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京城皇后薨逝一系列的事之后,长安就准备出发去边城。
总共加起来也没有在京城待几天。
虽然匆忙,但长安也发挥了时间规划大师的本事,张太后那没少陪,后宫其他人那边也常去,直接就住在了华阳宫。
陪伴很可贵,特别是长安这种常常远出,更有感悟。
纵使是其他人看起来觉得天真的仪贵人,面对长安时,也总有一种长辈的慈爱。
看看孩子瘦了没,有没有冷着?
长安倒不觉得不自在,小时候就是这样,她记事早,相处模式早就定型。
享受了呵护,长安也要重新启程,这次的队伍倒是比去船厂时的人数少些。
因为带过去的人,有部分留在了水师,这也是长安带人过去的目的之一。
年轻人不能只局限在边关,段惟和对于大海的设想和防备比边关大。
边关解决了外族问题之后,还有不少将领守着,就没有之前那么需要顾忌,一切也慢慢走上了正轨。
百越,闽越那边因为船队,商队靠港的缘故,小商贩,金发碧眼的洋人也越来越多。
在早几十年之前可能会被看作怪物的发色,瞳色,现在也都习惯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什么样的都有。
渔民们的营生也不只是捕鱼,还可以做做小生意,有了收入,就能购买,经济活起来,生活水平也直线提升。
虽然定了规矩约束,也有商会在那边管束,但商人之间的弯弯绕绕,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重新整管也很重要。
现在最重要的自然是武力值,多一些年轻一代过去,水师的生命才能长久。
长安这次回边关,不仅是为了安置汪淑竹,还要看一下边关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很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如果没有什么差错,到时候就和长宁去百越,闽越,一个负责水师,一个负责官场。
长安把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就是没有在京城休息的计划。
齐姣不仅习惯,还有些蠢蠢欲动。
段惟和登基之后,倒有过南巡,但只是下江南,没到沿海地区,时间不长。
边关也去过一回,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仪式在京城之外举行,加上每年的避暑山庄。
这样算起来,日子倒没有毓庆宫那么乏味。
到底没有长安那么自在,顶着贵妃的头衔,关注的人不少,皇帝有事出巡,她也有任务在身,不能当做是简单的出游。
长安出发后,陪张太后看戏的人就成了齐姣。
看得多,也能体会到一些趣味,不觉得无聊,也可以支持程燕檀等人的劳动成果,皇家就是时尚标杆,来皇家演一回,比什么宣传都有用。
《行商路》花的心思比前一本还多些,参与进来的人也多,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开唱了。
后宫已经整顿好,有女官辅助,顺利运转,没有了要紧事之后,她又琢磨起了一些小事。
比如说现在坐的凳子,是不是可以搞个沙发试试?
之前因为有藤椅,抱枕坐垫,她就没想到沙发。
两者的体验感不一样,齐姣也有些想念那种软软的,能把人包裹住的沙发,还能葛优躺。
到时候可以摆两个在葡萄架下面,摆上小茶几喝点红茶,加上软和又毛茸茸的抱枕,趁着天还没有热的彻底,可以先体验一二,冬天会更舒服。
最后就变成了一手零食,一边背靠着沙发,两人坐在一起“追剧”的场面。
话本子的剧情本来就足够精彩,改编之后更浓缩,单看剧情都很有趣。
这些“零食”都是专门针对张太后的身子来定的分量,做的也是健康零食。
就算是享乐,也得以健康为主。
要是一直养病,忌口,人也不会快乐。
在此之前,张太后已经有过不忌口,不服管的情况,于嬷嬷作为太后养病的监管人,也觉得该放松一点。
老小孩,老小孩,众所周知,小孩子很难讲道理,还是得哄着点。
张太后之前过了太多有人陪的日子,怕自己有些不习惯,才叫了贵妃过来。
现在才发现,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以前她更熟悉的是皇后,毕竟,皇后在的话,也不能越过她去找贵妃。
张太后常常觉得自己身子骨不太硬朗,特别是看见皇后年纪轻轻就没了之后,更是这样想,她年纪大,更得注意。
明贵妃过来后她发现,是她想多了。
这个年纪的人,还是有一把力气在。
像贵妃,不久前才折腾了一种沙发的坐具,这两天又把慈宁宫只是用来熬药的小厨房给用起来了。
又带了人过来说要做吃的,味道也确实不错。
现在的小厨房还没消停下来,贵妃在里面亲自下厨。
张太后有时是真的看不透她,像这些事,但凡是手里有些权势的人,恐怕都不愿意再亲手做,讨好人的办法有千百种。
但她不仅做,还做的开开心心。
自然而然,看起来一点都不勉强。
对方是故意讨好,还是真心实意,张太后觉得自己能看得明白。
贵妃好像做什么事都会觉得很有趣味,在她身边,再普通的日子都能过得有趣又舒服。
之前在坤宁宫的时候,就有些端倪了。
张太后今天看戏,难得有些精神不集中,隔一会就转头看到另一边的齐姣,看起来倒是有模有样,进进出出小厨房。
张太后看着,心情倒是莫名的畅快起来。
和有活力的人在一起,好像自己也被感染了。
不仅从外表上看不出年纪,还总是积极又有精力。
也明白为什么惟儿会常常叫她去乾清宫伴驾了,可比红袖添香更招人喜欢。
齐姣沉浸在刷经验值的快乐当中,越干越有劲。
说曹操曹操到。
纵使众人撤下帷幕的声响有些嘈杂,张太后还是能捕捉到那熟悉的脚步声。
于嬷嬷附到她耳边,“是皇上过来了。”
张太后莞尔一笑,“快去请他进来,人才到慈宁宫几天,这就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