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 第187章 破局,俞生不知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文昌是昨天到的沪城。

名义上是来调研沪城金融发展,但真正的目的,就是冲着纺织协会的研讨会来的。

人也直接住到了自己在公共租界的别墅。

他准备看看,林易这帮人,是如何应对孔庸之,在背后策动的这场舆论攻势。

那些文章中的几篇,他之前就已经看过。

和林易的看法完全一致,只觉得切中了要害,让人无法反驳。

就凭这一点,别管纺织协会这帮人摆出什么理由,国府都不可能同意他们降低关税的要求。

拒绝的越坚决,得到的赞誉越多。

这种事,一向都是自己那位好妹夫喜闻乐见的。

所以根本不用他再费心思,逢人就去哭穷去。

而林易这帮人,折腾的越凶,要挨的骂就越多。

至于说这家伙看着情况不对,直接选择偃旗息鼓……研讨会之前搞的声势太大了。

不说沪城,整个华夏工商界的人无不侧目。

一旦真是虎头蛇尾,草草落幕,那可真成了天大的笑话。

林易之前积累起来的那些声望,也会随之跌落谷底。

总之这一局对他来说,进退两难。

明里暗里和这小子交手这么多次,屡战屡败。

这次难得要扳回了一局,这让宋文昌的心情极好。

再加上离开了金陵,平日里那些让他烦躁的事务,也暂时不用理会。

所以这天早上,宋文昌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床。

感觉整个人都是精神焕发。

简单运动一下,然后一边吃着精美的西式餐点,一边等着总会饭店那边的消息。

如果结果是草草落幕,那他就要乘胜追击。

趁着纺织联合协会人心浮动之际,和吴荣生张敬德这些人见一面,详细的谈一谈。

降关税这事儿,林易还得裹挟舆论,才能去办。

但是对自己而言,完全没必要这么麻烦。

到时候只要大家不宣扬,悄悄地发财,不会折腾出什么大动静的。

像吴荣生张敬德这些人,都是一帮唯利是图的商人。

只要有利益,他有绝对的把握,把这帮人拉到自己阵营里来,直接把林易辛苦种下的桃子摘走。

至于说,林易宁愿被人问候祖宗十八代,选择硬着头皮干,也没关系。

代理行政院长的署名文章,他都准备好。

先在报纸上把他批个狗血淋头,再督促着沪城的银行,统一对外披露一下他的负债情况。

小一个亿的贷款,怕是要惊掉所有人的眼球。

以国人对于负债的偏见,又有现在的舆论声势,势必会影响到林易名下生意的方方面面。

两板斧下去,有这家伙受的!

所以无论研讨会是什么结果,于他而言,都是稳赢的一局。

他正美滋滋的想着这些,楼上就传来了电话铃声。

不用他吩咐,候在一旁的秘书快步上楼去了书房。

没一会儿功夫,就一路小跑回来。

表情有些怪异。

这让抬起头的宋文昌,顿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院长,是俞兴民的电话。”

“怎么说?”

“他说……林易在研讨会上提了一个方案,准备建议国府,协调纺织协会和地方政府合作,扩大国内的棉花种植规模。”

“届时由纺织协会直接向棉农收购棉花,不但要在价格上高于进口棉花,还要聘请农学专家,研究更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棉花单位产量。”

“以此促进棉农增收。”

听着这些,宋文昌直接傻了眼……

总会饭店,研讨会现场。

随着林易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原本会议最重要的讨论内容降低关税,忽然间就变得不再重要。

尤其是那些受邀前来的专家学者们,明显对助农这事儿更感兴趣。

一群人索性聚到一起,开始了热烈讨论。

不时地还要大声争执几句。

圈子不一样,纺织协会的一帮人,在这专家学者们面前有些插不上嘴。

不过也各自围成小圈子,小声的讨论着。

好处大家都是能看出来的。

虽然林会长说,对国内棉花的收购价,要高于进口棉花。

但随着关税降低,进口棉花价格一降,这个所谓的高肯定要比现在的价格低。

而扩大国产棉花在原料中的比例,也能更好抵御风险。

不然原料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国内的纺织行业必定就要受到影响。

这种亏大家是吃过的……

议论纷纷一片热闹。

看着这样的场景,出去打了一通电话,给宋文昌通风报信的俞兴民,一时间更是心情大坏。

他妈的,姓林的这小子,这脑瓜着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得。

竟然会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

一场天大的风波,就这么让他给消弭无形不说,就凭这个主意,怕是不等明天,舆论界的那帮人就要给他大唱赞歌。

再看这时候吴荣生张敬德,还有几个协会理事,一群人狗腿子似的围在林易身边有说有笑,更是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今不如昔啊。

想当初,他俞兴民在沪城商界,尤其是纺织界,那也是有一号的人物。

虽然不如吴荣生这样的纺织大亨,但也不是如今这些协会理事能比的。

而就因为林易的针对,他不但没被选上纺织联合协会的理事。

他的兴业纱厂,也明里暗里被人针对。

虽然这一年多也有些发展,但速度明显要落后同行不少。

再加上他当初着急忙慌的出手了风华冶金的股份,虽然收回了投资成本,但如今风华冶金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直接让当初的选择成了沪城商界的一桩笑话。

如此种种流言蜚语,真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俞生,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

有人喊了他一声。

俞兴民扭头一看,是粤省的一个纺织商。

产业不算大,这场研讨会的座位,直接被安排在了最后排……和他紧挨着。

“太嘈杂了,脑子有点乱,我一个人静静。”

俞兴民随口敷衍着。

没兴趣和这家交谈。

身价不过几十万,也配和自己讲话?

不过粤省的同行,没能看出他的想法,一脸期待道:“俞生,听人讲你和林会长很熟悉,能不能为我讲讲林会长的事情?”

“俞生不知道,我们羊城商界,很多人都希望能和林会长在羊城的产业,有一些生意上的交往。”

“总是来找我打听林会长的事情。”

“可我一个小小的协会会员,哪里有什么机会和林会长接触?”

“所以真系拜托俞生了,为我讲几件林会长的过往,我回去也好和朋友们有些谈资。”

“不然,真是很糗的,呵呵。”

俞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