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初刻,阳光穿透薄雾,给汴京城染上一层暖金。
皇宫朱红大门缓缓敞开,门枢转动的吱呀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悠悠传开。
宋仁宗赵祯身着明黄九龙朝服,腰间白玉带在日光下泛着盈盈光泽,十二旒冕冠上的珠串,随着稳健步伐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晨光。
宫外,千名骑军早已列阵等候。
他们身着玄色铠甲,甲片在朝阳下泛着冷光,胯下的骏马高大神骏,鬃毛在风中飞扬。
骑兵们手持长枪,红缨随风猎猎作响。
骑军之后,数十面龙纹旌旗猎猎招展,华盖层叠如云,斧钺森然挺立。
二十四名精壮汉子抬着鎏金銮驾,车身雕刻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仿佛下一秒就要破空腾飞。
巳时正一刻,銮驾准时抵达相国寺。
两排小沙弥身着素净僧袍,手持引幡,引领銮驾朝着大雄宝殿中庭前的广场法坛行进。
骑军们整齐地分列在銮驾两侧,马蹄声嗒嗒,节奏分明。此时,相国寺山门前,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们也已整齐列队。
他们头戴混元巾,腰束黄丝带,手持拂尘,神色肃穆。
待銮驾稳稳停定,相国寺内钟鼓齐鸣,钟声悠长,鼓声雄浑,与道士们奏响的道乐交织,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宋仁宗在贴身太监搀扶下,缓缓走下銮驾,双手合十,神色凝重,静静等待吉日吉时。
巳时正二刻,吉时降临。
刹那间,所有声响骤停,寺内一片静谧,紧接着,钟鼓、道乐再次轰然奏响,声浪一波接着一波,震得人耳鼓发颤。
与此同时,相国寺众僧的诵经声与道士们的念咒声如潮水般涌起,低沉而悠扬。
宋仁宗在两名宦官小心翼翼地搀扶下,一众朝臣中的礼部官员、宰执大臣、贴身侍卫、起居舍人、仪鸾司官员恭敬护拥之中,沿着白玉石台阶拾阶而上。
法坛由白玉石砌成,每层边缘雕刻的莲花图案,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坛边,二十四名僧人手持木鱼,低眉诵经,节奏沉稳;另一侧,二十四名道士手持铜铃,轻摇缓晃,配合默契。
当宋仁宗踏上第一层台阶,钟鼓与道乐节奏渐缓,钟声深沉,鼓声轻缓,似在倾诉对天地的敬畏。
宋仁宗在第一层稍作停留,双手合十,默默祈愿。
随后,宋仁宗稳步迈向第二层。随着他的脚步移动,钟鼓、道乐之声节奏加快,愈发洪亮,似在传达对国家昌盛的热切期盼。
住持与道长紧随一旁,住持轻声念诵经文,道长则低声念咒,为皇帝祈福加持。
此刻,第三层法坛上,泰山碧霞祠元机子道长携二十名道童在右侧整齐坐定。
道童们身着月白色道袍,领口与袖口绣着浅蓝色的云纹,腰间束着青色丝绦,丝绦上系着小巧的桃木剑配饰 。
他们头戴逍遥巾,乌亮的发丝在阳光下泛着黑色光泽。
道童们面前摆放着古朴的经卷,随着元机子道长的引领,齐声诵经。
诵经声时而如松涛阵阵,时而似溪流潺潺,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在法坛上空回荡。
而在法坛左侧,相国寺总住持智能长老携二十名小沙弥也已就位。
小沙弥们身着崭新的灰色僧袍,脚蹬黑色布鞋,光头上戒疤清晰可见。
他们双手合十,专注地跟随着智能长老念经。
经文声从他们口中传出,低沉而有力,手中的木鱼被有节奏地敲响,“笃笃”的声音与道童的诵经声、铜铃声相互呼应 。
最后,宋仁宗登上第三层法坛。
法坛上,檀香袅袅升腾,烛火摇曳跳跃,道香与佛香相互交融。
宋仁宗净手后,接过住持递来的高香,神情凝重,缓缓走到蒲团前,双膝跪地。
在这庄严的时刻,钟鼓、道乐有节奏地轻敲、吹奏,节奏舒缓而庄重,与僧众的诵经声、道士的念咒声交融在一起,仿佛能洗净人心的尘埃。
皇帝登上第三层法坛时,刹那间,两侧小沙弥与小道童在仪鸾司官员示意下,整齐停住诵经。
须臾,丝竹管弦悠悠奏响,乐声清越。
一名通事舍人身着绯色官服,手捧鹅黄色织锦写就的祈福词,稳步上前,恭敬递到宋仁宗面前 。
宋仁宗神色凝重,双手接过祈福织锦,展开朗声宣读:
“皇天厚土,佛佑乾坤!仁宗赵祯率臣属,于相国寺法坛虔诚祈愿……”
身着衮冕的皇帝,缓缓屈膝,双膝稳稳跪于蒲团之上,冕旒微微晃动 。
在袅袅檀香与悠悠钟鼓声里,他双手合十,掌心滚烫,额间汗珠滑落:“望四海之内,烽烟永息,边疆晏然。朝堂贤能汇聚,政令如流水般顺畅,革新顺遂。更盼风调雨顺,田禾岁岁丰收,仓廪充盈。
市井百业兴盛,家家衣食无忧,无饥寒之困,无苛扰之苦。牢狱常空,争端不起,百姓尽享太平。
庠序之中,教化广行,培育贤才,兴我邦国。伏望佛祖庇佑,保我大宋江山,万代永固,德泽绵延,与天地同辉。
此后,朕必勤勉不怠,不负苍生,不负佛恩! ”
宋仁宗闭目祈祷,祈求上苍庇佑大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庇佑皇室血脉绵延不绝。
须臾,他立身而起,向着佛像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此时,钟鼓、道乐又一次激昂地奏响,与远处传来的市井嘈杂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昭示着这场祈福仪式的圆满落幕。
宋仁宗在宦官、侍卫、起居舍人、仪鸾官员的簇拥下,缓缓地走下白玉石台阶。
他神色庄重、心情沉稳,心中暗自思忖着占卜师选定的吉日吉时果真应验,此次法坛祈福大典得以顺利完成,必定是上天眷顾,连脚步都显得格外沉稳有力。
仁宗完成法坛祈福大典,在众人簇拥下正迈着稳健步伐走下台阶。
与此同时,法坛底部暗处一道黑影一闪,悄然搬动某个部位,只听“咔嚓”一声闷响,黑影瞬间消失,左右禁军护卫只觉眼前一花,没看清是什么。
而满心欢喜的宋仁宗对此毫无察觉,继续往下踏去,不知这一步落下是否会遭遇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