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见了,赵宋 > 第161章 战略打击力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小子浑身都是心眼,水陆洲演习中的“鸟事”,就是他的鬼主意,事后被苏大柱狠狠地收拾一番后,他也不在意,还言称得让江宁城的一干人见见血才有效果。

苏兴旺这一点很对苏浩的脾气,认为苏兴旺有培养的潜力。

“是,报告副司令,我想跟着你到空军去。”

苏大柱最终还是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说完后又有些心虚不敢直视苏浩。

“噢,你就不怕苏大柱那小子不放人,以后还得找你的后账?”

苏浩饶有兴致地看着苏兴旺,还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跟着副司令我就不怕,我想当空军,保证副司令指哪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哪。”

“呵呵,你小子还真是有些眼光,这事我得回去后好好考虑。不过空军是技术性兵种,你又不会开飞机,到空军后能干嘛?”

苏浩有意要考校一下苏兴旺,这小子胆子大,打仗是一把好手,他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回去后要跟李子强商量后才能决定。

回来的这一路,苏浩就想着如何建设两支部队,如何将舰队和空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飞机试飞成功后,李子强和陆少峰都跟他说过空军将来的作战模式。

他虽听得一知半解,但看到飞机的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李子强给他说起能从飞机上空降,苏浩一直琢磨能不能组建一支空降兵,奇袭敌后或快速支援前线。

这样一支特战性质的空降兵,起到一把利剑的作用,要直刺敌人的心脏,对指挥官的军事素养就相当高。

那时,他就有意留心手下几个能打的营长,苏兴旺就是其中之一。

“副司令,这个我还没考虑,不过要大力发展空军,我想总会有我用武之地的。”

苏兴旺没有瞎琢磨,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个难题,以他在军中的地位,还不可能有心思去考虑这样的大事。

“行,你小子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要是给我胡乱地吹上一通,我反而不放心了。你现在是营长,扩军之后就是一团之长,是要独立承担较大规模的作战任务的,等我考虑好后再通知你。”

对苏兴旺的回答,苏浩还比较满意,心里也有了定数后,又问道。

“要是调你到舰队来,你干不干?将来有了海上的舰队,可是要成立海军陆战队的,这不比空军更适应得快一些?”

“不,我只想去空军。”

苏兴旺没有半点的迟疑就做出选择,苏浩给他下的这个套,他才不会去钻。要是他三心二意,保不齐就会被打入另册,对自家少爷的品性,苏兴旺是门儿清。

“哈哈,算你小子机灵,没有一山望着他山高。唉,只是在这江面上,就觉得我们的百吨大船都太小,到了大海之上,还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苏浩这个弯转得有些急,心思一下子飞到了海面上,口气中还不无遗憾。

本来他想着要从江宁出发,偷偷地跑到海面上浪一圈,无奈这个心思被李子强识破,严令他不得擅自行动,必须尽快赶回永陵。

在三兄弟的言传身教下,苏浩对大海充满了想像,同时还存了几分的敬畏之心。

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发展海上力量会是镇永军的重中之重,他也理解,三兄弟将舰队和空军交到自己手中的用意。

“大海的另一端,又会是什么样呢?”

得益于电力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提高,陆记的电动机床经过两年多的升级迭代,现在的加工精度已基本上达到了生产内燃机的最低要求。

而以锰钢冶炼为起点,这两年各种合金也有了小批量的生产。

就是铝合金,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加之有两台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为实物参考,在陆少峰的指导下,学生与大匠们合作,采取了小步快跑的研发策略,内燃机项目一上来就有几个型号同时试制。

内燃机的研制,以实用为目的,最基本的型号是十五千瓦的单缸民用型,其参考对象是后世七十年代的农用手扶拖拉机。

另一个型号,则是一百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能够做到军民两用,是规划中的汽车动力。

最高级的一款,则是参考了路虎汽车和GLE的发动机,设计功率达到一百八十千瓦的六缸V型内燃机。

考虑到只能从外部获取少量的火油来炼制汽油和柴油,油品也不过关,这些内燃机都是基于高纯度的酒精燃料研发,因而几款原型机显得有些粗笨,也无法获得更大的动力。

但近两百千瓦的功率已基本够用,陆少峰要做的,是基于这一款发动机的应用来规划产品线。

林州的局面很快稳定下来,各方面的政务也开始走上正轨,陆少峰暂时将政务放在一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组织人员攻关。

九月底的时候,几款发动机都经过了测试、验收。

令他有些遗憾的是,发动机不能采用电子点火的方式,需人为地给发动机一个初始的动力才能开始运转。

有两款武器装备急需用上六缸发动机,一是坦克,二是飞机。

内燃机汽车本来已没有多大的技术障碍,但汽车所需的橡胶轮胎无法提供,所以只能延后。

就是飞机轮胎所用的材料,也是花了大价钱用本时空能获得的替代品暂时凑和,不但成本极高,而且磨损很快,用不了几次就得更换。

在陆少峰的电脑里,对这两款运载工具的模拟设计已做了很多遍。特别是坦克的设计,陆少峰还分别设计了重型和超轻型两个型号。

重型坦克用的是180千瓦的V6发动机,将来要全面取代蒸汽机坦克。虽然在功率上较三百千瓦的蒸汽机动力少了许多,但配合上新研制的变速箱后,各项指标都有大幅的提升。

这款重型坦克全员装载时的总重量超过十二吨,最大时速超过四十公里,装备新型的100毫米火炮。无论是通过性、持续机动还是火力,都要较旧款的蒸汽机坦克有质的提升。

重型坦克是为平原地区的大规模集团作战准备的,考虑到升级换代和现时的作战需求,这款坦克的生产数量不多,只装备一个坦克营。

镇永军的各型装备升级太快,半年或一年时间就要换装,可以说是很大的浪费。也没办法,研发到现在,武器装备已不可能跳跃式发展,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付出许多生命的代价。

陆少峰在大干快上的同时,借鉴后世的经验,先小批量装备,然后迅速的更新换代,直到技术已基本成熟后才大量制造。

只有超轻型坦克,陆少峰准备直接大量装备,一是这款坦克很适合山地作战,二是因为重量轻,可以用飞艇运载实施远距离机动。

陆少峰还是很无耻地抄袭小本子的豆丁坦克,稍加改进后决定先装备一个坦克团。

这型坦克战斗全重不到四吨,长度只有3.9米,动力则是一百千瓦的四缸发动机,最快时速能达到五十公里以上。

这么小的坦克,配80口径的重炮不合适,为此还特意开发出一款60口径小炮,加上一挺重机枪为辅助,火力基本够用。

这个性能参数已较小本子的豆丁坦克强上了不少,赵志伟最初很看不上这款小坦克,认为就是一个倒退。

但陆少峰给出了一个让他无法反驳的理由,就是能用飞艇运载进行空降。

李子强也意识到这个优点,现在的坦克机动一百多公里已是极限。用大型的飞艇运送豆丁坦克,能在近千公里内快速部署,有利于在更大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有了内燃机,飞艇的航程能大幅提升,安全性也更高。

新型的大型飞艇正在试制,载重量将达六吨左右,最高时速达三十公里以上。

最为重要的是,飞艇的续航力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李子强将之作为战略打击力量,计划在军中装备三十架以上。

三十架飞艇全部出动,一次能投送一个齐装满员的特战营加十五辆豆丁坦克,或是携带一百吨以上的航空炸弹实施凌空轰炸。

在三兄弟的保险柜里,都保存着一份最高密级的作战计划,被陆少峰称之为“清零计划”。计划实施的时间段是960年左右,是针对赵氏兄弟的阻击。

以镇永军目前的征战速度和陆少峰的海洋攻略,三年多后的公元960年,镇永军还不能将势力扩展到现在大周的地盘。

在陈桥兵变时,就得依靠一支奇兵在敌人的腹地作战,用飞艇运送坦克抵达目标区域,便是最好、最可靠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