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熊浩当即就巴拉巴拉的说了,原来是李耀华在特殊十年曾失手打死了一名所谓的探子,还跟熊浩一起挖坑把人埋了。

于德胜当即命人去京海工业学院,把李耀华也抓了。

于德胜现在对廖泽亮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小子算无遗策啊,居然还是个案中案,又牵涉到两个受害人。

……

廖泽亮这边不知道李家父子已经落网了,还在北影厂努力看书。

看了三天,傅奇那边就等不了了,过来看他琢磨得在怎么样?

廖泽亮这几天求知若渴,根本都没去宿舍睡,除了看书就是吃饭,累了在资料室眯一会儿。

现在他一脸疲惫,头发也乱糟糟的,看起了跟流浪汉似的。

傅奇又是好笑,又是歉疚。

廖泽亮给他们介绍:“这位是我的创作搭档,江海同志,这位是傅奇同志,长城电影厂的。”

见他跟廖泽亮差不多,胡子拉碴的。

傅奇跟他握手:“江海同志辛苦!”

江海兴奋不已:“不辛苦不辛苦,要写出好的作品肯定要多下功夫嘛!”

这几天他沉浸在书海里,别提有多快乐了,哪里会觉得辛苦。

几人坐下之后,廖泽亮提出了两个点子。

第一点要拍武打片,像《山楂树之恋》的那种,老外根本看不懂,时代背景不一样,他们不会明白全国都在城市化,我们为什么要逆城市化。

武打片就不一样了,大家都能看得明白。

傅奇点了点头,很是赞同。

“那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既然你们拍了《少林寺》,还可以拍个太极宗师啥的嘛!”

廖泽亮喝了一口水:“明朝末年,宦官弄权,张三丰跟董天宝在少林寺长大,但两人性格……”

他一通描述下来,众人连连点头。

“太精彩了。”

“你小子不老实,这剧本完全就是投其所好逢迎上意,上头就喜欢这种,你是想着拍这个,就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吧!”

傅奇急急道:“那第二个呢?”

廖泽亮老神在在道:“武打片人数要多,取景要好看,成本就相应高了,虽然您没跟我说你们那边的情况,不过我也能看出来,你们资金上有所欠缺。”

傅奇连连点头:“确实是,特殊十年都搞运动去了,没有拍戏,新时期来了,我们就跟不上时代了,拍一部亏一部,现在资金的确紧张。”

“第二个拍恐怖片,成本小,取景简单。”

“这个好,老外就喜欢恐怖片。”

目前国内恐怖类型电影一片空白,也是个入手点。

接着廖泽亮说了一个前世看过的,比较经典的恐怖片,《山村老尸》!

他本就口才好,说起故事来不管用词还是情绪都很到位,众人听得浑身冒冷汗。

江海听得入了迷,只觉得比他写的好的太多了。

傅奇听完很是满意:“道具简单,取景随便一个村子就行,需要人多的场景当地人就可以,成本小,可行!”

夏肃南也道:“若是这部剧成了,长城算是起死回生了。”

几人一聊下来,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得很快,傅奇请几人去涉外饭店吃饭。

涉外饭店事实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国营招待所,按上头的吩咐,给外国人提供服务,得有条子才能进的。

傅奇是红顶“港商”,所以能带大家进去。

水晶吊灯,大理石地板,穿着高跟鞋的女服务员……

一看就很有逼格啊!

江海和夏肃南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边参观一边嘀嘀咕咕的说着话。

在餐桌前坐下,傅奇开始点餐。

按照一人一菜的标准点的,算是高规格了。

很快菜就上来了,色香味俱全,还有可乐葡萄酒。

夏肃南一阵狼吞虎咽之后,拿起汽水喝了一口,爽!

“这就是《高山下的花环里边的汽水》吧!”

江海也一脸陶醉:“这味道可比国营饭店的好吃多了!”

吃过饭后,傅奇两口子让他跟他们一起,夏肃南和江海坐另外一辆车走。

廖泽亮知道这是要谈稿酬了,而且还考虑到怕自己跟他们分赃不匀,闹得不愉快,只跟自己一个人谈。

人家混了这么久,做事情可以算是面面俱到了。

廖泽亮很爽快,直接道:“稿酬你们看着办,我绝不讲价!”

傅奇道:“一部两万港币可以吗?”

“成交!”

这稿费相当于八千块,已经不低了。

比北影厂的还高了不少。

傅奇当即道“那我让那边把稿酬先电汇过来!”

“不必,留在那边就好,到时候请您帮我买点股票期货啥的,我赚点零花钱。”

稿费用来投资白银期货,到时候赚个四五十倍,回头让徐**的父母代为投资也行,自己组建港资公司也行。

傅奇当即愣住了,这小子还知道期货股票?

“股票风险很大,你要想好,期货更是,期货的保证金只有交易额的十分之一。”

“我只是这么一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想法,到时候再说吧!”

送几人回到北影厂后,傅奇和石慧便回宾馆了。

廖泽亮当即就给江海和夏肃南说了稿费的事情。

没有瞒着他们,是多少就是多少。

江海很是兴奋:“写个剧本就能赚这么多,厉害了吧!”

夏肃南也道:“搞文学果然有前途!”

廖泽亮笑了笑:“算下来也就一部八千左右,我给你们一个人两千,你们看可以不!

夏肃南立即道:“剧本的字数本来就不多,又是你出的创意,两千我都嫌多了!”

江海也道:“我在工学院当一个月的牛马也就几十块钱,你这是天价了,我还有啥不满意的。”

“除了剧本你们还可以把故事写成小说,稿费算你们的,我一分不要。”

夏肃南一脸敬佩:“泽亮你可真大方!”

江海但心的却是没地方投稿,《人民文学》哪会要这种小说。

廖泽亮笑了笑:“《故事会》!”

“这个好,反正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文学史留名。”

《故事会》的八零年代的发行量可是很惊人的,看来回头得办个杂志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