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京城,文德殿。

赵元坐在龙椅上,大殿的下面站着兵部尚书张叔夜和宰相李纲。

两个人正一脸震惊的看着皇帝,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元手里拿的那个捷报。

赵元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没有想到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新式的武器。

最先震惊世人的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

“恭喜殿下,我大宋获得守城的神器!”

“竟然三人就击退了几千名倭寇,还俘虏了一千多名的倭寇,真是可喜可贺。”

李纲缓过神来,大声的说道。

虽然面对的只是一些倭寇,但是这样的战绩也是十分的惊人了。

现在宋军的士气大涨,每个士兵都是跃跃欲试,想要拿那些倭寇练练手。

张叔夜早就知道有这种爆炸竹筒,但是没有想到威力竟然会这么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没有想到,那些倭寇精心组织的一场进攻,竟然被几个小兵就这样击退了。”

原来的时候,赵元一直就很重视火器,但是没有想到,这些火器竟然真的能在战场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

如此看来个人的勇武,在火药的面前完全的不值得一提。

“陛下,臣认为此战应该给陈规记得头功。”

李纲也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次让他意识到,如果将充足的火器给到宋军的士兵,他们完全可以一抵一百。

这在以前的时候是完全不能相信的。

而且,按照这个态势,大宋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的军人。

这样就能给大宋减轻负担,毕竟现在大宋的军费是财政最主要的开支。

张叔夜犹豫了片刻,大声的说道。

“臣以为我大宋既然有了如此的神器,就应该攻打金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赵元听到后,微微一愣,然后就想明白了。

张叔夜是害怕夜长梦多,万一被金人知道后早做了预防。

不过这倒是给赵元提了一个醒。

“现在军器监的防备如何?”

毕竟,现在大宋和金人的间谍,现在是满天飞,谁知道那些金人知道以后会不会打主意。

“禀,陛下,已经加强了戒备。”

赵元点了点头,现在军器监已经是今非昔比,这里面可都是大杀器,要是被间谍偷走,那可就损失惨重了。

“走,陪朕去看看军器监。”

说完,赵元就走下龙椅,然后向后殿走去。

过了一个时辰,已经身穿便装的赵元走在了东京城的大街上。

身后跟着张叔夜,荆超和几名殿前司的侍卫。

街头小贩的高声的吆喝,正在售卖着各种的小吃,街头的行人熙熙攘攘。

一群人坐在茶楼里面,文人在吟诗作对,商人在洽谈着生意。

看着这国泰民安的一幕,赵元感到十分的满足。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东京城一处偏僻的角落,周围士兵林立。

跟着在后面的张叔夜,急忙走上前去,向当值的将官在说着什么。

将官听后,急忙拉开拒马,向赵元躬身行礼,身边的士兵也是齐刷刷的躬身行礼。

“好了,不用多礼,朕只是过来看看。”

赵元摆了摆手,走了进去。

来到,实验场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冰凉的炮管,杀气腾腾。

“这个是什么炮?”

“这是陆炮,专门用来攻打城池的。”

现在,陈规已经将火炮划分了品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陆炮,一种就是海炮。

陆炮的威力大,但是装弹时间慢,射程近。

海炮威力小一点,但是准确率高,射程远。

赵元看着黝黑的炮管顿时有点爱不释手,果然是真理就在射程之内。

这东西拿出去,谁敢说它哪里不好。

“来给朕演示一下!”

赵元的兴致上来了,对着身边的工匠说道。

“陛下请退后几步。”

身后的工匠,拿来弹药和引线,又给炮膛里面灌上火药。

然后,在试验场的中间,很多的工匠搬来了很多青石,来模拟城墙的材料。

很快,工匠们就已经准备完毕。

“陛下,请您捂好耳朵。”

工匠小心翼翼的说道。

看到赵元已经做好了准备,工匠用火点燃了大炮的引线。

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冲天而起,一阵白色的硝烟从大炮的炮口升了起来。

赵元晃了几下,但是脸色没有半点惊慌之色,反倒是站在后面的张叔夜脸色煞白。

只见远处的青石,如同豆腐一般的四分五裂,尘土飞扬。

周围的土地上,多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小坑。

看呆了跟在赵元身后的众人。

“陛下,此物的威力竟然如此的巨大,真是攻城的利器啊!”

张叔夜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幕,震惊的合不拢嘴。

赵元确是有点遗憾的摇摇头,这种效果也就是后世土炸弹的威力。

与他预想的还差了很远。

“这个炮弹的威力还能提升吗?”

“额,陛下,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用铁皮包裹的炮弹,还正在研究中。”

工匠有些迟疑,但是还是老老实实的说了出来。

“现在有成品吗?”

“被陈大人拿到高丽去实验了,听说效果还不错,等待陈大人回来后,再进行改良。”

张叔夜不可思议的听着,赵元与工匠对话。

要是陈规再研究出比这威力还大的炮弹的话,那样一炮下来,就算是东京城这么坚固的城墙,那也是受不了啊。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赵元看着工匠继续问道。

“现在铁的产量太少,分到军器监已经所剩无几,还请陛下多分些铁料。”

工匠大声的说道。

赵元顿时低头不语,现在大宋的铁料主要是用来铸造农具,分到军器监的确实是数量很少。

而且大宋的铁的产量有限,看来只有加大对西夏矿产的开采了。

一提到铁,现在赵元只能是叹气一声,没有办法,这个东西还是需要时间的。

只能说是穷的无话可说。

不过算着时间,王伦他们应该押着李乾顺已经快到东京城了吧。

正好等着王伦回来,和他商量一下西夏铁矿开采的事情。

“好了,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