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杰吃到了这份甜头,但还没有吃饱,暂时不想放弃。
他坐上太子之位不久,对于南诏的局势还没有完全掌控。
于是他坐下来提笔给裴乐瑶回了一封信。
首先表达了对裴乐瑶的思念。然后又委婉拒绝了与裴乐瑶进行和谈的提议。
裴乐瑶收到郑少杰给她的回信,看到前面的内容微微皱眉,不禁涌起一股恶心感。
郑少杰总是这样,给她特别油腻的感觉,让她觉得不舒服。
“殿下,那现在要怎么办?”孙玉珍了解到南诏太子的回信内容之后,看向裴乐瑶问道。
“他自己不来,那咱们就把他抓过来。”裴乐瑶放下手中的信,冷冷的说道。
孙玉珍诧异的看向裴乐瑶,不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将军带兵向南诏的边境压近,打出势如破竹的气势。”裴乐瑶说道。
裴乐瑶这次还带了一些火药过来。
其实南诏的城池都很小,火药的作用并不大。
不过,这犹如天降神器的现代化兵器,对南诏兵马的震慑作用是强大的。
“我会抽调两千精兵,绕道南诏兵马的后面,直接攻击南诏的都城,永兴城……”
“然后把南诏皇帝请到咱们军中商量和谈的事情?”
孙玉珍震惊的看着裴乐瑶,满是瞠目结舌的表情。
“孙将军觉得我这个计策如何?”
裴乐瑶表情严肃,是认真询问,态度也很谦逊。
这让孙玉珍觉得六公主不是在开玩笑。
孙玉珍思索了片刻,然后语气犹豫地说道,
“公主殿下,这样做太冒险了。”
虽然南诏是小国,都城也不像大周都城那般城墙高大雄伟。
可那毕竟是南诏的腹地,是南诏的都城,不是一般的小城池。
孙玉珍想的是,先招兵买马,增大兵马的数量,然后再进行有效的训练,慢慢的向前推进。
可六公主一上来就进行贼先擒王的打法。
看来,刚才他觉得六公主与他看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一致,这样的想法一定是个误会。
他们都不想扩大这场战事的规模。他以为的策略是招兵买马,训练兵马,然后慢慢的稳步向前推进,不要过于冒进。
而六公主的策略是要直捣黄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这场战争。
他们对于这场战事的态度完全不一致,刚才是怎么产生误会的?
“将军觉得哪里不妥?”裴乐瑶挑眉看向孙玉珍。
“将军是觉得本公主亲自带兵深入南诏腹地,有点大材小用,太激进了。”
“本公主不应该如此冒险。”
“将军如果想让我从南诏的腹地里应外合,也不是不可以。”
“将军想要通过此一战为大周立威,震慑南诏,让南诏以后再不敢随意骚扰我大周边境,也可以。”
“那干脆就将南诏郑家一网打尽。”
孙玉珍,……
他是这个意思吗?
“将军果然是有野心的人,我都没想到,这真是个好主意。”
“都已经深入腹地了,光把皇帝抓过来实在是亏了,不如将南诏的王公贵族全部抓起来……”
“公主殿下是认真的?”孙玉珍看向裴乐瑶问道。
裴乐瑶点点头,“这不是将军的意思吗?我当然是认真的,打仗怎么能不认真?”
孙玉珍……
他哪里有这个意思了?
“其实,卑职年轻的时候在南诏生活过很长时间。去南诏的路也很熟悉,对于南诏的都城也颇为了解。”
“不如就让末将跟随殿下深入敌后吧。”
如果公主殿下这一次出了事,他的脑袋够搬十次家。
既然要死,那为何不借此机会立一个大功。
反正都是死,如果活下来还能立大功。
裴乐瑶眼睛微眯,没想到孙玉珍竟然是个这般有野心的。
有野心好啊,有野心代表着有上进心,有能力,有胆略。
创业时期的创业伙伴最需要的就是野心,上进的精神,此时她可不需要躺平摆烂的人。
“那自然是好……只是我们需要外围兵马配合。”
“南安城留下何人指挥作战。”
“副都督何琼是个非常稳重,打仗颇有战略的人,他今年五十岁,老当益壮。担此责任应该没问题。”孙玉珍说道。
裴乐瑶微微颔首,“这是你的部下,我不太了解,你说可以,那定然是可以的。”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么决定了。”
两千精锐自然要精挑细选。
外围的兵马如何配合也要做出详细的部署。
*
洛钰终于搜集到了赵攀造反的罪证。
于是他将罗列的证据如往常一样呈报到了皇帝的龙案上。
之前是数十个案子都是这样,只要他放到皇帝龙案上,涉及到造反的案子,皇帝几乎不会发表异议,只让他按照流程处理就可以。
今日洛钰也如往常一般,满怀期待,等着皇帝点头。
只是今日皇帝看到洛钰构陷的是赵攀,便微微皱眉。
“阿钰,你竟然和赵攀的关系都不好。”
皇帝的表情显然有些诧异。
“朕记得之前你可没少说赵攀的好话,那个时候他给你送了不少礼。”
皇帝语气里的意思是告诫洛钰排除异己的举动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得寸进尺。
“赵攀对朕十分的忠诚,朕是知道的。”
“他守护着燕州北部边疆的安宁,战功赫赫,无人可以取代。”
赵攀在皇帝眼中还是一个十分得用的臣子。
即使他再糊涂,甘于享乐,但也不能让边疆没有将领去守护。
皇帝可不想让洛钰诬陷赵攀。
洛钰匍匐在地上,意识到这一次自己是撞在了枪口上。
“陛下,微臣真的没有诬陷赵攀,他真的要做谋反的事情。”
皇帝却冷哼一声,将洛钰构陷赵攀的折子砸在他的脸上。
洛钰吓得向后退缩两步,心中气愤异常。
他确实是找到了赵攀造反的证据,赵攀这些年在燕州府招兵买马,扩大势力,开采矿山,却不上报朝廷,私自铸造兵器,最近又在大肆购买粮食。
这不是要造反还能干什么?
没想到皇帝竟然对赵攀这般信任,对自己的儿子,女儿防的像是个外人,可对这个外人却信任的比亲儿子还要强的多。
赵攀造反的证据可是他实实在在调查出来的,不是他诬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