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关于物业的二三事 > 第214章 啥?我们上电视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啥?我们上电视了?

“啥?我们上电视了?今天中午有重播?上午还有采访?”

这天一大早,开车来到相关区域,钉钉上打了上班卡,准备去自己的公司去处理事情的龚瑞红,接到了胡栋梁打来的电话。

原来,在张红梅两口子,接到张巧儿和段瑶,给他们强行留在医院病房的两张告知函后,这两口子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前几天还态度很好的物业公司,在保险公司的人来了的第三天,就突然变脸,直接在傍晚六点左右,来两人,趁张红梅老公出去打饭时,直接将两张函丢给了张红梅。

并且,在张红梅正在看这两张函时,飞速的拍了几张照片和视频,然后,直接走了……

等冯文打饭归来后,见到这两张函,并读过了函件上的内容后,直接懵了……

本身冯文,就比他的妻子张红梅小五岁,平时大事小情,都是张红梅说了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中年男人,没了主张。

“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太欺负人了!”

下班前,前来查一下病房,然后对值班的医生进行个交接与交待,这是医院病房的习惯与规定。

本院骨科主任贾保,在巡视骨科病房时,来到了张红梅所住的病房,看到了低头哭泣的张红梅,与一筹莫展的冯文。

“怎么了?哭什么?”

贾保问道。

于是冯文就将那两张函递给贾保,并在贾保看那两个函件时,把这几天事情的经过,和贾保说了说。

“这是啥物业?我看看公章……乐万家物业?咦?我打电话问问……”

事情总是那么巧,这个贾保贾主任,是来自于相邻一个市的,与这个市接壤的一个县。

因为相邻且接壤,而这个城市,有全省甚至是全国,都排的上号的矿产大型国企,所以,那个县的人,来这边的人很多,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一半的人都在这边生活。

并且在历史上,那个县,有数次行政规划时,被划到了这个城市,只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被归到了现在那个市。

而贾保记得,他们一个村的远房叔叔,也是来到了这里,这个叔叔虽然死了近二十年了,但早在此地生根,他其中一个叫贾玉的女儿,前几年来治腰椎间盘突出时,就说过,她是干物业的,好像就在这个乐万家物业。

“喂?是三闺女不?我是你二保哥……”

贾保在通讯录里翻了半天,好容易找见了贾玉的号码,打过去后,只响了两声铃,便接通了。

“好的,这个电话你记一下,133……”

在拨通了贾玉的电话后,贾保简单的把这事和贾玉说了一下,并特别说了,这个病人,也是个熟人介绍的,挺可怜的,让贾玉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本身,贾玉已离开乐万家多年,一直在天府物业至今,本身这个事情,她完全可以不管——毕竟,她也管不了。

但是,只要是能让乐万家受到损失,让刘昆平付出代价,特别是让龚瑞红能不痛快,这样的机会,贾玉是不会放过的。

最重要的就是,贾保这个医院的骨科主任,还某些事上,还是很有价值的,念及于此,即使是贾玉已离开乐万家物业多年,她还是一口答应了贾保的要求,并告诉贾保,让自己的电话告知冯文,半小时后,再给她打电话。

“甄总甄总,我和你说个事……”

贾玉在挂了电话后,第一时间,便去找了,同样恨乐万家,恨刘昆平入骨的甄志刚。

“好的,今天晚了,明天吧,明天一大早,就去拍摄,晚上应该是能播吧?能播?那好……”

甄志刚,很有些手段,更有些人脉,在听到贾玉的汇报后,第一时间,就有了方案,向乐万家物业——这个同行和竞争对手,下了狠手。

第二天一大早,病房内,就来了两男一女,三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这是本地电视台的一个民生节目,因为经常播报一些关于民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那个短视频和自媒体还没有盛行的年代,在当地的热度很高。

尤其是采访的主持人张伟,因与某明星姓名相同,又是当时,是本地广电,推广大家都说方言的代言人,最重要的是,在当时兴起的“某某跑腿”、“金牌调解”等节目的影响下,当地也出了一个类似的专栏节目——《张伟来了》。

因为这类节目采用纪实拍摄手法,真实记录事件的处理过程,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真实感。

聚焦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难题,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道德伦理困境进行呈现和探讨,引导观众思考。

通过张伟这个主持人,以本地方言进行沟通和播报,并邀请专业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分析矛盾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处于类似困境的观众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所以,不仅是带火了电视台的民生渠道,更是让节目主持人张伟,在当时,红极一时。

所以,当三人穿着节目组的马甲进入医院,尤其是当张伟被群众认出后,有好多人,自发的靠近了张红梅所在的病房,以现场访谈的方式,以此来满足这些围观群众的好奇心与窥探欲。

“乐万家物业公司,不但不再对此事负责,不再承担为此产生的责任,还要让我们退钱给他们,这分明是让我们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的啊……”

面对着摄像机,躺在病床上的张红梅,悲愤的说道。

节目组确实很专业,才不到半小时,就驾轻就熟的安排了如何回答,什么人来回答,从哪些方面回答。

冯文与张红梅,在节目组的安排下,将一对从外地来这里打工的,弱势群体的人设,打造的极其完美,引发了围观群众的共情。

“法律不法律的,我们老百姓不是很懂,但万事说不过一个理字,我总感觉,做为一个公司,不应该为难一个干活的工人……”

“这事咋说了……即使他不是业主,但毕竟是在你管理的区域受的伤,物业难辞其咎……”

“反正这事,就是物业的事……”

围观的群众,在面对镜头和递过来的话筒,纷纷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期节目,当天,就在当地的民生频道播放了,张红梅的遭遇,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因这个节目,还设置热线电话、网络互动平台等,很多观众直接实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建议。

尤其是节目播出后,被放在了当地电视台的网络平台上,人们一边倒的评论,使得乐万家物业的名声,顶风臭十里!

电视台看到此期的效果居然出奇好,互动的数据和流量,远超了此栏目以往的其他任意一期,于是决定,要做追踪报道,并且做出了预告。

“甄总,我已发动全公司的员工去留言了……”

贾玉,一边看着电视台互动平台,关于那篇报道的评论区,一边打电话向甄志刚汇报。

“好,我也正在看,一定要加大力度!”

“好的甄总,我加了个网上专门投票的人,每一千块,三千条评论……”

“小钱而己……先上三千条,热度下来了再继续投!”

“小龚,怎么回事这是?”

在接到电话,说公司被曝光后,龚瑞红第一时间,赶回到了乐万家物业公司的办公室,刚坐下还没来的及喘口气,刘昆平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应该是对方打了求助热线吧?这个社会,早已不是谁声音大,谁恶,谁就有理……这是讹不成咱们,又来卖惨来了……”

龚瑞红,不慌不忙的向刘昆平解释道。

就在龚瑞红和刘昆平通话时,龚瑞红的手机时不时的传来“嘟嘟”声,龚瑞红看了看,是胡栋梁打来的,所以,她继续保持和刘昆平的通话,对胡栋梁的来电,未予理睬。

“龚总,有电话……”

正在和刘昆平保持通话的龚瑞红,抬头看了看她办公室的门口,张巧儿抱着可移动的固定电话,向她说道。

“刘总,项目部来电了,估计是有什么急事,我一会再向您汇报……”

“喂?栋梁啊……刚才我正和刘总通话呢……什么?电视台?已经到了?不,不能拒绝采访……什么?那更不能,不能让电视台的人来公司!”

在半小时前,“张伟来了”栏目组,以主持人张伟为首,在冯文的带领下,来到了事发地点——鸿雁新居。

当新闻采访车进入小区后,就引起了小区内的部分业主的关注,而当张伟一行人,出现在事发的那个单元前时,更是有热心的本单元的业主,帮着开单元门和电梯。

在栏目组采访了那个单元的部分居民,并拍摄了电梯的情况后,一群人,在热心业主的指引和带领下,向物业办公室走去。

得知消息的胡栋梁,慌了。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龚瑞红,但是,龚瑞红的电话,一直是正在通话中……

从监控上看,电视台那几个人,被一些业主簇拥着,已经离物业办公室越来越近。胡栋梁急中生智,给公司的固定电话打去,他想试试运气,看看龚瑞红在不在公司……

终于,在电视台的人,进入办公室所在的单元门之时,龚瑞红,终于接了胡栋梁的电话。

鸿雁新居物业办公室,也是属于跃层,一套家有两层。办公室所属楼层,为三层和四层,也就是说,步行上三楼,最多是五分钟,而乘电梯的话,所用时间,则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