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毫无疑问,曹操对于高览和陈宫率领的八个营一直是虎视眈眈。或者说,从一开始曹操的目的就是这个,要对刘备军来一场真正的大胜。

这一方面是要提升自身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要让盟友对曹军更加有信心,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曹军行动,压制刘备军的力量。

更何况,刘备军的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如此之高,损失之后要补充也必然是相当困难的。如果这一次取胜,自然是可以尝试夺取整个河内和河南之地。

所以,曹操亲自挂帅,带着他最信任的谋士郭嘉和司马懿两人,布置下了他们精心编制多时的陷阱,就等着刘备军落入陷阱之中。

因为,除了进攻的主力,曹操把凉州骑兵又调集了起来。在西北的寒风中能够自由行动的西凉铁骑,这一次要在河北的寒风之中如同鬼魅一样的行动。

靠着秋收之后划地三尺囤积的粮草,曹操实现了这支大军的完全隐蔽行动。没有人预料到这支大军的突然出现,甚至其国内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支大军已经来到了野王等待着再次发动进攻。

而这一次,曹操更是把整支部队的指挥权给了马腾一家,让他们自行安排时机去发动致命的进攻。并且,还把自己最得意的谋士之一司马懿送到了马超军中作为参谋。

毫无疑问,如今马氏军中,马超因为曹操的重视和封赏,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并且成为了大军的核心。

所以,司马懿自然是要和马超谈如何发动对刘备军的进攻,如何才能执行曹操的计划。

“孟起(马超的字),不知你以为何时出兵为上策?丞相之计不能再拖了,不然等到平皋城破,刘备军就要退走了。”

司马懿在军中与马超商谈如何才能更好的对抗刘备军,以及何时发动曹操伏击刘备军对于平皋援军的计划。

见到司马懿的催促,马超不急不慢的回答道:“仲达(司马懿的字),你且说说,我们何时发动进攻,能实现丞相之计?”

“丞相想要我们突袭支援平皋的刘备军,包围之后再进行剿灭,把这些刘备军彻底吃掉。我们只要让刘备军被困住,丞相大军就会吞掉这些刘备军。”

听到这话,马超不厚道的笑了:“仲达(司马懿的字),这次刘备军所来不是四个营,而是整整八营精锐。他们一路沿山据险而走,也有不少给养。你让我们围住他们,那我们能吃下吗?”

“孟起(马超的字),此事倒是无需多虑,丞相此战动员了五万精锐,只要我们困住他们,十倍之兵,还不是碾压?他们再能守,也不过半月可下。”

“那仲达(司马懿的字),你可知道,刘备军精骑在刘备带领下,从邺城南下要多久?而且此刻刘备怕是已经启程,我军还有多长时间可以进攻呢?”

这一问倒是引发了司马懿的思考,对他来说确实是如此,这一切都非常合理。要知道,刘备军精锐骑兵机动力很强,而且真的具备迅速跨战区机动的能力。

建安九年刘备迅速在整个北方转一圈的军事游行,对于有心人而言可以是非常的震撼。所以,想要吃掉这支刘备军,必须要争分夺秒,才能够真的取胜。

否则,就只是被卡住喉咙,吃不下平皋和这支刘备军,反而变成对曹操军不利的局面。

实际上,这也是高览敢于出击的重要原因,刘备的援军很快就到,自己出兵牵制本身就很有意义。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惜这个买卖里,也未尝没有漏洞,因为司马懿一分析,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看着勇武无双的猛将马超,也大概规划出了一个独特的攻击方案。

只不过,司马懿也并不确定马超是不是真的想要他的意见便问:“那孟起(马超的字)可有什么妙计?”

没想到,马超竟然干脆的回答:“若是我有好办法,现在就已经发动进攻了,奈何没有,所以才找仲达(司马懿的字)你来商量。”

听到马超这么说,司马懿笑了,他便开始向马超讲述自己的计划——斩首之计。

这个计划虽然是司马懿突然想到的,但是确实是非常适合马超的一种策略。

因为,这个策略不仅仅充分发挥了马超的勇武,更是能够有效运用西凉骑兵的特色。

要知道,西凉地区与草原那宽阔的平原不同,充满了河谷和山地。西凉骑兵之中颇有一些擅长在山间行动的骑兵,能够在山间之地来去自如。

而司马懿要利用的就是这些骑兵,他想要让马超与这些骑兵一起,在大部队之外从山上突袭夜间行军扎营的刘备军部队。

并且,这一战的主要目的,就是一举击杀高览,让刘备军产生混乱,随即再配合大军牵制加上围攻。

如此一来,纵使刘备军再强,内外夹击之下,也只能是全军尽墨的下场。

听到这样的计划,马超马上眼睛一亮,这个计划可太对他的胃口了。他本人也喜欢折冲斗将,更是偏好和小股骑兵一起行动。

听了司马懿的建议更是毫不犹豫马上出发。毕竟,刘备军此刻已经开始深入,如果不早做准备,那很可能就错失了偷袭的机会。

于是,马超从马腾那里领了五百骑兵,是日夜兼程,就要赶在刘备军的前面在山中设下营垒,要伏击刘备军的高览所部兵马。

这骑兵自山上来,刘备军大多数军官自然是想不到的,不管是高览还是陈宫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所以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二月十二日,高览率领麾下兵马在一座名为伏牛山的山下安营扎寨,大军借着山势避在山坳里面防止偷袭。

而谁知道,就在伏牛山的后山之上,竟然有五百西凉羌人骑兵在马超的率领下,正虎视眈眈的潜伏着,等待着月上中天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