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大将军王 > 第445章 这年是多事之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便又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时间里,曹魏政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曹真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过人的智慧,代替皇帝成为朝堂之上的实际掌权者,并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各项改革措施。

曹真深知民生乃国家之根本,因此他积极颁布了众多有利于民众的政策。

这些政策涵盖了农业生产、税收减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改善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推动商业贸易的兴旺发达,曹真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商人的举措,使得各地商贾纷纷云集,市场日益活跃起来。

然而,曹真并未仅仅满足于这些表面上的成就。

他深刻认识到,那些长期盘踞一方的士族势力,对于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于是,他果断采取行动,针对各大士族展开了,程度不一的打压与限制。

通过削弱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有效地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就在这一年之初,一则消息益州传至京城洛阳。

原来,当地的夏侯威派遣使者专程送上一份万民书,书中详细陈述了蜀地百姓以及士绅们共同的心愿——恳请朝廷为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建立祠堂以作纪念。

当这份万民书呈递至曹真面前时,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尽管曾经身处敌对阵营,但曹真内心深处,对诸葛孔明充满了敬佩之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曹真毅然决然地当场作出批复,表示同意修建武侯祠,并亲自下令选址于定军山下为武侯坪。

而在同一时期,南方的吴国竟也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孙权一改往日的懈怠作风,励精图治,对内大力整顿吏治,加强军事防御;对外则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向南派出海军拓展疆土。

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吴国国力日渐强盛,逐渐成为能够与曹魏相抗衡的强大势力之一。

孙权先是分庐陵郡立南部都尉于雩都,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置阳都县,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治雩都,属扬州,领雩都、赣县、平阳、阳都、揭阳、南安、南野七县。

与此同时,他不仅对司马懿言听计从,命人按照司马懿所提出来的一系列防御策略进行部署。

于是,在那蜿蜒曲折的长江沿岸地带,一座座巍峨耸立的城墙拔地而起,坚不可摧;一处处固若金汤的堡垒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还有那高耸入云的箭楼,宛如钢铁巨兽般俯瞰着江面,严密监控着对岸魏军的一举一动。

如此精心布局之下,仿佛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以抵御魏军可能随时发动的南侵之势。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年中时分。

这期间,魏国境内竟然接连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其一,武都氐族之王符健,率领其部众毅然归降于大魏。

此消息一经传出,朝野上下皆为之震动,众人纷纷揣测这位氐王此举背后的深意究竟为何。

其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镇守辽东的太守公孙渊,突然公然举兵反叛,甚至自封燕王,妄图割据一方。

这一变故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使得整个魏国陷入一片紧张与动荡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局势,朝廷紧急诏令大将军姜维入京觐见,共同商讨平叛之良策。

姜维接旨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快马加鞭赶赴京城。

在朝堂之上,姜维慷慨陈词,详细阐述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平叛计划。

他目光坚定而自信满满地表示,可以在一年内平定这场叛乱。

此外,他更是直言不讳地进谏,恳请圣上暂时停止京城内正在大规模兴建的宫室工程,以减轻百姓沉重的赋税负担。

从而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优先用于平叛所需的军备物资供应。

曹真作为代天子摄政的王爷,对于姜维的平叛计划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和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拍板决定全盘采纳姜维的计策,并毫不犹豫地调拨给姜维,充足的兵力以及充裕的粮草辎重。

得到朝廷全力支持的姜维意气风发,立即统率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向着辽东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旌旗蔽日,战鼓喧天,士气高昂的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誓要将叛军一举剿灭,扞卫大魏的统一与安宁。

当姜维率领大军顺利抵达辽东之后,并没有像众人所预想的那般心急火燎地发动攻势。

相反,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沉稳和睿智。

首先,他派遣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心腹士卒深入敌境,去仔细探查公孙渊军队的详细布防情况。

就在这段等待情报传回的时间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姜维所率的军队与公孙渊的部队在柳城附近狭路相逢。

说来也巧,这姜维和公孙渊都曾是奋骑营的同班同学。

念及这份旧情,姜维决定在正式开战之前,亲自前去劝说公孙渊放下成见、避免一场血腥厮杀。

然而,令姜维始料未及的是,公孙渊此人早已被狂妄自负蒙蔽了双眼。

面对姜维苦口婆心的劝诫,他不仅没有丝毫领情之意,反而趁此机会狮子大开口,要挟起魏国朝廷来。

公孙渊妄图逼迫摄政王公开承认他燕王的身份,并给予他更多的权力和封地。

如此无理要求,自然遭到了姜维的严词拒绝,双方最终不欢而散,各自回到营地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公孙渊在得知姜维亲率大军前来征讨时,依仗着自己所据守的城池异常坚固,心中对姜维根本就未曾重视起来。

可姜维又岂是等闲之辈?

他表面上装作全力攻打敌人防守严密的一处要隘,吸引住了公孙渊大部分兵力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暗中调遣主力部队悄悄地迂回到敌军后方防御较为薄弱的地方潜伏下来。

待到战机成熟之时,姜维果断下令发起总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公孙渊被姜维这一招前后夹击打得晕头转向、猝不及防。

只见公孙渊的军队在姜维凌厉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最后,只得狼狈不堪地退守到襄平城中紧闭城门,龟缩不出,企图依靠城墙的坚固来抵御姜维的猛烈攻击。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进入了深秋时节。

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始纷纷扬扬地飘落起洁白的雪花,气温骤降,给行军作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着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及久攻不下的襄平城,姜维纵使再有万般谋略也是无计可施。

无奈之下,他只好下达了退兵的命令,率领着疲惫不堪的将士们暂时撤回营寨休整。

至此,姜维与公孙渊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峙的僵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