矿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然而,由于深海环境的特殊性,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采矿作业的中断,甚至造成设备损失。因此,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机制,是当前深海采矿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直接影响

1.海底地貌改变:深海采矿活动会直接破坏海底原有的地貌形态。例如,采集多金属结核时,履带式采集器在海底行驶会压碎和掩埋大片的海底沉积物,改变海底的平整度;挖掘热液硫化物矿床则会对海底岩石层造成破坏,形成巨大的坑洞和沟壑。这些地貌改变会影响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导致许多依赖特定海底地貌生存的生物失去家园,进而影响整个底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群落破坏:深海生物群落经过漫长的进化,适应了独特的深海环境。采矿活动会直接伤害或杀死大量的深海生物,尤其是那些生长在采矿区域的底栖生物。一些深海生物生长缓慢、繁殖率低,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例如,某些深海海绵和珊瑚类生物,它们是许多小型生物的栖息场所,其破坏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间接影响

1.悬浮物扩散:在采矿过程中,无论是海底采集还是垂直输送,都会产生大量的悬浮物。这些悬浮物主要包括矿石颗粒、海底沉积物以及被搅起的生物碎屑等。它们会随着海流扩散到周边海域,影响海水的透明度和光穿透率。这不仅会干扰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还可能对滤食性生物造成危害,因为它们可能会误吞过多的悬浮物,影响其呼吸和消化功能。

2.化学物质释放:深海矿石中含有各种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在采矿和矿石处理过程中,这些物质可能会释放到海水中。例如,多金属结核中的镍、铜、钴等重金属,以及热液硫化物中的硫化物等。这些化学物质的释放会改变海水的化学成分,对海洋生物的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生物体内重金属富集,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长期来看,还可能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深海采矿的国际法规与权益博弈

国际法规框架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规范海洋事务的基本法律框架,其中对深海采矿相关权益和义务做出了重要规定。公约将国际海底区域界定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该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所有国家都有权按照公约规定,为和平目的开发利用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同时,公约设立了国际海底管理局,负责组织、管理和控制国际海底区域内的活动,包括深海采矿活动的审批、监督和管理。

2.相关规章和准则:国际海底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和准则,以规范深海采矿活动。例如,《多金属结核探矿和勘探规章》对多金属结核的探矿、勘探申请条件、权利和义务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以及《富钴铁锰结壳探矿和勘探规章》也分别针对相应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进行了规范。这些规章和准则旨在确保深海采矿活动在保护环境和公平分享资源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权益博弈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在深海采矿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的分歧。发达国家在深海采矿技术和资金方面具有优势,希望能够尽快推进深海采矿商业化进程,以获取资源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担心深海采矿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关注如何确保在资源开发中能够公平分享利益。发展中国家强调要在充分评估环境影响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开展深海采矿活动,以保障自身的发展权益。

2.海洋大国之间的竞争:一些海洋大国在深海采矿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它们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资源勘探,争夺深海矿区的优先开发权。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还涉及到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各国都希望通过在深海采矿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提升自身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深海采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友好型技术研发

为了减少深海采矿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大力研发环境友好型技术。例如,开发更加精准的采集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研究高效的悬浮物控制技术,降低采矿过程中悬浮物的扩散范围;探索绿色的矿石处理技术,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同时,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监测手段,实时监测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采矿策略,将环境损害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补偿与修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深海采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采矿企业应根据其开采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程度,缴纳相应的生态补偿费用。这些费用可用于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如人工鱼礁建设、受损海底栖息地恢复等。此外,加强对深海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深海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合作与公平分享

深海采矿是一个全球性的活动,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深海采矿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各国都能从深海采矿活动中受益。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深海采矿政策和法规,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结论

深海采矿作为开拓蓝色资源新边疆的重要活动,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价值。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复杂的国际权益博弈。在追求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不断研发环境友好型技术、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措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公平分享,我们有望在深海采矿领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既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又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生,让深海这一蓝色资源新边疆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