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晾晒旱藕粉的这段时间,张虎兰用辣蓼花做了酒曲。

辣蓼花做酒曲很简单,把辣蓼花捣碎,用汁液与糯米粉搅拌揉成团进行发酵就行,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等淀粉晒干以后,张虎兰就开始教村民真正做粉条。

先弄一些淀粉加水调和,然后用开水打芡。

在下开水的时候要用木棍快速搅拌成糊状,然后开始下干的淀粉,一次不能下太多,边下粉边继续搅拌,最累的就是这个时候。

马氏开口道:“这跟和面一样嘛。”

张虎兰点头,“是跟和面一样,但比和面还要累一些。”

张虎兰接着说道:“要是感觉干了就加温水,粉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

等粉团和得差不多了,张虎兰取了一团粉团放漏瓢里试了下。

“你们看,把粉团放在里面,粉会慢慢往下留下来就行。”

接着把漏瓢拿到一口大锅上面,锅里烧着开水。

漏瓢一段用绳子吊着,这样省力气些。

张虎兰让张虎军一手稳着漏瓢,一只手用木锤敲打漏瓢里的粉团。

粉条从漏瓢底部掉入开水里,张虎兰用棍子将粉条从锅里捞出,然后放进旁边装有冷水的木桶里。

将粉条涮洗一下,接着用细小的竹棍将粉条挂起来,晾晒到支好架子上。

做起来不难,主要就是把粉团和好就行。

周氏问:“虎兰呀,这就行了?”

张虎兰点头,“可以了,等晒干就可以卖了。”

见张虎兰动作娴熟,一些村民蠢蠢欲动,也想上手来试试。

马氏挽起袖子,说道:“虎栏呀,我来试试,你在边上看着点。”

张虎兰笑着点头,“行,你来试试吧。”

马氏立即就要上手,张虎兰忙说道:“你把手洗一下呀,你手都不洗,我让我以后怎么吃呀?”

马氏尴尬地笑了笑,赶忙去把手洗了,然后张虎兰手把手的教她。

有想试一下村民都把手洗了亲自上手,张虎兰就几十斤粉,没用太多时间就做完。

马氏见这么多人围着,她立即去把自家的粉拿过来接着做。

她对众人说道:“来,我家的粉,想练手都可以来,浪费了也没事。”

张虎兰好笑,这马氏还真是鸡贼,让村民帮她免费干活。

这做粉条哪有什么浪费的,那些比较碎的,留着自己吃就是。

去年种旱藕的人不多,且第一批打的粉都不多,两天时间种了旱藕的人家,全都做了一批粉条出来。

后面每天也都按批次,每家都百十斤的做,这样做起来不累,每家也都能排得上。

张虎兰盯着赵国良,“里正叔,打粉机每次用完都要清洗干净。那水车晚上不用时,要把水断开,不然一天到晚这样转着,使用时间会少很多。还有夏天的时候,水车和打粉机都不要暴晒。”

赵国良道:“回头我让大伙儿在这里搭个棚子,把打粉机和水车都遮起来。”

张虎兰点头,然后又说道:“我就做了这一个,以后村里种旱藕的人多了,这一架打粉机肯定不够用。

到时您就让大伙儿凑银子,请县里的木匠铁匠按照这个再打造几架。

有了实物,他们也能打造出来。

安装的话,就往下选位置。”

赵国良不停点头,“好,我到时会安排。”

张虎兰想了想,然后把赵国良叫到一边,开口道:“里正叔,您可以让赵诚大哥专门收村民的粉条到城里去卖。

村民基本不识字,也不动怎么做生意,数量少的时候,他们还能自己拿到集市和城里去卖。

但数量一多,村里的粉条得卖到其他地方去菜才。

到时让赵诚大哥一斤便宜一文半文钱收购,然后拉到其他县城或者府城去买。

一次拉个几百几千斤,赵诚大哥也能挣上不少钱。”

赵国良眼睛闪了闪,这的确是个不错的生意。

但随即赵国良就皱了眉,说道:“这样赚大家伙的钱,是不是不太好?”

张虎兰道:“里正叔,村民自己去卖,他们容易被人坑不说,他们也会耽误时间,赵诚大哥一斤少赚一些也是应该的,总不能白忙活不是?

以后肯定也会有商人到村里来收购粉条,到时看他们出什么价,然后赵诚大哥再开口说他来收购,这样村里人就没什么说的了。”

赵国良问道:“虎兰啊,你不是也要做粉条嘛,到时大家把粉条卖给你不也一样?”

“里正叔,我不做粉条,我的旱藕要用来酿酒。”

赵国良惊讶,“你还会酿酒啊?还是虎兰你脑子好,什么都会。”

赵国良没再多说什么,赵诚要是专门收购村民的粉条去城里卖,这样也不错,以后也算是有稳定的收入。加上自家种的旱藕,家里每年肯定能挣几十两银子。

赵国良最后对张虎兰道:“虎兰啊,你还有段时间才去京城,等家里把粉条卖了,到时再找人凑凑,先把剩下的银子还你。”

赵诚去年已经还了一些,但还有十多两没还。卖了粉条,估计也还差几两银子。

“不急的。等您家有了银子在还,到时您让赵诚大哥把银子给我爹娘就行。”

想到张虎兰要离开,赵国良又有些舍不得她走了。

“唉,也不知道以后还能再见你几次面?”

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人上了年纪,说不定什么时候说走就走了。

张虎兰笑道:“里正叔,我在京城待不了多久的。估计也就三五年,我说不定就回村里来了。”

赵国良疑惑道:“为啥呀?”

赵国良心里确实不解,在京城当官多好,为啥要回村里来?

自己有几斤几两张虎兰心里有数的,等把杂交水稻弄出来,她就向永兴帝提出辞官回乡。

永兴帝让她当官,是她对永兴帝对永宁国有用。

她可是知道的,官场黑得很,全都是勾心斗角的笑面虎。

现在她也不担心会有人针对她,因为她对皇帝有用,皇帝肯定会罩着她。

等她没有什么价值的时候,那就说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