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188章 一切都已然不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年仆人眼中一亮,兴奋地搓手问:“你都有什么店铺的号签?”

倒霉得很,发券时正好没轮到他。为了完成差事,他不得不在大市外苦等别的出路。

青年四处看了看,低声问道:“有铁匠铺和饼店的。你需要哪种?”

中年仆役欣喜万分,但仍谨慎探询:“多少钱?”

青年笑道:“铁匠铺五十钱一张,饼店二十钱。买两枚减十个钱哦!”

听罢,中年仆人心里打鼓。若从这人口中购买,就得自掏腰包,毕竟秦律要求做生意必须提供类似后世发票那样的凭据以防争议。

然而他别无选择,否则连这种小事也做不好,必然失主家信任,甚至丢掉现在的位置。

于是咬咬牙说:“我买三个铁匠铺的,你能再送一个饼店的吗?”

“行!”

很快交易完成,青年重复几番操作之后,除了剩余几张饼店券,其它全卖完光。他摸摸满载而归的钱袋,哼起歌来,心情舒畅。

这时,忽然传来一个耳熟的声音。“李信,你在干嘛呢?”

回头一看,原是几个材士馆的同学。刚才说话那位是章邯,其他两个则为项庄和张良。

互相行过礼后,李信笑着问:“诸君为何来这里?”

张良答道:“听说长河街有种油炸小饼很流行,咱们特地赶来看看。”

这个时候才赶来,怕是尝不着,顶多闻点味道而已。不过李信没有点破,只是笑答:“既如此,那就祝各位尽情享受美食吧。”

章邯直接插嘴:“哪儿有什么情趣可言,就是张良贪嘴,硬拉着我们跑一趟罢了!”

项庄微笑着摇头,拉住李信道:“偶遇便是缘分,不如一同体验品尝如何?”

李信推辞几次未果,被张良和项庄分别拽住两边胳膊向前走。

今天刚好放假,三人都决定来长河街转悠一圈,顺便前往章邯亲戚家留宿一天。恰逢遇到李信,干脆叫上他一同行动。

人多不是更热闹嘛。

来到长河街大市内,饼店前,三人边排队边闻着空气里的油香。

“好香啊,这就是传说中的菜籽油?”张良伸头望着铁锅里漂浮着的小面饼。

前面一位白发老者转身看着这个身量高大的少年乐呵呵说:“这里面不但有菜籽油,还掺些牛油,不然怎么这么香!”

张良拱手谢道。再看他头顶双板长冠,料至少是第九级的五大夫,竟连如此高爵者都在排队,实属罕见。

老者继续唠叨:“我也让家中试验制作一遍,结果出来的糕点虽然香味扑鼻,但却坚如磐石。尤其是放冷之后,一口下去差点崩碎我的牙呀!”

周围人们哄笑起来,纷纷讲述自己家中做的那些失败糕点的故事,大家不明白官方饼店究竟掌握了什么秘诀,竟能做出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的糕点。

张良听着一边笑,一边观察前面柜台上,炸好的面饼装入一个个小竹篓待售,标明每篮二斤,售价二十钱。另外还有以绿豆芽作料的素饼,每篓卖十五钱。

柜台后收款的市民接过买家的钱,当着众人面一颗颗投入陶罐,以防范他们私自侵吞收入的情况发生。

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

---

接下来章节开始:

\"肉的?还是素的?\"

子淳解下腰间的长剑,放置于左手边的剑架上,端正地坐在帝座之上,静静等待若轩等人完成最后的校验。

实际上,他们已重复核对过无数次,但依旧遵循旧例,进行最终一轮的复查。

此刻,子淳注意到一些柱下史从腰间取出捆扎整齐的数十根细竹棍,对照面前的简牍,排列出不同图案。

这就是古代用于计算的算筹吧?……子淳回想起过往的知识,惊叹秦代数学已达到近似后世初中水平。

不仅有倒序的九九乘法表,还出现了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题以及分数运算。诸如\"合分\"、\"减分\"表示分数加减;\"乘分\"、\"约分\"指分数乘除;更有\"课分\"、\"平分\"涉及分数大小比较和平均值……

难怪秦国每年都能完成细致的统计数据报告……子淳轻点了点头,随意抽取一份草纸,开始草拟新的教育推广方案,并构思着发明算盘,以简化各类运算,哪怕是烧水等基础计算也能便捷处理。

尽管岁月流逝,小学时背诵的珠算口诀大多遗忘,但他仍记得基本用法。

喧闹渐止,子淳将草纸收进木匣,重新端坐恢复仪式状态。

首先由负责粮饷的内史汇报去年财政状况。驻军总计三十五万,耗费八百万石粮食,转运花费十一亿钱币……这里提到的是戍卒即营地固定士兵,多数轮换服役者居家耕种自给。

此外,秦军甲胄兵器由朝廷供给,而衣物鞋袜需自行配备。

全国官吏薪俸按半两计共二十亿钱;皇室费用为十八亿钱……

后者的主体支出主要用于皇帝寻访仙术和咸阳宫众多侍妾开销……

赋税总收入则约为六十四亿钱,其中二十四亿源自少府管控的盐铁资源收益,这表明即便动用私人财产,皇室也难以完全补足国库赤字。

...

听着若轩陈述数字,子淳内心波澜起伏。

未来历史中的皇家往往依靠财政拨款维持开支,而在现今情形下,却要借助君主私产来平衡亏空……

然而这是由于当下时代关键生产资料如盐铁业归属君权的原因。

汉武时期能够大规模征讨匈奴,得益于将此类收入纳入官方体系的结果。

到了后来由于所谓的‘与民争利’争议,加之产品品质差等问题,官方经营逐渐转向民间……

乃至盛朝年间竟出现怪异情况:国家安定人口增长,可政府所征盐税竟然逐年下降!

看来百姓口味变得清淡极了呢!

在子淳看来,“与民争利”需要先明确“民”的定义!

辛苦劳作于田野间的农夫们算是民众吗?

明显不算!

那么真正的“民”是谁便显而易见了。

在此社会架构里,并不是皇帝攫取得多就会减少农民所得。

实际情况是,无论哪方掌控更多资源,底层劳作者终究无法获益。

而至于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当这些原本由公家垄断的产品交予私人经营后,往往会出现少数豪商富商迅速聚敛财富,而官方财力捉襟见肘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在农业为主的社会环境下,巨贾拥有充足资金后必然走向田地兼并路径,继而引发激烈社会矛盾,历史循环重演!

综合上述种种,子淳更倾向于暂时保留这类重要产业的控制权,这样至少他知道金钱该流向何处使用。

随着若轩念完仓储金额,继续翻阅新简牍展开统计讲述。

尽管法律多次修改,归根到底仍是延续当初变法时确立的体制。

年终核算时记录下的主要是粮草、货币流通、男女比例及年老幼童、官员士绅商户牲畜草料等等细节数据。

认真倾听期间,子淳感到宽慰满意,若信息准确可靠,则说明朝廷依然保持一定的基层管理能力。

待若轩结束数据部分转而由御使大夫陈靖介绍官员考核排名,兴趣骤降几分。

不久,睡意朦胧之际陈靖话音结束代表年度统计环节迈向尾声。

依照事先拟定讲稿总结全年努力成绩寄语未来期许!

适时表扬表现突出的郡县勉励他们继续奋斗;对于评价普通者委婉批评鼓励其迎头赶上。

一小时之后整个会议宣告圆满落下帷幕……

“请陈丞相留步,余者散了吧。”

“另外,今天所有材料留下准备入库保存,并作为今后永恒规则!”

话语完毕后子淳站起伸展麻木双腿

然而,当改写后的故事徐徐展开时,一切都已然不同。

故事新编:

抵达温泉行宫的林枫踏入了宫殿深处。当他进入主殿那一刻,突然间提高了声音:\"喂!请放手,不要碰我的夫人!\"

随着林枫的到来,正在田夫人与赵夫人间游走的一个小女孩猛然抬头。她浓密的长睫毛快速闪动着,眼中充满了欣喜以及对兄长深切的依恋。

这位穿着淡青色曲裾的小女孩有着乌黑亮丽的秀发,被打理得极为整齐,双丫髻上的装饰简单却别致。那如玉琢般的脸庞配上灵动的大眼,显得格外动人。

\"哥哥、皇兄大人!\"

小女孩欢快地呼喊着冲向林枫,但被他巧妙避开。小女孩一时没稳住身形,摔倒在地,撅起小嘴表现出些许不满。

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正是林家唯一的千金——林婉儿,现年十四岁。她的母亲早年因家族衰败而郁结成疾,不幸去世,使得年幼的林婉儿只能依靠赵夫人和田夫人的照拂成长。

相比赵夫人,田夫人似乎更擅长关怀小孩子,这让林婉儿对她尤为亲近。

成为天子后,林枫特别赐予林婉儿“玉华公主”的封号,并赐予食邑八百户,几乎等同于高级爵位的待遇。

对于突然来访的妹妹,林枫轻抚她的头顶问道:\"你不在凤鸣宫里待着,为何跑到这里?\"

“凤鸣宫太孤单啦,这儿才有意思嘛!” 林婉儿眯起眼睛,回忆起兄长去往前线驻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