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返回家的路上,夏侯霖的心情仍然特别好。他和随同人员杨建成、白素玲以及妻子刘思佳在谈论着。

听到父亲对举办这样的文艺活动很感兴趣,夏侯雨接口说:“爸,其实,要说文艺活动举办得好,还不如说是方锐的创意提出得好,有了方锐的创意,才有这样好结果的。”

夏侯霖倒是没能听出儿子的弦外之音,便问他:“你说三分场开展的文艺活动是方锐策划的吗?我怎么听闫俊辉说还有一个叫什么海涛的一帮子年轻人共同策划的呢?”

“你说那个人叫钟海涛,就是今晚主持节目的那个,他只不过是一个参与人员,起关键作用还是方锐。我在学校里就知道她的文艺活动搞得好。”夏侯雨充满醋意地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夏侯霖不再说话了。

文艺晚会快结束的时候,张大中不知刘兰兰将水箱焊好了没有。他没听夏侯霖的总结讲话,就奔向农机库房。看见刘兰兰还躺在水箱底下正费力地拿着焊钳,声音立即哽咽起来:“兰兰姐,让我来干吧!”

听见张大中的说话声,刘兰兰吃力地从水箱底下钻出来,疲惫地说:“大中,你来得正好,快帮我把水箱搬动一下,太大了,我一个人搬起来,初夏太费劲了。我以为只有一个地方漏水呢,用电简往里照一照,发现还有一个漏水的地方。你帮我把漏水的地方搬朝上,就好焊多了,就剩下这点活了!干完了我们就回家休息去!”

张大中和刘兰兰两人吃力地将水箱底部翻朝上后,刘兰兰又拿起焊枪接着干起来。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刘兰兰将水箱焊好后,将脸上的遮光罩取下来,张大中借着农机房那明亮的电灯光,才看清刘兰兰的双眼已经被电弧光刺得红肿,连忙说:“兰兰姐,你的眼睛都肿了,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剩下的活让我来干吧!”

“大中,我的眼睛没事的,回去洗干净后上点红霉素眼药,睡上一觉就好了。”刘兰兰说完,和张大中一起将水箱装好后,两人才离开农机房。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张大中看见刘兰兰戴着墨镜,知道她的眼睛仍然没好,便劝她:“兰兰姐,等会儿海涛来了,我跟他说一下,让他干吧!你就休息两天,等眼睛好了再干。反正,文化节什么的也都结束了,他没什么事,也该来我们机车组上作业了。”

“大中,打叶面肥的活还有两天就结束了,你千万别跟海涛说那么多,记住了吗?”

张大中知道师傅的脾气,只好点点头。

这几天,官洪的情绪一直很低落。

因为参与筹办文化节的事,他承包的一份棉花地耽误了许多活,已经受到班长蒋素英好几次批评了。他力气有限,干活时总是跟不上趟。特别是干集体活,他做得更让蒋素英不满意了。

这天下午,蒋素英班组的成员们在地里给棉花追肥。面对50公斤一袋子肥料,官洪使出了全身力气,仍然搬不动。蒋素英看到官洪哼哧了几下,仍然没能将肥料袋子搬起来,又大声训斥起来:“官洪,我不用多说啥话了,让你自己看看这样行不行?整天除了知道写诗还是写诗。会写诗咋啦,还不跟我们一样天天在地里干活?”

听到蒋素英的大声训斥,官洪觉得很尴尬,又不敢多说什么。旁边一个年纪大一点的职工康建忠看不过去了:“我说蒋班长,官洪没多大力气,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本来就是一个文人,不然大伙怎么都喊他‘小秀才’呢?你就多担待他一点嘛!”

康建忠这么一说,班组里的其他承包人员看了看蒋素英,又看了看官洪那张显得十分尴尬的脸,都笑了起来。

“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地里的活跟不上趟,年底了可不能再在我们班组里混日子了。”蒋素英很不耐烦顶了康建忠一句。

大家这么一哄笑,再加上蒋素英的大声训斥,官洪更感到自卑了。他是从内地来到五一农场三分场的,因为家里生活十分贫困,他捡完棉花后才自愿留在农场参加土地承包的。偏偏生活又那么不顺,这两年风灾、雹灾和低温比较严重,他的收入也很低,再加上力气有限,班长蒋素英对他态度很不友好,同班组的成员不知是嘲笑、讥笑还是凑热闹地哄笑,他心里更感到不是滋味了。待棉花施肥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回到那简陋的房子里。

这是一间用土坯垒成的简易小房子,只能容纳得下一张小床和一张小桌子。因为房子很矮,门就更低了。官洪已经习惯低头进出了,换了别人,如果稍不留神,会碰着脑袋的。由于南疆很少下雨甚至全年无雨,他就在小房子的外面搭建了一个小棚子,垒了个灶台,算是厨房了。

官洪低着头,很伤心地走进房子里,无精打采地坐在床边,看到床边用两块木板支起来的小桌子上凌乱放着几张的稿纸,想想蒋素英对自己的态度,他委屈得几乎要掉下眼泪来,随手拿起一张稿纸,提笔写下几句诗:

恍然承包已三载,

未酬壮志非不才。

谁愿无奈人低看,

了无声息付尘埃。

世态炎凉皆看透,

欲借小诗抒情怀。

心潮起伏难寂寞,

敢问长风破浪来?

官洪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头发略有些凌乱。因为天天在地里干活的原因,再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显得很瘦弱。家里姊妹三个,他排行老大。高考那一年,他因数学考试失误未能踏进大学校门。像他这样当年没能考上大学的青年,再复读后继续参加高考的有很多。他的班主任也曾几次找到他家里,可他连想都不敢想再继续复读,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正在上学,父母实在没能力供应他再继续复读,于是他就帮助父母干农活了。家里分到的那几亩责任田一年忙到头也没多少收入,辛苦了一年连弟妹们的学费都不够。听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各团场三秋拾花可以挣钱,他就随着拾花人员进入五一农场了。通过一个季节的拾花,他了解到在农场承包土地的收入比老家要高出很多,就留下来承包了一份地了。随着土地面积的逐步扩大,五一农场招收了一批合同工,他因有才气,人缘也不错,经三分场党支部申报,他被五一农场劳资部门招收为合同工了。合同工的待遇和农场职工是一样的。兵团农牧团的场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既有五十年代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的支边青年,也有六十年代从上海支边来的建设大军,还有近年来从全国各地来的务工人员,融合性很强,再加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语言上是南腔北调,在饮食上是五花八门,在习俗上是不成定规。在与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中,职工们的思维方式、言谈举止、风俗习惯等受到新疆各民族的影响,又带有粗犷、剽悍的风格,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经过相互交流中的学习、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兵团先进文化。兵团先进文化来源的这一特殊性,使农场先进文化受旧的、传统的束缚比较小,较少保守性,对文化教育、知识培养都比较重视。同时和农场青年人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兵团文化的主流,从此支配着农场人的行为,使农场人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在万古荒原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建起了一座座小城镇。这给官洪的思想也带来很大的冲击,他渐渐从小农意识中里解脱出来。业余时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诗歌的创作上,在当地的地级报刊上已有一定数量的诗歌发表了。再加上钟海涛和方锐等人虽然是在农场出生,又是农场老职工的子女,却并没有低看他,不停地鼓励他,给他提供创作素材,这使官洪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了。他唯一的愿意,就是想当一名诗人。他写的诗经常朗诵给钟海涛和方锐他们听,自然,钟海涛和方锐也就成了他的第一位读者了。有时,钟海涛和方锐还对他的诗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使官洪的创作劲头更大了,这几年他不仅在农垦局党委主管的报纸《农垦报》上发表了许多诗歌,还在内地一些大报大刊上发表过不少。

和官洪同在一个地号的康建忠与钟海涛家相隔不远。天快黑的时候,他看到钟海涛的肩膀上搭着一件工作服回来了,就把蒋素英训斥官洪的事跟他讲了。

钟海涛听说后,知道性格很要强又有些自卑感的官洪是受不了蒋素英的气的。他转身来到方锐家里,想约上她利用晚上时间去看看官洪,因为白天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看到钟海涛和方锐这么晚了还来看望自己,官洪十分感动,情绪也好多了,连忙将床上的被子抱在床头上,让钟海涛和方锐坐在床边。

方锐说:“官洪,康建忠把下午发生的事都跟海涛说了,我们白天都没时间,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过来看看了。”

见方锐已经将话挑明了,官洪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方锐,其实也没什么,我也没跟她大吵大闹的。”

钟海涛劝他:“官洪,你别生气,蒋素英这人就那样,心直口快,口无遮掩的,想到哪就说到哪,整天就知道咋咋唬唬又吼又叫的,其实她心眼倒是不坏的。我们在三分场里呆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她存心害过谁整过谁。再说了,她已经担任多年的班长了,全班十来个人,她肯定是想把自己的班组管理得超过别的班组的。你力气确实不大,影响了班里的活,几乎等于影响了班组的荣誉。她对政治荣誉向来看得很重,如果她带领的班组因为你的工作不够得力而影响了年底评选先进,她确实是不高兴的,说话也就难免不中听了!”

钟海涛的话不仅宽慰了官洪,也提醒了方锐:“是啊是啊,我想起来了,官洪,上次我们三分场进行田管生产检查评比,你们的班组没能拿上田管优胜班组,她又是找刘场长又是找闫书记的,问他们的班组生产管理到底有什么缺陷,技术员周武群说主要原因是棉花长势不均匀,高矮不一致。听了这话,她还和周武群吵起来了呢,说你们班组的棉花地本来就高低不平整,棉花长势当然高矮不一致了。最后赵副场长说503地号黄青英班组的条田也是高低不平的,黄青英就领着这个地号里的承包户们将高地上浇不上水的棉株人工泼水浇灌,对地势低长势旺的棉株人工打缩节胺,棉花长势就整齐了。听了这话,她还难过了好一阵子呢!其实官洪,你是知道的,我们三分场开展田管自查,做得好的条田是没奖金的,只是发一张奖状给班组,但作为班组长,她是很看重这张奖状的。”

“方锐,你说这话我也想起来了,这一阶段她要求我们将棉花地里浇不上水的地方用盆子端水浇,现在我们地里的棉花长势也一致了。其实我并没有抱怨她,我只是恨自己太无能了。”官洪说。

“好了,咱们都不去说那些不愉快的事了,官洪,你最近又写出什么好诗了吗?先给我看看。”方锐有意引开话题。

听方锐说要看看自己新作的诗,官洪立即起身在木板搭成的小桌子上翻了翻,翻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纸张,双手递给方锐说:“方锐,这是我刚才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写的一首,请帮助修改一下”。

方锐连忙双手接过来:“官洪,修改倒是不敢,先读为快倒是真的。”然后很认真读了一遍后,连声说:“好,好,写得不错,不过将这首诗通篇读完后,感到还是太低沉了些,我不爱读低沉的诗,官洪,你再写一首吧!”

钟海涛听了,从方锐手中接过诗稿,认真地看了一遍后点头赞同她的看法:“官洪,再写一首格调高一些的诗吧,我和方锐的看法一样,都不爱读比较低沉的诗。”

钟海涛和方锐的话让官洪的思想开朗了许多,看到窗外的月色正浓,他触景生情,即兴又写下一首《望月》诗:

放眼望星空,

云淡月正圆。

素娥忽隐去,

戍人凝眸看。

何事念人境,

无因厌广寒。

诚然天合作,

思凡下尘寰。

钟海涛和方锐读罢,连声叫好。方锐夸奖说:“官洪,这首诗有意境,想象力丰富,读了以后我感到比刚才的那首好多了。”

听到钟海涛和方锐连连叫好,官洪白天的不快一扫而光:“海涛、方锐,真的很感谢你们呢,每当我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们总会准时出现在我眼前。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写下去的!”

“对,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只要坚持写下去,才能实现当诗人的理想。其实,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的,就看能不能挺过去了。能挺过去,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令人瞩目成绩来;挺不过去,即使将来能做大事,最终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钟海涛说。

方锐和官洪都赞同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