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骗人?”顾喜喜睨目道,“说的这么难听。”

“我这是提出概念,包装!包装一下而已。”

“如果这么做能让先生高兴,先生高兴了,咱们就高兴,一举两得的事儿。”

石头被绕的云里雾里,但最后他听懂了,一举两得,肯定是好事。

又过了几天,历经一场春雨后,天气再次转暖。

向阳的地方长出了荠菜,品兰居的兰花也移栽成活。

一辆半旧的布棚马车缓缓驶入花池渡村。

老钱早起就穿上自己最好的一件袍子,骑着毛驴在马车前方开道引路。

他一路都咧着嘴笑,嘴角压都压不住。

路边玩耍的孩童看见,知道是新的先生来了,立即飞跑着去叫人。

等马车到了品兰居外,这里已经聚集了好些大人小孩。

车夫拿下脚凳,放到车板侧面。

众村民都盯着马车,看见蓝色的布帘掀开,露出的头顶发丝花白,不免惊讶。

怎么是个老人家?

再看他弯腰出来,抬起头时,面容的确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此人眉目平和,只是在转目看人时,自然流露出些许严肃。

老钱几步上前,拱手道,“宋夫子。”

宋夫子回礼,“方才劳烦钱村长为我等带路了。”

车厢门帘又动了动,宋夫子立刻转身,向上伸出手去。

“夫人慢点。”

只见一位妇人出来,长发挽做朝云髻,只斜插着一支石榴纹镂银簪,簪头镶嵌碧玉。

妇人下车时,大家才看到她的面容。

虽然能明显看出岁月留下的痕迹,但她嘴角噙笑,眼神柔和,令人观之可亲,心生亲近之感。

老钱这才向村民们介绍,“这位是宋青山、宋老,咱们青田县学前任学令。”

“这位是宋夫人。”

仿佛一块石头从高处砸进水塘,人群顿时躁动起来,议论纷纷。

“学令?这可是官家的教书先生,有官身呢!”

“这么厉害吗?那他现在还当官不?”

“都说了是前任,前任学令,那肯定已经不当了呗。”

“哎,这么厉害的人来咱们村塾当教书先生?”

“是刘先生把他找来的,看来刘先生也是个人物呢!”

……

老钱用力清嗓子,“都静一静!”

“宋老宋夫人刚到,还没休息,就听见咱们的人吵吵嚷嚷了。”

宋先生开口,“无妨,大家聚在一起,自然要热闹些。”

老钱笑着点头附和,心下暗忖,这宋先生面上不苟言笑,性子倒比想象中平易近人。

老钱扬声道,“以后宋老、宋夫人既是咱们村的贵客,又是咱们村的自己人。”

“咱们要将这二位当贵客般尊敬,又要当自己人一样帮助、友爱。”

秦大嫂在人群中已经看呆了。

听见大家鼓掌,她才回过神,赶紧拨开其他人找到顾喜喜。

顾喜喜扭头看去,见是秦大嫂,了然含笑,“来了?”

秦大嫂喘着粗气道,“宋、宋青山,我知道这个名字!就是县学最好的那个前任学令,教出过许多个举人、进士,最高考中探花。至今有好些学生都在外面做大官的那个……宋先生!”

顾喜喜莞尔,“这个前缀说明还真是长啊。”

秦大嫂一把抓住顾喜喜的胳膊,激动地声音都在打颤,“我前几天才跟你说的过的那个人,是他、是他吗?”

顾喜喜只得点头,“没错,是他,就是他。”

秦大嫂双手合十,仰天笑道,“太好了,”

“得此名师,我家狗娃还去什么县学!”

“老天保佑!刘先生保佑!还喜喜保佑!”

顾喜喜失笑,“我保佑什么,嫂子莫不是欢喜的糊涂了?”

秦大嫂继续对天拜了几下,转向顾喜喜,正色道,“我可没糊涂。”

“你且听是不是这个理儿,陈先生是你引来的,刘先生又是陈先生引来的,如今的宋先生又是刘先生引来的。”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可不得谢你的保佑么!”

周大嫂在旁咋舌道,“这绕口令,都快给我绕晕过去了!不过……”

她咧嘴大笑,“我也觉得道理很对!”

这时,老钱已经开了锁,带宋先生夫妇进院子参观。

知道宋老喜爱整洁清静,老钱扭头使了个眼色,不许众人跟进来凑热闹。

“今天大家见到宋先生和夫人,都认识了,就此都散了吧。也好让二位早些安置下来。”

众人居然配合得很,当即三五结对的走开。

毕竟宋先生是读书人,大家站在人家门口扯闲篇也放不开。

正好换地方聊个尽兴。

本村里少有外人搬进来,宋先生的身份、经历又如此特殊。

对村民们而言,无异于一件大新闻,足够大家茶余饭后聊几天了。

只有顾喜喜一人被老钱点到,跟着进去。

老钱特意为宋家夫妇介绍,“这姑娘姓顾,是我们村种地的头一份,大家有什么不懂都要请教她,外面的人都称呼她顾老板。”

“这院子里各处精巧的小心思,都是由她布置的,品兰居的名字也是她取的。”

顾喜喜道,“我文墨不佳,不比先生学富五车,只好暂取个名字挂着,等先生与夫人入住后,还是再另外取名吧。”

宋先生目光落在地面栽植的兰花上,“兰者,清气也。”

“兰花极好,品兰居也好,不用改了。”

宋夫人笑道,“栽植的布局也极为雅致,入门不见兰,转弯却豁然开朗。到了屋内,推窗兰草入眼。”

“若能临窗作画,四季之景,阴晴雨雪各有不同,想来乃雅事一件。”

宋先生望着夫人,严肃的脸上多了笑意。

“夫人喜欢就好。”

“为夫告老后,没想到还能与夫人在这一隅清净地偏安,赏兰花,结桃李。”

宋夫人想去看看灶房,二人携手出了堂屋,朝旁边走去。

顾喜喜走在后面,含笑说了句,“成了。”

老钱一怔,不解地小声询问,“大侄女为啥说成了,他俩刚说那话啥意思。是不是看兰花不够,还要看桃花李子花?”

“克咱村没人种桃树,要看只能看后山的野桃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