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十四中三年二班 > 第84章 违和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化学老师不说话了。

他的脸色阴沉下来,像是想要说些难听的话,又碍于我们在场,不得不憋着气坐下,低声咒骂几句。

我远远绕过那片没有硝烟的战场,默不作声地走到十一号身边坐下,笔速飞快地写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晚饭的时候。”她写道,“我们在食堂看见了他,九号怀疑他是进学校的那个,十四号说他不是。”

“他的工位上有九班的线索,之前那些老师也透露过相关信息,应该只是到了剧情触发点。”我顿了顿,又看眼还在神游天外的“老数”,“他的状态的确可疑。”

“很大概率是发生什么,迫使他不得不回到学校。除了我们与九班的斗殴事件,就是出入名单上那个陌生的人名。

不过这两个,本质上是由同一件事引发的。”

导致七号“穿越”的那款游戏。

“你们那边怎么样?”

“才艺表演结束后,七号就坐上了返校的巴士。从这里开始,没有任何有效剧情。之后她登出,从宿舍楼过来跟我们汇合。”她简略地过了一遍中午发生的事,“据她所说,登出和登入的位置是一样的,

都是她宿舍的那扇门。”

又是门。

进入花海是门,穿梭时间是门,往返游戏是门。

就连刚刚结束的最后一个游戏,打出tE的也是门。

我又想起透过花束看见的景象。

那又何尝不是一扇“门”。

祂无处不在。

“但六号和七号一个宿舍。”我尝试压抑古怪的情绪,在纸上写道,“没道理只有她一个,哪怕她是荀小姐。”

“你从什么时候起,这么相信六号?”

我愣住。

见我不回,她在纸上快速写道:“最开始你明明很防备她,现在却走得最近。即使交换了秘密——你怎么知道那就是真的。”

那略显潦草的字迹,在如此语境下,竟有些咄咄逼人。

我移开视线。

即使刻意避开,她仍旧把字条强硬地塞在我面前。

“你不该相信任何人。”

我默默把字条团起,压在掌心,在老师视线投来之前,陷入对眼前教辅的热烈学习中。

信任,六号?

跟自视甚高,也确有资本的十一号,以及表里不一,伺机而动的七号相比,我确实更偏向假装局外人的六号。即使她早就怀疑我,且有确切证据。

但她身上的违和感,也毫不掩饰。

集中讨论时的沉默,单独相处时的跳脱,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任由事态发展的冷漠。

一个人当然可以兼具这些气质,我也不是因此觉得违和。只是提起她,我总想起宿舍楼相遇时的那个眼神。

毫无机质,如同在看一个死人。

直到我开口说话,那种异样感才逐渐消退。

之后与她相处,这种感觉还时不时的浮现。尤其当她独自思考,不与外界沟通的时候。

我一直假装没有发现。

但十一号好像不太满意。

明明之前根本不在乎,甚至冷眼旁观我们走近,怎么现在忽然变了态度?

我困在游戏里的那段时间,他们果真发现了什么。

比如,二号的踪迹。

这是目前为止,他们唯一可以主动出击的线索。

二号本身不是重点,就像考试时忽然出现的一号,她的存在更是某种象征,或者说讯号。

在三年二班内部已确认死亡的二号,即使出现,也无法过多影响后续局面。从她“复活”起,立场便天然与其余人对立,任何话语,都不再可信。

但同样,她的出现也揭示了某项我们尚未发现的机制。就像上次开学考时的情绪失常,并非一号说的话本身有多鼓动人心,而是十四中本身在放大情绪。但这里本身就不算正常,以至于大家都没发现,自己的很多言论和行为是在外界时根本不会有的。

当然,也有像十一号这样,享受过度情绪带来刺激的人,但绝大多数还算正常,做不出这种事。

而她现在,居然在提醒我。

我不得不深思其中关键。

即使是真如我所说的一体两魂,她的反应也不该这么大。如果多出一个人就能动摇她的计划,那么十一号也不会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忌惮。

除非六号身上真有什么问题,且远远超出她掌控范围。

排除现阶段尚不可知的某种机制,重新梳理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线索就会发现,其交织点,在当年的跳楼事件。

护身符与当年那起事故的关联还不算明晰,但从时间段上看,处于同一时期。

除我以外,他们年龄差最大不超过四岁。

五号曾是她男朋友,虽然长得老,但他年纪不是最大的。七号看着年轻,但可能因为有过转学留级,年龄反而是所有人里最大的。

跳楼事件发生在高二阶段,但起因应该没那么晚。也就是说,从埋下导火索到引爆这段时间,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场。但我暂时没有线索,不清楚护身符和阮钰究竟哪个先哪个后。

如果是护身符先,那么阮钰的悲剧可能跟得到了护身符的人渣有关。如果是阮钰先,小女孩出现的时间和动机就很有意思了。

我甚至有些阴谋论,护身符是她故意设计,落到他们手里的。

另外,七号灵魂交换和九号转学的时间点也很重要,只要知晓这个,就能知道阮钰的死是否跟小女孩有关。

游戏里的时间是快进的,没发生重要事情就会被跳过。左下角显示日期的地方一直被模糊,学年之类也从不提醒。所以即使开篇是小女孩刚上高中,也不能确定九号转学的年份。

推论缺少关键线索,无法理清整条时间线。但毫无疑问,两起事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交错点。

一班。

十一号隶属一班。

除却自身因素,她会关注六号的原因,无外乎一点。

她是“目击证人”。

一班我还没有接触过,不清楚里面的权力构造,跟没法推断十一号在其中的位置。但她不像会做出那种事情的蠢货,也不像能与阮钰交好的人,大胆点猜测,就只剩一个选项。

善后者。

以这条结论为基础往前倒推,就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十一号和六号,统统恢复了记忆。

由此解释六号身上的违和感,和十一号不同往常的行为,倒算有几分合理。

只是……

我手中的笔短暂停留一瞬,假装思考,借由遮掩扫过十一号侧脸。

她没有必要在我面前暴露。

这实在太过慷慨,也太过违和。

除非我也牵扯其中,还担任了某个重要角色。

整场梳理下来,有个很重要的东西似乎被忽略了。

无论跳楼事件还是坠湖事件所牵扯到的人员,都与三年二班毫无关联。

甚至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在一班,只有被牵扯的可怜人来自其他班级,而且与二班的人没有任何关系,包括血缘。

但现在,所有有牵扯的人都聚集到了二班。

仿佛故意设计。

只为一场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