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13章 院试测试,陈夫子的师生交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院试测试,陈夫子的师生交流

降温之后大约十天,清水私塾的夫子,私塾唯一秀才陈明,召集所有借读生,宣布要进行一次学习交流。

交流主要内容是,陈夫子按往年院试的考试难度出一套题,测试一下所有学生,然后由陈夫子一一点评,最后再一一回答学生们的疑问。

陈明,清水镇为数不多的秀才之一,现年四十多岁,考中秀才已经有十五六年。

在陈夫子之前,清水镇上最大的私塾是李氏私塾。

李夫子在快五十岁时考中举人,然后参加了选官去贵州做了个从八品的县丞。

李夫子离开前把私塾卖给陈夫子,然后清水镇私塾一直就这样保持了下来,十五年来几乎没什么变化。

小地方的格局有时候非常难改变。

十月二十六,陈夫子一大清早把所有借读生都召集起来。

陈夫子对众人说:“为师手上拿着的是县学谢教谕和张教导,一起按院试难度出的县学季考试题。\"

\"我现在让人抄了二十七份,你们一人领一份,自已在借读室找地方自觉测试,不要想着去作弊,骗自己没有用。”

\"四个时辰内要全部答完所有题目,算学和诗歌放在最后答,这两部分实在答不出可以不答。如厕和吃饭照常,过程不要和人交流。“

“为师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好,我们这去府城参加一次院试至少要十五两,最省最省的情况也要十两左右。

\"大家的家庭情况我大概了解,除了个别同学,这都是很大的一笔花费,所以有必要先了解下自己的水平,如果水平差的太多,没必要花冤枉钱。

\"现在离明年院试还有八个月,我们私塾跟县学的进度一样,一共会做三次这样的测试,到时候你们根据自己的测试成绩来决定去不去院试。\"

\"这里有很多往年的老生,应该都知道了吧,不过这次测试老生也要多重视,往年考试都是为师自己出题,今年是县学的谢教谕亲自出题,参考价值极大。谢教谕可是举人出身。“

张伟等老考生,自然知道清水私塾的传统,但这一次陈夫子居然弄来了县学的考试试卷。

要知道县学是武隆县唯一的官学,是一向不怎么与县里的其他私塾交流的,也不知道陈夫子用了什么办法。

张伟拿了套试卷,仔细看了下,果真跟院试试题一样,一共分为墨义\/经义\/时文(策论)\/告示\/算术\/诗歌六个部分。

院试分三天考,私塾就集中在一天考。

张伟把试卷看完,先做了个深呼吸平复一下心情,然后研好墨开始答题。

第一部分,墨义二十题,这个是对四书五经的背诵和默写,以张伟的基础,张伟轻松完成。

第二部分,经义十题,就是从四书五经中选一名或一段,然后用自己的文字进行解释,一般来说,只需翻译,不需要进一步解读深意。

张伟按照官方的经义解释答了九题,剩下一题记不太清,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答案。

第三部分,时文或者说策论,就是给定一个题目,用一定的格式让考生就当时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在大夏朝,院试对策论要求不算太高,一般是写六到八百字,说明问题,给出一两条建议即可。

但科举考试越往后,对策论越重视,乡试中策论就占比五成。

会试从前朝开始就有一策定生死,至于殿试就干脆只考策论。

所以策论特别是实务策,才会如此受重视,以至于专门把策论称为时文。

本次的策论题目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题目,张伟很快想好了破题方向,先在稿纸上写了一篇后,检查无误后再誊写上答案。

等张伟写完策论后发现已经到午餐时间,但很多人仍在奋笔疾书,张伟看了看仍在答题的付同程和李二,自己一个人去食堂用餐了。

简单吃了一个八文套餐,张伟洗过脸清醒下精神后,回到借读室继续答题。

测试题第四部分告示,这个是大夏朝科举特别要求的,之前的科举考试中的公文写作都是要求写“诏表诰”。

但本朝太祖认为,秀才用不着这么高级的技巧,所以规定的童生试和院试中加了“告”这种初级的公文写作要求。

乡试再考诏表诰。

本次的题目是写一份县令要求全县在籍无免役特权的男丁三丁抽一,明年三月份去修本县的官道的告示。

所有工具和用品自备,官府只提供一顿午餐。

告示本身不难,要求写的更口语更易懂些。张伟稍稍构思了一下,快速写好草稿,检查无误后再抄写上答案。

第五部分是算术,都是非常简单乘法加法或面积问题,连鸡兔同笼这种难度都没有。

最难就是一个“物不知数”的求公倍数问题,张伟几乎都是秒答。答后有点不放心,又再检查一次,确认无误。

最后一部分是诗歌,张伟自问是没有做大诗人的天赋的,好在大多数人也没有,所以中规中矩的按平仄韵律写了一首诗交差。

张伟写完放下笔,看了看,整个教室只有他一个人做完了。

张伟从第一部分开始重新检查一次考卷。确认没有错误后,准备交卷。

陈夫子接过张伟的的试卷后,确认了一下,“张伟,都检查过了吗?”

张伟恭敬的回复:“先生,弟子确认过了。”

于是陈夫子看了一下张伟的卷子,看了看又说到:“你的字还可以再练练呀”

张伟的字写的不算好,只能算还工整,字迹加不分至少不要减分就好。

张伟听到夫子的话赶紧应是。

心里却道,每天练字要花费多少时间啊,并且每天的笔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还是等功成名就之后再考虑练字吧。

不过下次考试可以把字再写的工整点,至少不能让阅卷人因字迹有任何的不快。

张伟交完试卷之后,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其他学生们开始陆续交卷。

又过了半个时辰,陈夫子宣布考试时间到了,不准再答题。

付同程和李二交完试卷过来问张伟,李二问:”阿伟,你算术最后一题答的什么,“

张伟不假思索的回答“六十。“

李二说“完了完了,你和同程都算的是六十,我怎么得出是八十?我又做错了?“

张伟显然对这题是非常有把握的,不过还是跟付同程安慰李二:“院试算术占比本来就少,更何况可能是我俩算错了呢。“

李二一脸不信的看了两人,不过还是说到“算了,走走走,考了一天,饿惨了,晚上吃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