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宁公主府。
烟熏火燎,火烛的痕迹,到处都很明显。
自从她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公主府里面,就供奉起了长长的香火牌位。
显然是公主在私底下,为自己儿子设置的。
皇帝已经流放了她的儿子,现在只要她不主动把事情闹大,皇帝不会管她在家里祭奠什么人。
高大的佛像前面,公主坐在那里念佛经。
一旁的丫鬟,小心翼翼的等候着。
等到公主念完一遍之后,半眯着眼睛,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丫鬟飞快的上前来说道:“衣服送到了。”
公主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问道:“这一次消息可准?”
前几次,安排了那么多人去,经手的人也多,虽然人最后送到了林望舒身边。
但是偏偏,好几次都被对方逃开了。
定宁公主显然在前几次的经验中,有了一些心得。
忍不住再三确认道:“这一次又要我等多久啊?”
丫鬟小声说道:“就在仪式上,这次绝不会出问题,东西是……亲自送过去的。”
那是公主在很多年前,在宫里面结下的缘分。
现在到了对方报答的时刻了。
定宁公主又是一段长长的念经文的时间。
丫鬟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等着公主接下来的安排。
“云安郡主,你对她了解多少呢?”
丫鬟说出了京城里面,对她最直观的印象,“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因为运气好,所以才能够救了皇后一命。
因为运气好,所以才能够救人之后,没有当场死去,成功活了下来,成为皇后身边的红人。
因为运气好,才能够在马场那里,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
因为运气好,才能够走到现在。
定宁公主冷笑一声,“运气好。”
运气好?她想,宫里面最不缺少的就是运气好。
每一个活到最后的人,都是有着绝佳的运气。
因为运气差的人,早早就死在宫里面了。
年幼的孩子,随便一场高烧就能够夺走。
不需要刻意的动手脚,只要带着小孩在外面多玩一会儿。
有些运气不好的,就能够直接染上风寒,然后是高烧。
高烧带走孩子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就算是,有高明的御医,随时待命,准备夭折的孩子,还是会夭折的。
皇室的人丁不是很多,起码在皇帝生下这么多孩子之前,其他宗室的孩子,总是没有那么多的。
这也是四皇子妃能够凭借怀孕,可以安然无恙到现在的主要原因。
皇家的人,实在是很少。
东宫沉寂下来的原因,也是因为如此,皇孙实在是年龄太小了。
就算是现在能够读书了,那又能够说明什么呢?
未来的时间还长着呢。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显然是不能够再登上皇位了。
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在身边,当然是要仔仔细细的看着,什么冒险的事情都不能去做。
而且这些时间里面,也没有听说东宫里面,有新的孩子出现。
或者某个妃嫔怀孕的喜讯,完全没有。
丫鬟小心翼翼的退下去了,公主现在的样子,显然是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吩咐了。
在公主身边的人,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是需要一等一的。
公主身边常年跟着伺候的嬷嬷,上前接过公主手里的佛珠。
低声问道:“公主,这一次当真能够万无一失吗?”
前几次的失手,已经让嬷嬷有些不太好的感觉。
接二连三的跟她作对,事情真的能够按照公主的想法发展吗?
定宁公主看着面前的牌位,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悲伤。
“我的儿子,还那么年轻,什么都没有来得及享受呢,就没有了性命。”
“这个贱人凭什么还能够活着?”
“他在地下一定很寂寞,我把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喜欢的人送下去陪他,难道不好吗?”
公主的脸色狰狞的很难看。
丧子之痛,直接让公主失去了梳妆打扮的心气。
脸上年迈的模样,越发的明显了。
如果有人把她现在的样子,和一年前,那位年轻又声音洪亮,热衷于举办宴会的公主放在一起比较。
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人。
悲伤对她摧毁的太厉害了。
仇恨是她现在活下去的动力。
听到她这番话的嬷嬷,也不再说什么了。
面前的公主,是她带大的,公主膝下的孩子,也是她照看起来的。
无论失去哪一个,对她来讲,都是十分的心痛。
除掉林望舒,显然已经成为定宁公主的执念。
她只能在佛前祈祷,希望公主能够尽快得偿所愿吧。
不要再牵扯更多的人进来了。
公主为了将自己从事情里面,摘出去。
与其他人,那些与林望舒行事作风相反的人。
还有一些看不惯林望舒的人,林望舒的存在触犯到对方利益的人。
与他们之间来往的太密切了。
身为在宫廷里面,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来讲,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一个不太妙的信号。
但愿公主,能够在陷入泥潭之前,从里面赶紧抽身出来。
祈雪仪式之前,很多人都很担心。
担心仪式不管用。
担心仪式之后,还不下雪怎么办。
各人负责的事情不相同,再睡前担忧的事情也是完全不一样。
心有鬼胎的人,只是担心,万一事情败露,还有没有后路?
思来想去之后,想到的都是未来的金银富贵。
想不到自己的计划能够有什么差错。
于是在美梦里面,沉沉睡着了。
不管别人怎么做的,起码仪式当天,林望舒天不亮就起床了。
或者说,刚刚三更天不久,就起床开始收拾了。
仪式的人很多,朝臣们,身上有诰命的夫人们。
王孙贵族,有封号的女眷。
除了被幽禁的皇子们,其他人全都需要出场。
祈雪的仪式做的很大。
所有人都要提前到场,开始准备。
官位越低的人,出现的越早。
对方需要早早出门,早早的走过宫门前的长廊,然后等着宫人们带着他们到指定的位置上去。
有些年龄比较大的重臣们,在皇帝开恩中,可以现在一旁的偏殿里面等着。
等着快要到时间的时候,出现在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