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3章 谁的错,谁承担

当初媒婆来了好几拨。

战爱兰相了好几个。

其中,闹得阵仗最大的,就是战月华现在嫁的那户人家。

战爱兰收了人家三十块钱的彩礼。

自己吃吃喝喝,时不时进城下馆子,将这笔钱花没了,又不肯嫁给人家。

一会儿闹着要去山里出家当尼姑。

一会儿又说自己得了绝症,治不好了,要静静等死。

等那家人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她立刻又和本村的一个男人好上了。

等那家人知道,这边都谈婚论嫁了。

“那会儿,你爷爷和奶奶也是护着你三姑,还说什么这是你三姑的本事,要怪就怪别人太蠢!这不,人家连咱们一大家子都恨上了!

月华拿孩子,也是想不开,为什么非要嫁到那家去!这些年,也不知道过得是什么日子。

难不成,这是在还债吗?可那也是三姑姐的债啊,凭什么算在我闺女头上?”

说起这事,战母直叹气。

虞晚晚在心里大骂战爱兰。

什么东西嘛,不嫁给别人,还非要拿人家彩礼。

这可是五几年啊,虽然是大饥荒之前,但三十块,多少人家凑不齐?

没准,那是那家人,省吃俭用,一大家子人攒出来的家底儿。

不过,因为这件事,虞晚晚也知道,战月英像谁了。

这不妥妥战三姑的翻版吗?

又蠢又毒的!

“妈,战爱兰有和大姑姐同年纪的儿子或者女儿吗?”虞晚晚问。

不怪虞晚晚怀疑,主要是,这大姑姐半点不像公婆的性格。

加上虞晚晚之前灵魂离体,在后世看了不少真假千金的小说。

万一,孩子被换了呢?

战母摇头,“没!”

虞晚晚一听,简单的做了总结,那就是基因问题。

不是说,战铭城的爷爷和奶奶,也是拎不清的吗?

虞晚晚:“爸妈,你们想不想,让二姐像普通姑娘一样,随时回娘家?”

战父和战母都愣住了。

要知道,两边自从闺女出了嫁,就没来往了。

他们闺女,月华真的能回来吗?

不待虞晚晚出声,郑东开口,“干爹,干妈,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想,能解决的!”

至少,要先把那三十块钱给还了

当然,这钱肯定不是他们补贴,而是那个罪魁祸首,战爱兰。

“可是……可是和你三姑相亲的那个男的,因为这件事,丢了名声,之后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打了二十多年光棍了!”战母眉头紧锁。

“噗……”虞晚晚正好在喝水,听见这话,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

还好她是在旁边喝水,没有殃及无辜。

虞晚晚和郑东两个,你看我,我看你。、

如果只是那三十块钱,还好说。

还了就是。

大不了,是加倍的还。

可人家好好一个大小伙子,成了光棍儿,那可就是大事了。

虞晚晚觉得自己搞不定。

她上哪儿给人家弄一个媳妇去?

郑东也觉得自己搞不定。

换做是他,就战月华那亲事,压根就不可能同意。

两家时代不来往,都说得过去。

虞晚晚和郑东你看我,我看你。

眼神都在问对方,要怎么解决。

虞晚晚硬着头皮开口,“总要试一试的!实在没办法,给人家养老吧!”

“养老?”战父一脸诧异。

“爸,养儿防老啊!人家没结婚,没孩子的,将来最担心的,肯定是养老问题。不过不能白养,得先搞清楚对方人品,再看看能不能安排进蚕丝厂做个门卫之类的轻松活儿。

他现在应该才四十多?不到五十吧?”虞晚晚问。

战母:“对!”

“那再干个十年左右,就给他养老!”

战父:“这能行吗?”

虞晚晚:“爸,有时候可能就是那一口气的事情,让人家出了,就没事了!要是一直拖着,二姐在娘家也抬不起头。”

“是啊,孩子他爹,你就听晚晚的,她说咱咋做,咋就咋做。该赔礼,赔礼,该道、歉道歉!就当是为了咱闺女!”

他们还年轻,闺女不回来,还有别的寄托。

可以后他们老了呢?

隔了几里路,真到死都不来往了?

战父点了点头,“你说的对!无论如何,不能让月华一个人面对。”

“晚晚,这件事……你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开口!我这脸面,随时可以不要!”战父道。

“爸,你别着急,这事儿是我三姑做出来的,关你们二老什么事?要道歉,也是她道歉!

你们啊,只管等着好消息!”

战父:“你三姑这人倔得很,她……她肯道歉吗?”

虞晚晚:“怎么不肯,您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件事没做。”

战父满脸疑惑。

郑东好心提醒,“招工啊!当工人,每个月有工资领,他们难道不心动?”

战父恍然大悟,“好,好,好!”

连着三声好。

虞晚晚和郑东第二天去了一趟镇上。

关于纺织厂的剪彩仪式,到时候镇上的领导必须是要参与的。

除了他们,虞晚晚还给叶副局长打了个电话。

这边定的时间是这周末。

刚好,足够虞晚晚他们招工的。

于是,虞晚晚让大队长开始传消息,蚕丝厂招工,每个月工资三十。

这价格一贴出来,一群人全沸腾了。

三十块工资,哪怕是在县城,都算高工资了。

而且织布,养蚕也不是什么体力活儿。

各家各户,都有人会。

最重要的是,人家不限户口啊。

不像城里工作,处处要户口。

仿佛农村人,只能在农村种地一样。

消息很快传出去,虞晚晚和郑东两个,白天就在厂长办公室招工。

当然,也有战父从旁协做。

他知道哪家的蚕养的好,哪家织布的手艺强。

有他的提醒,虞晚晚和郑东两个,再抓抓人品,问些问题。

一上午,就招了不少技术好,老实,肯干活儿的。

一个月试用期,试用期一过,立马转正。

当然,试用期的工资是二十五,也要和正式工划分开来。

虞晚晚招工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队,甚至是附近几个大队。

战爱兰一整天,屁股都跟长了钉子一样,坐立不安。

直到她儿子哭唧唧回来,说是参加招工,还没说话,就被赶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