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这个女主太咸鱼 > 第219章 垫底儿的存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绝的是人家张毅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听的那叫一个认真细致,不懂的还会提问。

“这么平整的地,埋几座坟头,不浪费吗?”

“孩子怎么没和父母埋在一起?”

“怎么每座坟头都长那么多草?就没人打理吗?”

“都是埋自家地吗?”·······

能回答的小改就直接回答,不知道是也老实说不知道,主打一个有问必答。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附近正在忙着收秋的村民,或是停下手中的动作直起腰,或是从一人多高的苞谷地里探出身体,纷纷往这边看来。

不多时,就有人扯着嗓子高声问道:“是杨老大家的小子回来给你爷奶上坟不?”

“是呀!六爷爷,您老忙着掰苞谷呢!”

杨祥毅朝声音来源看了一眼,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回应道。

“二丫头也回来啦!走,家去!中午花奶给你煮花生吃。”

一手拎着花生秧子,一手捶腰的中年妇女看到了车边的小改,热情地招呼道。

“谢谢花奶,我们等下还得去看看我婆呢!下次回来再去您家吃。”

小改赶忙笑着婉拒道。

“那就晚上过去吧!晚上来家里吃饭。下次谁知道什么时候,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去家坐坐,那怎么行?”

花奶子边说边快步朝他们走来。

“庄稼快收完了吧?”

小改往前迎了两步关心地问道。

“还早着呢!我在这边拔花生,你爷和你叔他们去南岗掰苞谷了。”

花奶笑着回答道。

这时,杨祥毅也和六爷那边也聊得热火朝天,两人有说有笑的,杨祥毅引着六爷爷他们往车边走来。

张毅见状,连忙手脚麻利地把车上的饮料箱拆开,然后从中取出几瓶饮料递给小改,小改接过分别递给围过来的村民们,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来,大家都喝点饮料,解解渴休息休息,秋收累人啊!”

见围过来的人中,只有两三个男人,于是小改又从车里拿出几包烟,递给杨祥毅。

杨祥毅心领神会,微笑着将烟一人一包,递到那几个爷爷辈的人手中,嘴里客气地说着:

“来,抽烟,抽烟,这是小子特意从京市买的,您几位尝尝。”

几人先是推脱了一番,最后还是笑着收下道:

“行,爷爷我也尝尝京市的烟是啥味道的,肯定比咱这边的好。”

“京市的烟,我还没抽过呢!托你小子的福,今儿也尝尝鲜。”

见他们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模样,大太奶啐了他们一口,笑骂道:

“你们几个老家伙,一人分几根不行吗?没脸没皮的,连个孩子的便宜都占,娃儿们还在上学呢!”

“太奶,这烟不贵。等我以后工作挣钱了,再买贵的回来孝敬诸位太爷、爷爷们。”

杨祥毅插科打诨道。

“你个死老婆子,这是孩子的孝心你懂不懂。”

大太爷白了老太太一眼笑骂回去。

“祥毅啊,你这可比前年回来时高了不少呢!这要是在外面碰到,我够呛能认得出你来!我刚刚可是在心里可是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敢开口叫!”

最先开口的六爷爷满脸笑容,眯起眼睛,一边摩挲着手中的烟盒,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哈哈,六爷爷,您可真会说笑!我不就是长高了那么一点点嘛,其他的也没啥大变化呀。您再仔细瞅瞅,我是不是跟小时候没啥两样啊?反倒是您,身体还是这么硬朗,精神头也十足!”

杨祥毅嘴角含笑,连忙回应道。

“哎呀呀,我这把老骨头,哪还有什么硬朗不硬朗的哟!都已经半截身子入土啦,不是腰酸就是腿疼的,可遭罪咯!”

老爷子咧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连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被这笑容给撑开了,连连摆手,十分谦虚地说道。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对杨祥毅的这番夸赞显然很是受用呢!

“六爷爷,您可别这么说,您这身子骨啊,再活个五十来岁那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杨祥毅一脸认真地说道,那语气,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夸张的奉承话,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实一般。

一旁的张毅见状,不禁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对他这一本正经夸人的样子感到有些意外。

看到他那一言难尽的表情,小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挑了挑眉,眼中充满了骄傲的神色。仿佛在说:“少见多怪,也不看看那是谁的弟弟!”

看着六爷爷被逗的哈哈大笑,另一位太爷开口问道:

“祥毅啊,你爸妈过年回来吗?”

别看人家是太爷,但年纪真不算大,与杨父相仿,但由于辈分高,所以是太爷。

小改家在村里的辈分是垫底儿的存在。

没办法,一个大家族,一辈一辈排下来的。

每次出门,碰到个小孩子,不是得叫爷爷,就是得叫叔叔、姑姑。

她也很不情愿的。

祥毅礼貌地回答道:

“回的,太爷。等那边忙完了就回来。”

太爷似乎有些不满,嘟囔着说:

“咱这边又不是过不下去了,一家两家的,非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村子都冷清了不少。回来一趟还不容易,好几年才能回来一趟。图啥?”

花奶连忙接过话头,笑着道:

“叔,您老可别这么说,疆省地广人稀,肯定比家里赚钱快呀!再说了,您看看人家这俩孩子,都考上京市的大学了,多让人羡慕啊!”

“就是就是,想当年,杨老大家的日子那叫一个难啊!娅她爷奶,都是病了好几年才走,这期间可拉了不少饥荒,还没等缓过劲儿呢,老大底下那几个弟弟妹妹就又到了要结婚的年纪。”

大太奶感慨道。

“娅她妈也不容易啊!一年辛辛苦苦喂两头猪,结果赚的钱都落不到自己口袋里,全拿去给杨老大还饥荒了。”

六奶奶接过话头。

“就那几亩地,要养活一家老小,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那时候大家都不容易啊,不过老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看看人家现在,日子过得多好啊!饥荒早还上了不说,孩子还培养的这么好。”

“就是就是,钱不钱的倒无所谓,关键是孩子有出息啊!咱累死累活的为了啥,不就为了这下小辈吗?”

“可不是嘛!咱这儿方圆几十里的,就小改这丫头一个考上了京大,京大啊!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啊!反正我是想都不敢想。”

“小改啊,你告诉奶奶,你整天都吃些啥呀?我好让你姑也学学,她今年都初三了,学习可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