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在华佗的劝说下,并没有卖掉房产,虽然那院子也不值什么钱,辞官也变成了弃官,虽然屯长只是个很小的官职,但没有合适的理由,也不是黄忠想辞就辞的。
所以黄忠很干脆的回家简单收拾了一番,就带着黄叙和黄舞蝶,跟随华佗离开了宛城,让黄忠和华佗没想到的是,他们离开宛城没多久,就有一行人找了过来,并向二人表明了身份,这些人自称是曹刘安排暗中护卫华佗的人,还提前雇佣好了马车,并说可以直接去往东莱,从那边坐船前往辽东郡。
黄忠仔细打量了这一行人,虽然这些人都衣着普通,但黄忠可以确定这些人都是行伍出身,立刻紧张提防起来,不过还不等他提醒华佗三人,华武就认出了其中一人,是曾经跟随曹刘去过皖县了,并告知了华佗,虽然曹刘并没有提前告知华佗,但确认对方是曹刘的人后,华佗还是欣然接受了这行人的建议,黄忠见华佗都没有拒绝,也没再多说什么,而且黄叙的情况,有马车坐,路上确实会好很多,不过心里对曹刘更加好奇了。
而此时的曹刘,正在朐县糜家的宅院大厅中和蔡邕相对而坐,如果曹刘知道华佗已经帮他把黄忠带去了和东郡,估计会想亲华老头一口,原本曹刘是担心手里剩下的青霉素不够治疗黄叙,就想着让华佗先去看看黄叙的情况而已,别自己还没出手,黄叙人就挂了,毕竟历史上只是记载黄叙早逝,并没有详细的死因和时间。
至于为什么曹刘会觉得青霉素能够治好黄叙,也是因为曾经看过的网文上说的,而且在曹刘看来,自己弄出的青霉素,对于古代人来说,确实可以算作神药了,应该大多数的病都能治,曹刘应该庆幸,是华佗帮忙去治疗的黄叙,不然他真的带青霉素去了,也并不会治好黄叙。
再次见到蔡邕,曹刘多少有些尴尬,直接把人家女儿给拐走,然后把人给忽悠过来,这事做得多少有点不地道。
相比较曹刘而言,坐在对面的蔡邕就显得淡定多了,慢条斯理的品着曹刘的新茶,之前蔡邕也只是听说过,茶有了新品和新喝法,以前的煮茶的茶汤,在文人圈已经开始被嫌弃。
这时候的文人除了好酒,就是喜欢喝茶,只不过以前喝都是煮茶,当然很多酒也是煮,古代聊起煮酒,估计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
原本蔡邕对什么新茶新喝法,并不是很在意,只以为是一些所谓文人弄出来哗众取宠而已,自己都喝了半辈子煮茶了,这茶还能有啥新意,可今天喝到曹刘给他泡的新茶,那清澈的茶汤,就让他眼前一亮,茶水入口的感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让蔡邕有一种感觉,茶本来就是应该这样喝的想法。
其实蔡邕能如此淡定,主要还是先见过了蔡文姬,虽然没时间和蔡文姬详谈,但也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也从蔡文姬那里再三确认过了,曹刘对蔡文姬并没有任何逾越之举,当然蔡文姬隐瞒了和曹刘同骑一匹马的事情。
还有就是蔡邕也从蔡文姬口中得知了,面前的曹刘,竟然是辽东郡的长史,虽然蔡邕被构陷前,也只做到了议郎,和如今曹刘的长史一职,同样是秩俸六百石,但毕竟蔡邕做的是京官,议郎更是在皇帝身边,为皇帝谋事的官,多少有些看不起地方上的长史。
虽然蔡邕这几年避祸于吴会之地,身份也有些说不清楚,但骨子里文人那股自傲,并没有被磨平多少,有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尤其是蔡邕这样的文人大儒。
其实灵帝也就是在看到蔡邕上书时,才想起他的,爱怜蔡邕的才华出众,在大赦的时候顺便赦免了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蔡邕返程前,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自己害怕之前在朝中,的罪过的灵帝宠幸的人会借机再次加害于他,才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的。
实际上,那些人确实有趁机诬陷蔡邕,不过灵帝根本没当回事,只顾着享乐,哪有时间搭理蔡邕啊!后面也没有再下过旨意降罪蔡邕,不过蔡邕如果真的回了陈留,也许还真的会不得幸免。
而面前的曹刘,蔡邕之前都没听说过,当然也不可能会有过节,此人也不可能是那些宠幸之人的同党,真要说起来,这曹刘还算得上和自己有旧,蔡邕可是和曹操有师生之谊,这曹刘据说还是曹家一脉,就是从来没听孟德说起过。
并且蔡文姬提到的,这个曹刘去羊府,就是为了他而来,想请他去辽东郡治学育人,这点蔡邕还是挺有兴趣的,不过还是想看看眼前这个曹刘如何说动自己。
“呵呵~蔡先生觉得这茶如何?”
“味道甚妙!”
曹刘其实也没想好如何说服蔡邕跟自己去辽东,这种已经名声远播的大儒,应该没管宁和邴原那些还很年轻,尚未闻名的人好忽悠,自己的这点学识,很怕在蔡邕面前露怯,曹刘甚至一度想,干脆直接绑去辽东算了,回头再让管宁他们慢慢帮蔡邕洗脑好了。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毕竟曹刘现在看蔡邕,蔡邕的身份不再是个有名的大儒,后面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岳丈大人,毕竟和蔡文姬一路赶来朐县,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那个蔡先生,在下可是仰慕先生才华已久了!”
“蔡某可不敢当,倒是蔡某有眼不识长史大人!”
我靠!这个蔡老头有点哏啊!哥们这都已经放低姿态了,你这是要端着是吧!哥们可是来挽救你和蔡文姬的,不然你个老小子,再活个七年就会被王允给嘎了,还害得文姬悲苦一生,看来不能对这老小子太客气,曹刘心里想着。
“蔡先生当年密奏七事,让在下深表叹服,其中的广纳言路、以示正听,提拔有才之士,更是深表赞同,不过……”曹刘看着蔡邕笑着说道。
“不过什么?”
蔡邕有些惊讶曹刘如何知道自己密奏的内容,不过随后也就释然了,自己如今的境遇,也正是从上了这份密奏之后开始的,本以为自己的进言被灵帝听进去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改变,以至于后面自己傻傻的继续直言,进一步得罪那些宦官和权臣。
蔡邕也是后来才从一直厚待自己的桥玄得知,什么狗屁的密奏,自己的奏折,可不只是灵帝看了,那些奸佞宦官也都看过,早在这时,就已经记恨上自己了。
自己获罪被流放后,自己的这密奏七事,更沦为了那些人的笑谈,这曹刘能听说一二,也不足为奇了。
“既然之前被蔡先生误会为医师,那我就用救人来说,蔡先生的密奏七事,就好比七味良药,可惜这人已经病入膏肓了,再好的良药,也难救其性命,更何况病人更愿意听别说说他没病呢?”
“确实如此,良药难救向死之人。”
“还有就是蔡先生这七味药虽是良药,就是病人吃了,也一样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而已。”
“你的意思,我的那些想法,只是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