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考场里也不全是懵逼的考生。
比如我们的昭阳同学。
昭阳看着这试卷上一道又一的考题。
心中则是越发的佩服起来。
他佩服公子荣禄的预测之准确。
佩服自家父亲的先见之明。
佩服仙术学堂的算学之高深。
“这大部分的考题,竟然都在公子的书中有提及。”
“除了某些偏门地理常识没有预测到,其他都如公子所料。”
“不过这些常识我原本就背得滚瓜烂熟了,难不住我。”
“这算学也太简单了吧,不就列几个方程的事吗?”
昭阳做起题来,那是如有神助。
没多久便将前面四科题给做完了。
没办法。
考的都会!
实在是没难度啊!
随后昭阳看到后面的几道考察策论的题目之时。
则是沉吟了起来。
“竟然是......关于仙术发展的意义吗?”
“这不同样是我擅长的吗?”
“不过仙术的意义,简直说不完啊!我该从何处说起呢?”
“有了!可以从当初仙术学堂的启蒙课程内容说起。”
“这部分内容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却从本质上揭示了仙术的意义”
......
“一统天下后,该当如何治理?”
要是放在以前。
昭阳可能会推崇“法儒结合”。
并且以此来作答。
以法家法治为主,儒家德治为辅。
但是如今的昭阳却不这么想了。
他现在的主张是——以大力发展仙术为主,法家法治与儒家德治为辅。
在昭阳看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要百姓富足了。
那么作奸犯科的概率,自然便会极大程度的降低。
人人生活有希望,能够吃饱穿暖。
哪怕没有严刑峻法的约束。
国家主体上也会呈现出祥和稳定。
只要发展仙术。
便能够实现这一切。
极大程度使国家和百姓富足。
由这一观点出发,昭阳还通过多方面举例来论证。
比如:
仙术研究出的耕具,能够提高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粮食。
仙术研究出的钢铁,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维护国家的安定。
仙术研究出的纸张,能够传播知识,帮助人们守法知礼。
......
仙术能够在全方面强秦。
最后得出结论。
只要发展仙术达到一定程度,百姓们人人富足。
百姓会自觉守护这样的国家,遵纪守法。
那么国家自然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
下午时分,其他考生还在苦思冥想如何作答之时。
昭阳便已经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把各科试卷都做完了。
“这次科举,虽然还没有出成绩,甚至连考试都还没有结束。”
“但是,我应当有八成的把握能够考上吧。”
昭阳看着写的满满当当的试卷,暗自思索到。
——
与此同时。
嬴荣禄则是百无聊赖的想着今天晚上该吃什么好。
他老早就把这科举试卷做完了。
前面四科对他而言。
同样是完全没难度。
而且由于准备时间比昭阳还长的缘故,所以效率更高。
唯一让他有些担忧的策论。
竟然还是考仙术的意义以及当今如何治国?
这不直接撞到他的专业了嘛!
......
最近在老师的安排下,自家阿姊同样来到了仙术府。
并可以较为随意的出入咸阳宫。
这让嬴荣禄十分的高兴。
在他看来。
父皇这是解除了对阿姊这种未出嫁公主的限制。
日后就算分封出去,自己应当也有机会见到阿姊。
除此之外。
嬴荣禄心心念念的铁路,也已经开始铺设起来了。
虽然铁路的铺设效率,实在不怎么高。
但是,由于仙术府的待遇颇为优渥的缘故。
可以使用的劳工极其之多。
以至于,在人数上弥补了效率不足的缺陷。
因此只要再过个一两年。
千里的距离,都算不得上什么距离了。
一天一夜便可抵达。
所以。
嬴荣禄如今的心态,可以说是颇为轻松。
对于这科举考试以及分封之流的糟心事儿。
他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了。
在他看来。
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他被分封到秦国边界罢了。
——
故而在作答这些策论之时。
他没有顾虑太多。
全部都是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来进行作答。
他的主张和昭阳大体相似。
但是细节上有着不小出入。
嬴荣禄同样主张直接以仙术为本。
不同的是,他认为需要将多家学派融入之。
最好把这诸子百家。
全部都融入进仙术体系。
让他们在仙术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索,思想碰撞。
因为诸子百家都有一些各自所擅长的领域。
而仙术的包容性极强。
诸子百家其实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嬴荣禄作为李意的弟子,他比昭阳更了解仙术的本质。
他知道老师所言的仙术。
其实包含了诸多方面。
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度。
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因此。
嬴荣禄认为需要建设足够多的仙术学堂开启民智促进仙术发展。
并且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扩充劳工队伍。
同时,持续发展仙术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以实用仙术为主来探索仙术。
并且牢记——发展仙术,以人为本的理念。
只能说......这份试卷对于嬴荣禄而言一点难度都没有。
见距离科举结束还有不少时间。
而自家准备的干粮早就被吃光了。
嬴荣禄只得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李斯看到后,则是叹了一口气。
根据他的观察来看。
诸公子里,似乎就数这公子荣禄答得最好。
在其他公子抓耳挠腮思索如何作答之时。
嬴荣禄都已经开始做答策论了。
明显甩开诸公子一大截。
就连以学识出众闻名的长公子扶苏都远不及他。
李斯本来还以为嬴荣禄是随意乱写的。
但是他悄悄打量一番之后。
却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
公子荣禄除了算学用的奇怪方法,他有些看不懂以外。
其他的......竟然全是正确答案。
就连诗歌文学上面,也是造诣不低。
这让李斯心里颇有些酸楚。
因为这公子荣禄——乃是仙府李意的弟子啊!
虽然他也来过自家的律法学堂。
但是拢共也就来了三次。
之后,便再也没来过了。
而其他的公子,只要来过一次。
可都是次次不落的。
听说这公子荣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仙术府里钻研仙术。
李斯本来还以为是嬴荣禄提前放弃科举了。
毕竟这公子荣禄的名声远扬。
贪吃、不学无术、打算拜厨子为师什么的......
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结果。
这让李斯那是颇为的郁闷。
他在监考诸公子的时候,便已经发现事情不妙了。
他身为监考官,自然可以看到考生的试卷。
他对于这科举考题,还是十分好奇的。
猜测自己能预测到多少考题。
然而,他在看公子们的试卷之时。
看到上面那些偏门奇葩的考题后,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老脸忍不住的一红,有一种颜面扫地之感。
自己预测的,竟然一个都没考!
这些出题人,是和老夫有仇吗?
不过他多少也猜到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只得暗自捶胸顿足。
——
傍晚时分。
耗时一天的科举考试总算是结束了。
一批一批的贵族考生,有序的从考场内离场。
当然,他们大都垂头丧气的。
题都没答完!能高兴吗?
还有一些怒气冲冲的。
学的东西,都没考到可还行。
他们想去找那些科举学堂退钱!
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廷尉李斯......
仆射淳于越......
算了。
惹不起,惹不起。
再这么说,这些科举学堂教导的方法都还是挺有用的。
就是在这考题预测上嘛,那是一点儿都没搭上边儿。
所以,他们最多也就在私下骂了两句。
不敢真的去闹事儿。
而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人,自然还是答得很不错的。
他们不会真的只按照科举学堂的路线来准备。
就和此前的昭阳一样......全方面的学习。
不过,他们同样是有些无语于这考题之偏门。
——
仆射淳于越府上。
公子扶苏正在和自家老师淳于越讨论科举中的考题。
淳于越同样参与了监考。
可以说今日的科举。
整个咸阳的官员大都参与了监考。
在知道自己所预测的内容,那是一个都没考到后。
淳于越内心不免得有几分尴尬。
不过,他在自家弟子面前。
表面上还是要保持一副淡定模样。
“老师,这科举出题似乎太过于偏门了吧。”
“这样的考题,如何能够彰显我儒学的博大精深呢?”
“明明老师您所教导的内容,才是儒学的精髓啊。”
公子扶苏有些愤愤不平。
他倒是没有意识到自家老师正在悄悄尴尬。
在他看来,自家老师教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淳于越听到扶苏的话后,暗自叹了一口气:
长公子,确实是一个好孩子啊。
就是这心思......太过纯粹了些,日后怕是会吃亏。
淳于越事后,也已经想通了为何考题会是这副模样。
显然是那群出题人,为了避嫌。
不过他现在想通了也没用。
这科举考都考完了......
淳于越保持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道:
“长公子,出题人之所以如此做其实是为了避免有舞弊之嫌疑。”
“倒是也合乎情理。”
“而且这么做,也算是颇为高明。”
“不知是何人想出来的。”
扶苏听后先是怔了怔,随后初步想明白了出题人的用意。
但是还是有些不解的道:
“老师就算如此,但是也不必全考这些偏门的内容吧?”
“太过极端了。”
淳于越摇了摇头:
“如果一个人连我儒家的这些偏门内容都掌握了。”
“那我儒家那些广为流传的内容他又岂会不了解呢?”
“这样的考题,既能避嫌又能起到考察之效。”
“确实颇为高明。”
“能把这些考题都作答出来的考生,想必儒学造诣不会低到哪里去。”
“长公子,这科举考试终究是为了选拔人才。”
“而非重点研究一门学说。”
“所以,如此出题实际上反而更符合陛下的心思。”
扶苏听后不由得沉默了良久,而后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是弟子思虑不周了。”
扶苏终究还是把这科举,当作了一种探讨学识的途径了。
然而这东西本质上只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工具罢了。
怎么样才能够选拔出更好的人才,才是科举所需要注意的。
至于学习性?探讨性?
显然不是科举考试的第一要务。
要探讨儒学,自己私下探讨不就行了。
淳于越微微点了点头,随后问道:
“今日最后的策论一题,公子是如何作答的?”
扶苏当即将自己的“以礼治国,平天下”、“如何重回尧舜之治”的作答内容讲了出来。
淳于越听后微微点头:
“不错,公子所言倒是言之有物,并非是空空而谈。”
“深得儒学精髓。”
随后,又暗自叹了一口气:
可惜陛下似乎并不喜欢这一套理论。
虽然淳于越很满意扶苏的答案,但是这公子的试卷。
终究是由陛下来评判。
至于陛下的态度...是什么?
淳于越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那关于仙术的意义呢?”淳于越继续问道。
扶苏回忆了一下:
“发展仙术的意义在弟子看来,其实在于能够造福天下苍生。”
“符合我儒家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弟子认为,应当主要发展那些利民的仙术来善待天下百姓。”
“只要百姓富足,天下自然便会稳定。”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我大秦亦可重回尧舜之治。”
淳于越听后点了点头,这个作答倒是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自家弟子没有一味强调以礼来约束。
也算是见解独到了。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话虽然是管子所言,但是放在儒家学说上也并不矛盾。
看来此次科举作答,公子应该还是十拿九稳的。
淳于越捋了捋胡须,暗自想到。
“希望陛下,能够尽早改变思想回心转意。”
“一味以法治国,不可取啊。”
——
科举考试了,最高兴的人不是一众考生。
而是某位被关了两个月的出题人。
......
柱下史张苍府上。
时隔两月。
张苍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中。
“黎姬!黎姬!”
这是张苍那那位刚刚产子的小妾。
“快,奶水!”
黎姬则是有些为难的道:
“夫君你这一去足足两月有余。”
“妾身前几日已经断奶了啊。”
张苍听后......忽然很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