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白话版 >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2

正说话间,忽见江南岸战鼓大作,船只如蚂蚁般涌来,顺风扬帆直逼而至。

刘备大惊。

船靠近后,只见一人身着白袍银铠,站在船头,高声喊道:

“叔父别来无恙!”

“小侄来迟,失礼了!”

刘备仔细一看,原来是刘琦。刘琦登船哭拜道:

“闻听叔父被曹操追击,小侄特地赶来接应。”

刘备大喜,与刘琦会合,合兵一处,放舟而行。

在船上正述说情由时,忽见江西南方又有战船列阵而来,顺风直冲。

刘琦惊道:

“江夏的兵马已尽数带来,如今这战船不是曹操的军队,便是江东的军队,该如何应对?”

刘备出船观看,只见一人身穿纶巾道袍,坐在船头,正是诸葛亮,身后还站着孙乾。

刘备慌忙迎接诸葛亮登船,问其为何会在此处。

诸葛亮答道:

“我自从江夏,便料到曹操必会追击,主公也必定从汉津撤退,所以特地安排云长在此接应。”

“又请刘琦先行迎接主公,我则率军来此助阵。”

刘备大喜,与诸葛亮商议破曹之策。

诸葛亮建议道:

“夏口地势险要,又有粮草储备,适合长期防守。”

“请主公暂驻夏口,公子返回江夏整顿战船军备,以形成掎角之势,抵御曹操。”

“若主公也回江夏,反而会显得势单力孤。”

刘琦答道:

“军师之言甚是。”

“但小侄以为,叔父应暂回江夏,整顿军队妥当,再赴夏口也不迟。”

刘备点头道:

“贤侄之言也有道理。”

于是留下关羽率五千军驻守夏口,刘备、诸葛亮、刘琦共赴江夏。

却说曹操见关羽在陆路带兵截出,怀疑有伏兵,不敢追击。

又担心水路被刘备抢先夺取江陵,于是连夜率军赶赴江陵。

荆州的治中官邓义和别驾官刘先早已得知襄阳的战事,估计无法抵挡曹操,便带领荆州的军民出城投降。

曹操入城后安抚百姓,释放了先前被囚的韩嵩,并任命他为大鸿胪。

其余官员也各有封赏。

曹操与众将商议道:

“如今刘备已投奔江夏,恐怕他会联合东吴,这将成为后患。”

“该用什么计策击破他呢?”

荀攸说道:

“如今我军声势大振,不妨派使者以檄文告知江东,邀请孙权共同进攻江夏,捉拿刘备,并瓜分荆州的土地,以此缔结盟约。”

“孙权若因此震惊而来投靠,我军之事便可大成。”

曹操采纳了这个计策,一边发出檄文派使者前往东吴,一边调集马步水军共计八十三万人(虚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船骑并行,沿江而来,东西联络,扎营数百里。

话分两头,却说江东的孙权驻军在柴桑郡,听闻曹操大军已至襄阳,刘琮投降,如今又连夜夺取江陵,于是召集谋士们商议防御之策。

鲁肃说道:

“荆州与我江东毗邻,地势险要,资源丰厚。”

“若能占有荆州,这将是成就帝王之业的根基。”

“如今刘表新亡,刘备又新败,不如让我出使江夏,以吊丧为名,劝说刘备团结刘表的旧部,齐心协力,共同抵御曹操。”

“如果刘备答应,这便是大好局面。”

孙权大喜,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即派鲁肃带着礼物前往江夏吊丧。

再说刘备到了江夏,与诸葛亮和刘琦共商对策。

诸葛亮说道:

“曹操势力强盛,眼下难以抗衡,不如前往东吴投靠孙权,借其为援,形成南北对峙之局,伺机取利,岂不可行?”

刘备答道:

“江东人才济济,必有深谋远虑,怎肯容纳我们?”

诸葛亮笑道:

“如今曹操以百万大军虎踞江汉,江东岂能不派人来探查虚实?”

“若有人前来,我便借机搭一叶扁舟,直往江东,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孙权,让南北两军互相牵制。”

“若南军胜,我军便合力攻曹操,夺取荆州;若北军胜,我军再趁机南取江东,这岂非两全其美之策?”

刘备说道:

“这个计策很高明,但如何才能引得江东人来呢?”

正说话间,有人来报:

“江东孙权派鲁肃前来吊丧,船已靠岸。”

诸葛亮听罢笑道:

“大事已成!”

随即问刘琦:

“当初孙策去世时,你们襄阳曾派人吊丧吗?”

刘琦答道:

“江东与我家有杀父之仇,哪里会互相往来送吊丧之礼!”

诸葛亮说道:

“既然如此,鲁肃此行并非为了吊丧,而是前来探查军情。”

于是对刘备说:

“鲁肃到时,若问曹操的军情,主公只推说不知;若他再三追问,便请他去问我诸葛亮。”

计议已定,便派人迎接鲁肃。

鲁肃入城吊丧,行礼完毕后,刘琦请他与刘备会面。

礼节过后,鲁肃被邀入后堂饮酒。

他说道:

“久闻皇叔大名,无缘得见,如今得以拜会,实在幸甚。”

“近闻皇叔与曹操交战,必定了解他的虚实,不知曹操军队大约有多少?”

刘备说道:

“我军兵少将寡,一听到曹操来了就只能逃跑,实在不知他的虚实。”

鲁肃说道:

“听闻皇叔用诸葛孔明的妙计,两次火攻烧得曹操魂飞胆丧,怎么会不知他的底细呢?”

刘备答道:

“除非去问孔明,才能知晓详情。”

鲁肃说:

“孔明在哪里?”

“我希望能见上一面。”

刘备便命人请孔明出来相见。

鲁肃见到孔明,行礼完毕后说道:

“久仰先生才德,未曾得见,如今幸得相会,想请教当下的安危局势。”

孔明答道:

“曹操的阴谋诡计,我已了然于心;但恨我力量不够,所以只能暂时避让。”

鲁肃问:

“皇叔如今是打算停留在此地吗?”

孔明答:

“使君(指刘备)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交,准备前往投靠他。”

鲁肃说:

“吴臣兵少粮缺,连自保都困难,又怎能容纳他人呢?”

孔明答道:

“吴臣那里的条件虽不足以久居,但眼下可以暂时依靠,另有其他良策。”

鲁肃说道:

“孙将军(孙权)雄踞六郡,兵精粮足,又十分敬重贤才,礼遇士人。”

“江东的英雄豪杰,多归附于他。”

“依我之见,皇叔不如派一位心腹去联络东吴,共同谋划大事。”

孔明答道:

“刘使君与孙将军素无交情,恐怕徒费口舌;况且手下也无合适的心腹可派往江东。”

鲁肃说道:

“先生的哥哥(诸葛瑾)如今在江东任职,日夜盼望与先生相见。”

“我鲁肃才疏学浅,愿陪同先生一起去见孙将军,共议大事。”

刘备说道:

“孔明是我的军师,片刻也离不得他,怎能让他前往江东?”

鲁肃再三请求孔明同去。

刘备假装不许,孔明却说道:

“事已至此,我愿奉命前行。”

刘备这才同意。

于是,鲁肃告别刘备和刘琦,与孔明登舟,前往柴桑郡(江东)。

正如诗所说:

只因诸葛扁舟去,致使曹兵一旦休。

不知孔明此行究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