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带走随身空间下乡 > 第210章 真让人无计可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猜呢!”两人边笑边斗嘴,馒头已放入笼中蒸起,又添了一大桶油在锅里。这桶油还是成远当初被评为劳模时,县里奖励的。以前家里有点油,也花不完,现在正好用来炸食物。这下子,半锅的油倒下去,真够震撼!

“成远,你怎么想起来用这些调味料了?只腌鸡腿和鸡翅,够吃么?”辛琇晶在一旁看着薛成远的操作问道,满是好奇。

“这是我们家独创的秘方,鸡腿、鸡翅是最好吃的部位,今天我就让你见识下真正的手艺!”说罢,薛成远小心翼翼地把腌好的肉裹上面粉,轻轻地投入热油中。在70年代的山屯,这样做简直堪称创新。

“怎么样?”

“真香啊!”

辛琇晶一边吃着手中的炸鸡腿,一边笑着说,眼眉如月初新月一般弯弯。“成远,我发现你藏了不少本事呀。”

“是呀,你慢慢发掘呗。”成远笑着回应,“你要是实在好奇,问就是了。”

“那说吧,你还懂些什么?”

“这个嘛,谁知道了,兴许你跟我久了,发现我真能在你面前飞了也不一定呢。”

“那可不行,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你得带上我一起飞,不让我落单。”成远望着她的眼神瞬间温柔了许多。

聊着天儿,忽然辛琇晶想起了什么:“对了,成远,咱们还忘了给家里贴春联呢。”

“你想到哪里去了,早有人想到了。咱们的老队长早已经把这些材料买好了带回。”

“那我去写,你就继续这儿炸着。”

辛琇晶离开后去了老队长家借了桌子和其他书写工具,搬到门外准备开始撰写春联和福字。比起去年,今年显得更加充裕,不仅物资更丰盛,连春联的内容都要有所改变。

“成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老队长在一旁问道。

“不用,我自己搞定就行了。”

这时,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蒸馒头、包饺子、炸食品等活动,闲暇的人们都聚过来,围绕在正在写春联的薛成远身旁。

“小伙子们好好看看,跟着学一点知识,将来大不了也有个本事能写写画画。”

“老队长,您这就看扁我们屯里的孩子们了,他们以后是要去大城市里发展的!”

“可不是嘛,将来要进城做工、当领导,别在这穷山村混一辈子农民。”有人附和道。

老队长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这话怎么说呢,难道说在城里做工或当领导就值得赞扬,留在我们屯当农民就是没出息的吗?这可是你们的想法,别把自己的偏见安到孩子们身上。”

“我们村的孩子,个个识书达理,还会计算,城里小孩有几个能跟得上我们村里的孩子?”

“我们的吃穿难道比城里的差吗?是你挨饿受冻了还是怎么的,居然嫌弃咱村子不行?”

“就是!”

一旁的二毛也跟着喊道:“城里人一个月才配给半斤肉,你在这屯里吃喝有缺你吗?还在这里说三道四。”

“你还是不是王家屯的人了?你出生长大在这儿,怎么这么数落这个地方?”

薛成远停下笔,抬头看了面前的几位一眼,“算了,这没什么好说的。孩子们以后去哪儿生活都随他们吧,只要过得幸福,管那么多作甚?”

“现在的关键还是先把屯子里的生活搞好,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能念书,打好基础。以后年纪大了再慢慢挑选。”

“现在议论这又有何益?有能力你现在去城里做城里人不就行了吗,还能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城市的福利。”

大家七嘴八舌地将那开口抱怨的人说得没了词儿。

待字写完,薛成远习惯性地唤来了海东青,让人给于兴生送去了一卷字,还带上几个新鲜出炉、裹着蜜枣的发面馒头和一些现炸的小食品。

忙完了这些事后,薛成远回到家中着手准备年夜饭的丰盛大餐。

夜幕渐近时分,一个身影出现在了王家屯。“这位同志,请问你是找谁?”

柱子出门刚好见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在屯口左顾右盼,便上前询问。

这个人的衣衫有些破旧,但脸上架着一副精致的眼镜,让人猜想到他可能是个文化人。

“这里就是王家屯吧?”

“对,你是哪位?你要找谁?”柱子疑惑地问。

那人听闻确实到了地方,松了一口气,“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正确的村庄了。这一路上真是不易,几乎是从数千里的地方乘火车过来,差一点就在路上虚脱了。”

柱子听此感到非常意外,“今天不是大年夜吗,你怎么这个时候上来山区?”他又接着问道:“同志,从几千公里外的哪里赶来?你的名字是什么,又要找谁?”

“抱歉我没有一开始就告诉你。”摘下帽子,对方解释道:“我叫郑桐,是特地从陕北赶来,来找王家屯的一个老乡,名叫薛成远。”

柱子一听“找成远”,心里立刻紧了一下,“你们俩之间有何关联?如何结识?”他回忆着,似乎从未听说成远有过在陕北的朋友。

这时听到屋内的黄挺走了出来,好奇于为何这会有人来访,他对柱子说:

“柱子,你在这干嘛呢?天这么黑还不赶紧回家吃饭?”随后看向了站在入口处的人,“您好同志,您尊姓大名?与成远先生有何联系?”

郑桐调整了眼镜位置,对着二人友好地笑了,“我是郑桐,和成远是从小的朋友,一起在京长大的小伙伴。他在四九城出生,而我则是作为下乡知青来到陕北的。”

他说自己已经向所在单位请假,想趁冬季闲暇时直接返乡探亲访友。

“在家里待了几天后,想到来长白山看成远他们几个,所以就来了。”“原来是你,老同学啊,快,我带你去找他们。”

黄挺十分热情地说:“我和成远很熟,来到长白山的第一天我们就认识了。”“柱子,你先回去吧,这里我带路就好。”

说着,黄挺伸手准备接过来郑桐手里的包裹:“这一路上肯定很累吧?我来帮你拿着。”

“不用不用,兄弟,我能应付得来。”

“哎呀,你们这种有学问的人,可得保重身体,教书育人这才是你们的任务。” 郑桐对黄挺这般热情感到有些意外,对这里的情况有些摸不准。心想:莫非是成远在这里惹了什么麻烦,我来是不是来错了?

“成远!有人找!”

“找我?大年三十找我?怕是要账的来了吧?”

薛成远拉开房门走出来说,看到门外站着的人,他愣了一下:“郑桐?”“成远!”

看到薛成远安然无恙,郑桐精神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笑容:“久违了,真是想死我了!”

“你怎么不在陕北,怎么到东北来了?”

薛成远打开院门,让郑桐和黄挺进去。

“不了,家里还有人等着做饭,你嫂子等我回去一起吃呢。”

黄挺挥挥手,将包放在家门口的地面上,“你们这么久没见了,多聊一会儿,我不打扰了。”

“对了,我去准备客房,‘三百里’正好,这个冬天刚搭的一个房间挺合适的。”

“黄大哥,我来就行了!”

“没事,你们好好聊天,这些活儿让我来做就好。”“黄大哥真是麻烦你了!”

等黄挺走远,薛成远说:“快进屋吧,正在做菜呢,你这个时间来真是太准时了,刚好赶上晚餐时间。”

“我也不是特意选在年夜饭的时候来,实在是出现了点突发状况,时间这么巧我也只能跟着安排走了,感觉自己像蹭饭的一样。”

就在这时,两人正走进屋,郑桐忽然停下脚步,因为他看到了正巧进屋的辛琇晶。

“成远,这是?”

“我的嫂子。”

“哦!嫂子好,嫂子好!”

郑桐连忙说道:“嫂子我不知道这事儿,第一次来也没带什么礼物。”

“成远这小子写信也都不提一嘴,都当了大哥哥了,我还全然不知。”

“管好你那位再说吧。”

薛成远一边安排郑桐坐到桌旁一边为他倒了一杯水:“喝口水吧,再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大年三十这天来这儿?早不来,晚不去的,正好赶上年夜饭。”

“咕咚咕咚”一大碗水,郑桐一气呵成:“这个问题得好好解释一下,真是没办法啊,我可没有刻意在这个时候来。”

“年前我在陕北申请了休假回乡下老家。我家那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几乎没个人影,认识的人要不都当兵了要不就是下乡的,一个熟悉的人都找不到了。”

“后来见到一些亲戚,我心想反正闲在家里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就去趟长白山看看你们几个。”

“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也差不多一年没见过跃民他们了,所以一冲动就买了车票,上车就直奔这里来了。”

说着,郑桐一拍大腿,喊道:“后来呢,这列火车过了山海关就出故障了!”“铁轨断开,差点击了我个没!”

“在那里硬生生耗了近十天。轨道没法及时修复,火车也受了伤,真是让人无计可施。”

“要是在平日,这十天足够我到达长白山,然后还能早早返回四九城呢,这下真是折腾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