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嘉佑拾遗录 > 第31章 梅妻鹤子的林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杭州宋时称为钱塘,钱塘多景致,其中梅花占据了一席之地。若说梅花最盛处,非西湖边的小孤山不可。“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四句诗便是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诗中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

诗的作者便是宋时着名的诗人林逋,林逋字君复,钱塘人,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

世人常以为林逋是个清心寡欲、孤高绝拔的人。其实他性格恬淡,好交朋友,喜欢与高僧诗友交往,与他交往的人里,都能感身到他身上那一份天真。林逋不走仕途却多了一份闲心,他常年隐居在孤山之畔的几间茅屋内,育梅为妻、养鹤为子,恬淡自适。

闲暇之时林逋更爱游历山水,有时为了躲避世俗之人的骚扰,他偶尔要做长途之游。这一年他来到华山脚下,偶经一处市井,流连间发现一人不住跟随自己,便驻足询问。那人年纪甚高,鬓发如雪,连眉毛也都白得透了,他不回答林逋的问话,却不住捋着尺长的胡须上下打量林逋。

林逋虽然感到好生奇怪,但他生性洒脱,并不计较,微笑问道:“老伯随我这么远了,难道是有事情么?”

老者看了半晌,又伸出枯干的手把林逋的手掌张开来看,多时才摇头道:“不是,不是你,唉!可惜可惜!”

林逋听老者说得奇怪,正要问时,老人已经走得远了,见他步履也不甚急,转眼已经远在几丈之外。

走得饥渴,林逋找了一家铺子进来坐下吃面。那小二哥看着他笑,道:“你定是外来的生人,那疯子定然是跟你说‘不是你’,是也不是?”

林逋却并不在意,说道:“他一个老人家,头脑不清楚也是有的,有什么可笑的?”

小二道:“客官不知道,这个疯子在这里呆了半年,整日找人说话,却只说不是你三个字,你说好笑不好笑。”

“老人家不是本地人么?是不是在找什么亲人?”

“客官说话有趣,找亲人有只看手相的?我倒觉得他是个疯子呢。”

林逋皱起眉头,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街上往来的人流。不多时,那老人又走了回来,一直走到林逋所在的临街窗前,不住伸头再看林逋,满目都是渴望之色。

林逋说道:“老丈只管请进来吧,我请您老饮茶。”

小二又奔过来道:“客官别理他,一会儿他又要起酒食来,只管喝得大醉才去,扰了您老的清兴。”

林逋道:“这个不要你管,老人家一切花用你自算在我的身上便是。”

说话间,那老人直走进来,对着林逋坐下,鼻子嗅了两嗅,道:“你的茶不好,你请我喝茶,我却只喝上好的。”

林逋生在钱塘,对茶颇有心得,也觉得这茶一般,但想到陕西原不产茶,想要些好的也是难为人家。小二道:“老丈,你白白喝茶,还有这么多讲求,只管喝罢。”

老人探手入怀,竟然掏出一只精致的小盒来,打开盒盖,一股难以言表的清香散溢出来,林逋不由自主赞道:“好茶!”伸头看时,见盒中茶叶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又赞了一句“好茶!”

老人道:“君家可识得么?”

“当是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

老人叹道:“果然是个喝茶的圣手,你可识得出这茶的年份么?”

旁边的小二嗤的一声笑出来,道:“果然是个疯子,我在这茶馆少说也干了三四年,却不曾听有人说过喝茶还要看年份的。”

林逋道:“江南人品茶就偏有这个讲究,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停了停又道:“这可有些怪了,您这茶看上去颜色嫩绿鲜亮,似乎便是今年的新茶,可此时方过五月,此地距离钱塘至少两千余里,新茶如何能到这里来!”

老人听了仰头大笑,瞥了一眼旁边的小二道:“如何?”

林逋又道:“只可惜,缺少好的茶具,否则品一盏来,我可更加确定。”小二道:“我家店里有些珍贵茶盏,只是主人家自己也不经常拿出来用,你们两个略等等,我去跟他商量。”

过了片刻,小地回来,满脸羞愧道:“我们家主人不肯拿出来给二位用,又说小二我多事,听说是……是这位老人家又来吃茶,还埋怨了几句。”

林逋听了,脸色一变,刚要说话,老人却呵呵地笑了两声道:“不过是些茶具,我倒也带着两样,不知道先生喜欢用什么盏儿来饮。”

“老丈不知,我就是钱塘人士,那里喝茶都喜欢用素瓷盖碗,我见这里的人多用粗瓷碗,倒不是太计较精致与否。”

老人伸手入怀,不多时已经取了一个素瓷盖盏放在桌上,林逋见这盏青中透白,白的如玉、青的如翠,脱口赞道:“好家什,这是景德镇官窑所制,没想到老丈竟然身怀宝贝。”

老人微微一笑,三根手指撮起一撮茶叶放入盏内,让伙计取汤水壶来,小二连忙去了,回来时提了一把铁壶,道:“刚刚坐炉上,烧得正沸,正好冲茶。”

老人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这茶用滚水冲了,暴殄天物,要水再凉一些才好。”

小二正在兴头上,被他说了,脸上不高兴道:“无怪我们主人怪你,你这老汉事情太多,依你说这水还要凉到什么时候最好!”

林逋道:“小二,老人家高兴就好,是我们喝茶,又不差你工钱,却是多事!”

老人道:“要什么温度最好,我用手一试便知。”说完把一只手掌放在壶身上,顿时吓了另外两人一跳,林逋急忙站起身来道:“老丈小心,这是沸水!”却见他一只手掌抚在壶身之上纹丝不动,脸上神色如常,并不在意。

这一壶水刚刚开过,若要温度降下来,没个一两刻钟也成,哪知只过得片刻,老人道:“现在最好。”他单手提起壶来向茶盏中注水,这壶装满水少说也有十来斤,他单手提起竟然毫不费力,那壶口甚是粗大,但水注入盏中,却细如涓流,缓缓而降,一滴水也不曾溅到盏外。李逋见了,心中暗暗吃惊,因为盏中水面雾气并不氤氲,看出水的温度并不甚高,怎么片刻之间一大壶热水便凉得这样快。

老人放下壶来,将盏盖上,他伸出一根手指推着盏送到林逋面前,道:“现在你来尝尝。”

林逋端起来尝了一口,只觉茶汤嫩香馥郁、鲜醇甘爽,再看泡开的茶时,幼嫩成朵、长短匀齐,汤色嫩绿鲜亮,果然是自己平生喝过的第一等好茶,脱口赞道:“不想今天竟然有此口福,多谢老丈。”

突然又有些不好意思,自己鲁莽用了这个盏子,老人无杯可用了。

旁边小二道:“老人家,也是小的有缘,不妨让些与我,我也尝尝,做了这么久的茶伙计,却从来没品尝过这么美好的。”说完转身取了一个茶碗过来。

老人道:“既品好茶,像你这等物事怎么相配?”

小二道:“老丈难为小人,我哪里去找你这般上等盏儿来。”

老人伸手入怀,取出一个青中透黑的盏儿出来,林逋识得是福建建窑的盏子,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忽然想到这老人身上并无包裹盒子之类的物事,他这两个盏子却放在哪里。

老人像刚才一般撮了茶,提壶要冲水时,忽然摇头道:“不妥,这水有些凉了,冲不出好汤来。”小二要提壶再到炉上坐一坐,老人道:“却等一下。”又伸出两只手来放在壶身上,只过片刻,壶中竟然有水烧响,林逋和小二惊得目瞪口呆,不知这位老人如何会有这般本事。

过了片刻,老人才道好了,替小二冲了茶,小二连忙端起来尝了一口,道:“天爷,当真是说不出的好喝!”

便在这时,一个男人从后面过来,喝道:“你只顾在这里卖弄,前面的顾客水少了你也不知道,快去!”小二连忙把盏儿放在桌上,双手向老人揖了,才转身跑去。

林逋知道这人必是此间茶肆的主人,刚想搭话,忽然见鼻子不住翕动,说道:“什么好茶,果然好茶!”眼见桌上的两个盏儿中都有茶汤,问道:“这器具、这茶可是你们二位的?”

林逋笑道:“不敢,都是这位老丈所赐。”

老人只顾搓手,却不抬头。

主人道:“老丈果然不俗,如若可以,也请赐我一杯如何?”

老人眯了眼睛,问他:“你是开茶馆的,只说这是什么茶,我便给你一杯也不打紧。”

“西湖龙井!”

老人笑了,又问:“喝这等茶用什么器具最好?”

“像这两个盏儿亦可,但有玻璃杯最好,因为可观茶色。”

林逋听他答话,是个识家,不禁连连点头,道:“诚如阁下所言,只是这玻璃杯哪里去寻,这喝茶几十年,也只曾在一家偶然见到过。”

老人伸手入怀,却拿出一只晶莹的玻璃杯来,两人只不作声,眼见他又如刚才一般冲了杯茶,果然见得细嫩的茶芽在水中翻飞,叶片逐渐舒展,再过一会儿,茶汤颜色从浅绿变成深绿,整个变化过程都可以一览无遗。

店主人品了一口茶,不住摇头,林逋见他似乎仍有不如意的地方,感觉奇怪,却听主人说道:“果然是神仙美味,我家祖辈经营茶肆,却从未喝过如此好茶!”

林逋才知道这人有个怪毛病,摇头原来是为了赞美。忽然想起一事,抄起老人的手掌来看时,见掌纹堆累,与寻常老人无异,不由得更加犯疑。

主人喝干了杯中茶水,又鞠躬致谢,才转身离去。林逋也要表达感谢,却见老人手在桌上一挥,两只盏儿一只杯子瞬时不见,林逋见如此场面,脸色大变,那老人立起身来,道:“你只跟着我走,我有物事与你。”

林逋结了茶资,出得门看时,见老人已经走得远了,起步就追,他本是个文人,平时喜爱山水,经常徒步而行,倒也练得身强体健,但眼见老人只在自己向前十多丈,就是追之不上,不免有些着急,再追得盏茶功夫,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城里,直奔西北而去。

眼见前边人烟渐少,林逋已经跑得气喘吁吁,只好停下大声呼喊:“老伯,且慢行些,晚辈实在有些难以行走啦!”

老人哈哈大笑,忽地转过身来,眨眼便到了林逋眼前,他弯下身来在林逋两腿上各捏了几下,说道:“你再走来看看。”

林逋迈步前行,却给自己吓了一跳,这一步竟然迈出去丈余远,他连续跨步,眨眼之间已经走出里许之遥。回过头时,见老人只跟在自己身旁,不疾不徐,走得甚是轻松。

说来奇怪,林逋只觉双腿原来的疲乏一丝也没有了,只是越走越快,两人这般并肩而行,春风拂面,甚是快意。直走了一个时辰,二人已经直进一座山中,眼前满目皆翠,高低错落,耳畔全是潺潺流水之声,林逋不觉心意大畅。

再走半个时辰,二人已达山顶,但见众山皆小,四周景致全入眼底。老人拐了几个弯,带着林逋竟进了一个山洞。山洞里七扭八拐,走了近百丈远才达深处,忽然眼前一亮,竟然是一个空旷无比的山谷,谷内竟然还有几座茅草做成的房屋。

老人也不说话,径直带着他进了一间屋内,环壁清雅,摆设甚是简单。见此情景林逋才坚信老人果然是个异人,这才弯下身来拜服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