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弃君!?”
秦浩此话一出,立刻引来许多人脸色一变。
“国君,乃代天治民,为民之君父!怎能言民亦可弃君?王上此语不妥!若流传出去,恐出祸端!”
如同往常一般,第一个出来发表不同意见的,还是御史大夫陆实甫。
他这话,立刻引来许多人的赞同。
“呵呵!民弃不弃君,不在民,而在君!与许不许可,又有什么关系!”
“就如同那钟离王父子,只知虐民害民,民又怎会不弃他们而去!”
“至于代天治民!呵呵!我以为!君主也是老天委派的官员,若使民得以安生,老天自会保佑,若使民苦难,老天也自会抛弃!”
“何为天!?民为天!民贵君轻,才是正理!”
“君!不过是为民服务的第一人,而不是民众所需要供养的第一人!”
“官!亦是如此,治民,不是愚民,不是压民,不是食民,而是安民,护民,富民!”
“而安民护民还好说,这富民,就需要开启民智!而不是使民愚忠!”
“提升粮食产量,改进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成本,加快物流速度,凡此种种,都要开启民智!最基本的,也要使民众粗通文字,稍懂术算!”
“游安郡为何一直产粮最多?生产的物品也最多,最好?还不是国师数年来大办学堂之功!特别是扫盲之功!”
“可一旦民众有了知识!有了见识!有了闲钱!自然也就不好愚弄!也就不会对君主愚忠!也就会自己选择君主!”
“其实!民众本来就不蠢!君主对他们好是不好!心里自会有一杆秤去称量!”
“我秦浩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自认为凭的不是什么大本事!更不是什么王室血统!而是那份为民的真心!”
“游安,怀安,无非就是安民!”
“而我怀安之魂,就该是君为民,民忠君!君害民,民弃君!君要战战兢兢,无时不想着造福于民,而民也要有骨气有血性,有上进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富贵贫贱,怎能因生而定!”
“不服输!不认命!放手一搏!为自己为家人搏个平安喜乐!搏个衣食无忧!搏个丰衣足食!跟着有道明君,搏个锦绣前程!”
“拼搏进取!才是我怀安之魂!”
“请诸位满饮此杯!”
秦浩边走边说,絮絮叨叨,东拉西扯的说了好一阵子,这才停下脚步,将杯中之酒饮尽!
今天,他的话有点多。
今天,他喝的酒并不是太多,却是有点晕糊糊醉醺醺的感觉。
平日里,在举行宴会时,他是很少谈论军国大事的,可今天,却是一反常态。
随着怀北局势的基本稳定,秦浩总算是暂时没了后顾之忧。
前些日子,宋国来了一记神助攻,将大半的钟离国土收入囊中,就此引来了齐国的不满!
而这,还没有结束。
宋军又挥师北上,打着助战的名义,去进攻卢国。
据说,短短不到十天,宋军就攻占卢国十几个县。
宋齐矛盾,进一步加剧。
有了宋国横在齐国与怀安之间做为缓冲,秦浩总算是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解决内部问题上去了。
他没有因为解决了钟离而沾沾自喜,而是心中更加忧虑:
怀安的内部问题,是赿来赿严重。
而最最要紧的是,怀安是凭借着他个人的威望,以及不断的胜利,强行捏合在一起的新兴势力。
怀安的根基太浅,毫无历史底蕴,没有多少凝聚力与向心力。
一旦他突然身亡,亦或者是遭到一场惨败,很可能就会迅速分崩离析!
此外,其他的问题,更是多如牛毛!
为此,这些天来,他一直在思考,接下该怎么办,今天,一反常态的,在盛宴之上说起了国事。
可说着说着,就不免跑题,就不免毫无头绪。
特别是所谓的国之魂魄,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他自觉自己还是没有说清,最终只能强行归纳为拼搏进取四个字。
他觉得自己说的很乱!
而听他诉说的近百位重臣,也是有的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有的则是陷入沉思,乃至还有的心中大喜!
总之,随着钟离覆灭在即,对怀安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