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沈卓然说到,中医的未来堪忧,未来的三五十年,都不可能重新振兴和重新崛起,陈炳辉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小沈,你说的这些比较客观,中医想要重新振兴,重新崛起,确实在三五十年之内做不到。”
沈卓然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陈叔叔,其实我说的是往最好的说,在我看来,可能100年之内,中医也无法再和西医达到平起平坐的地位了,能有西医的一半地位就不错了。”
作为中医人,陈炳辉和中医的感情很深,对中医的未来发展还是很上心的,他也有点沮丧的说道:“小沈,照你这么说,中医就不可能突破目前衰落的状况了?”
沈卓然无奈的笑了笑:“陈叔叔,其实您心里也应该知道怎么回事,只不过心里知道,口头上不想承认,不愿意承认而已。想要重新振兴中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一方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下大力度推广中医,而且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最好是让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课程普及到小学,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都设有中医课程。”
“哦,小沈,照你这么说,这投入可不小,年累月的,不光是资金的投入,还有相关机构培训人员,讲中医的教师等等多方面的投入,是一项大工程呀,可不容易做到。”
沈卓然点点头:”是的,陈叔叔,工程量很大,但值得这么做。不过,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者能够打开慧眼,用长远的眼光,远见的卓识,把这个工程推行发展下去,这个过程很漫长,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其实想一想,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英语虽然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但作为一门外语,我国从小学就开始进入学校,甚至连幼儿园都开始教英语,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包括大学读硕士,还要英语考过四六级才行。”
“一个外国人的语言受到了这么大的重视,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国宝,古老的传统中医文化,不可以从小学开始进行大量的普及推广呢?”
陈炳辉听沈卓然这么一说,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小沈,你年纪轻轻的,但见识不凡。中医目前的状况确实令人堪忧。如果不下很大力度,在几十年之内是不可能重新振兴,重新崛起的。”
“只有你说的把中医高度重视起来,把中医的基础知识,从小学开始就进行推广和普及,然后中学,高中一直到大学都设有中医的课程,这样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普及之后,才有可能能够改变中医衰落的现状。”
“而且这样还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一批喜欢中医,爱好中医,并且能够在未来拥有比较高的中医水平的中医医生。”
“把中医的理论和知识从小就深深的刻在骨子里,绝非是等到考大学时,仅仅上了五年中医大学的中医大学生可比的。”
“是的,陈叔叔,您说的很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中医医生,才能够提高中医治病的效果,提高中医的地位,和西医进行抗衡。”
“以前的中医都是从小开始学徒,从几岁学起,抓药被汤头哥,然后才能逐步过渡到方剂,都需要下十几年的苦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小有成就,才可以坐堂给患者看病。”
“而现在的中医学校的大学生,学了几年理论实习仅仅一年,基础打的不牢固,也根本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出了校门,也不能给人看病,看好病,这样的学习中医的方法,确实需要改变了。”