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漫不经心的袁术,阎象是气的嘴角连连抽搐,但乃是耐着兴致回答道:
“回禀陛下....如今据我统计,仅汝南庐江一带受波及之民众,已经多达百万!”
“而这些叛军人数,最少也有了八九万之众!”
“什么!”原本还把玩龙椅扶手的袁术,听到这具体数字后,立即被惊的坐正了身形,怒气冲冲的斥责道:
“阎象!你在干什么!为何让反贼聚集了如此之多,才上报!早干什么去了!”
阎象:????
?的,自己当初怎么就眼瞎,辅佐了个这么个玩意!老子不干了!
听到袁术直接将黑锅甩到自己脸上,虽然阎象气的是恨不得当场指着袁术鼻子臭骂一顿后,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但思虑再三后,阎象还是长叹一声,转而解释道:
“主公,这段时间,数次说有要事禀报,但都宫内侍卫,阻拦在外,才导致未能及时将此事告知....”
听到对方的说辞,袁术微微一愣,立即想起,自己在登基前,确实按照于吉仙师的吩咐,沐浴更衣戒除荤腥,有着十多天没有面见自己这些文臣武将。
然而,袁术此时,虽然发现了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但却也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当下便转而冷哼道:
“哼!就算不能见我,就不能写个奏折,让人转送我的手中吗?”
“这....如今这十多日,臣一日两奏,从未有过间断,陛下为何说臣没有上书奏折?”
“这下闯祸了!”听到阎象的回答,杨弘不由的埋低了脑袋,在心中暗暗叫苦起来。
果然,下一刻暴怒的袁术,那充满怒意的视线,便挪到了杨弘身上后,冰冷的问道:
“杨爱卿!这几日,奏折都是你在处理吧!为何我从未听你提及过,阎爱卿上书一事!”
“这.....”
由于阎象不如杨弘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又因阎象不赞成袁术称帝之举,惹得袁术不快。
故而,在袁术面前阎象远不如杨弘的势。
虽然阎象呈上来的奏折,杨弘看过一两封,但心中并没有当回事。
再加上杨弘本就和阎象不对付,在袁术面前不说对方的坏话就已经不错,哪里会提及对方上书的奏折?
然而,眼下东窗事发酿成恶果,杨弘知道今天要是不给个解释,怕不死也得脱层皮!
于是,心思急转之下,面色惶恐的杨弘连忙答道:
“陛下这些时日,臣忙碌您的登基大典实在是抽不开身,故而将奏折汇报一事,交由麾下了笔吏来办!”
“没想到,竟然耽搁了如此重要之事....臣之罪也,请陛下责罚!”
“哼!”
袁术早在当初讨董之时,因为克扣粮草导致江东军大败,引得孙坚要跟自己拼命的时候,自己便玩过金蝉脱壳,让手下顶罪的伎俩。
如今他又哪里看不出,这是杨弘在推卸责任的说辞?
然而,如今事情已经发生,没工夫跟杨弘计较的袁术,瞪了了对方一眼后,冷哼道:
“哼,给我住口!朕不想听那些理由!朕只想知道,如今如何收拾这烂摊子!”
其实,要说如今豫州后院失火,所有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出在袁术身上。
当初黄巾之乱过后,这些搅动九州风雨飘零的黄巾军,虽然看似一哄而散,但主要却分散到河北、中原这两个地方。
河北的黄巾残部,在张牛角和郭太的带领下,化为了黑山军和白波军两股势力搅得河北不得安宁。
而中原的黄巾残部,虽然没有什么比较有号召力的渠帅。
但也化为了两股力量,其中一股为祸青州、兖州,劫掠百姓声势浩大。另一股,这是流传到了豫州一带作乱,也同样搅得中原动荡不堪。
但随着这些年各路诸侯之间的势力变动,白波军被剿灭,黑山军也被袁绍打压的,只能龟缩在太行山中苟延残喘。
而早些年搅动青州、兖州的黄巾军残部,也被崛起后的曹操,用拉拢、安抚、与征讨的方式,逐渐剿灭,没了动静。
唯有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却始终尾大不掉。
至于为什么说豫州的黄巾军再度做大,与袁术有着主要关系,那是因为袁术的治理方式,与袁绍和曹操截然不同。
要知道,袁术本就是天下第一世家出身!
豫州又是他袁家祖地,门阀世家众多,故而,袁术在占领的豫州后。
依然是采取了汉室的一贯作风,重用世家、门阀从而利用世家门阀之中的人才,也治理麾下疆土。
但世家门阀的一贯作风,便是在寻常百姓身上汲取养分,壮大自己。
而这些黄巾军,本就是因为生计艰难活不下去,才起兵造反。
这些黄巾残部,在流传到了豫州后,自然不愿意重新背上沉重赋税,苟全在这些世家的鼻息之下,为奴为仆。
于是,这些黄巾残部,纷纷以刘辟、龚都、周仓、裴元绍为首,各自占据山林,来躲避赋税和劫掠百姓为生!
然而,袁术这些年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与其他诸侯争锋之上。
加上袁家富有,豫州乃是大汉人口最多的州郡。
因此财大气粗的袁术,并没有将境内黄巾残部这些癣疥之疾,太过放在心上,只是下令让郡县各自派人,清缴这些匪患,从未真正派出大军,前来镇压。
而境内的这些世家,个个都是精通算计之人。
在考虑到清剿匪患,不光耗费钱粮,还会折损自己家中圈养的私兵的情况后。
这些世家便本着只要这些贼寇,劫掠不到自己家族头上,对袁术下发的命令应付公事,阳奉阴违。
而这些山贼匪寇,本就藏在山中,一般情况下,自然难以统计具体数目。
再加上,时间一久这些匪寇,摸清楚了这些世家的秉性后,便平日里只是劫持普通农户,与这些世家大族,不犯秋毫。
而这些世家大族也乐的如此,于是,官匪勾结,一个向百姓征银剿匪,一个劫掠百姓获得粮草。
在这相互配合之下,世家的荷包鼓起来了,匪寇手中有了充足的粮草。
受害的唯有百姓!
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怎么办那?
那当然是落草为寇,加入山匪的行列之中!
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这近乎十年的积累民怨,终究是在袁术称帝以后,彻底爆发了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