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中国对决
塞维利亚皮斯胡安球场,今天欧联杯1\/4决赛,首回合塞维利亚对阵德甲美因茨的比赛,将在这里展开。
这场比赛不仅受到了塞维利亚球迷的关注,大洋彼岸的中国球迷同样关注。
能在欧战对决中,看到中国球员间的对抗,实在是吊足了球迷们的胃口。虽然欧联杯是欧足联的次级赛事,但同样是欧战啊,比亚冠不知高了几个档次。
美因茨是昨天到达的塞维利亚,但李景明并未与几个熟人相见,而是相约比赛后在家中小聚。毕竟比赛没结束前,大家还是对手。
皮斯胡安球场座无虚席,主队球迷对于球队能闯进八强十分满意,更希望球队能够再进一步。
随着双方球员的入场,再次将场内的气氛推向高潮,球迷们唱着自家队歌,高举着俱乐部围巾。
不过令中国球迷失望的是,自从代表塞维利亚征战欧联以来,四场比赛取得一球两助攻的李景明,依然没有获得首发机会。
程涛和冯笑庭一边低头说笑,一边指着坐在场下的李景明,好像在说,这小子能不能上场还不一定呢。
李景明对这个情况也很无奈,但毕竟比赛主教练说了算,李景明只能听从安排。
目前西甲第五的塞维利亚,整体实力还是略高于德甲第八的美因茨。
克洛普的打法与胡安的打法很相似,不过高位逼抢更加激进,而且要求断球后就地快速反攻,快速越过中场。
所有球迷能看见,球场的每一处争夺的十分激烈。
双方的快速进攻也制造了很多威胁,不过双方都没有把握住。
最终,双方0:0结束上半场。
中场休息后,下半场的比赛延续了上半场的激烈拼抢。这种打法虽然好看,但对球员体能的要求是十分高的。这不,才第六十分钟,马蒂竟然抽筋了。
要知道马蒂虽然年龄大,大也是相对而言的。马蒂现在才26,正值当打之年。能在60分钟就出现抽筋的现象,可见比赛的激烈程度。
“李!”胡安见马蒂不能再继续比赛,连忙叫起自己的中场万金油。
一直在场边热身的李景明,终于等到了机会,赶忙跑到胡安身边。
“一会儿你上场替下马蒂,还和以往一样,法比亚诺前移,改打442。”胡安平静的说道。
这个变阵已经在之前的比赛试验过了,比较适合李景明上场后的阵容。
“明白,教练。”
此时的中国内地,无数球迷在半夜一点还坚守着电视机,就是为了能看到李景明VS程涛的对决。当镜头给到站在助理裁判身边的李景明时,中国球迷都兴奋了起来。
“好的,我们看到李景明应该要登场了。真是让人期待啊,不知道他和程涛的中场对决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解说室内的詹军期待的说道。
“詹军老师,此时我是一点困意都没有啊,心中全是对未来中国足球的期待。”何伟感性的说道。
“李景明和程涛在欧联杯相遇,是也许对他们本人而言并没有什么,但对黑暗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就是那唯一一丝光亮。”何伟继续说道。
“何伟老师,让我们屏住气息,拭目以待吧。”詹军劝慰的说道。
随着足球出界,助理裁判举起了换人号码牌,16号李景明换下25号马蒂。
“你的同胞还真有些难缠。”下场的马蒂叮嘱李景明说道。
“是啊,毕竟在去年世青赛,他也是与梅西齐名的天才啊。”李景明心中想道,随后与马蒂拥抱致意,快速跑进场内。
法比亚诺看见李景明入场,自然的将位置前移,改打他更为擅长的前锋位置。
其实法比亚诺是喜欢和李景明搭档的。不仅是因为过去两场比赛,李景明给自己传了两脚质量极佳的助攻。关键是,李景明上场后,自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进攻上,减少组织上的精力。
全队最想让李景明首发的,除了李景明自己,也许就是法比亚诺了。
此时看着跑入场内的李景明,程涛主动迎了上去,伸出手邀请李景明击掌。李景明本来不打算搭理程涛的,因为他们现在毕竟是对手,但看着程涛主动伸出的手,李景明还是不由自主的与其击掌。
“这次击掌,是中国足球得以铭记的时刻。相信这个画面,将会以后的日子里,被反复播放。”解说间里的何伟激动的说道。
李景明看着眼前的程涛,不禁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李景明心中很有成就感,自己亲手拯救了一名少年天才。
前世的程涛的起点堪称耀眼,20岁成为沈阳金德队长,2005年世青赛率队三战全胜,贡献3球3助攻,并以标志性的“插花脚”惊艳世界,被视为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
然而,他的职业生涯却因四次关键留洋机会的错失而急转直下。2005年意甲热那亚、2007年切尔西、2008年安德莱赫特及2011年热那亚的邀约,均因俱乐部高额转会费要价(如沈阳金德对安德莱赫特索要100万美元,远超市场价)或足协以“奥运备战”为由阻挠而告吹。
相比之下,同期日韩球员如本田圭佑、朴周永因留洋成长为国际球星,程涛的悲剧凸显了中国足球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的短视。
金德俱乐部的管理混乱成为程涛陨落的直接推手。俱乐部不仅拒绝放行留洋,还因合同纠纷将其雪藏长达一年半,停薪停训停赛,甚至食堂都不让进,导致其无球可踢,状态断崖式下滑。
足协的官僚作风同样难辞其咎,2005年世青赛后,足协高层批评程涛“球风花哨”,压制其个性发展。2008年为保奥运成绩,强制其放弃切尔西试训机会,进一步消耗了黄金成长期。
这种以行政干预替代职业规划的做法,使得程涛的灵气逐渐消磨殆尽。
程涛的陨落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中国足球系统性缺陷的投射。从俱乐部唯利是图到足协行政干预,这些顽疾共同扼杀了天才的成长空间。
正如媒体所言:“我们不缺天才,缺的是让天才成长的土壤。”,当梅西们依托成熟的职业体系登上巅峰时,陈涛的轨迹却成为中国足球“伤仲永”叙事的典型注脚,令人扼腕。
好在,李景明的重生,改变了这一切。当然,此时的程涛无法知道自己命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