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见了,赵宋 > 第44章 刺史李冒来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来兴师问罪,还是来体察民情啊?李刺史的骚操作,老大我还真看不明白了,不是说那些高官都高高在上的吗,这么亲民了?还是我们兄弟三个人品大爆发、感天动地了?”

赵志伟对李刺史的到访很不感冒,天气已凉下来,保不齐哪天下场大雪把路给封了,现在是奋战的最后关头。

“哪有上门问罪还要预约的,脑子有病才这样吧。我觉得是我们的威慑有效果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李刺史坐是坐不住的了,先听听这货怎么说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次操演后,回来总结了一下,毛病还真是不少,这实战的演练与平时的训练差距还是蛮大的,李子强正有条理地提针对性改进意见。

抛开战术动作和打击效果不说,单单是火箭炮发射后的飞沙走石就令李子强很不满,这大大地延缓了再次发射的进度,火力输出的间隔太长。

另外,火箭炮一枚枚地装上发射架,每枚后面还拉出一根细细的导线,不但增长了准备的时间,还有可能在发射过程中出事故,这也需要改进。应该要按后世的那样模块化装填,这就牵扯到运输和起吊能力。

单枚火箭弹的发射也要考虑进去,要快捷、方便、安全。

“要在真正的实战中用上火箭炮,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啊。”总结一番下来后,李子强自己就有些感概,也难怪后世的每一型装备,在列装之前要经过那么多的测试,包括稳定性、安全性、使用环境和作战目的和效能等。

再就是兵力单薄,没有快速机动能力。这打击过后该如何展开后续的行动?演习过后可以马上收拢兵力,算是完事了。实战中可是会产生大批的溃兵的,这些溃兵四下逃散,追还是不追,去追没兵力,不追就无法取得更大战果,就是等着敌方把兵力收拢后再死战。

黑火药的威力是有限的,别看打得惊天动地的,真正的伤亡人数不会超过三成,那些目标可都是能逃命的,不是死靶子。

有一点也是李子强更担心的,对手在战场上的学习能力是不能忽视的,经过了一次打击,那么下次就不会排成密集的阵型。只要三千人的队伍分散开来进攻,自己这边区区几百人怎么应对?或者对方是骑兵部队呢,一个冲锋就到眼前了。

李子强提出这些问题来,冷静下来的陆赵二人也悻悻地埋头思考。赵志伟联想到了中东那个打遍区域无敌手的小以色国,这以色国打了几十年的胜仗,国土面积还不及一个地区,无它,人员数量太少,占不过来啊。

同理,到本时空,说得现实一些,以三兄弟的武力把永陵城打下来可能问题不大,可守不住啊,以目前的能力也治理不了,只好在山上大搞建设做最坏的打算。

这也是三兄弟没有真正融入到本时空的弊端。

所以,这次操演后反思的结果是,要走出去、请进来才行。既要埋头发展,还要抬头看路。

今天接到李刺史要来的通知,之所以急急地将两个兄弟叫回来,商量持待之事是小事,主要是讨论出一个近期对外的方略出来,即如何走出去、如何请进来。李刺史前来就是一个机会。

这个转变是演习之前没考虑到的,要马上补救。

“我觉得,这个刺史过来是要进一步探我们,同时释放一些善意,想来这货现在的压力也是不小。”

陆少峰判断,此次官府调兵来的本意是想用高压手段,有演习的震慑力摆在那儿,官府可能要改变策略,因为打不过。

打不过就谈呗,文人的心态陆少峰多少有些,之前自己不是老想着猥琐发展吗,就是因为实力不够的原因。同理,李刺史也应该会这样,跟有些武将打不过也要咬一口不同,文人讲究的是合纵连横、不战而屈人之兵,打从小就被这样教育。

“我倒是有个提议,如果李冒这货能释放足够的善意,可以跟他适度合作一把,让他给一些政策、资源,有助于我们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陆少峰说。

“怎么合作?一起做生意倒是可以,除了这个我们还有什么?总不能给他们枪炮吧,那肯定是不行的。”赵志伟首先想到的是一起做生意赚钱。

“老大你提醒了我,我们现在的优势一是赚钱能力,二是武器的研发生产能力,可以再想想。卖一些武器也不是不可以,这玩意儿来钱快啊,前些天不还是计划着发行股票啊,卖军火不比卖股票差吧,而且还是消耗品,还时不时地打仗。”

李子强似乎有些心动了。

要卖军火,还不能对自身有大的危害,这听起来比较矛盾,可后世已给出了太多的可行办法。比如阉割产品性能、比如控制关键环节、比如派出军事小组,甚至派出雇佣兵等等都可以参照,都可以谈。

脑洞大开之后,陆少峰提出可以争取参与到北边的战事,他还是从历史事件出发,认为南唐目前这种统治环境要比由后周来统治强。

南唐发展人文、发展经济还可以。后周是以武力见长,建国才二三年就南征北战,到最后被武将们搞了个陈桥兵变,再后来一统诸国。

总之,陆少峰从大势、从现实出发,认为一个统一、集权的环境不利于陆记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一致认可。

“行了,我们的YY到此结束,否则越跑越偏了,我还是关心来钱的事,跟李冒这货能做哪些生意。”

赵志伟强行把问题拉了回来。

“民用品,我们可以与李冒合作,将生意做到整个的大唐,可以给他其它地区的代理权啊。军品方面,我们的钢不错,可以生产些冷兵器,热兵器方面,可以卖一些别人好仿制的炸药包什么的。至于枪炮什么的暂时当然不能卖,要不我们也搞一支雇佣军,起辅助作用,也是奇兵一支。”

李子强认为派出一支规模不大的雇佣军,在关键时刻发挥影响战局的作用,不会引起朝廷更多的忌惮,反而能让陆记更方便介入到本时空的局势,符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

“之于如何做到既介入时局、又不引起更多的忌惮,那是老三你的事了,老大负责做买卖,我负责搞行动,在台前装逼的事还得你来。”

李子强随手把这锅丢给了陆子峰,在赵志伟投了赞成票后,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李冒是打着表扬陆记从外海带回土豆红薯、中秋捐了两千两银子而有功于朝廷的名义来的,陆记也以最高的礼节待之。

基地门口不仅又打出了大大的欢迎横幅、铺上了红地毯,三兄弟还到门口迎接,只是这次没安排卫士夹道欢迎。

陆记表现出来的好意,李冒自然也感觉到了,下车后满是笑意,还特意将随行的李迎郑重地介绍了一番,说是禁军的军指挥使。

听到是禁军的军指挥使,李子强笑笑后道:“前几天是李某失礼了,不知是指挥使大人屈尊观摩陆记一个区区团练的操演,这也是班门弄斧,李指挥使可千万别笑话李某。”

李迎觉得有些尴尬,悻悻地笑了笑,打着拱手礼口上说着“岂敢岂敢”,这姿态摆得很低,完全不像是高级官军跟区区商人交往该有的气势。

进到会客厅,宾主落座,相互道了几句没营养的话后,李刺史做为地方的最高长官,开始关心起治下明星企业的经营状况。

得知陆记将商业版图扩展到了附近州府,也有意向更远的区域发展、为地区经济贡献更多的力量时,李刺史只思索片刻,便做出指示,官府应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李刺史当即安排随行人员,要就此事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责任到人。

陆少峰从企业经营出发,具体谈及陆记的产出可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去开拓新的市场,以求得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还把赵志伟推到前台,说自己一不入流的书生,不善于经营,一切事务都是大哥在操持。

双方商业上的会商是卓有成效的,当场达成了几项合作意向和基本原则。

李刺史随后问起,陆记在经营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官府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搞得陆少峰感激涕零,直呼有刺史大人的关怀,一切困难都能克服,人力短缺这些都是小事,有刺史大人撑腰,那都不是事。

谈完这些,李冒颇有感慨说,如果治下百姓、大唐百姓都能像陆少峰一样,既能安心生产又能保家卫民那就好了,国泰民安便有希望,更不用担忧那刚刚立国的大周来犯。

听话听音,李刺史这是将话题往兵事上引,再想到那李迎今天主动公开了身份,陆少峰皱皱眉,不解地问:“在刺史大人治下,永陵府修养生息,只需二三年后定能大治。大人何出此言?”

“少峰有所不知,现如今那大周已于大江之北屯兵数万,隐隐有渡江南下之意。若让那大周成事,这潭州、衡州、永陵等数个州府恐有刀兵之祸,更别提休养生息、行经济之道了。”

说完这李冒又是深深一叹。

陆少峰听得大惊失色,忙叫道:“竟有此险情,是少峰鼠目寸光了。”

说完,陆少峰想了想,似是下定决定地道:“少峰不才,也愿为刺史大人分忧。只不过陆记力量有限,只恨有心无力。”

这时,李指挥使适时地插话,说起前几日的操演让他记忆犹新,特别是那火枪和火炮,更是军武的大杀器。

陆子峰只得苦笑着解释,这火枪火炮确实是好东西,威力也大,只是极难打制。陆记也是从外海购得一套设备,花了几个月时间才试制出少量,虽然勉强能满足基地自保,但经不起消耗,更不要说数万人规模的对战。

李指挥使想想也是,这么好的东西,哪是容易搞出来的,于是沉默着不说话了。

见这个指挥使不说话,指不定心中盘算什么歪主意,陆少峰只好说,火器不易打制,上好的刀枪陆记还是做得出来的,只要有足够的原料,陆记出产的精铁比外面的强了许多。

李指挥使不太相信,那就当场试验。

陆少峰当场令人拿来几把菜刀,让李指挥使随意跟他卫兵的配刀比试。几刀下来,李指挥使的眼睛明亮起来,反复追问是不是陆记所产,有多大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