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塔里木恋歌 > 第二十九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兰兰跑到李春华的地里,见小成成还在大哭不止,李春华也顾不了孩子的哭泣,仍旧很气恼地在地里干活,便将小成成从大柳条筐子里抱出来,向李春华招了招手喊起来:“春花姐,我跟杨琴琴和蔡大姐她们都说好了,她们答应将小成成接收到托儿所里去了,你快上来一下吧!”

刘兰兰的这几句话,李春华听得清清楚楚,便拔腿就往地外跑。她没想到自己费了很大劲也没能办成的事,却让刘兰兰给办成了。

李春华跑到刘兰兰跟前,几乎要跪下来。刘兰兰一只手抱着小成成,一只手一把拉住李春华的手:“快别这样,春华姐,我能帮上忙的事,就一定会帮上一把的,真要是帮不上的忙的话,你也别生气。还有,金生哥在外面上学,肯定是要花钱的。我知道你们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我除了穿衣外,也没有什么大的开支,如果你经济上不方便,跟我说一声就行了。还是那句话,能帮上的忙,我一定会帮你的。”刘兰兰说完,又亲亲小成成一口。

“兰兰,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已经很感激了,其它的事情,还是我自己想办法吧!”李春华边说边快速收拾起除草工具,仍旧将小成成放进柳编筐子里,然后放在自行车的后面带有栏杆上架子上,三人一起回到三分场。

初夏的边疆农场,湛蓝的碧空像一块扣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晶莹剔透,清纯亮丽。星罗棋布的棉田里,翠生生的棉苗密密匝匝的排列着,微风吹过,亿万棵青绿的棉苗儿摇动着曼妙的身姿,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悉悉索索,咿咿呀呀,仿佛在窃窃私语,倾诉着自己的心事,又仿佛齐声欢喜的歌曲,祝福兄弟姐妹们不受狂风摧残,健康成长。微风过处,一片片起伏均匀的绿浪把一垄垄的绿色旋转到望不到边际的远方。道路两旁的一簇簇红柳,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美酒,醉红得像一团团火焰。红柳丛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吵闹着,高高兴兴的欢歌着,看见有人来了,“呼拉拉”麻利地飞向远方……

刘兰兰和李春华带着小成成来到托儿所里。

虽然杨琴琴和蔡秀荣两人都答应接收小成成了,可看到孩子这么小,连吃饭还要人喂,两人的脸上仍然显出不高兴的神情来。

刘兰兰笑着说:“蔡大姐,琴琴,你们别害怕,我说过了,如果我有时间,一定会到托儿所来帮你们一起照管小成成的;如果我没时间,我让我妈来照管一下,不会有太大困难的。我马上去找闫书记也说一下,不会为难你们的。”

看到刘兰兰诚恳地帮助李春华,蔡秀荣和杨琴琴都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将小成成接收下来。

天气越来越热,作物也越长越快了。

李春华承包的一份地不仅棉花长得快,杂草也跟风似的疯狂生长着。虽然每天不停地在除,可那些杂草好像有意和她作对似的,除得越快,长得也越快。尽管早起晚归拼命地除,李春华仍然没能彻底除完。看到一天天疯长的杂草,她本想请两个人帮忙除,可一想到柜子里只有四百块钱的存款,只好咬咬牙自己干。这会儿天气虽然十分炎热,别人吃过午饭后都在家里休息,她却把午饭带到地里,草草地扒拉了几口后,接着又呼哧呼哧地干了起来,汗水顺着她的脸一直往下流,她也顾不上擦一把,仍然拼命地干着。

也不知道干了多长时间,李春华感到实在太累了,这才无力又无助地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太阳正高悬在头顶,也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李春华喝了一口凉开水,不敢休息,又继续拼命地干起来。

因刘兰兰向母亲说起过照管成成的话,这会儿她抱上一个西瓜来到幼儿园。

娃娃们见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齐声高喊起来:“奶奶好!”

杨琴琴和蔡秀荣都高兴地迎上去。

杨琴琴看到大西瓜,开心地笑了:“阿姨,这是今娃娃们吃到的第一个西瓜呢,我们也跟着沾沾光!”

“这是昨个下午,六分场场长汪晔送过来的,他说他到城市开会带回来三个,送给老刘一个。兰兰跟他爸说了,让送到托儿所来,先给娃娃们尝尝鲜。”

蔡秀荣已经从厨房里将菜刀拿出来,并将西瓜切成小小一块一块,让娃娃排队领取,然后切下三块大一点的递给杨琴琴和刘兰兰的母亲后,将给自己留下的一块拿起来咬了一口,连连称赞好甜。

刘兰兰的母亲将自己的一块切成三份,给成成开了小灶,剩下两小块分别送给杨琴琴和蔡秀荣。然后站起来说:“我要回家做饭了,不然老刘回家看晚饭还没做,他着急了!”

“刘场长就是能急饭,上次春耕春播结束了机务工人们会餐的时候,抽我到厨房里去帮工,他一会儿功夫来回好几趟,不停地催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怎么还没好来?我也学着他的河南话说还没到开饭时间,你刘场长急啥来?”蔡秀荣边说边和杨琴琴将刘兰兰的母亲送到托儿所大门外。

看看天快黑了,想想托儿所里的小成成如果接回去晚了,杨琴琴和蔡秀荣又不高兴了。好几次都因为地里农活忙,耽误了接孩子时间而遭到两人的训斥,又是好几次,两人将状告诉刘兰兰那里,刘兰兰又让母亲把小成成接到她们家,自己才少看了杨琴琴和蔡秀荣的脸色。想到这,李春华慌忙收起工具就往家里跑。

刚走到三分场办公室门前,李春华就看见赵踊跃正在开办公室的门。赵踊跃也看见了她,连忙叫住她:“李春华,办公室里有你一封挂号信,已经放了好几天了,钟海涛把信送到你们家,你家里没人。他找不到你,就让办公室的人见到你了后,转交给你。”说完打开办公室的门,从里面拿出一封信交给她。

不用看信封,李春华就知道是丈夫喻金生寄来的,便急忙跑到离办公室门前不远地方的一棵大树下,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迫不急待地打开信件看起来:

春华:

现在的分场已经进入最忙季节了,你也很累吧?地里的棉花长得怎样?小成成又长高了吧。

春华,我在这里学习,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老师、学友们待我也很好,我还被学校任命为学生会副主席了呢?班里的党员们还推荐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当然,我也没打算在学校里有什么作为,所以担任学生会和班内什么职务的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担任了这些职务后有了一定的权力,就可以多帮助几个同学,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有一定好处的。比如说我们班里有一个干部的儿子想入党,我知道后,不仅帮了他的忙,还自愿担任了他的入党介绍人。从长远眼光来看,说不定他爹妈以后还能帮上我一把呢;再说了,帮助他,也不用我去付出什么代价的。

春华,我在这里生活比较节俭,这里的男同学们都有一双很漂亮的皮鞋,参加学校组织会议时,我看到就我穿的是解放鞋,所以我也想买一双,可一想到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每天能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你在家里吃了许多苦,我是能够想象得到的。正因为想到我们将来不能再继续吃苦了,所以我们目前必须拼命地苦干。别的同学星期天都去市里玩,我仍然在拼命地学习。现在吃点苦不算什么,最害怕的是以后继续吃苦,如果我们现在不吃苦,将来就会永远吃苦……

还没看完丈夫的来信,李春华的眼泪已经扑漱漱地流下来。此时她的心情真可谓是悲喜交加。悲的是,丈夫连买一双皮鞋有愿望都难以实现;喜的是,丈夫能够体谅家里的难处,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处,在学校也能够省吃俭用,也很有出息,还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在班内担任党支部书记,而且还能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起码说明丈夫在班级里是不被人轻看的。长期的经济困难使李春华产生了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比人低一等,总认为因为自己家里穷,别人看不起。所以,虽然她心里不太情愿,但还是让丈夫外出学习了,为的就是将来不被别人低看。因此,接到丈夫的来信,她的自卑心理稍微减少了一些。

李春华将丈夫的信工工整整地叠好后放回信封里,揉了揉眼睛,又整了整衣服,拐进托儿所里,将小成成接到家里,又打开丈夫的信看了看后,不禁着急起来:丈夫买不买皮鞋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得吃饱肚子呀,丈夫走后,自己再也没给他寄过钱了,他不说也没向自己说要钱,但她能猜测得到丈夫在外面过得是十分艰难的。

李春华正在胡思乱想着,小成成哭起来。李春华这才想起儿子应该饿了,也让她想到丈夫在外边也不能挨饿的,立即打开那件算是很值钱的家具大立柜里,咬咬牙,将喻金生留下四百元钱的存折拿出来看了看后,决定全部寄给丈夫。然后赶紧做饭去了。

人是英雄钱是胆。

将四百块钱寄给喻金生后,李春华感觉自己的胆子一下子小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有四百块钱压箱,就是一分钱不花,心里底气也足些,真要是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了,心里就踏实了,万一有个需要花钱的地方,临时到哪里找钱呢?

因此,要强的李春华又在想办法寻找挣钱的路子了。可到哪里去寻找呢?即使有挣钱的路子,孩子还小,地里的活也重,一个女人家,能够把地里的农活干好,或是能将孩子带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去寻找挣钱的路子真是不容易啊!

虽然是农牧团场,职工们也是干农活的,但按照惯例,职工们在六月份已经有午休了,下午到地里干活的时间要往后推迟,下班的时间也相应往后推迟,以避开炎热的高温时间干活。

天气的炎热、孩子的吵闹、经济的拮据,生活的艰辛,再加上心情的极度烦燥,让李春华无法安下心来好好午休一会儿。虽然这两天中午她没加班去地里除草,但这会儿躺在床上却怎么也无法睡个安心的午觉,仍然翻来覆去地寻思着如何寻找挣钱的路子。

“冰棍,一毛钱一支,冰棍,一毛钱一支。”

外面,卖冰棍的小商贩在职工住宅区周围来回高声吆喝着。

李春华本来心情就很烦躁,卖冰棍小商贩那不停地吆喝声传到她的耳朵里,让她心情更烦躁了。她气乎乎地翻了一个身,可卖冰棍的小商贩依旧高声地吆喝着。

李春华一生气,索性不睡了,一骨碌起身坐在床边。

“冰棍,一毛钱一支,冰棍,一毛钱一支……”

李春华正想出去训斥卖冰棍的人实在太吵了,这时,隔壁邻居郎其学家的孩子喊声传过来:“妈妈,给我一毛钱,我要买冰棍。”

“快找你爸要去,我哪里有钱!”郎其学的老婆赵紫燕的声音也传过来。

“爸爸给你两毛钱,剩下一毛钱要拿回来哦,不拿回来的话,下次就不给你了!”

“好的,爸爸……”

郎其学、赵紫燕和他们家儿子的对话清清楚楚地传到李春华的耳朵里。她猛地打个激灵,一个灵感在她脑海里产生了:小商贩们能天天到三分场里叫喊着卖冰棍,说明还是有人买的。卖冰棍,本钱不大,工具也很简单,就一只木箱子、一辆自行车,这生意应该可以做的。最关键是,卖冰棍是利用中午时间,不影响干地里的农活,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想到这,李春华一下子兴奋起来:“对,就这样干。”

打定主意后,李春华再也没有睡意了,心情也没有那么烦躁了。她起身对着大立柜的镜子,将头发拢了拢,将床单抻了抻,打开大立柜,从里面拿出一条簿簿的被套,准备作为**冰棍使用。农场的家庭是不缺被套的。尽管每个分场的领导都三令五申强调不准将棉花带回家里私自打被套用,但农场是以种植棉花为主的,近水楼台,谁家也不缺这个。李春华也买过冰棍吃,她看到卖冰棍的人都是用棉被把冰棍包得严严实实的。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别人都是这样做的,她也学着这样做。

做装冰棍用的木箱子的事,李春华想到了郑其敏的丈夫刘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