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 章 一个重要消息!
南岩县,吴桥镇供销社。
皇冠轿车稳稳的停在了供销社门口,而此时的供销社外面早已是冷冷清清的,不复往日的繁华景象。
吴子峰是接到了赵合意的电话后,慌忙火急才回来的。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四月初,吴桥镇的供销社撤了。
当初赵合意就跟吴子峰来过电话,把供销社的情况说了一遍。
但是吴子峰只是说让赵合意不要心急,因为安置的问题没有那么快解决。
供销社的综合楼迟早是要卖掉的,这是时间问题。
对于供销社的公家物资,吴子峰很感兴趣。
供销社撤掉了,像赵合意这种基层职工一般都是就近安置,不可能再调往别处了。
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最为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慢慢放开,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吴子峰回来后,直接找到了赵合意。
两人站在供销社空荡荡的大厅里,望着四周堆积的一些剩余物资。
“子峰,我知道你一直有想法,听我姐夫说了,这边的房子和物资就在这两天得处理了,你说我现在到底咋办?”
等了那么久,终于熬到了吴子峰嘴里说的供销社撤掉。因此赵合意不但没有失落,反而有些兴奋,故而看着眼前的吴子峰问道。
吴子峰眯着眼,缓缓说道:“合意,这些公家物资,如果我们能低价接手一部分,开个小店啥的,肯定能赚钱。
但是我们要的可不是这些零碎,我要的是这片的地皮,这一带是吴桥镇最热闹的地方。
这里能够让你大赚一笔钱!
毕竟政策变了,以后都是市场经济的天下,咱们得抓住机会。”
赵合意眼睛一亮,但又有些担忧:“可是这合规吗?会不会有麻烦?”
吴子峰笑了笑:“放心,乡镇的供销社撤了,可是县级的供销社还没撤呢!你姐夫还在县城供销社当副主任!你怕什么?
不说这些物资,就连这两栋楼和院子我都给你买下来…
咱们按规定流程走就行,我我来之前都打听好了具体怎么操作………………”
来之前,吴子峰就四处奔波,找关系咨询收购事宜。
所以他得到确切消息,就在明天上午,在县城供销社,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取部分物资。
“峰哥,你口口声声说要我买,问题是,这么大块地皮和楼房,得要一大笔钱才行呐!我可拿不出来那么多钱!”
赵合意这时候有些阆中羞涩了,天天上班,哪里来钱买呢?
家里是有点底子,但是顶多也就是个万元户而已,哪里能拿那么多钱出来买供销社呢?
“合意,你小子怎么听不明白呢?你没钱但是我有啊,我给你买下来不就行了!?”
吴子峰笑着说道。
“峰哥,这可不是三五千块钱的事情呢,我估计就这栋综合楼都不会低于五万块钱!这么多钱,都要你拿我怎么过意得去呢?要不我还是算了吧…………这个钱我怕到时候还不上…………”
赵合意心里很清楚,虽然吴子峰不说,但是他真要是拿这笔钱出来,这个人情自己估计一辈子都还不上!
“合意,咱们兄弟还分什么你我?当初你跟你爹那么帮我,我总不能不忘恩负义不是?
这钱我给你出,但是亲兄弟明算账,这钱回头你赚了再还给我就行了!”
吴子峰笑着跟赵合意说道。
欠人情容易,还人情难。
当初要不是赵明仁给你自己供肉,那个卖肉的摊位都支棱不起来。
这次回来,就是要还赵家的人情的,人情还了心里才不会老是吊着。
“峰哥,我怕…………到时候没挣到钱还不上……咋办?”
赵合意有些尴尬,这做生意其实并不是很难,这一年多在供销社待着自己也学了不少东西。
但是这都有个万一,做生意嘛,谁都想挣钱,但是并不是谁都能挣到钱。
“合意,你还记得我说过,我会算卦的事么?”
吴子峰打了个哈哈,朝赵合意问道。
“记得,咋不记得?前年腊八节,你说我去赌盒子里会赢五百块钱,结果我还真的赢了那么多!
从那时候起,我对你说的话就深信不疑!
要不然你说让我来供销社上班,我真会老老实实的来这里?”
赵合意说道。
不过是一年多的时间而已,吴子峰说的话还真就兑现了。
供销社撤销,对他来说原本不是个好消息。
可是吴子峰说,供销社撤销了,他自己的机遇也就会来。
“嗬嗬,那好!来之前我给你又算了一卦,卦象显示,你福星已至,此后三十年但凡你要是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将行大运!”
吴子峰笑着对赵合意说道。
“嘿嘿…………峰哥,你说我的福星不就是你么?自从认识你之后我这运气就越来越好了!”
赵合意挠了挠脑袋,笑着说道。
“行了,这个事你自己清楚就行了。晚上去志武哥那边吃饭,明天一早跟我去县供销社参加竞拍会!”
供销社的物资都已经封存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去县供销社参加竞拍会。
现在时间还早,十一点还不到。既然回来吴桥镇,怎么说也得去看看孙志武和沈文浩,以及自己的邻居陈平山。
原来都是给自己帮过忙的,总不能忘了他们的人情才行。
车子开到了酒厂大门口,这次吴子峰来不是骑自行车,而是一步到位开来的豪华皇冠小车。
门卫室的胡勇还没看到人,就立马把栏杆抬了起来。
不能等过去,吴子峰把车停了下来。从车里拿了一包红梅扔到胡勇的手上。
“哎?是!……吴……吴兄弟!?怎么?这豪车是你买的?这是啥牌子啊?”
保卫科队长胡勇有些不敢相信,接过烟后半天才缓过神来。
原来靠着贩肉的吴子峰,居然有这么发达的一天。
果然还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呐,呸,这他娘的才一年多,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小子居然发了大财了。
这车,胡勇他没见过,最好的车也就是吉普车,要么就是货车。在南岩县,皇冠轿车应该就这么一辆。
“皇冠轿车只不过是个代步工具而已,胡大哥,沈厂长在厂里么?”
吴子峰客气的问道。
“沈厂长家里老爷子过世了,昨天就回老家去了!”
胡勇对于厂里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所以把这件事告诉了吴子峰。
既然知道了这个情况,那么肯定得抽时间去一趟沈文浩家里才行。
既然沈文浩不在酒厂,那也就没有进入的必要了。
跟胡勇打听到了沈文浩家里的位置后,吴子峰调转车头打转回了镇上。
茶油巷里,自己的房子再次被闲置在这里。
当初吴国峰让孙志武搬过来住的时候,孙志武死活不愿意,说是再赚到钱后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再说。
有人说原来孙志武不是有那么多钱么?
当初孙志武的钱都被用来盖房子了,吴子峰的劝说,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孙志武盖瓦房的想法。
不过乡下的环境好,真要是再过些年,回乡下养老倒也不是不可以。
茶油巷陈平山家,吴子峰把车停在了他得大门口。
大门没有锁,有一半是开着的。
“嫂子,在家呐!平山大哥在家不?”
吴子峰向里面晾衣服的陈平山媳妇打了声招呼。
“是,是子峰回来了?嗬嗬,怎么今天有时间过来呐?进来坐,嫂子给你泡茶喝!
你平山大哥在做零工,估计得到中午才能回来!”
陈平山老婆热情的到里面又是搬凳子又是泡茶。
“县机械厂不回去了?”
吴子峰问道。
“平山不肯认错,怎么可能回得去呢?诶…………这真是倒霉透顶了…………三孩子就指着他一个人挣钱供读书…………”
陈平山老婆唉声叹气的,幸好节俭惯了,原来手里边还攒了些钱,要不然饭都会吃不饱。
“回不去了就别回去了!估计到年底机械厂就倒闭了!既然这样,还不如早点自谋出路!去年搬到茶油巷的时候,我的亏平山大哥和嫂子你们的关照,这次回来我打算请平山大哥跟我去潢川!”
吴子峰对陈平山媳妇儿说道。
“大兄弟啊,你平山哥那人木讷,认死理,我怕到时候他给你提不出来什么帮助…?”
“没关系的,嫂子,我那里有合适的事情可以让平山大哥干…………”
正当两人聊天之际,陈平山从门外回来了。
“这车是谁的呐?咋停家门口呢?”陈平山看到了门口的皇冠轿车,眼睛都看直了。
“什么车。谁停车了?”
陈平山老婆连忙走到门口来看的来了。第一次看到小车,显然两人很好奇。
“平山大哥,嫂子,这车是我的!”
吴子峰对两人说道。
陈平山,快四十岁了。这小半年不见,原本白净的肤色也变黑了许多。
“平山,是子峰来了,一直在这儿等你呢!”
过年的时候没见到吴子峰。因为吴子峰全家都在南岩县城过年,所以只有大年初一的时候回了下元村拜年,茶油巷这边没有回来。
“平山大哥,明天跟我回潢川市吧!我饮料厂正好还需要一个机器检修员…………”
吴子峰看着消瘦的陈平山,心里不是滋味。
饮料厂的机器十有八九还得加,光是一个检修员是不够的,陈平山失业了,原来人家好歹给自己家里帮过忙,这个人情自然也得还。
“子峰呐,老哥谢谢你还能想起我来!成,现在我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你说什么时候走,我什么时候动身就行!”
陈平山这段时间干零碎工,根本挣不了几个钱。
“嫂子,这里有点钱,拿着给孩子们买点吃的!过年因为赶时间,没有过来拜年,你们别计较…”
说罢,吴子峰从身上掏出一个红包来,交到陈平山老婆的手中。
“这…………这太多了,子峰呐…………我们怎么好意思收这么重的礼?”
陈平山老婆是个懂道理的女人,这么多钱不会低于一百块,谁家送礼能送这么多钱呢?
钱,是好东西,但是这个钱不是自己的也不会拿。
“平山哥,钱不多,让嫂子给孩子们买点肉吃啥的,都在长身体的时候!
这钱我也不是白给的,当初我摆摊,家里边还是多亏了嫂子帮忙帮衬,要不然我媳妇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无聊!”
吴子峰说的确实也是真的,陈平山老婆经常送小菜,又是帮忙带孩子,真的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谁帮了我,我就得帮回去。
于是,吴子峰带着赵合意开车来到了南岩县准备参与竞拍。
,赵合意紧张而又期待,他不知道买下供销社和剩余物资需要多少钱,但是他也希望能够希望能够成功拍下来。开启他在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创业起步。
竞拍现场气氛热烈,来参与竞拍的人很多,而且众号宠语花舍多人都对供销社的物资虎视眈眈。
赵合意紧紧握着手中的号牌,眼神坚定。随着一个个供销社的地皮大楼等物资的开拍,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轮到他们吴桥镇供销社起拍的时候,赵合意深吸一口气举牌出价。
竞争对手们也不甘示弱,一次次抬高价格。眼看价格快要超出预算,赵合意有些焦急地扯了扯吴子峰的衣角。但吴子峰却冷静分析着局势,在关键时刻果断再次加价。
终于,拍卖槌落下,主持人宣布他们竞拍成功。
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周围投来羡慕或嫉妒的目光。之后几天的时间里,吴子峰带着赵合意按照流程办理手续,顺利接收了。
吴子峰和赵合意将物资搬到租下的店面里,开始整理起来。他们把货物分类摆放,规划着店铺的布局。然而,开业后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供销社的物资质量不错,但由于位置较偏,客流量很少。
一天,吴子峰看到街道对面正在新建商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主动出击。他联系商场负责人,提出可以用较低的租金在商场里设一个专柜。经过一番谈判,对方同意了。
他们重新布置专柜,利用商场的人流量做起宣传。很快,生意逐渐好转。他们又引进了一些新的商品,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随着口碑越来越好,利润也越来越高。吴子峰和赵合意感慨万分,庆幸当时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他们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还成功在其中站稳脚跟,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