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前传 > 第6章 王莽被诛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昆阳大捷之前,宛城的守将岑彭就已经投降了。这岑彭字君然,是棘阳人,之前一直守着棘阳。后来棘阳被刘演拿下,岑彭就带着家属跑去投奔甄阜。甄阜这小子可没安好心,责怪岑彭没守住城,还把他的母亲和老婆给扣下了,让岑彭去立功赎罪。好在后来甄阜兵败身死,岑彭这才带着母亲和老婆逃到了宛城,和副将严说一块儿守城。

刘演他们攻打宛城,这一打就是好几个月。城里的粮食都快吃光了,援兵也盼不来,实在是没辙了,岑彭和严说只好出城投降。将领们都想把岑彭给斩了,可刘演却出来劝阻说:“岑彭本来就是宛城的官吏,人家尽心尽力守城,这也算是忠义之举!现在咱们既然要干大事,就应该表彰这样的义士,不如给他封个官爵,这样也好让其他人看到投降咱们有好处。”刘玄听了刘演的话,就封岑彭为归德侯,让他归到刘演的麾下。这岑彭后来可是中兴的名臣,所以咱得把他的履历详细说说。

宛城这一拿下,再加上昆阳又解了围,这可不得了,汉朝的威名一下子就传开了,全国各地的豪杰们都纷纷响应,杀了当地的官员,自己称起将军来,还都用刘玄更始的年号,就等着上面的诏命下来呢。

刘秀这时候在昆阳打了胜仗后,就去攻打颍川,在巾车乡驻扎下来。在这儿,他抓住了郡掾冯异,就当面审问他。这冯异字公孙,是颍川郡父城人,从小就喜欢读书,对兵法也挺在行,之前在颍川郡当掾吏,管着五个县呢。当时他留在父城,和父城县长苗萌一起为王莽抵抗汉军。听说刘秀要来攻打父城,他知道父城的守兵不多,就想去旁边的县招点兵,结果一个人出去就被刘秀的军队给抓住了。

被押到刘秀面前,冯异先是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履历,然后就说:“我就一个人,对两边的强弱也没啥影响,死了也就死了,没啥大不了的。可我老母亲还在城里呢,要是您能放我回去见她一面,我就把那五个城都给您拿下,算是报答您的恩情!”刘秀听他说得挺诚恳,就把他给放了。

冯异回到父城,就跟苗萌说刘秀这人很仁义、很英明,咱们不如投降他。苗萌听了冯异的话,就和他一起出城投降了刘秀。冯异还帮着刘秀给周围的四个城传檄文,让他们都归降了汉朝。刘秀就留下冯异和苗萌,一起守父城。

从这以后,刘演和刘秀兄弟俩的威名越来越大,可新市平林那些将领们,心里却暗暗地猜忌他们,还经常在刘玄跟前说坏话,说刘演要是不除掉,以后肯定是个大麻烦。这刘玄本来就没啥主见,分不清好坏,被他们这么一挑拨,心里就有点动摇了,就和这些将领们商量着怎么除掉刘演。

正好这时候王凤和李轶他们从昆阳城运粮和武器回来,要接济宛城。这些将领们觉得机会来了,就想出了个坏主意,借着犒劳军队的名义,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刘演当然也在其中。刘玄看到刘演身上佩着剑,就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说他的剑很奇特,想拿过来看一看。刘演这人性格豪爽,没多想,就把剑拔出来交给了刘玄。

刘玄拿着剑,翻来覆去地看,就是不还。新市平林那些将领们可着急了,赶紧让绣衣御史申徒建献上玉玦,意思是让刘玄赶紧下决心动手。可刘玄这呆子,还是不说话。我看他就是太厚道了,要不就是吓傻了。这些将领们没办法,只能在心里暗暗埋怨刘玄没出息。

过了一会儿,集会结束了,刘玄把剑还给刘演,然后就回屋了。刘演拿着剑走出来,大家也都散了。刘演的舅舅樊宏偷偷地跟他说:“我听说当年鸿门宴的时候,范增好几次举起玉玦,暗示项羽动手。今天申屠建又献上玉玦,我看他们没安好心,你可得小心啊!”刘演听了,半信半疑,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刘玄向刘演要剑,就是有人在背后教他的,等刘演把剑交给他,就可以诬陷刘演想谋杀他,然后名正言顺地把刘演杀了。可刘玄这货太胆小,犹豫不决,没敢照做。申屠建献玉玦,就是催他赶紧下决心,可刘玄还是没明白,真是个糊涂蛋。不过也多亏了他这糊涂劲儿,刘演的命才暂时保住了,逃过了这一劫。

但刘演觉得刘玄这人没什么本事,也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就这么一笑了之了。可新市平林那些将领们哪肯罢休啊,又去拉拢李轶,一起想办法对付刘演。这李轶本来是刘演的部下,可他不是新市平林那些派别的人,偏偏他这人喜欢巴结讨好新贵,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然甘心做他们的爪牙,一起谋划着除掉刘演。

以前刘秀在宛城的时候,就看出李轶这人不地道,行为奸诈,还劝刘演不要信任他。可刘演这人太粗心大意了,觉得用人就得不疑,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李轶。这下可好,没想到李轶真的是反复无常,就像刘秀说的那样。这就是刘演太粗豪,不小心眼儿的坏处啊。

刘演手下有个将领叫刘稷,那可是个猛人,勇猛在全军都数得着。当初刘玄称帝的时候,刘稷就生气地说:“这次起兵讨伐王莽,全是刘演兄弟俩的功劳,这更始刘玄有啥本事,竟然敢称尊号?”刘玄也听到了这些话,就封刘稷为抗威将军。可刘稷根本不接受这个任命,刘玄这下可生气了,就和将领们带着几千人,把刘稷叫过来问话。还没等刘稷开口呢,就把他给拿下了,下令推出去斩首。

这可把刘演给惹恼了,他立刻站到刘玄面前,极力为刘稷争辩。刘玄本来就没主意,这下被刘演这么一闹,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低着头在那儿犹豫。没想到座位旁边站着的朱鲔和李轶,这俩家伙在旁边又是拉又是扯的,还暗地里给刘玄使眼色,逼着刘玄说出一个“拿”字。刘玄这声“拿”字刚出口,就有十几个武士冲过来,把刘演给反绑起来了。

刘演大喊自己无罪,拼命喊冤,可这时候他们人多势众,哪容得他分说啊,直接就把他推到外面,和刘稷一起给斩了。你说这刘演多可惜啊,本来是第一个起义的豪杰,就这么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真是让人长叹不已。

刘秀当时在父城,听到哥哥刘演遇害的消息,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哭完之后,他马上起身去了宛城,见到刘玄,也不多说话,只是说这都是自己的过错。司徒官属来迎接他,向他表示哀悼,刘秀也只是按照礼节答拜,不跟他们私下里说什么。而且他也不敢为刘演服丧,一切吃穿住行,还都跟平常一样。有人问他昆阳打仗的事,他都把功劳归到其他将领身上,一点也不炫耀自己。你看这刘秀,多深沉啊,这可不是他哥哥刘演能比的。

刘玄看刘秀这么镇定,一点也不闹事,心里反而有点愧疚。于是就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还封他为武信侯,然后又派王匡去进攻洛阳,派申屠建和李松去进攻武关。

这两路兵马领了命令就出发了。再说王莽,听到昆阳大败的消息,差点没被吓死,心胆都快碎了。可他还不死心,还想靠符命这玩意儿来吓唬人,镇压人心。明学男张邯就出来胡说八道,引了《易经》里同人卦九三爻辞说:“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说这三句话就是现在的谶文,“莽”就是指王莽,“升”就是刘伯升,“高陵”就是高陵侯子翟义,说刘伯升和翟义在新室的统治下暗中埋伏军队,最多不过三年,就不能成事。你说这不是瞎扯吗?可王莽手下那些大臣们,虽然觉得张邯说得荒唐,可当着王莽的面,也只能顺着他的意思,一个劲儿地喊万岁。

王莽还让东方的将士送了几个罪犯到京城来,在路上还造谣说这是刘伯升等人,已经被抓住了,特意送回来正法。老百姓哪那么好骗啊,都知道他是在说谎,根本没人相信,都把这事儿当笑话看。这假面具迟早是要被戳破的。

当时王莽手下有个将军叫王涉,这人一直很相信道士西门君惠。这西门君惠喜欢谈论天文和谶记,有一次跟王涉说:“谶文说刘氏要复兴,国师公的姓名,就应该应了这个谶文。”王涉听了这话,就记在心里,跑去跟大司马董忠说,然后他们俩还经常到国师殿里,跟国师刘歆谈论谶纬的事。刚开始刘歆不怎么搭理他们,后来王涉把其他人都支开,单独跟刘歆说:“我想和您一起保住咱们的宗族,您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这国师刘歆,其实早就知道谶文的事了,还因为这个把名字改成了秀。他看王涉说得挺真诚,就回答说:“我看天文,也观察人事,觉得东方肯定能成事。”王涉一听,赶紧接着说:“我知道新都侯(就是王莽他爹)小时候身体不好,功显君(就是王莽他妈)平常喜欢喝酒,我看他们不一定能生出孩子来,现在这个新室皇帝,恐怕不是王莽他们家的后代。咱们都是同宗,我才这么说。现在董公(指董忠)掌管中军,我领着宫卫,您的大儿子伊休侯在殿中管事,如果咱们能齐心协力,把皇帝劫了,投降汉朝,咱们的宗族都能保住,不然的话,肯定都得被灭族!”

刘歆听了这话,心里也有点动摇了,就同意了王涉的建议,还跟王涉说:“等太白星出现的时候,咱们再动手。”王涉把刘歆的话告诉了董忠,董忠因为司中大赘(王莽时候的官名)起武侯孙汲也掌管着军队,就想拉他一起干。孙汲刚开始也答应了,可回到家就变了脸色,吃不下饭。他老婆看他这样,就知道肯定有事儿,一问,孙汲就把事情全说了。他老婆一听,吓得够呛,赶紧劝他去告发。这两口子也是一对糊涂蛋,孙汲刚开始还不忍心,后来他老婆的弟弟陈邯知道了这事,在旁边一个劲儿地怂恿他,还说他要是不自己去告发,就自己去告。孙汲没办法,只好和陈邯一起去告发了。

王莽一听,赶紧派卫士分别去召董忠等人。董忠这时候正在阅兵讲武呢,突然听到诏书来了,刚想应召,护军王咸就跟他说:“咱们谋划了这么久都没动手,恐怕已经泄露了,不如把使者杀了,现在就起兵,不然就被别人控制了!”董忠这时候胆小了,没敢听王咸的话,直接就入朝了。刘歆和王涉这时候也接到了召见的命令,一起来了。

王莽先把董忠叫进去,让黄门官汲恽审问他。董忠吓得话都说不清楚,就在那儿含糊其辞地应付。王莽一看,马上让中黄门把董忠抓起来。董忠这时候想拔剑自刎,可还没等他动手呢,就听到侍中王望传旨,只说了“大司马反”这四个字,中黄门就拿着刀冲上来,把董忠给砍死了。王莽为了消灾,还让虎贲那些武士拿着斩马剑,把董忠的尸体砍成好几块,装在竹器里,又往里面放了醯醢毒药、白刃丛棘,挖了个坑给埋了。你说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想出这么个奇怪的办法。

然后王莽又下令抓捕董忠的族人,可奇怪的是,他没让人去召刘歆和王涉。这俩人知道董忠被砍了,也猜到自己肯定跑不了,就都自杀了。王莽也没再追究他们的事,你说这是为啥呢?因为刘歆是勋戚,王涉是宗室,都是他的心腹重臣,如果把他们的罪行公布出来,闹得大家都知道,反而会让内乱的事传得更广,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死了,悄悄地把这事瞒过去。所以王莽就不愿意明说这事。

后来王莽一查,发现刘歆的儿子伊休侯平常挺老实的,根本没参与这事,就只是免了他中郎将的官职,让他当了中散大夫。这刘歆本来是汉宗正刘向的儿子,挺有才华的,继承了他父亲的学问,平常还编了《七略》这本书,上交给汉廷,里面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京城的人都因为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对他赞不绝口。可他就是太想当官,太贪图富贵了,帮着王莽干坏事,最后落得个身死名裂的下场,还让后人笑话,真是一步走错,千古遗憾啊!

咱先不说这些烦心事了。王莽这时候内有大臣背叛,外有军队吃败仗,愁得他坐都坐不住,睡也睡不好,哪还有心思管军事上的事啊。没办法,他只好把王邑召回来当大司马,让张邯当大司徒,崔发当大司空,苗当国师,他自己呢,就整天喝酒吃鱼,想办法排解忧愁。有空的时候,他就翻翻军书,看累了就打个盹,也不躺在床上好好睡一觉,连那一百二十个美人儿都没心思搭理了。

突然又接到外面的警报,说是成纪人隗崔和隗义起兵响应汉朝了,还推举隗崔哥哥的儿子隗嚣为上将军,发檄文给各个郡国,号召大家一起干。这一下,雍州牧和安定大尹都被杀死了,陇西、武都、金城、武威、酒泉、敦煌这些郡县,也都被他们夺去了。王莽这下更愁了,愁得直叹气,长吁短叹的。

后来他又想,这檄文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就偷偷派了个心腹卫士到西边去,弄了一张檄文回来看看。王莽一看,檄文上把他的罪行列了十几条,第一条就是毒死平帝。这下王莽可着急了,赶紧出来坐在王路堂,召集公卿大臣们,把以前他当安汉公的时候,代帝请命的策书拿出来给大家看,还装出一副可怜兮兮、哭哭啼啼的样子,跟大臣们说:“平帝生病的时候,我就像周公那样,把策书藏在金縢里,为他祈祷。”其实他就是在那儿装模作样,谁不知道他是怎么毒死平帝的。

正在他装腔作势的时候,又有两处紧急报告传来。一个是导江郡卒正公孙述在成都起兵了,还有一个是故锺武侯刘望在汝南起兵了。王莽觉得成都离得远,公孙述又不是汉朝的后代,所以不太担心。可这刘玄还没平定,又冒出个刘望,这可让他头疼了。

没过多久,又听说刘望自己称帝了,连以前的将领严尤和陈茂都去投降他了。王莽这下吓得大叫:“反了反了!”叫也没用啊,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赶紧派亲信的将领和官吏出去,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了好几天,这些人回来报告说,刘望已经死了,严尤和陈茂也都被砍了脑袋。王莽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声说:“好好!”可还没等他说完第二个“好”字,就听到回来的人接着说:“不好哩!刘望和严尤、陈茂,都是被刘玄的部将刘信给打死的,现在刘信占着汝南呢!”王莽又吓了一跳,说:“有这回事?”

这时候,又有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不好了不好了!”王莽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大惊小怪的!”那人说:“刘玄的部将王匡攻打洛阳,申屠建和李松攻打武关,已经闹得很厉害了。现在又有析县人邓晔和于匡起兵响应,他们自称辅汉左右将军,已经打进武关了。武关都尉朱萌已经投降了他们,右队大夫宋纲也战死了,连湖县都失守了!”这事儿可真是越来越乱了,我就把这些乱事都写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更清楚,也更有气势。

王莽一听武关被攻破了,知道自己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顿时觉得形势危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这武关可是至关重要的门户,如今被攻破,就如同家里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那些乱兵随时都可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他心急如焚地赶紧召来王邑、张邯、崔发、苗欣四大臣,还有一群文武百官,商量着怎么抵御外敌。这些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惊慌失措,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候,崔发站了出来,他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说:“臣听说《周礼》和《春秋左传》里面都讲过,国家要是遇到大灾难,就应该哭天抹泪,这样才能消灾解难。《易经》里也说‘先号啕而后笑’,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咱们正应该大声哭泣,向上天祷告,祈求上天的解救。”王莽一听,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套迷信的玩意儿,但他现在也实在是没辙了,病急乱投医,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连忙说:“快去快去!”说着就下了殿,坐上轿子,在群臣的簇拥下出了城,一直来到南郊。

到了南郊,王莽下了轿子,“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开始祷告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诉说着自己的符命是怎么来的,说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好像自己有多委屈似的。他还仰着头,对着天空哭诉道:“皇天既然把大命交给了我王莽,为什么不把这些乱贼都消灭掉呢?如果我王莽有罪,那就让雷霆把我劈死吧!”他这纯粹是在做戏,老天爷要是真有眼,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还能等到现在?

说完,他就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就又接着祷告,还不停地磕头,磕得额头都红了。好不容易站起来,又让那些文人墨客赶紧写一篇告天策文,把自己的功劳从头到尾写了一千多字,无非是想让老天爷看在他这些“丰功伟绩”的份上,放过他一马。

然后,他又召集那些学生和平民百姓,让他们从早到晚都来哭,还特别命令有关部门给这些人提供粥饭。谁要是哭得特别伤心,而且还能把策文朗诵出来,就马上封他做郎官。这王莽真是病得不轻,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想着用这些荒唐的办法来挽救局面。

接着,王莽又坐上轿子回到朝廷,封了九个将军,号称“九虎”,让他们率领北军的几万精兵,向东出发去抵御外敌。这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随随便便就封了几个将军,也不管他们有没有真本事。而且,在“九虎”临行的时候,王莽还让他们把妻子送过来当人质,每个人只给了四千钱。你说这叫什么事?这时候宫里还藏着六十匮黄金,一匮差不多有万斤,其他各个官署里也都藏着不少金银财宝,可王莽就是个守财奴,舍不得多给这些士兵一点赏赐,就这么扣扣搜搜的,还指望他们能为自己卖命?

“九虎”带着兵来到了华阴回溪,找了个险要的地方守着。于匡带着几千个弓弩手,爬到高处去挑战。邓晔则率领两万多人,从阌乡南山绕到后面,突然冲进了“九虎”的营垒。这“九虎”将们一下子就乱了阵脚,顾前不顾后,被打得措手不及。于匡从高处看到邓晔的军队冲进来了,马上带着人冲下来夹击,把“九虎”将打得大败,那些士兵们吓得四散而逃。

有两个虎将,史熊和王况,打了败仗,觉得没脸回去,就跑到朝廷去请罪。王莽问他们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吓得话都说不出来,最后没办法,只好抽刀自刎了。还有四个虎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下落不明。只剩下郭钦、陈翚、成重三个虎将,收拾了一些散兵游勇,退到京仓去防守。

邓晔打开了武关,迎接汉将李松的兵马进来,一起攻打京仓。可打了好几天,也没打下来。邓晔没办法,就派弘农掾王宪当校尉,带着几百个人渡过渭水,去攻城略地。这王宪还挺厉害,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投降。

李松也派了偏将韩臣等人,向西出新丰,把王莽的波水将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长门宫。这时候,各个县的大户人家也都纷纷组织起队伍来响应汉军,都自称是汉将。王宪趁着这个势头,到处招兵买马,势力越来越大,一直逼近了长安都城。

王莽这下可慌了神,他赶紧把城里的囚犯都放了出来,给他们发了武器,还杀了大猪,和他们一起发誓说:“如果有人和新室朝廷不是一条心,社鬼会记着你们的罪行,绝不饶恕!”这纯粹是在吓唬人,那些囚犯们谁会真的听他的?

发誓完了,囚犯们喝了血酒,王莽就让他的后父宁始将军史谌带着这些人出去迎敌。史谌带着这些囚犯们走到渭桥,那些囚犯们一看形势不对,一下子就跑散了,只剩下史谌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一匹马,怎么可能打得过人家呢?没办法,他只好拍马逃回城里。

城外的那些乱兵们这下可高兴了,他们像一群饿狼一样,在城外肆意横行,到处烧杀抢掠。他们还把王莽祖父、妻子的坟墓都给挖开了,把棺材都毁了,连王莽的九庙、明堂、辟雍这些地方,也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那大火烧得可旺了,火光冲天,照得城里就像白天一样,而且这火日夜都不熄灭,就好像是老天爷也看不惯王莽的所作所为,要把他的这些罪恶都烧光一样。

到了十月初一,那些乱兵们打进了宣平城门。正好王莽的司徒张邯这时候出来巡视,被乱兵们一眼就看到了,他们像发了疯一样,冲上去对着张邯就是一顿乱砍,张邯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砍倒在地,当场毙命。

王莽的司马王邑,带着王林、王巡、邠恽等人,到处堵截抵御乱兵,可他们哪里是乱兵的对手呢?这些乱兵就像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地涌上来,他们拼命抵抗了一天,累得人困马乏,实在是顶不住了。

这时候,城里的一些年轻人,像朱弟、张鱼等人,害怕被乱兵抢劫,就也加入了乱兵的队伍,给他们当起了向导。他们带着乱兵们到处放火,火势越来越大,一直烧到了掖廷,又蔓延到了承明宫。

宫里住着王莽的女儿黄皇室主,也就是汉平帝的皇后。这姑娘还算有点骨气,看到大火烧过来了,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就望着大火哭着说:“我还有什么脸再见汉朝的人呢?”说完,就一咬牙,纵身跳进了火里,被大火烧得乌焦巴弓,就这么香消玉殒了。

王莽没办法,只好躲到宣室前殿。这时候,他看到那些宫女们披头散发,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嘴里喊着:“怎么办怎么办?”王莽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穿着绀服,手里拿着玺绂和虞帝匕首,让天文郎拿着栻在前面带路,自己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坐席上转来转去,还自言自语地说:“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都到这个时候了,他还在那儿自我安慰,真是可笑至极。

过了一夜,乱兵们越来越近,王莽的那些大臣们都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劝王莽赶紧躲到渐台去。王莽这时候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头晕目眩,连站都站不稳,还是大臣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扶出殿,沿着阁道向南走,然后从白虎门出去。

门外已经准备好了一辆轻车,王莽被大臣们扶上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渐台。这渐台是建在水池里的,上面有座桥连着,四面都是水。大臣们觉得这里有水挡着,乱兵一时半会儿过不来,就劝王莽在这里先躲一躲。

王莽下了车,还紧紧地抱着符命威斗,过桥上了台。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千多个官员。司马王邑这几天一直在外面打仗,累得要死,这时候也跑回宫里,到处找王莽,找了半天,终于在渐台找到了他。

在半路上,王邑还碰到了他的儿子王睦。这王睦早就吓得不行了,把衣服帽子都脱了,正想逃跑。王邑看到他这个样子,气得大骂:“我是大司马,你是侍中,我们应该为主子尽忠守节,你怎么能逃跑呢?”王睦被他爹这么一骂,没办法,只好退到台下。王邑也跟着上了台,父子俩就一起守在渐台,准备和乱兵们决一死战。

这时候,乱兵们已经杀进了殿里,他们大声喊着:“反贼王莽在哪里?”正好有个宫女从里面出来,吓得声音都发抖了,指着里面说:“已经到渐台去了。”乱兵们一听,马上像潮水一样涌到渐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乱兵们看到桥已经断了,一时过不去,就用强弩对着台上乱射。台上的官员们也不甘示弱,也用箭还击。两边就这么对射了一阵子,箭都射光了。

乱兵们一看台上没箭了,就赶紧找木板搭桥,然后蜂拥而上。王邑父子和邠恽、王巡等人,还想拼命堵住台门,和乱兵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从白天一直打到天黑,可毕竟寡不敌众,最后都战死了。这王邑父子也算是为王莽尽忠了,可就是死得有点不明不白,没什么价值。

乱兵们冲进了台门,顺着台阶往上冲。台上还有一些官员在抵抗,又打了好一会儿,这些官员也都陆续被杀死了。有名的像苗欣、唐尊、王盛、王揖、赵博这些人,就连那个卖饼的王盛也都死在了这里,真是应了那句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时候,台上已经看不到王莽的踪影了。校尉公宾就混在乱兵里面,到处找王莽,他心里想着:“要是能找到王莽,把他杀了,那可就是大功一件。”突然,他看到有个人拿着玺绶从内室里出来,就赶紧上去问:“玺绶是从哪里来的?”那个人回头指了指内室说:“就在里面!”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又有一些乱兵过来了。公宾就带着这些人走进内室,在内室的西北角上,发现有个人躺在那里。他们仔细一看,正是王莽。公宾这时候也顾不上许多了,冲上去对着王莽就是一顿乱刀,把王莽砍成了几十段。只有王莽的脑袋被公宾砍下来,拿去报功了。

其实,最先下手杀王莽的那个人,是个商人,叫杜吴。这王莽从三十八岁当大司马,五十一岁居摄,五十四岁称尊,到六十八岁被杀死,在居摄到被诛杀的这段时间里,竟然改了四次年号,前前后后一共十八年。

这王莽也算是机关算尽,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异处、臭名远扬的下场。他用尽了心思,耍尽了手段,到头来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这就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老天爷看着呢,谁也别想逃过。

王宪拿到了王莽的脑袋,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自称是汉大将军,带着兵冲进了宫里。这王宪进了宫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咱们下一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