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和七年。

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攻宋。

金军来势汹汹,宋军节节败退,眼看即将兵临东京,宋徽宗赵佶想要弃国南逃。

给事中吴敏极力阻止,并推荐李纲对付金军。

李纲献上御戎五策,并提议赵佶退位,收买将心。

赵佶不听。

随着金军越来越近,赵佶害怕金人,匆忙禅让皇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赵桓继位,改元靖康。

不久,金军兵临开封。

赵桓惶恐,派康王赵构为军前计议使,宰相张邦昌为副,出使金营议和。

结果金军挟持赵构和张邦昌,逼迫大宋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才肯议和。

经过短暂僵持,金军见捞不到好处便退兵。

种师道、李纲等主战派建议如澶渊之故事,“护送”金军出境,好机会纵兵追击。

吴敏、唐恪等投降派提出反对意见,压倒主战派,在黄河两岸摇旗呐喊欢送金军。

而后种师道悲愤而死,李纲外放遭到冷落。

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

谁知没过多久,金国派萧仲恭、耶律余睹使宋,赵桓书写一封,试图收买他们做内应。

事情败露,金国再次攻宋。

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互相较劲,根本没把大宋放在眼中,当成一场军事竞赛。

两人你追我赶,两路大军一前一后抵达汴京。

汴京再度被围。

汴京城内。

“金军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

赵桓急得像热锅上蚂蚁,质问沉默的大臣们,“诸位为何一言不发?”

群臣更加沉默了。

赵桓指着一个愤然道:“唐恪,你还有何话说。”

唐恪额间冒汗。

金军二次来袭时,要求划河为界,大宋割让河北、河东。

唐恪怂恿赵桓答应。

于是赵桓派出使者。

使者还在路上,各路勤王部队才向汴京集结。

担心影响谈判,唐恪下令勤王部队就地解散。

这一解散出了问题。

金军根本没有谈判打算,长驱直入杀到汴京城下。

造成当前的局面,唐恪要负主要责任。

面对赵桓充满怒火的目光,唐恪硬着头皮说道:

“唐朝自从天宝之后,屡次失去京城却能复兴,究其原因是天子在外方便号令军队。

陛下可以命太子留守汴京,西迁长安,占据秦雍之地,号令四方勇士复兴大宋。”

赵桓一听有些心动。

这一套操作,和老爹差不多,把困难丢给太子。

老爹做得,他做不得?

抱着这种想法,赵桓准备同意。

“陛下不可。”

开封府尹何粟反对,“苏子曰,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谬者,自平王至于亡……”

何粟引用苏轼在《沦周东迁》观点,反对迁都。

赵桓顿时犹豫起来,觉得何粟说得有道理。

主张派大臣纷纷反对。

南道总管张叔夜厉声指责唐恪:

“如果不是你乱下命令,让勤王部队裹足不前,给金军可乘之机,何至于今日!

老子恨不得砍了你。”

唐恪被张叔夜喷了一脸口水,敢怒却不敢言。

张叔夜违抗他的命令,带着两个儿子募兵一万三千人,星夜兼程进京勤王。

路上遭遇完颜宗翰。

双方大小战十八场,互有胜负。

最后张叔夜突破金军封锁,全军突入汴京。

作为唯一一支进入汴京的勤王军队,张叔夜很受赵桓重视,唐恪理亏更不敢反驳。

“张总管好大官威啊。”

耿南仲不阴不阳笑道,“让勤王部队按兵不动,一是为了节省朝廷开支,二是勤王军在外,才能震慑金军,你懂什么。”

唐恪立马有了底气,反过来教训张叔夜,“汝一武夫,安知我等相公深思远谋。”

张叔夜虎目怒睁,吼道:“莫非老夫不知兵!”

唐恪阴阳怪气笑道:“谁知道呢?”

张叔夜拳头微微一硬。

“老将军稍安勿躁,”赵桓急忙打圆场,安抚张叔夜,“此事唐恪确有失职之处。”

赵桓倒也干脆,罢免唐恪官职命他闭门思过。

张叔夜怒气渐消,分析当前局势。

太原失守,完颜娄室南渡黄河,封锁洛阳和潼关,断绝了勤王军东进道路。

完颜宗翰、完颜宗弼两路合攻,四面合围,导致汴京孤立无援,能依靠的只有不足七万守军。

而金军有十五万人。

七万守十五万,看似宋军占据优势,实则不然。

守军战力非常拉胯。

张叔夜主动请缨:“臣愿死战护陛下周全。”

何粟附和:“此诚危急存亡之际,臣等唯有死战。”

赵桓备受鼓舞,大义凛然道:“朕与东京共存亡!”

随即拜何粟为相,张叔夜作为武官,只能在何粟手下听命。

何粟一边组织宋军防守,摆出死战的架势。另一边,向赵桓吐露心声。

摆出死战架势,是为了像上次金人围城一样,换来金人求和条件。

巧了,赵桓也是这样想的。

更加信任张叔夜,是战是降是和全交给张叔夜决定。

张叔夜想起赵构在金营豪迈表现,又提议封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进京勤王。

赵桓欣然同意。

但赵构显然不愿意。

收到任命后迟迟没动静。

反而不在计划中的宗泽,响应号召进京勤王。

可宗泽带来的那点人杯水车薪。

何粟愁得整宿睡不着,嘴角都起了水泡。

这时,同知枢密院孙傅找到何粟,说有好消息。

孙傅读到丘濬的《感事诗》,诗中提到郭京、杨适、刘无忌。

孙傅找到了郭京。

郭京自称会道门正宗道术,能施展“六甲法”,需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可生擒金军统帅。

何粟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孙傅,“你没毛病吧?”

何粟饱读诗书,根本不信道术这种歪门邪说。

孙傅却深信不疑,说道:“鬼神之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您有更好的办法吗?”

何粟被问住了。

金军攻城态势越来越猛,迟迟不见谈判迹象。

何粟心里也没底。

再这样下去,他恐怕也要步唐恪后尘被罢官。

最终,在孙傅劝说下,何粟向赵桓引荐郭京。

赵桓与郭京彻夜长谈。

也不知郭京给赵桓灌了什么迷魂汤,赵桓对郭京深信不疑,授予郭京官职,准许他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