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议事厅一阵沉默。

对于镇东军退出妫州城还是留在妫州城的问题,大家心里都下不定决心。

留下,要面临着被安山围攻的风险,与此同时要与家人分离,至少半年的时间见不到父母家人。

这半年时间里若他们出了什么意外,那就意味着,自己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若全部退出妫州城,那么这座城就拱手让给安山了。

妫州城没了,永关也就没了,以后他们想再进入关内之地,就只能走水路。

而且,他们若离开,对妫州城内的百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他们跟随镇东军踏上城墙的那一刻,就已经没机会归于安山治下了。

如今城内百姓都将他们当成了妫州城的统治者、守护者,若此时弃城而去,百姓会多绝望,多愤怒。

不仅如此,李凌云的名声怕是也会因为此事而受损。

眼见着大伙儿都举棋不定,李凌云敲了敲桌子开口:“如今榆关在安山手上,这也就意味着,咱们无法从那里通行。”

“永关是咱们从陆路进入关内的唯一渠道。而永关距离守捉城太远,补给跟不上,只能从妫州城就近补给,所以,咱们一定要将妫州城攥在手里,不惜任何代价。”

他这话一出,大伙儿也不再纠结撤退与否的问题了。

赵文武抱拳道:“节帅,既然咱们要占了妫州城,就得留下一人镇守此处,卑职愿率五百镇东军将士和两千新募之兵镇守妫州城。”

“那卑职就率二百镇东军将士和八百新兵去守永关吧。”

那木也抱拳开口。

李小山也开口:“节帅,还是我留下吧,我无有妻儿,家中父母也有大哥大嫂照顾,无牵无挂,留下最合适。”

“节帅,我留下。”

“节帅…”

“行了,都别争了。”李凌云出声打断众人:“赵文武率五百镇东军将士和两千五百新兵守妫州城,陈元德率三百镇东军将士和七百新兵驻守永关。”

“待会儿你俩去库房领取各军一年的粮草军饷,至于甲胄武器,先将库房里的分一分,不够的等过段时间我再派人给你们送来。”

李凌云之所以将赵文武留下,是因为赵文武思维活络,哪怕安山率大军围城,他也能守好妫州城。

而选择陈元德的原因,是因为他比较沉稳,就算有人来关前挑衅,他也能稳住心神守好关。

那木和伍素太冲动,李小山太年轻,都不是合适的人选。

赵文武和陈元德起身领命。

李凌云压压手让两人坐下,继续说道:那木带上圣旨,率二百镇东军将士和五百新兵即刻出发去燕岭关,接管那里的防务,让杨浩配合你行动。”

“还有,到了燕岭关后你派人去守捉城告诉邵都统,让他派人来接应我等,以免路上有草原蛮夷劫道。”

那木领命,接过李凌云递来的圣旨,转身离去。

“其他人回去准备准备,三天后动身回守捉城。这两天继续封城,百姓不得外出,守城将士多关注各处,在咱们离开永关前,要确保城外各势力收不到消息。”

“是。”众人领命。

“诸位可还有事商议?”

赵文武闻言说道:“张义县和古德县还在安山手里,咱们该如何与之相处?”

张义县和古德县是妫州境内唯二的两座县城,目前这两座城都在安山手上。

李凌云思索片刻,说道:“暂时不和那边接触,一切等明年开春再说吧。”

妫州城守卫力量薄弱,李凌云认为,在那几千新兵未训练出来前,不管是民事还是军事方面,都不适合和与那边接触过多。

“好,那我就继续封锁城门,不让两县百姓进出城。”

之后众人又商议一番行军路线和注意事项,这才散场。

这次回守捉城,李凌云打算从永关进入草原,沿着燕岭山一路东进,再从燕岭关回守捉城。

永关之前在草原人手里,后来拓跋宏宇离开,将永关交给了李凌云。

李凌云得知韦长益对留在檀州大营的镇东军将士出手的消息,急着去妫州城,便没在永关留人。

如此永关又落入了安山之手。

直到前段时间长隆军和魏博军在妫州城外大败于镇东军,彻底没了夺回妫州的可能,这才让永关的那支军队弃关而去。

伍素在征召完新兵后,派了一支新老士兵参杂的二百人队伍去永关驻防。

此时永关在他们手上,可以随时从那里去草原。

这天傍晚时分,前去魏州袭扰的那支队伍回来了。

去时一千人,回来时只剩了七百人,带队的林平自责不已。

李凌云对这个伤亡数字还是比较满意的,能在车群峰的追击下保留七百人,已经很不错了。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一辆辆马车驶入府衙,开始装运物资。

城内百姓见此都慌了神,一个个都跑过来问赶马车的新兵,镇东军是不是要离开妫州城了。

当得知只是一部分将士离开,剩下的人依然会留在妫州城后,大伙儿的担忧才稍稍下去一些。

新招募的士兵大部分要跟随李凌云去守捉城,李凌云怕这些汉子舍不下家人,问他们愿不愿意带着家眷一起走。

那帮新兵听闻家眷去了守捉城后暂时只能住草屋,绝大多数都拒绝了他的提议。

妫州城内有许多空置的房屋,这段时间没房的人都陆陆续续分到了房子。

他们舍不得放下这里的房产带着家眷去守捉城。

李凌云见此也没强求,任由他们自己决定去留问题。

有新兵担心他们离开后家眷无力度过这个冬季,李凌云大手一挥,提前给他们发了三个月的军饷,并且将所有饷银都换成粮食木炭等物资,让新兵将这些物资带回去,留给家眷食用。

新兵将士对此无不感恩戴德。

有了这些物资在,他们的家人便能安稳度过这个冬天了。

至于他们自己,倒是用不上什么钱。

李凌云说了,只要参军,吃住全由军队负责,他们根本不用操心。

李凌云的话他们是很相信的,既然他这么说,那就一定不会让他们饿着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