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传医授道
沈漫从郑家出来,心中既为好友平安诞子而欣慰,又因她生产过程的惊心动魄而深感忧虑。
她深知,在这个医术落后的时代,难产就如同一把高悬在产妇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夺走她们及孩子的生命。
她今日之所以能将季秋娘从鬼门关里拉回来,全凭自己上一世积累的妇产经验。
然而她能救秋娘一次,却无法守在每一位产妇身边。
如何使更多难产的妇人得救,这个问题如同一团阴云,始终萦绕在她的心间。
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 如果她能将现代实用的妇产知识和救治手段,传授给城中的所有的产婆,不就可以挽救更多产妇和婴儿的性命了么?
回到府衙,沈漫顾不上休息,径直前往书房,将那张画了一半的服装图纸收起来,放到一边,而后重新备好纸墨,开始伏案奋笔疾书。
她要将脑海中零散的妇产知识整理出来,形成可供学习的系统资料。
从孕期的饮食起居、日常护理,到分娩时的正确姿势、用力方法,再到产后的调养要点,她都一一详细记录。
遇到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述清晰的操作,还配上了简单易懂的示意图。
烛光摇曳,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庞,时间在笔尖流逝,不知不觉已至深夜。
次日清晨,沈漫带着整理好的资料,命衙役去邀请城中有名望的产婆前来。
不多时,一群人齐聚府衙大堂,他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着城主此次将她们召集来此,究竟所为何事。
沈漫站在台上,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清了清嗓子后开口说道:“诸位请安静,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今日我为何要将大家召集于此吧?”
“没错,不知城主有何指教?”一个年迈的产婆问道。
“此事还得从昨日说起。昨日我的一个好友,也就是城西郑家的少奶奶,因胎位不正,遭遇难产,差点发生意外。好在我去的及时,最后有惊无险,母子平安。”
“城主,若是碰上胎位不正,九成九都会难产,有那么一两个运气好,即使生下来,也要丢掉半条命……”
“就是,今年就咱们这府城,因难产而死的,都有六七个了!”
产婆们听了沈漫的话,立即议论起来。
沈漫见状,只得抬手,示意她们安静。
“诸位且听我说!据我所知,产妇难产的死亡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诸位掌握的助产方法尚有诸多不足。”
“城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胎位不正明明是她们自己的问题……”
沈漫闻言,并未动怒,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缓缓开口:“诸位,你们好好想想,若咱们能提前知晓胎位不正,在孕期便加以调整,是不是就能降低难产风险?
再者,就算遇上胎位不正,若有更有效的助产手段,是不是也能让产妇和孩子多几分生机?”
那年迈产婆皱着眉,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城主所言,似乎有些道理。可这…… 我们以往都是按老法子接生,从未听说过孕期还能调胎位,这能行吗?”
沈漫微微一笑,转身拿起桌上整理好的资料,扬了扬:“我昨日回来后,便将我所知的妇产知识整理成册,这里面,就有关于孕期调整胎位的方法,还有分娩时诸多实用的救治手段。现在我将它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只为能拯救更多产妇与婴儿的性命。”
说着,她将资料分发给台下的产婆们,众人小心翼翼地接过,目光落在纸上,皆是一脸疑惑。
一位年长的产婆上前一步,恭敬问道:“城主,您所说的这些当真能让难产变少?”
沈漫微笑着点头,“婆婆放心,我既然敢说,便有十足把握。”
说罢,她展开手中册子,开始深入浅出地为她们讲解起来。
“首先是孕期。孕妇的饮食至关重要,要多摄入新鲜蔬果、瘦肉、蛋类,以保证胎儿营养充足。
同时,适度的活动也不可少,比如在庭院中散步,这有助于日后分娩。”
沈漫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资料上绘制的孕期饮食搭配图和孕妇散步的简笔画。
产婆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频频点头,有识字的则拿出纸笔匆匆记录。
接着,沈漫讲到分娩环节:“当产妇进入产房,最关键的便是正确的用力方式。切不可盲目使劲,要配合宫缩。
在宫缩来临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像解大便一样向下用力,宫缩间歇时,便放松休息。”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地理解,沈漫找来一个产婆,让她躺在地上提前铺好的褥子上,配合她现场演示起分娩时的用力动作。
产婆们围拢过来,仔细观察,时不时提出疑问,沈漫都耐心解答。
“还有这胎位不正的问题,以往大家可能束手无策,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推拿手法来调整。”
沈漫亲自走到一位产婆身旁,轻轻将手放在她腹部,模拟调整胎位的动作,详细讲解着力点和手法技巧。
“来,大家两两一组,互相感受一下这手法。”
众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堂内充满了交流讨论之声。
在讲解产后调养时,沈漫尤为细致。
“产后产妇身体极为虚弱,需避风保暖,饮食上要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待身体恢复一些,再逐渐增加营养。
同时,要密切关注恶露的排出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请大夫诊治。”
一位年轻的产婆举手提问:“城主,何为恶露异常?”
沈漫耐心解释道:“恶露若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一个月仍淋漓不尽,或者恶露颜色鲜红、量多且伴有异味,又或是产妇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皆为异常,需尽快就医。”
整个上午,沈漫都在不知疲倦地传授知识,嗓子渐渐变得沙哑,可她依旧热情满满。
产婆们也沉浸在这全新的知识海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临近中午,沈漫停下讲解,说道:“今日先讲到这里,大家回去后可细细琢磨这些知识,有任何疑问,随时来府衙找我。”
众人纷纷起身,向沈漫行礼致谢,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
不过也有人怀疑,沈漫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为何会懂如此多的妇产知识。
于是好奇问道:“城主,也不知你这些经验都是从何而来,可有过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