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科技封锁?我有黑科技 > 第44章 怎么J20的用量也这么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章 怎么J20的用量也这么少?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总设计师。

杨总当然对各种材料的产能有着深刻的认知。

他深知,不能对陈画这家小小的民企提出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

然而,他又肩负着国家交付的重大科研任务。

必须尽可能地发挥陈画小厂的全部潜力和效能。

他必须平衡这种微妙的关系。

他用目光扫过与会的每一个人,最后停在陈画身上,暗自下定决心:

“我打算将J20的复合材料占比提升到60%。”

“这样算来,现在一年可能需要1500吨的t1000。”

听到杨总的需求,陈画眉头微皱。

而李建国,也敏锐地注意到陈画微微皱起的眉头和略显为难的神情。

他心里明白,这种超高性能的碳纤维现在只能依靠陈画那台唯一的机器生产。

其产量必然不可能多。

而杨总提出的采购量确实不小,似乎陈画带来了不少压力。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陈画感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要激发出这家小厂的最大潜力。

于是,李建国安抚着说道:

“陈总。你与沈飞的交易,我们这边会向他们说明情况。你无需操心”

“我们这边甚至可以加一倍的违约金,保证你不会有损失。”

“只要陈总你可以优先满足J20项目的需求,人和钱都不是问题。”

杨总也点点头,道:

“是的。如果贵厂的产能有困难,我们也会派遣最好的工程师,帮助贵厂提升效率。”

陈画轻轻摇摇头,对着杨总和李建国说道:

“不是产量的问题。其实,我是没想到连J20这样的国家级项目的需求也只有这么一点。”

这么一点点?

杨总问道:

“您那条生产线可以年产1500吨?”

陈画还是摇摇头:

“我现在这条生产线年产量能达到5000吨t1000型碳纤维。你们加上沈飞的总需求才2500吨,而我自己的玩具车项目一年也就用掉一两吨。”

听到陈画说出这个产能。

会议室内一片静默。

杨总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他忍不住问道:

“你的一条生产线就能年产5000吨t1000碳纤维?”

陈画点点头:

“是的。当初开发这条生产线时,我就预见到了碳纤维未来的巨大需求。所以我在业余时间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还增加了原材料的投入。没想到现在看来,还是产能过剩了。真是愁死我了。”

全场:

“......”

在场的J20项目专家都知道。

他们每天都期待着国内哪一所研究所,可以突破高性能碳纤维的产量。

为此,郭嘉在研发高性能碳纤维方面不顾成本地资金无数。

但在国内即便是在最先进的实验室环境中。

每年仅能生产出少量的t300型碳纤维。

而陈画的小工厂居然能够轻松让t1000的年产量达到5000吨!

一阵沉默后。

陈画愁眉苦脸地开口道:

“我原本以为将来的市场需求会非常大,所以我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和扩展。现在看来,我可能确实有些过于乐观了。”

“既然连你们如大的项目的需求也就这么一点点。看来我只好缩减一下产能。”

“您也知道,这种高级化工纤维的原材料储存并不容易。我得快点取消原料的订单,以免浪费。”

听了陈画的话,一股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激动氛围弥漫开来。

他们本以为,这种高性能的碳纤维如同稀世珍宝。

市场上一吨难求。

每一克都必须被精打细算地用在刀刃上。

而在陈画披露了工厂的惊人产能后。

一股电流似的激动顿时击穿了整个会议室的空气。

科研专家们一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点燃。

在他们各自的专业领域里。

早有许多理论亟待验证。

但这些年来由于原料的掣肘。

大家只能使用低性能的替代品。

这样的限制导致研究成果与理论值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这一记刻,他们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似乎看到了一个个科研难题即将被攻破。

“陈总,万万不可缩减产能。您生产多少,我就要多少!”

其中一位工程师率先振臂高呼。

这个呼吁,瞬间打开大家的申购热情:

“我正好有个太空电梯项目,因为材料短缺,实验已经推迟了好几个季度。陈总,我先申请100吨!”

“100吨?你也太贪了吧。陈总,在微电子领域,我们有无数的理论已经准备好了。目前在场效应晶体管的发展和柔性电子学器件的实验,都极度依赖这种材料。陈总,我们要200吨!”

“陈总,我们部门也要,我们要300吨,3倍价格,卖给我们吧!”

“......”

随着需求的不断涌现。

现场专家们越来越激动!

每个人都似乎有说不完的计划和憧憬。

讨论声、激动声、甚至是桌子上文件和笔被激动手势打落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会议室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菜市场。

终于,陈画忍不住举起手来,做了一个让人止步的手势。

面对这些一窝蜂讨论的专家们,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大家稍安勿躁!”

一时间,所有的讨论声戛然而止。

专家们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纷纷安静下来。

目光都聚焦在陈画身上,等待他的下一句话。

陈画的目光在座位间扫过,他心里迅速权衡了形势和资源,思索着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这突然涌现的需求。

他知道,这些专家的实验项目用量,必是考虑到冗余用量(加工出一些不合格的成品,只能浪费掉)。

如果直接给他们原材料,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他的产量再多,也不够这些专家的挥霍。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碳纤维,发挥出全部的价值。

他必须直接交付成品。

于是他郑重地对大家说道:

“诸位。我知道大家的实验都十分重要。”

“幸好,我的这个小加工厂,已经有一套注射成型的工艺,可以直接产生出你们所需的实验品。”

“价格上,我肯定要拿点加工费,不过这样可以避免原材料的浪费,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家的需求。”

什么?陈总已经掌握了碳纤维的注射成型的工艺?

杨总问道:

“陈总,您的注射成型工艺可以保证碳纤维原有性能吗?”

陈画淡然地回应道:“我们的注射成型工艺可以百分百保证碳纤维的原有性能。如有性能不达标,包退。”

众所周知。

注射成型的制品,虽然有很高的表面精度。

但是控制内部的物质的性能是一个世界难题。

只能应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项目中。

所以,高性能的碳纤维注射成型,至今没有国家攻克。

在场专家再次向陈画投去难以置信的目光,仿佛在说:

“您管这叫小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