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三,第二期《声声入耳》录制的日子。

陆清风坐在车子后座,手里拿着一本《武侠丛谈》在读。

这本书是他在北大图书馆发现的,翻了一下,发现非常有意思,就借了出来。

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作者是钱基博。

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听过,不过说起他的儿子钱钟书想来更被人所熟知。

相比其子在文学史上的成就,老先生先研读国学,后又学习西方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生教书育人,忧国忧民,担得起一声大师的称呼。

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老先生主要写经学通志,现代文学史。

甚少有人知道老先生还写过武侠。

哪怕是在后来的自传中,也从未说起过这本书。

真要仔细追究,或许还要追溯到老先生早年和另一位文人林纾的恩怨情仇。

这里就不详述了。

所谓笔记体小说,是华夏古典小说的一种,在民国时期流行。

主要以民间故事,人物趣闻为主题,篇幅短小,叙事简约。

《武侠丛谈》写的就是民清时期武林人士的奇闻趣事。

这其中还有些可能现代人也知道的人物,例如:马永贞。

而且也是在看了这本书以后,陆清风才明白,或许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很多功法也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像是其中有一篇叫《闽僧》的,和《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与江南七怪比武的情节多有相似之处。

其中闽僧与人较技,大喝一声少阴剑法,然后十八丈外飞脚射出一股青气。

以及从足底涌泉穴泄酒,这些都让人想到了六脉神剑。

文章虽然都是文言,但能耐下心来仔细阅读,十分有趣。

文笔生动诙谐,内容怪力乱神莫衷一是,有聊斋风味。

陆清风最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读着读着,不自觉的发现有人在关注自己,下意识一抬头,就看到今天客串司机的牛哥在通过后视镜悄悄打量自己。

牛哥全名叫牛世宇,本来的工作是新媒体运营。

为了方便跑行程,工作室终于买了一辆保姆车,不过还没招到合适的司机。

于是今天出来录制节目,就让他客串一下。

他年龄不到三十,中等身材,长得也没多少特色,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不过听说在办公室工作很积极,像是这次开车,就是自告奋勇来的。

可能察觉到了后排的视线,牛世宇目光嗦的收了回去,然后又抬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陆清风看的好笑,他把一张树叶装的书签夹在书中,合上。

“牛哥,要聊聊天么?”

“呵呵,不好意思啊,老板,我就是想知道你在看什么书。”

“《武侠丛谈》,你想看的话,可以借给你,不过这是学校的书,要注意保护。”

陆清风展示书的封面。

“谢谢老板。”

“牛哥也喜欢看书?”

“以前的时候看到比较多,主要是我们那地方比较偏,也没什么玩乐的,后来到了大城市,看的就比较少了。”

“现在更喜欢刷刷手机,就算是看书,也是看网络小说。”

牛世宇回答的很诚实。

“主要是沉不下心来,有时候下定决心准备好好看一本书,最终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读的零零碎碎,感觉什么也没记住,不如不看。”

这话让陆清风想起了自己以前,其实不只是读书,很多事都是这个样子。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琐事,不得不面对。

找一闲暇时光,好好坐下来,品一杯茶,看一本书,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是难做到。

他想了想,说道。

“其实倒也不必强求自己从书中获得什么,亦或者是记住里面的内容,这世界上不需要也不值得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

“读书是一种感觉,只要你去看,哪怕读的并不全面,最终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留在记忆当中,某些时候会突然想起。”

车辆也到达了目的地,陆清风解开安全带,把手中的书籍递给前座,然后拍了拍牛世宇的肩膀,转身下了车。

今天的开场拍摄地点是央视的广播大楼,陆清风对这里已经熟门熟路。

进入大楼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一间演播大厅,《声声入耳》节目组已经摆好了摄像机,边上围了一圈人。

走进去以后,他看到李一男,童锦已经到了,连忙过去打了一个招呼。

三人交谈了没一会儿,刘茜雅和司涵韵也随之到来,几人在带上收音麦克以后,导演许言宣布第二期拍摄开始。

摄影机一打开,导演先宣布了一个消息。

“各位现在所在的大厅,会在下个月举办一场音乐会,各位前面三期创作的音乐将在这里演出,时间定在11月19号,也就是我们第六期拍摄的日子。”

“感觉还有压力啊,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司涵蕴捧着脸,表示害怕。

“第三期拍摄是这个月29号,也就是说留给我们创作加排列的时间就二十天。”

李一男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时间。

“第一期的曲子大家作的怎么样了?”

刘茜雅问。

“差不多了。”

众人都点头。

“那我们先练习第一期的曲子吧,这样后面也能轻松些。”

众人随后就是一番讨论,除了节目组邀请配合几人演出的乐手以外,每个人的曲子也需要其他嘉宾的协助。

像是陆清风的写的两首曲子,也需要到其他乐器的伴奏。

也就是说接下来一段时间,除了拍摄之外,几人也要找时间合练。

讨论结束以后,话题转到这一期的录制主题上。

“大家早上吃饭了么?”

许言在镜头外问几人。

他们立刻警惕起来,第一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我吃过来的。”

陆清风率先表示,其他几人也纷纷说已经吃过了。

“这样啊,那我们先换个地方吧。”

许言不无遗憾的道,看起来像是目标没达成的样子,陆清风却觉得这个鬼点子特别多的导演真实目的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